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焱教授治疗胃痛经验撷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张焱教授从医40余年,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痛证。笔 者有幸随诊左右,深得教诲,现将张焱教授采用气血双调法 治疗胃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绍能  刘震 《北京中医药》2011,30(2):104-105
对姚乃礼教授以肝脾同调治疗胃痛的思路和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姚教授认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胃三脏密切相关,而肝郁是致病的重要条件,治疗胃痛应肝脾同调,以疏肝和胃为法,即"治肝可以安胃"也.疏肝和胃、清肝和胃、养肝和胃为临床常用三法,而在应用过程中,强调"忌刚用柔",理气要慎用峻猛之剂.  相似文献   

3.
刘绍能  刘震 《北京中医》2011,(2):104-105
对姚乃礼教授以肝脾同调治疗胃痛的思路和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姚教授认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胃三脏密切相关,而肝郁是致病的重要条件,治疗胃痛应肝脾同调,以疏肝和胃为法,即"治肝可以安胃"也。疏肝和胃、清肝和胃、养肝和胃为临床常用三法,而在应用过程中,强调"忌刚用柔",理气要慎用峻猛之剂。  相似文献   

4.
<正>广州市名医杨群玉教授,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在胃痛中医治疗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杨老师治疗胃痛患者的经验介绍如下。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  相似文献   

5.
<正>王垂杰教授,辽宁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行医30余载,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拜于门下,现将其治疗胃痛经验总结整理如下。1辨明病因病机胃痛,又称胃脘痛,为临床常见病,好发病。王教授认为,本病病因为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  相似文献   

6.
郭淑云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846-1847
李振华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善治疑难杂症及温病,晚年则精研脾胃疾病的诊疗,兹将其具有辨治特色的胃痛3则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郭霞 《山西中医》2010,26(12):12-13
郭耀康是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曾任针灸科主任,山西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全国针灸学会第三、四届理事等职,2003年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从事针灸临床和教学40多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曾3次参加赴非洲的援外医疗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以脾胃学说为指导,以任督二脉为本治疗胃痛,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收获颇多,现将老师治疗胃痛的经验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全国名中医张之文教授辨治消化系统常见病胃痛的经验。张老以虚实为纲来辨治胃痛,认为实证病机在于“不通则痛”,常见有脾胃湿热证、痰湿阻胃证、食滞胃脘证,治疗以苦泄、开泄、导滞为主,分别以半夏泻心汤、枳桔二陈汤、越鞠丸为主方;虚证病机在于“不荣则痛”,常见有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治疗以滋阴柔肝、温中缓急为主,分别以益胃汤、黄芪建中汤为主方;胃痛多有兼症往往虚实夹杂,张老临床善于结合温病学理论来分析胃痛的病机和治疗方法,并分清虚实主次,补泄结合,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9.
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兼有泛恶、脘闷、暖气、大便不调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  相似文献   

10.
总结袁长津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袁教授认为胃痛之病机包括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不通则痛包括寒邪阻胃、气机郁滞;不荣则痛主要为心脾两虚。治疗上善于多方合用以治疗胃痛,针对寒邪阻胃为主的胃痛,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良附丸合丹参饮加减;气机郁滞为主的胃痛予小柴胡汤合越鞠丸加减;心脾两虚为主的胃痛,予归脾汤加减。  相似文献   

11.
刘爱华教授系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医、教、研工作30余年,师承于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对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成为刘爱华教授的弟子并能随诊左右,自觉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胃痛(消化性溃疡)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甘爱萍治疗胃痛的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爱萍是湖北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知名中医,湖北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内科临床、教学、科研二十余年,擅长治疗老年病及脾胃病,尤其对脾胃病的研究造诣颇深.笔者有幸师从甘爱萍教授数年,现将其治疗胃痛的部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文东教授对胃痛的治疗有独到的临床经验,他认为胃痛多涉及脾、肝、胃三脏,初起多属实证,久则往往虚实夹杂,寒热交错,进一步由气滞而致血瘀。临诊需仔细辨证,然后决定治法,治法主要包括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5.
刘华一教授治疗胃痛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一教授认为,胃痛病因可大致概括为饮食不节,思虑劳倦,外邪内侵及七情所伤等。胃痛初起,病机为脾虚气滞,肝气犯胃,饮食停滞;若失于调治,进一步郁而化热,损伤脾胃,使脾胃愈虚,气血运行不畅,其病机可演变为肝胃郁热,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若胃脘痛久治不愈,病情进一步发展,久病伤络,此时病机演变颇为复杂,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但最根本的变化是气、血、痰、瘀互结,胃络瘀滞不通,甚则伤络动血。刘教授将胃痛分7个证型进行辨证施治:脾虚气滞者,治以健脾补中,理气化滞,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肝气犯胃者,治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者,治以清肝泄火,和胃降逆,方用丹栀逍遥散和左金丸加减;寒热错杂者,治以辛开苦降,斡旋中焦,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等。同时注意节食、调志、远欲。  相似文献   

16.
《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医案反映了叶天士治疗胃痛的用药特点:实证根据不通则痛的病机和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采用调理气机、祛痰化饮和活血通瘀的治疗方法;虚证根据不荣则痛的病机和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采用温阳运脾、滋阴和胃、理气和营的治疗方法。皆注重用通法。邪实者,疏而导之,令其通达;不足者,补而行之,复其通畅。对现代临床胃痛的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单兆伟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曾师从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20余年,后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为师苦学三载,兼收并蓄。余有幸侍诊其旁,感悟良多,现附单师治疗胃痛寒热错杂证验案三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医法圆通》胃痛相关资料的深入研究,全面总结清代医家郑寿全对胃痛的诊治经验。郑氏认为胃痛一证,切不可执定有形质之胃,当于往来之气机上理会。临证需分清寒热虚实,不可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19.
苏美玲  刘华一 《光明中医》2014,(10):2167-2168
慢性胃痛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刘华一教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脾胃病专科学术带头人,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慢性胃脘痛患者,刘华一教授常采用加味丹参饮予以化裁治疗,疗效显著,本文试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敏 《江苏中医药》2011,43(4):15-17
卢师认为胃痛病初多因外邪、食伤、七情所伤,随后可涉及肝、胆、脾等脏腑之气机运行,致食积、痰湿、瘀血、郁热内生,不通则痛。本病之病机关键是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辨证主要分为寒实型、气滞型、郁热型、湿滞型、血瘀型、虚寒型、阴虚型,治疗以调气法为主,时时照顾脾胃之元气,用药轻灵,动静结合,润燥相宜,升降和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