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便类症状单元的确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启明  王义国  王永炎 《中医杂志》2008,49(12):1109-1111
目的 介绍一种规范中医小便类症状四诊信息的方法.方法 提出症状单元假设,依据逻辑学的划分和科技术语的命名规则,给出历代医案中小便类症状单元的属性、名称和定义.结果 借用23个症状单元及其2个限定因素的组合就能表达小便类四诊信息的3867种不同描述.结论 症状单元是简化四诊信息的可行假设.属性提取、命名和定义可能是规范四诊信息的有效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保延  张启明 《中医杂志》2011,(20):1714-1716
构建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需要症状的规范。基于历代医案数据库的统计结果,认为对于区分不同疾病状态具有借鉴作用的生命现象才是症状;症状具有独立性和内涵最小性;症状的名称有概念词组、描述词组和派生词组3种类型;症状的6种特有属性和4种偶有属性是症状定义的必要内容;症状的发生部位、性质和加重缓解因素是中医赖以辨证的症状的临床特征;治疗前后对比是中医判定症状轻重变化的主要方式;围绕主诉或最痛苦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其伴随症状的采集是规避冗余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总结历代医案中月经类四诊信息的4109种不同描述,依据逻辑学的划分原则和科技术语的约定,得到7种属性和月经类症状单元20个。与西医学的阴道出血、闭经比较,发现了中医特有的月经类症状单元,和值得借鉴的西医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鼻部四诊信息的规范。方法:基于历代医案数据库中鼻部四诊信息的1034种描述,借用症状单元假说提取症状单元及其二级临床特征和限定因素。结果:鼻部四诊信息包含11个症状单元、7个二级临床特征和1个限定因素。结论:与中医权威著作对比,鼻气冷是从历代医案中的新发现,而权威著作中记载的鼻煽、鼻臭分别是呼吸急促和流涕的二级临床特征,鼻部疾病如鼻疳、鼻菌是由多个症状单元反映出来,不属于症状单元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立胁部的症状单元及其二级临床特征和限定因素。方法:从历代医案数据库中提取胁部四诊信息的1573种临床描述,基于这些临床描述的发生频数、当代中医权威著作记载的辨证意义和西医权威著作记载的辨病意义,界定胁部的症状单元及其二级临床特征和限定因素。结果:胁部有8个症状单元、33个二级临床特征和9个限定因素,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结论:历代医案中存在着多个当代中、西医学权威著作值得关注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PCOS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肾虚、肝郁、痰阻3组,并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肾虚型37例(37%),肝郁型34例(34%),痰阻型29例(29%),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PCOS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肾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月经不调和不孕为主要共同症状。  相似文献   

7.
症状在中医诊疗方面的权重较大,症状的挖掘是完善诊疗体系的前提.但是,中医的症状学概念相对宽泛,在建立和完善自身症状学体系时,必须考虑到中医学的自身规律,而不是拘泥西医症状学概念.只要是对诊疗有价值的,不论是西医症状,还是非西医症状概念,都应该纳入中医的症状学体系.主要包括:症状的还原、挖掘病机所隐喻的症状、区分病证和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医内科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以2020年4—10月收治的100例中医内科患者开展本项研究,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西药治疗)和观察组(50例,针灸治疗),就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效果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针灸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低,炎症反应得以改善,组间比较P0.05,组内比较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高,无不良反应,组间比较P0.05。结论:中医内科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较好,炎症反应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习练八段锦对疲劳性亚健康人群中医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根据是否习练八段锦将受试人群分为八段锦(62人)和对照(67人)2个队列,进行为期6周的观察。在入组及第6周末分别让受试者填写中医症状调查表,观察中医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比较第6周末与基线的中医症状分值,八段锦队列人员的神疲、健忘等19个症状的分值显著下降(P<0.05),占全部观察症状的86.4%;对照队列人员仅有气短懒言、腰膝酸软等4个症状的分值显著下降(P<0.05)。第6周末,2个队列在神疲、心烦等14个症状分值差值比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占全部观察症状的63.6%。结论八段锦对于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症状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症状信息结构化方法。方法:在《中医症状学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提出了症状二元组结构化模型,并从《中医药学名词》中筛选出440个症状用于进行症状结构化尝试。结果:确定了9个症状属性,提取了201个症状主体概念词,并用本研究提出的症状二元组结构化模型对420个症状进行了结构化处理。结论:本研究提出的症状信息结构化模型是可行的,但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是探索性的,还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1.
“肾藏精”的现代实质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肾藏精”理论与干细胞理论均是关于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基本生命过程的重要理论。干细胞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受自身基因属性和局部微环境影响,并受神经内分泌物质的远程调控。本文将干细胞的特性与中医理论中的精学说进行比较分析,并在前期提出先天之精现代科学实质的新理论“干细胞具先天之精属性,是先天之精在细胞层次的存在形式”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肾藏精的现代科学内涵新理论:“肾藏精的现代实质在于局部微环境依赖的干细胞自我调控系统,受以性激素系统为中心的全身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栏目特设“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专题讨论,分别以上、中、下三个篇幅连续展开深入系统地论述。其中,上篇包含新概念、新理论、新学科三篇文章;中篇包含新理念、新规范、怎样明确概念、如何检验假说、为何评价理论5篇文章;下篇包含整体观念更新、辨证论治发展、脏象学说创新、病因、发病、病机、预防、治则、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专题探讨、展望5年前景12篇文章。本期刊发的是上篇“新概念”第一篇文章。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新概念层面,借鉴国际学术界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概念的标签、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三方面,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新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论证理论前提对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的必要性,说明走向现代科学的必然趋向。全文立义深刻,有一定突破创新。希望由此引发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任秀玲 《中医教育》2004,23(6):21-23
开展中医药理论概念内涵的系统深入整理及规范化研究,应首先开展<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概念的整理研究,因为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基本思维规律的学科和课程.对中医学概念的研究应明确概念的本性、特点及在理论中的作用,进行"种概念加属差"的定义形式以及与中医逻辑体系自洽的定义方法的规范化研究;还应在总结中医现代化研究成果基础上,丰富概念的内涵,发展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本文首次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概念与其逻辑结构和规范要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学术、学术规范、中医学术、中医学术规范等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给出相关概念逻辑定义,揭示概念内涵和彼此属种概念之间逻辑层次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三层次规范要点。为中医学术研究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建立,提供初步的规范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本文首次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概念与其逻辑结构和规范要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学术、学术规范、中医学术、中医学术规范等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给出相关概念逻辑定义,揭示概念内涵和彼此属种概念之间逻辑层次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三层次规范要点。为中医学术研究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建立,提供初步的规范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栏目特设“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专题讨论,分别以上、中、下三个篇幅连续展开深入系统地论述。其中,上篇包含新概念、新理论、新学科三篇文章;中篇包含新理念、新规范、怎样明确概念、如何检验假说、为何评价理论5 篇文章;下篇包含整体观念更新、辨证论治发展、脏象学说创新、病因、发病、病机、预防、治则、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专题探讨、展望5 年前景12 篇文章。本期刊发的是上篇“新概念”第一篇文章。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新概念层面,借鉴国际学术界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概念的标签、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三方面,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新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论证理论前提对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的必要性,说明走向现代科学的必然趋向。全文立义深刻,有一定突破创新。希望由此引发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诊断术语是诊断学科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集合,贯穿医学实践全过程,是医学术语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学发源于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由于对疾病的认识角度不同,中西医诊断术语表述及内涵具有明显差异。从研究意义、诊断术语的内涵、中西医诊断术语表述及内涵差异性表现以及形成差异性的原因4个方面分别阐述,以期为今后诊断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中西医诊断术语链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概念是理论的“细胞”。从概念着手,是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首要且重要的一步。本文在前期“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思想下,首次引入“概念转变”,点明其基本含义和作用。为准确应用这一新概念,对概念与其表达对象,概念语词表达形式以及概念解释力等进行详尽分析论证,指出中医概念研究因忽略这些认识而导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总结出国际科学界实现“概念转变”的规律为“聚焦对象,探索未知,提出新识”。提出中医基础理论“概念转变”的定义。依据前期研究结果,概括出实现中基概念转变的目标及标准,并给出例证论证。由此得出结论: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通过概念转变,形成现代中基的科学概念;由此引导中医理论与思维及教学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