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药药效物质组合与药效活性的关联性即"组效关系"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关健科学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组效关系"研究的基本策略,即基于药物代谢物组学的有效成分辫识,基于代谢组学的有效成分组合的药效活性评价,基于系统建模的有效成分组合与药效活性之间关联性分析.该策略的提出,对于创新中药质量评价模式、阐释方剂配伍规律、创制组分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效关系的中药质量评价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作为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载体,其质量直接决定着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构建符合中药作用特点并能被国际社会认可的质量评价方法是中医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目前以单一成分为主导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难以体现中医用药的特色和规律,成分组合与药效活性相关性研究薄弱是制药现代中药质量评价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进行中药成分组合与药效活性关联的组效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将为探索建立符合中药作用特点的质量评价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学与中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LC/MS技术,包括代谢指纹图谱,用于非目标的代谢组的总体分析和代谢轮廓图,用于有目标的代谢物的分析。方法设计涉及样品采集和处理;LC/MS仪器与技术及数据处理、分析等。系统生物学包括代谢组学,开启了研究中药及其与动物或人体相互作用的新途径。本文讨论了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分析及中药药效的代谢组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与计算理论研究思路与策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中药化学组成和药效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辨析,阐明中药复杂组效关系是中药学科领域的重大难题。开展中药复杂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和计算理论研究,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在获取中药化学分析数据和药效检测数据基础上,使用药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发现关键药效组分,并通过多组分药效预测模型对药效组分配伍进行优化设计,进而构建药效作用的多因素调节网络模型探索中药的多种药效组分协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原缺氧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环境下由于供氧不足,使得机体需氧代谢和能量供给水平减弱,进一步造成机体循环功能下降、组织/器官中营养物质和能量供应水平降低、体内废物排出速度减慢,是引起高原疾病的关键原因。由于众多代谢途径受到影响,体内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水平也随之发生大幅改变,代谢组学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高原缺氧疾病、发病机制,甚至药效研究中。综述国内外研究文献,对高原缺氧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药物干预的临床和临床前代谢组学研究进行分析和整理,发现高原缺氧下机体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发生显著变化,一些药物干预对通路代谢显示一定调节作用;并对代谢组学技术在高原缺氧疾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应用展望进行归纳,提示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高原缺氧有望为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代谢组学与天然药物和中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谢物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学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命体的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而来的大量信息。在天然药物和中药研究中,应用代谢组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前景,特别是在药物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新药筛选、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该学科的应用跨越了生物技术和医药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简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概况,概述了代谢组学在中医学、中药品种资源、药理毒理及临床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8.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恰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相吻合。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并针对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即采用代谢组学的技术及其分析方法,明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在药用植物中代谢变化的影响因素,从而建立与临床疗效相关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中药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配伍减毒的策略。通过分析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研究的优势,提出基于代谢组学的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研究方法和内容。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学科,具有整体、动态、综合与分析的特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在中药配伍减毒研究中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在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研究中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应从基于药物代谢物组的毒性成分以及有效成分辨识、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毒性靶器官以及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基于代谢组学的对证控毒作用机制探究、基于系统建模的毒性成分组合与配伍减毒活性之间关联性分析4个方面进行。代谢组学应用于复方配伍减毒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指中药及其复方中发挥药效作用的化学成分,它是阐明中药作用奥秘的关键,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与核心,是中药材及其产品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可控的保障[13].然而,由于中药作用的整体性、中药成分和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使得中药药效物质基...  相似文献   

11.
欧阳兵  王鹏 《世界中医药》2009,4(6):348-349
近年来,科技部汇同相关部门,在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以及其他科技计划中安排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等一批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使中药现代研究工作的创新能力和成效显著增强。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渐次浮出水面,成为制约中药现代研究的瓶颈。中药现代研究工作一定程度显露出自主思维淡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深入分析研究本草纲目中的药物警戒思想提供新方法。方法:基于本草纲目金陵本文献著作设计了药物警戒数据库,阐述了数据库建立的要求和存储模型的选取,以及数据库的概念和逻辑设计。结果:在此数据库的基础上可建立知识发现系统,应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本草纲目中的药物警戒思想进行分析。结论: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深入研究药物警戒思想提供方便、准确的手段,此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文献著作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中医方药治疗放疗及化疗所致口腔炎的文献,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1987-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基于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和clementine12.0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243篇临床应用报道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243篇临床应用报道中包含放化疗致口腔炎病例共10585例,处方238首,中药230味。230味处方中药使用频次前五的依次是甘草、金银花、生地黄、麦冬、玄参;功效归属类型排在前三的依次是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四性类型排在前三的依次为寒、微寒、平;五味类型排在前三的依次为甘味、苦味、辛味;归经类型排在前三的依次为肺经、胃经、心经。在关联规则分析中,符合支持度≥ 10%及置信度≥ 70%分析条件的关联规则共37条,其中包含药对关联规则6条,3味药关联规则19条,4味药关联规则12条,核心药物为使用频次较多的前五味中药。结论 中医治疗放化疗致口腔炎的用药规律为:清热药+补阴药+利咽药、清热药+利咽药及清热药+补阴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全国各省市地区运用传统中医药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期的中药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期提供详细信息和治疗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相关文献报道,以及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健委通过官网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采用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COVID-19治疗期处方的中药用药频次、药对关联、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聚类处方等,运用图表等形式对中药处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直观的展示,并对其轻症、重症处方的中药的用药频次、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筛选后,纳入中药处方78个,涉及的中药总数144味,总处方用药频1022次;功效267个,总功效频次2897次;药性9种,总频次906次;药味10种,总频次1434次;12经总频次2162次。聚类处方治疗期中药用药频次排名前10的中药:①杏仁、麻黄、甘草、黄芩、石膏;②半夏、陈皮、苍术、草果、藿香;治疗期轻症中药用药种类为116种,总用药频次为674次,用药频次较高的为杏仁、甘草、黄芩;重症中药用药种类为95种,总用药频次为351次,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甘草、杏仁、石膏。结论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数据,以图表文字相结合展示中医药治疗COVID-19治疗期的中药具体用药规律,并对治疗期轻症及重症用药进行对比,为临床上指导治疗COVID-19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单味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麻黄碱的提取揭开了我国研究常用中药有效成分的序幕,靛玉红、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及青蒿素治疗疟疾等的成功发现更是为世人瞩目。尽管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已经给新药研发带来若干佳绩,但现实却不容乐观,需要摆脱纯分析的观点,需要充分地进行活性筛选,需要坚持以复方为中药新药的研发主体,并善于有机把握“精确”与“模糊”。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当前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中的2种模式中药有效组(成)分直接配伍模式和基于方剂药效的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模式的研究进展,指出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模式是当前方剂药效物质和配伍原理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于研制成分相对清楚、作用机制明确的创新型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复方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出了当前中药有效组(成)配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加强方剂配伍理论和药理机制对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的指导、加强从经典有效的方剂中进一步寻找中药有效组分和进一步开展多学科协作,寻找适合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的模式和方法是发展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单体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2-9关于中药单体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的文章,以"慢性乙型肝炎;中药单体;免疫调节机制"为检索词检索到126篇文章,进行归纳综述。应用体内体外实验已筛选出如白背叶根、黄芪甲苷、高三尖杉酯碱等多种中药单体成分,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调节T细胞亚群、促进树突状细胞(DC)成熟、调节Toll-like受体表达、调节肝细胞凋亡信号等密切相关。中药单体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研究还存在如:药源和制剂质控问题、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以及缺乏较长期疗效研究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雷公炮炙论》一书炮炙矿物药的有关情况。方法:系统分析该书所载矿物药。结果:阐明了该书对矿物药原材料真伪优劣的鉴别、炮炙辅料的选择、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结论:《雷公炮炙论》对矿物药的认识和应用并不比其它类中药晚。  相似文献   

19.
中药系统的方法学——中药系统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是自身庞大系统的方法学,即中药庞大数目的综合化学成分和复杂体系的整体药理作用的方法学,中药系统原理是处理中药庞大系统一般规律的方法学,中药系统原理以中药化学特征谱来表达综合活性成分,以基因组学和基因表达的细胞因子来揭示整体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