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 建立五味子提取物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标准。方法 采用TLC鉴别五味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70 nm波长,测定五味子木脂素含量;采用RP-HPLC,以甲醇-乙腈-水(1∶1∶1)为流动相,250 nm为检测波长,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五味子木脂素以乙素计,在0.005 5~0.026 7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1.4%(RSD= 2.5%);五味子醇甲在0.275~1.375 μg (r=0.999 7)内、五味子甲素在0.125~0.625 μg (r=0.999 7)内、五味子乙素在0.160~0.800 μg (r=0.999 7)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RSD=1.4%)、99.0%(RSD=1.9%)、98.2%(RSD=1.9%)。结论 采用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对五味子提取物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薛强  李卿  秦剑  肖铭玉 《中国药房》2010,(39):3722-3724
目的:建立灵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灵芝、柴胡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五味子甲素进样量、五味子乙素进样量分别在0.060~0.60、0.082~0.82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6、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2%、99.06%,RSD分别为0.45%(n=6)、0.48%(n=6)。结论:定性定量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所建标准可用于灵芝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杨小月  丁海  邹元 《中国药师》2011,14(8):1129-1131
目的:建立安神静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TLC法对丹参、石菖蒲、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安神静心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柱;以甲醇-水(62:3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TLC法检出了丹参、石菖蒲、五味子特征斑点,五味子醇甲进样量在0.05~10.4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为1.5%(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生脉饮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宏  黄海欣  张玉洁 《中国药师》2004,7(9):699-701
目的:修订生脉饮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五味子进行鉴别;对人参的TLC鉴别作了修改.用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用TLC色谱检出五味子;修改了人参的TLC鉴别方法.用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五味子醇甲在0.23~1.9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98.1%,RSD=1.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生脉饮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五味子降酶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五味子降酶胶囊中的五味子、板蓝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中五味子醇甲在0.03337~0.533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  相似文献   

6.
目的完善屏风生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方中人参、黄芪、五味子;采用HPLC测定方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色谱特征的斑点明显;五味子醇甲0.2256~2.8200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RSD=1.4%(n=6)。结论所用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屏风生脉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野生五味子含量的客观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物理筛分法进行分离并用显微鉴别法进行过筛后部位的确认,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区分样品分别进行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结果:本试验建立的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加样回收率为100.20%,RSD=1.61%(n=9)。辽宁葫芦岛产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最高,吉林靖宇产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最低;沈阳产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吉林靖宇和辽宁铁岭产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最低。结论:不同产地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故应根据实际药用需要进行产地采购;在进行含量测定时应注意所取样品的代表性,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8.
五味子提取物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五味子提取物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TLC鉴别五味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70nm波长,测定五味子木脂素含量;采用RP-HPLC,以甲醇-乙腈-水(1∶1∶1)为流动相,250nm为检测波长,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五味子木脂素以乙素计,在0.0055~0.0267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1.4%(RSD=2.5%);五味子醇甲在0.275~1.375μg(r=0.9997)内、五味子甲素在0.125~0.625μg(r=0.9997)内、五味子乙素在0.160~0.800μg(r=0.9997)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RSD=1.4%)、99.0%(RSD=1.9%)、98.2%(RSD=1.9%)。结论采用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对五味子提取物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蔡步林  王艳  丁野  郑金凤  李文莉 《中国药师》2012,(10):1442-1444
目的:建立九味肝泰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五味子进行鉴别;并用HPLC法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柱温35℃,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五味子醇甲对照品在82.54~3 896.48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32%(RSD为1.05%)。结论:本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欧阳春华 《中国药师》2011,14(7):980-982
目的:建立芪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方中黄芪、丹参、淫羊藿、五味子;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可检出黄芪、丹参、淫羊藿、五味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易于观察;黄芪甲苷在0.458~4.1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6.0%,RSD=0.2%(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宋贵禹  严茂伟 《中国药房》2010,(35):3339-3340
目的:制定舒心通脉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降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丹参素进样量在0.14904~0.558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15%(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舒心通脉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加味归芪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当归、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中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进样量在0.1356~1.35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97%(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加味归芪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复方牛蒡子含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晓颖  张辉  高卫芳 《中国药房》2009,(15):1158-1159
目的:建立复方牛蒡子含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金银花、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牛蒡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牛蒡子苷的进样量在0.586~5.27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68%(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牛蒡子含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丹芪通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丹芪通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丹参、黄芪;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方中总皂苷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黄芪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总皂苷、丹参酮ⅡA的检测浓度分别在0.056~0.12mg.mL-1(r=0.9993)、0.002019~0.03213mg.mL-1(r=0.999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1%、95.74%,RSD分别为2.10%、1.93%。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丹芪通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吕武清  李才堂  虞金宝 《中国药房》2009,(15):1170-1171
目的:建立宫炎平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地稔、两面针、五指毛桃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没食子酸进样量在0.14648~2.92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2.5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宫炎平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双白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婉花  郝晓静  李娟  姚英  施惠娟  陈冰 《中国药房》2010,(27):2549-2551
目的:建立双白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双白片中黄芪、刺五加和芍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双白片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双白片中黄芪、刺五加及芍药的TLC分别在与对照品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专属性好。芍药苷进样浓度在3.20~64.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1.18%(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双白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梁远园  桂蜀华  倪晨 《中国药房》2011,(39):3716-3717
目的:建立莲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莲芝消炎片中穿心莲、山芝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莲芝消炎片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脱水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516~5.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2.8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莲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吴基威  ;杜憬生 《中国药房》2009,(30):2376-2378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熟地黄、泽泻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中马钱苷的含量及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熟地黄、泽泻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马钱苷、丹皮酚的检测浓度分别在5.77~115.40μg.mL-1(r=0.9999)、5.12~102.50μg.mL-1(r=0.9998)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97.08%,RSD分别为0.75%、1.07%(n均=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六味地黄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方道硕  贾晶  黄春燕  张小琳 《中国药房》2008,19(18):1401-1403
目的:改进复方蛤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前胡、南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4472~16.08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1.16%(n=6)。结论:本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复方蛤青片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张耕  肖卫红  程璐 《中国药师》2009,12(9):1248-1249
目的:建立咽舒饮泡腾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其中绿原酸、麦冬进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法可以鉴别其中绿原酸、麦冬。绿原酸线性范围为6.48~207.52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0.74%)。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咽舒饮泡腾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