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手术期输血对肺癌病人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万明 《北京医学》2001,23(2):108-109
输血是外科临床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但直到70年代由输血而诱发的对受血者的免疫抑制反应才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认为输血可缩短癌症患者的术后生存期及使复发时间提前。本文就围手术期输血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做一综述,以引起国内同道的注意。 一、输血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1973年,Opelz等发现输血能提高尸体肾移植患者的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输血所导致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有关,主要包括:输血可抑制巨噬细胞对细菌和异物的清除能力,显著抑制淋巴细胞功能;输血后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对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反应受到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辅助/抑制细胞比率下降;另外,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降低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性下降。同种异体血作为外源性组织相容性抗原可引起:异体反应克隆细胞的失活;诱导产生抑制细胞;诱导产生抗独特型抗体等。动物实验还发现,当输入异体血时,体内血栓素和前列腺素产生增加。前列腺素E2(PGE2)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效应,通过抑制T辅助细胞活性,并增加T抑制细胞活性,从而抑制淋巴细胞转化和淋巴因子的产生,进而影响混和淋巴细胞反应和吞噬细胞功能[1~5]。进一步研究证明,输血能使脾细胞和T辅助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降低,使高度依赖于IL-2的NK细胞活性降低[6]。Fischer等[7]检查了输血对肾移植前行透析疗法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监测指标为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和抗原的反应,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输血后1周即发现明显的抑制作用,4周后恢复正常,再次输血后抑制作用更强且持续时间更长。提示反复输血对细胞免疫的抑制强于单次输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输血的安全问题愈来愈受到大众的关注,输血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对肿瘤病人而言,异体输血可使肿瘤病人免疫功能受到一定抑制,可能引起术后感染率和肿瘤复发率的增加[1]。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可减少异体输血。本研究旨在观察等容血液稀释对肿瘤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输血可以减轻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并且促进肿瘤生长,尤其是结肠癌、乳癌、肺癌,本文通过对1994年1月~10月48例开胸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探讨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手术、损伤、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渐渐被人们所重视,输血、手术可减轻器官移的排斥反应.并且促进肿瘤生长及早期复发,尤其是结肠癌、乳癌、肺癌。本文作者通过对48例开胸病人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探讨手术、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临床资料一、病例:48入,男  相似文献   

5.
现已确认,机体的免疫反应,主要是依靠淋巴细胞来实现。机体细胞免疫状况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不能及时消除突变细胞所致。我们在防治鼻咽癌的研究过程中,为了解病人细胞免疫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用玫瑰花结反应法测定鼻咽癌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比值,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T辅助淋巴细胞(Th)与T抑制淋巴细胞(Ts)是免疫反应的调节细胞,某些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疾病,肿瘤等患者,Th、Ts比例常有显著的改变。目前认为T细胞功能状况取决于T细胞亚群的分布,Th/Ts比值可作为T淋巴细胞功能的参数。因此对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和分析对上述疾病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应用OKT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NP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旨在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及其在诊断上的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 料 与 方 法 一、检测对象:15例NPC患者均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癌病区,经活检病理确诊,治疗前的住院病人,男11例,女4例,年龄26~64岁(平均44岁)。正常对照组20人,均为本单位健康职工,男8人、女12人,年龄20~58岁(平均40岁)。  相似文献   

7.
一般状况下输注血液制品不会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当受血者先天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下降或受到损害时,输入含有大量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制品,受血者免疫系统不能识别或无能力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并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增殖。而存活的供血者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被受血者的组织抗  相似文献   

8.
巨噬细胞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作为T淋巴细胞辅助细胞,通过抗原递呈,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在机体的基本防御中发挥着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吞噬杀死病原体并分泌各种效应因子.现代研究发现在肿瘤部位有大量的巨噬细胞浸润,这些浸润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发展具有多方面影响,包括对肿瘤生长速度、血管生长、基质形成及溶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多项免疫指标的变化及该指标对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恶性肿瘤病人和31例健康人的外周血CD3、CD4、CD8等八项免疫指标变化,并且对其中10例病人应用免疫制剂治疗前后对抗原表达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紊乱: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②活化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P<0.01);③接受免疫治疗的病人治疗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抗原为临床观察肿瘤病人的免疫状态提供有效的依据,免疫治疗可激活T淋巴细胞而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是一种酸性非组蛋白 ,它调控rDNA转录成rRNA的过程 ,是反映rDNA转录活性的重要指标。恶性肿瘤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 ,使T淋巴细胞核中的rDNA转录活性下降 ,Ag -NORs的含量减少 ,T淋巴细胞功能降低。因此 ,Ag -NORs表达水平与机体肿瘤性质和生长状态密切相关。Ag -NORs诊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 ,已有文献报道 ,我们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 ,分析肿瘤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探讨其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38例恶性肿瘤住院及门诊未经放疗…  相似文献   

11.
炎症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Toll蛋白家族及其下游的核因子κB(NF-κB)在肿瘤炎症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构成的炎性标志物对多种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可被诱导为不同的表型,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物质在抗肿瘤或促肿瘤中发挥复杂的作用。血小板及其衍生分子异常激活后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了肿瘤的进展和免疫逃逸。T淋巴细胞亚群众多,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执行者,在肿瘤免疫编辑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T淋巴细胞疗法和纳米颗粒与T淋巴细胞的结合展现了T淋巴细胞的治疗潜力,是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如何促进CD8+T淋巴细胞的杀伤效应、减弱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肿瘤免疫抑制和逆转耗竭T淋巴细胞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现对炎症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与恶性肿瘤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构建更加完善的恶性肿瘤诊治体系。  相似文献   

12.
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新产品。该系统实际上是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分析系统,集现代肿瘤学、免疫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于一体,是检测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新方法新指标。现将该分析系统及其临床应用情  相似文献   

13.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类功能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其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免疫活动。研究发现,Treg细胞的过度表达帮助了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过调节其表达水平以达到控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一大热点。该文就Treg细胞的研究近况及其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国家健康学会正在开始对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即:白细胞间素2(简称IL-2)第一期临床试用的研究。希望IL-2能恢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病人的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经许多组调查研究发现AIDS是一种免疫相关疾病,它是有免疫学方面特征。例如Quinan和他的同事们包括AIain和Rook发现患AIDS病人体内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能力明显降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具有特异杀伤原始被某些因子感  相似文献   

15.
肝癌是我国高发、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效果有限,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免疫治疗是潜在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PD-1)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卡控点,主要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上表达,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许多肿瘤细胞高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PD-L1与T细胞等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使T淋巴细胞失能,形成肿瘤免疫逃逸.研究发现,对PD-1进行阻断可重建T淋巴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延长肝癌等肿瘤患者总生存期.本文就PD-1为靶点的肝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何通过联合治疗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免疫卡控点抗体的应答率,同时降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为靶点的肝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我国高发、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效果有限,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免疫治疗是潜在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PD-1)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卡控点,主要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上表达,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许多肿瘤细胞高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PD-L1与T细胞等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使T淋巴细胞失能,形成肿瘤免疫逃逸.研究发现,对PD-1进行阻断可重建T淋巴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延长肝癌等肿瘤患者总生存期.本文就PD-1为靶点的肝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何通过联合治疗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免疫卡控点抗体的应答率,同时降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细胞免疫测定方法应用于肿瘤免疫的研究能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机体免疫状态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现在有这样推測,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因为体内具有杀伤作用的小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能抑制体细胞连续发生的突变所致。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恶性肿瘤病人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是引起肿瘤发生原因,还是肿瘤所造成的后果,但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确实是存在的。一般认为,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主  相似文献   

18.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目前临床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肿瘤的发生、发展、疗效以及预后有直接影响。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是肿瘤免疫的主要方面。肿瘤免疫应答学说和监视学说被广泛用于肿瘤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T淋巴细胞亚群在肿瘤疾病的发病机制、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染色体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当今肿瘤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学者对不同恶性肿瘤的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外周血染色体结构畸变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细胞在生物学特性、肿瘤病程演变和发展。近年来研究表明:核仁组成区(NORs)是细胞周期一定时期细胞核中出现的环型卷曲的DNA,主要由核糖体RNA基因(rDNA)组成,在RNA聚合酶Ⅰ作用下转录核糖体RNA(rRNA)。Ag—NORs蛋白对核糖体形成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至关重要,是rDNA转录活性的标志,反映核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T淋巴细胞不仅是机体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而且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其核仁组成区的酸性非组蛋白代表着T淋巴细胞内核仁形成区的rDNA转录活性。即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将Ag—NOR用于肿瘤研究,发现肿瘤进展时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下降;反之,肿瘤得到控制时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上升。本研究对正常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及其常见瘤谱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Ag—NORs进行对照检测,以探讨恶性肿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的变化关系,为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与预后观察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 ABC 方法和单克隆抗体检测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病人、脾虚证小鼠和脾虚复健后小鼠外周血中 T 细胞亚群。结果显示不论脾虚病人或脾虚小鼠外周血中总 T 和辅助 T 淋巴细胞均低于对照组,而抑制 T 淋巴细胞无变化。脾虚证小鼠用健脾汤复健后,总 T 和辅助 T 均有回升,说明健牌汤在恢复脾虚小鼠的免疫功能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