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藏区的资源和市场调查,基本搞清了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资源种类、分布、临床使用、市场商品药材流通品种及其基原现状.调研结果表明:藏、川、青、滇、甘等藏区分布的可能作"蒂达"类使用的资源物种有龙胆科獐牙菜属14种2变种、花锚属1种、扁蕾属2种2变种,喉毛花属3种,肋柱花属6种,虎耳草科虎耳草属11种2变种;各地实际使用的"蒂达"种类极为复杂,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流品种有印度獐牙菜S.chirayita讹、川西獐牙菜S.mussotii、椭圆叶花锚H.elliptica和篦齿虎耳草S.umbellulata var.petinata等4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藏药"蒂达"(藏茵陈)的6种主要基原植物小伞虎耳草、篦齿虎耳草、印度獐牙菜、川西獐牙菜、大籽獐牙菜和椭圆叶花锚提取物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小鼠的药理作用,为其品种整理、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小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模型,以各药材提取物进行干预,熊去氧胆酸(UDCA)为对照,检测小鼠血清ALT、AST、TBA、TBIL、DBIL和IBIL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6种药材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ANIT引起的肝损伤,各药材提取物组在肝小叶结构、肝细胞病变等方面病理改变均相对减轻,其中,以小伞虎耳草组、篦齿虎耳草组、椭圆叶花锚组和大籽獐牙菜组明显;各药材提取物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小伞虎耳草、印度獐牙菜和川西獐牙菜组小鼠血清中TBA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小伞虎耳草、篦齿虎耳草、川西獐牙菜和大籽獐牙菜组小鼠血清中TBIL、DBIL和IBIL的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小伞虎耳草和篦齿虎耳草提取物在降酶和退黄两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且总体强于阳性药熊去氧胆酸,是开发针对胆汁淤积型肝病治疗药物的优势药材品种;6种药材提取物均可明显改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小鼠肝组织损伤及肝功能,说明藏医将其归为同一类药材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而其药理作用差异则提示藏药"蒂达"各基原药材间在功效、物种亲缘关系及化学成分方面存在差异和相关关系;本研究为"蒂达"药材的品种整理、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药理学依据,并为其他类似复杂基原藏药的品种整理等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藏药“蒂达”不同药材品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板、三氯甲烷-甲醇(40∶1)展开,分离鉴别“蒂达”不同药材品种中的齐墩果酸成分.结果:对70个来源于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扁蕾属、肋柱花属及虎耳草科虎耳草属的“蒂达”各品种药材中齐墩果酸的薄层色谱鉴别表明,除虎耳草外,其他来源品种中均检出有齐墩果酸,同种的各样品间薄层图谱特征一致,但同属不同种问及同科不同属间薄层图谱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结论:齐墩果酸的薄层鉴别方法可用于“藏茵陈”药材部分种的鉴别,可以有效鉴别来源于虎耳草科与其他种的“蒂达”样品.  相似文献   

4.
藏药“蒂达”品种整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俄仓巴 《中药材》1996,19(10):494-496
“蒂达”是一类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藏药总称,为獐牙菜丸、散等藏成药制剂的主药。根据藏药文献及调查所得资料,“蒂达”类的原植物有龙胆科和虎耳草科的5属13种1变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藏药"蒂达"三种原植物紫红獐牙菜、椭圆叶花锚、大籽獐牙菜进行系统的生药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的方法对三种原植物进行对比.结果 ;紫红獐牙菜、椭圆叶花锚、大籽獐牙菜在原植物形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图上有明显区别.结论 ;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图对比,能够很好地区别"蒂达"三种原植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蒂达”各品种不同基原植物药用合理性及其资源利用价值作出评价.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共有特征峰、结合SPSS聚类分析方法,评价“蒂达”不同品种基原植物的成分组成相似性.结果:“蒂达”不同品种涉及的来源有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扁蕾属及肋柱花属共15种1变种33个样品,指纹图谱全谱相似度较差;以10个共有峰成分的相对面积聚类,其基原植物可分别聚为4个组;上述4个属的属间成分组成差异较大;其中獐牙菜属不同种间成分组成变化较大,而其他各属种间成分组成相似度较高.结论:上述龙胆科4属植物均含有具有保肝利胆生物活性的环烯醚萜类、(山)酮类及三萜类成分,藏医学将其归为“蒂达”一类药材使用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鉴于“蒂达”类药材不同基原各品种间在成分组成上差异较大,分别制定各品种的HPLC指纹图谱,是鉴别和控制各品种质量的有效手段,可有效控制各基原品种质量.  相似文献   

7.
应用ITS2序列对多基原龙胆科藏药"蒂达"进行DNA条形码鉴定,为保障该类药材的准确鉴定及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以青藏高原地区龙胆科中獐牙菜属Swertia、花锚属Halenia、扁蕾属Gentianopsis、喉毛花属Comastoma、肋柱花属Lomatogonium 5个属,共计13个种,151份实验样本为研究对象,提取"蒂达"药材的基因组DNA、扩增ITS2序列并双向测序。采用Codon Code Aligner V3.7.1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ITS2序列经比对后长度为231 bp,13个种共31种单倍型,G+C平均含量达61.40%。最小距离法和NJ树结果显示,龙胆科藏药"蒂达"类11个种能够各自聚为一支相互区分,并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二叶獐牙菜和华北獐牙菜不能准确鉴定。ITS2序列可准确、稳定的鉴别龙胆科藏药"蒂达"类药材,从而为进一步构建复杂多基原藏药品种真伪鉴别方法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藏药"蒂达"基原复杂,混用、替代使用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该文通过查阅藏医药经典著作,结合藏医临床访谈和现代文献,明确了藏药"蒂达"的基原物种、药性以及临床效果。经考证,"蒂达"包括龙胆科獐牙菜属Swertia、扁蕾属Gentianopsis、花锚属Halenia、肋柱花属Lomatogonium、喉毛花属Comastoma,以及虎耳草科虎耳草属Hedyotis和十字花科糖芥属Erysimum的部分植物,药性以苦、寒为主,临床多用于治疗热病、肝胆疾病。藏药"蒂达"的研究,应在藏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本草考证、鉴定、药效学等现代研究,从而达到保障藏药"蒂达"的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可控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獐牙菜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弄清云南省獐牙菜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为獐牙菜属药用植物的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相结合.结果:确定了云南省獐牙菜属35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1种为新记录种,供药用的有22种,并列出了分类检索表.结论:为云南省獐牙菜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7,(1)
"蒂达"是藏药中一类治疗肝胆疾病药物的总称,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等为其主要基原植物,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酮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舒张血管、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活性,但其品种繁多、基原复杂,传统鉴别具有局限性。本文浅析蒂达品种及资源分布,并综述10年来"蒂达"龙胆科基原植物酮类成分及其DNA条形码的应用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藏族医药文献与相关标准,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对藏族医学(以下简称藏医学)药用的罂粟科植物的药材品种、基原及质量标准状况进行系统整理,为藏医学药用罂粟科植物的资源合理利用、品种整理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藏医学药用的罂粟科植物有6属约144种(含种下等级),主要为高原分布的种类,其中有17种为我国特有种,以紫堇属(97种7变种1亚种)和绿绒蒿属(27种1变种)的种类最多;约涉及20个药材品种,其中有关标准中收载有12个,涉及基原植物30种(含变种),部分药材的基原存在与其他科属植物交叉的情况。藏医学药用罂粟科植物药材多数为藏药特色品种,具有重要的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多数药材品种存在“名称-基原”不规范、不同地区习用的基原种类差异较大、质量标准缺失或不完善的问题,有待结合现代药学研究开展其品种整理、质量标准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藏药材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药典》、《部颁标准.藏药分册》、《藏药标准》及有关藏药专著文献为依据,对文献中收载的制剂及藏、青、甘、川、滇藏区藏医医疗机构、藏药制药企业实际生产使用的院内制剂、藏成药制剂等进行调查,对制剂处方中药材的品种、基原及其标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述标准和专著中收载的439个制剂、所调查的40家藏医医疗机构和藏药制药企业反馈的711个医院制剂和藏成药制剂处方中使用的药材共约502个品种,使用制剂数在10个以上的药材品种约154个,绝大多数为藏药特有品种;约416个药材品种有基原的文献记载依据,包括植物药287个、动物药78个、矿物药51个,共涉及到基原植物94科261属643种(含种下等级),基原动物35科52属61种(含种下等级);中医与藏医交叉使用的药材品种约122个,约80%的藏药材品种均产自于青藏高原藏区;约293个药材品种在上述标准中有收载,除《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作为藏药材收载的8个品种外,绝大多数品种的标准仅有【性状】、【鉴别】或【检查】项。结论:藏药标准工作应以常用藏药材品种为重点,特别应加强品种及其基原的调查整理、物质基础研究与民族医药术语的规范化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证藏医学现有文献,对玄参科藏药的品种、基原及标准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文献中记载的玄参科藏药共有11属99种(含变种),涉及28个药材品种,藏文名、藏文音译汉文名及基原混乱十分明显;约41.4%(41种)为中国特有植物,约15.2%(15种)的种类作为藏药材被有关藏药标准收载,除玄参、洪连、胡黄连、毛果婆婆纳等药材品种的质量标准较为完善外,多数品种仅有性状、鉴别等项规定。玄参科藏药材这种名称与基原混乱、质量标准不完善的状况在藏药材中较为普遍,已成为制约藏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当加强藏药的本草考证、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开展资源物种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研究,以推动藏药材的品种-名称-基原的规范和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对藏医学中药用唇形科植物的品种、基原及标准状况进行了分析整理.结果表明,相关文献记载的藏医学药用的唇形科植物共有21属71种(含变种),涉及44个药材品种,其中与中药交叉使用的品种7个,约占9.9%;在我国现行各级药材标准中收载的药材品种19个,约占43%;涉及的其原植物有27种,约占38%.在藏药的标准和文献中,药材的藏文名称和藏文音译汉文名称用字以及其原植物物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除少数几种与中药材交叉使用的品种在《中国药典》中有比较完善的标准规定外,而在《部颁标准·藏药分册》、《藏药标准》及地方标准中收载的品种仅有性状、显微或理化鉴别等项规定,标准极不完善.通过文献考证、资源和使用现状调查,结合现代药学研究推动藏药材的品种-其原规范、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是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藏族医药相关的文献和标准,对藏族医学药用虎耳草科植物药材的品种、基原及其标准收载、功效等情况进行了整理。结果表明,藏族医学药用的虎耳草科植物共8属75种(含变种),涉及21个药材品种。在《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藏药》《藏药标准》及地方中药标准中共收载了9个常用品种,包括松地、色地、亚吉玛、奥叻旦赛尔宝、见司达兀、塞果、喀图儿、桑滴、毛青红等,占药材品种数的42.9%;在相关藏族药标准及文献中,各药材品种的藏文名称和藏文音译汉文名称及其基原物种存在较大的差异,"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等现象常见。各标准中收载的绝大多数品种(如松地、色地、亚吉玛等)仅有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项,其质量标准水平较低。基于分析结果,该文认为应加强对藏医学药用虎耳草科药材品种的本草考证、资源和使用现状调查,进行品种整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并进行药效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等的比较研究,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临床用药准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常用藏药材“松蒂”(篦齿虎耳草)的显微鉴定方法.方法:对“松蒂”主流品种篦齿虎耳草及其近似种爪瓣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和青藏虎耳草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比较组织学研究.结果:明确了篦齿虎耳草药材性状、各部位(根、茎、叶、花、花梗及果实)组织构造、粉末显微特征;建立了4种虎耳草的药材性状、茎横切面、叶横切面及粉末鉴别方法.结论:根据基生叶着生形态、毛茸类型、花序类型、小花数目、茎各组织部位比例、花粉粒形态等的特征能有效地鉴别“松蒂”的主流品种篦齿虎耳草及其近似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证藏医学文献的方法,对豆科藏药的品种、基原及标准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文献中记载的豆科藏药共有36属142种(含变种),涉及64个药材品种,不同文献记载的各药材品种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功效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约38.0%(54种)的种类为藏医学特用药用植物,约25.4%(36种)的种类作为藏药材被有关藏药标准收载,除与中药材交叉使用的9个药材品种的质量标准较为完善外,多数品种仅有性状、鉴别等项规定。藏药材品种混乱、质量标准不完善的状况在藏药材中较为普遍,已成为制约藏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当加强藏药的本草考证、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资源物种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比较、质量标准、医药名词术语规范等研究,以推动藏药材的品种-名称-基原等的规范和质量标准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藏医药用植物资源的构成与特点,促进藏药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分别统计分析藏医药用植物及临床常用藏药材中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的种类、分布等信息。各藏医药文献中记载的约2 000余种藏医药用植物中,有我国种子植物特有种523种(约占25%),隶属于65科,162属;藏医临床常用的625种药用种子植物中,有我国特有种180余种(约占28%),隶属42科,72属;这些特有种中除少属与中药和其他民族药交叉使用的种类外,多数为主要或仅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特色藏药材,其中,约10%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目录》。青藏高原是我国特有分布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是形成藏药资源特色的生物生态学原因;加强这些藏医药用特有种的研究对于藏药资源的合理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藏药因其独特而确切的疗效,越来越为国内外市场所重视,对藏药的系统研究是推动藏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最好切入点。经查阅近20年来大量的藏药专著文献,本文对藏药资源概况、种类数量、分类记载、名称来历和基源等进行分析总结,阐述了藏药材研究中基源不清、品种混乱的现状及成因,阐明了藏药品种整理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藏药材品种整理研究的相关建议,以期为藏药材的品种整理及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垂盆草及其同属(景天属)药用种的民族医疗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定荣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53-1855
报道了垂盆草及其同属(景天属)药用植物的民族应用概况,涉及该属在世界范围内的23个种(含变种,下同),其中我国少数民族包括土家、苗、壮、彝、瑶、朝鲜、藏、畲、白、纳西、普米等民族药用的有17个种。这些民族药用种类多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血、收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广泛用于多种炎症、各种出血、烧烫伤、疮痈疔毒等的治疗,有深入研究及开发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