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五味子冻干粉改善睡眠剥夺果蝇睡眠的作用.方法: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以7日龄果蝇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光照和机械刺激两种不同的方法,复制果蝇的睡眠剥夺模型.利用果蝇活动监测仪(DAMS),以静止时间持续5min以上作为睡眠标准,观察以8%五味子冻干粉连续给药6天(雌果蝇)或给药4天(雄果蝇)后,果蝇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剥夺果蝇的睡眠,与正常果蝇相比,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1).给予五味子冻干粉后,无论光照刺激还是机械刺激所致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与睡眠剥夺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8%五味子冻干粉对睡眠剥夺果蝇的睡眠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味子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五味子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方法 :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以7日龄果蝇作为观察对象,分别给以含药浓度为0.25%,0.5%,1%,2%,4%,8%的培养基(每只培养指管分别含冻干粉30,60,120,240,480,960 mg),利用果蝇活动监测仪(DAMS),以静止时间持续5 min以上作为睡眠标准,观察并分析24 h内睡眠总时间的变化,探讨量效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不同时长给药,观察其24 h内睡眠总时间变化,探讨时效关系。 结果 :雌果蝇在8%药物培养基、给药6 d情况下睡眠延长最明显;而雄果蝇在8%药物培养基、给药4 d情况下睡眠延长最明显。 结论 :五味子冻干粉可以改善果蝇睡眠,并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果蝇睡眠剥夺模型.方法 以5~7日龄野生型Canton S果蝇为实验对象,通过夜间重复光照刺激干扰果蝇睡眠,采用睡眠时间、睡眠次数和睡眠深度指数等为果蝇睡眠评价指标,分别观察光照刺激对雌、雄果蝇睡眠的影响.结果 夜间重复光照刺激可显著减少雌果蝇的夜间睡眠时间(P<0.01),显著降低了雌果蝇的睡眠强度(P<0.01);夜间重复光照刺激可显著减少雄果蝇的夜间睡眠时间(P<0.01),显著降低了雄果蝇的睡眠强度(P<0.01).结论 通过夜间重复光照刺激可成功建立野生型Canton S果蝇的睡眠剥夺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双夏汤水煎液冻干粉对正常雌性老年果蝇片段式睡眠活动的改善作用。方法:以果蝇为模式生物,使用果蝇自主活动监测软件对果蝇的自主活动进行监测,探究双夏汤对老年果蝇片段式睡眠的调节。结果:双夏汤冻干粉的最佳给药浓度为2.5%,最佳给药天数为4天。相比于正常对照组,双夏汤给药组、阳性药组的35日龄处女蝇睡眠时间均有所延长。但阳性药主要影响其白天的睡眠行为,双夏汤则显著影响其夜晚的睡眠行为,延长片段睡眠时间。结论:双夏汤水煎液冻干粉能有效改善年老果蝇的片段式睡眠,相比于阳性药,在治疗夜间间歇性失眠的同时,并未显著影响果蝇白天的活动,双夏汤可能更有助于果蝇睡眠-觉醒节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刺五加对睡眠剥夺果蝇睡眠的改善作用,并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初步分析。方法: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选取7日龄野生型Canton S品系黑腹果蝇为试验对象,采用光照刺激的方法复制果蝇睡眠剥夺模型,利用自动红外果蝇活动监测系统,以果蝇24h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指数为观察指标,进行刺五加改善睡眠剥夺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果蝇表达谱芯片技术进行刺五加改善果蝇睡眠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初步分析。结果:刺五加浓度1%、给药3天以上,对果蝇睡眠的改善作用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刺五加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685个,上调基因188个,下调基因497个。结论:刺五加对果蝇睡眠剥夺模型的睡眠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免疫反应和多细胞生物过程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四逆散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方法:选取野生型Canton S品系黑腹果蝇为试验对象,利用自动红外果蝇活动监测系统,以果蝇24 h总睡眠时间为观察指标,分别进行四逆散冻干粉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的研究。结果:雌雄果蝇的24 h总睡眠时间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雌果蝇的最大有效剂量是4%,而雄果蝇的最大有效剂量为2%,雌果蝇连续给药4 d果蝇24 h总睡眠时间最长,而雄果蝇连续给药7 d,其24 h总睡眠时间最长。结论:四逆散冻干粉能促进果蝇的睡眠,但对雌、雄果蝇睡眠的影响程度不同。雌果蝇给药高浓度短时间效果较好,雄果蝇给药低浓度长时间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逆散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机制。方法:收集12 h内羽化未交配的野生型Canton S品系黑腹果蝇,小气流CO2麻醉,雌雄分开,雌雄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睡眠剥夺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30只果蝇,利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果蝇头部的5-HT的含量。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各组果蝇头部5-HT1A受体的表达差异。结果:四逆散冻干粉分别能提高雌性与雄性果蝇头部5-HT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四逆散冻干粉还能增加果蝇头部5-HT1A受体的表达量。结论:四逆散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的作用机制与增加果蝇头部5-HT含量和促进果蝇头部5-HT1A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整理国内外常用的睡眠剥夺模型建立方法,并探讨其在中医药改善睡眠研究中的应用,为从中医药角度建立新型且更可靠的睡眠剥夺模型做好理论基础。查阅近15年内睡眠剥夺模型建立及应用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国内外主要的睡眠剥夺模型及其原理和优缺点并给出模型的改进方法,并结合其在中医药改善睡眠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比较模型在中医证型方面中各自的不同之处。结果表明啮齿类动物睡眠剥夺模型主要有水平台剥夺模型、应激剥夺模型、强迫运动剥夺模型、化学刺激剥夺模型、轻柔刺激剥夺模型等;果蝇睡眠剥夺模型主要有机械剥夺模型、夜间重复光照剥夺模型、基因修饰法等;中医药改善睡眠研究中的睡眠剥夺动物模型主要包括阴虚失眠模型、肝郁失眠模型、心肾不交失眠模型等。不同动物睡眠剥夺模型有各自优缺点,在进行中医药改善睡眠研究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其与中医证型结合方面有待完善;现有的睡眠剥夺模型大多在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均有欠缺,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睡眠剥夺模型致力于结合基本模型与中医失眠证型表现,而睡眠剥夺模型在中医药方面的应用尚不十分广泛,建立符合中医药研究思路的睡眠剥夺模型应是中医药改善睡眠研究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LT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刺五加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长时程增强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平台法建立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大鼠模型,利用行为学及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刺五加对其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探讨刺五加对睡眠剥夺造成的学习记忆损害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与大平台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组错误次数增多、认知率降低,且差异显著(P<0.01),但寻找时间缩短(P<0.05);在刺五加干预下,错误次数明显减少、认知率升高(P<0.01),寻找时间缩短(P<0.01)。睡眠剥夺组大鼠LTP明显受到抑制,高频刺激(HFS)引起的群峰电位幅值及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的增大明显低于大平台对照组(P<0.01),各剂量给药组对睡眠剥夺引起的LTP抑制现象均有明显恢复作用(P<0.01)。结论睡眠剥夺能引起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降低,刺五加可对抗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苦参与五味子配伍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影响入睡潜伏期及持续睡眠时间的量效、时效关系,得出起效剂量及最佳给药时间。方法小鼠灌胃给药苦参与五味子制剂,分别给予五个不同剂量及同一剂量不同给药时间,观测小鼠入睡潜伏期、持续睡眠时间。结果苦参与五味子配伍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影响入睡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持续睡眠时间延长(P0.05),并有量效关系,起效剂量为1.04g/kg。苦参与五味子配伍入睡潜伏期、持续睡眠时间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入睡潜伏期缩短,持续睡眠时间延长,并有时效关系。结论苦参与五味子配伍对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疗效也增加,有量效关系,起效剂量为1.04g/kg。此剂量给药一天、连续给药三天、连续给药五天,连续给药七天,有时效关系,连续给药七天,苦参+五味子组(1.04g生药/kg)有明显缩短入睡潜伏期的作用(P0.01),有明显延长持续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  相似文献   

11.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3.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98名不孕症妇女,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连Ⅰ~Ⅲ级者,不孕时间要短于输卵管Ⅳ级的患者。腹腔镜组术后妊娠2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8例,异位妊娠5例;经腹术组术后妊娠1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0例,异位妊娠3例。两组输卵管粘连Ⅰ~Ⅲ级的妊娠率均明显高于Ⅳ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程永 《天津中医药》2012,29(6):552-555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方法。[方法]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解剖联系、肩周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生理上,肩关节与手六经之经筋和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相联属;病理上,分为"瘀沫期"、"经筋拘急期"、"筋结病灶形成期",但三病理过程相互杂揉与绞结;治疗上,宜遵循"以痛为俞"、采用粗银质针温针治疗,是解除瘀、沫、筋结病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认真探讨中医生理、解剖学,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穴位共计72个,使用频次为1005次;所用腧穴归属为督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频次最多,其累积频率达82.29%;其中风池穴的频率为19.11%;夹脊穴的频率为17.13%;百会穴的频率为12.3%,三穴累积频率达64.28%。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疏通局部经络,调节阴阳气血,临床选取督脉、足少阳胆经、奇穴以及风池、夹脊、百会三穴治疗最多。  相似文献   

20.
脾阴论是明代医家在继承丹溪养阴思想的基础上对东垣的脾胃学说的一次创新,由于后世胃阴学说的兴起,这部分理论逐渐被忽视。文章通过系统整理这部分理论,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致中和的治疗理念,以期能被合理地应用到某些疾病证候的治疗当中去,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