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必净和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提供治疗方法与思路.方法 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生脉注射液组)、B组(血必净+生脉注射液组),在脓毒症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具有益气扶正功效的生脉注射液或益气扶正联合化瘀解毒功效的血必净+生脉注射液治疗.监测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动态演变情况,并进行Marshall评分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及28天临床预后判断.结果 生脉注射液组治疗后的APTT水平、Marshal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必净+生脉注射液组治疗后PLT、T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APTT、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及Mar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必净+生脉注射液组治疗前PLT、D-D值与生脉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病情、凝血功能障碍、病情预后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脓毒症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单纯使用中药益气扶正或益气扶正联合解毒化瘀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及改善病情严重程度;由于益气扶正联合解毒化瘀法气血并重,有优于单纯益气扶正法疗效的趋势,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及大样本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脉、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配至单纯西药组、生脉组和血必净+生脉组,每组各20个病例,初步探讨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症候演变特点,以及分析益气、益气活血法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影响的相关临床疗效。结果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临床主要分三个症候:瘀毒阻络,气营两燔;气虚阳脱,瘀毒损络;气虚阴脱,瘀血损络。西药组治疗后FIB水平、Marshall评分、APACHEⅡ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脉组治疗后APTT水平、Marshall评分、APACHEⅡ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必净+生脉组治疗后PT、INR水平、APACHEⅡ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的病情、凝血功能障碍、病情预后等各项指标比较,除在FIB方面显示血必净+生脉组改善优于单纯西药组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中医症候临床疗效判定上,生脉组、血必净+生脉组在中医症状改善上优于单纯西药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气阴两虚、阴竭阳脱是脓毒症的病机之本,毒邪内蕴是脓毒症的重要发病基础,只有从益气扶正、化瘀解毒两方面同时入手,双管齐下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对于临床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化瘀解毒法治疗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脓毒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TT、Fg及APT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TT、Fg及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MODS、MVE、脓毒症休克及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效果理想,可发挥益气扶正、化瘀解毒功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3、7日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治疗组治疗第7日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淑寅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27-2028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7d。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7d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并进行器官衰竭(Marshall)评分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及治疗7d时病死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第4、7d各凝血功能指标,Mar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治疗7d时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MODS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中药血必净在一定程度上可纠正MODS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并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7天。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7天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以及治疗第4、7天患者APACHEⅡ评分与Marshall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第4、7天各凝血参值、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MODS患者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3例有凝血功能障碍的脓毒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疗程7天。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PT、APTT、TT、FiB和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治疗后部分指标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别。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Medline、CNKI和VIP数据库查找2000年-2010年2月发表的有关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危重病的相关文献,并采用RevMan4.2.2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入选标准,有41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必净治疗组28天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RR=0.56,95%CI为0.47,0.65),7天和14天病死率方面(RR=0.56,95%CI为0.47,0.65;RR=0.47,95%CI为0.35,0.62)也低于常规治疗组。血必净在改善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减少住ICU天数和使用呼吸机天数,及调控体温、炎症反应(CRP、WBC、N%)和凝血功能(PT、APTT)方面,均较常规治疗有优势。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降低脓毒症病死率和改善APACHEⅡ评分有一定疗效,对控制体温和炎症反应.调节凝血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3年7月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时(T0)及72h后(T1)的体温(T)、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72小时T、WBC、CRP及PCT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2小时APACHEⅡ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28d病死率分别为35.5%和52.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血必净注射液组(血必净组)和生脉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组(联合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治疗前及治疗7d后白细胞(WBC)、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序贯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II(APACHE II)的水平,以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24h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好转,心率及血乳酸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及尿量、氧合指数明显上升,且联合治疗组较血必净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7d后,血必净组与联合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器官功能水平能得到改善,其中联合组组炎症因子下降水平及器官功能改善又优于血必净组(0.01);但两组患者总体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休克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器官功能,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祛瘀解毒法治疗骨科多发伤伴脓毒症的临床疗效,为骨科多发伤伴脓毒症提供治疗方法与思路。方法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扶正、祛瘀解毒中药(参麦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中医证侯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PCT、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的血清CRP、PCT、WBC、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加用益气扶正、祛瘀解毒法可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降低APACHEⅡ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张雷 《陕西中医》2016,(10):1381-1382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法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血必净注射液),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治疗前后IL-6、IL-10、CRP、WBC水平,以及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Fib、PLT水平明显增高,而PT、TT、APT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IL-6、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益气扶正法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高凝状态,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血必净注射液对MO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2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7天.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7天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以及治疗第4、7天患者APACHEⅡ评分与Marshall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第4、7天各凝血参值、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MODS患者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脉、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A组(大剂量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200 mL/日,参附注射液100 mL/日;B组(小剂量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60 mL/日,参附注射液50 mL/日;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血乳酸、液体复苏总量、血管活性药物总量、维持血压稳定所需时间、受损器官数目及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和28天病死率的情况。结果治疗12 h后,A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改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乳酸水平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改善血压、尿量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相比,在改善血压、心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A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受损器官数目、Mara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Marashal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受损器官数目、Mara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维持血压稳定所需时间方面,A组短于B组,且液体复苏总量、血管活性药应用总剂量A组少于B组。2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组可在更短的时间内纠正休克和组织缺氧状态,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用药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烧伤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烧伤后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抗脓毒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肾功能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7 d后2组APACHEⅡ评分及SCr、BUN、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2组IL-10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烧伤后脓毒症患者生理状态,保护肾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抢救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配到2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主要评价患者14天病死率,计算APACHEⅡ评分及氧合指数,测定血乳酸(Lac)、血清IL-6、白细胞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血必净联合参麦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血Lac水平(P0.05),明显降低血IL-6及PCT水平(P0.05),还可降低脓毒症患者14天死亡率及白细胞水平,升高氧合指数。结论血必净联合参麦注射液可对体内炎性因子进行调节,增加脓毒症的抢救成功率,本研究可为我中医院制定脓毒症休克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肌红蛋白(MYO)、胱抑素C(Cys C)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住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血必净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和7 d血中肌酐(SCr)、MYO、Cys C、KIM-1等。结果两组各45例患者中,48 h内每组死亡2例,均予以剔除,最终纳入资料完整且符合观察要求的患者各43例。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7 d时血必净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SCr、MYO、Cys C、KI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治疗3 d时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减少脓毒症患者MYO及Cys-C分泌,下调KIM-1表达以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张宏伟  魏立友 《陕西中医》2010,31(5):520-52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8例感染后脓毒症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1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d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数值及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组14天后HDL较用药前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改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提高感染后脓毒症患者体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指标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瘟败毒饮。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天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LT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0.01),PT、APT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P0.01),Fib、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各时间点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积分、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P=0.04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瘟败毒饮能够显著改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凝血功能指标,改善健康状况,保护内脏器官。  相似文献   

20.
赵丰鸣 《河南中医》2014,(3):552-55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黄治疗外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严重脑外伤且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大黄组、血必净组、联合组、对照组4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大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黄和血必净治疗。比较4组治疗前、治疗7d后GCS评分、LPs、TNF—α、IL-6变化及治疗7d内的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LPS、TNF-α、IL-6均明显低于大黄组、血必净组、对照组(P〈0.05),大黄组和血必净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CGS评分明显高于大黄组、血必净组和对照组(P〈0.05),大黄组与血必净组CG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7d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大黄组、血必净组、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黄治疗严重颅脑外伤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LPS、TNF—α、IL-6,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