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发生机理。方法结合案例对气管与无名动脉的解剖学关系和临床上气管无名动脉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主要原因是低位气管切开、术后体位不当。在正确的气管切开切口位置实施手术操作及术后体位的正确保持护理,是避免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关键。结论本鉴定案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是主要死因及间接死因,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致无名动脉破裂大失血是直接死因。  相似文献   

2.
刘颖  藏海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0):602-60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并发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月,858例患者的气管切开术临床资料。结果858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中并发大出血7例,其原因为:无名动脉损伤、颈部中小动静脉损伤、主动脉损伤所致。结论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规的抢救方法,熟悉掌握颈部解剖,正确、规范的术中、术后处理,可有效减少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无名动脉出血,临床比较少见。我院从1959~1982年,23年中共进行了气管切开术313例,因气管切开原因而死亡5例(1.6%)。术后继发出血6例(1.9%)其中2例(0.6%)为无名动脉磨耗性破裂出血,都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气管切开并发致死性出血病例,据国内资料不完全统计,包括本文2例共30例,其中经尸检或手术证明为无名动脉者15例,仅1例抢救成功治愈。据国外统计,气管切开术后大出血发生率为3.7%,其中无名动脉破裂所致者约为0.6~0.7%。此并发症虽少,但危险很大,必须注意予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烧伤气管切开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防治。方法 对9例烧伤气管切开术并发气道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例病人仅2例成活,余均死于未能控制的大出血。结论 气管切开术并发气道大出血应重在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抢救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后继发性大出血 ,是气管切开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多因无名动脉、颈总动脉损伤或气管动脉系统溃烂导致大出血 ,其病死率极高。消除继发性大出血的潜在因素 ,防止大出血的发生 ,是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大出血病死率的重要一环。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病人 ,均为男性 ,年龄 5 9~ 81岁。其中巨大甲状腺肿瘤术后 1例 ,食管癌根治术后 2例 ,脑外伤并发肋骨骨折血气胸术后 1例。病人术前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降低 ,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 3例 ,心电图异常改变 1例。气管切开的直接原因是手术后咳痰无力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肺挫伤及创伤性湿…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气管切开术后预防无名动脉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得出结论:严密观察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气管切开术后无名动脉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无名动脉出血是气管切开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据报道,国外文献在127例无名动脉出血的病例中,能长期存活者只有8例;国内抢救成功者仅见吴学愚氏报告1例。若不行血管修补等积极手术处理,死亡率100%。  相似文献   

8.
夏洪韬  胡杰伟  杨绪全 《四川医学》2004,25(12):1316-1316
气管—无名动脉瘘是气管切开术后少见但十分凶险的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收治1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气管切开术后4天发生无名动脉破裂出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摘要 本文叙述了气管切开术后,气管造口以上气道内大出血病人的抢救过程。抢救时使用了电子喉镜,对出血点的定位、抢救的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文中总结了可能引起气管切开术后大出血的原因、抢救措施的关键以及怎样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大出血。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衰竭或呼吸道不畅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所在科自2004年2月至2009年3月行"气管切开术"近160例,其中1例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迟发性致死性大出血.本文就其大出血的原因、预防措施、大出血的先兆和处理方法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何平  李友伟 《西部医学》2008,20(1):162-163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手术后出血性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对156例行气管切开术后6例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方法。结果6例出血患者中原发性出血2例。分别系甲状腺下静脉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引起;迟发性出血4例,分别由皮下小血管渗血、无名动脉破裂、不正确吸痰引起,均经处理治愈。结论熟悉颈部解剖,正确的手术操作,术后科学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安全性分类及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因堵管或脱管或无名动脉出血而致窒息死亡的发生。方法:对从1998年6月至2003年9月行气管切开术的346例患,依其气管切开以上气道是否阻塞(包括医源性及病变自身),患年龄、精神状态及自救能力进行安全性分类,共分为危险类(包括永久性和暂时性)和相对危险类安全类3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危险类17例,其中永久性危险类12例,暂时危险类5例;相对危险类169例;安全类160例;采取相应措施后,住院期间所有病例均无套管脱落、脱管、无名动脉出血致窒息死亡发生。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的安全性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窒息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后拔除患者气管套管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拔除患者气管套管的最佳时机选择。方法对15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别是成功与死亡病例的原因与拔除气管套管时机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15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因拔除气管套管时机选择恰当及综合性治疗措施得力,抢救成功12例;3例因术后气管内大出血死亡。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除气管套管的时机选择应根据监护情况,综合分析具体拔管指征,选择适宜时机拔除气管套管,则可避免气管内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术的严重并发症──气管无名动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的严重并发症──气管无名动脉瘘李军广州海军421医院(510318)1546年,意大利外科医生Brassavolva进行了第一例气管切开术,这种手术团直接提供足够的空气通道而成为医生的复苏技术之一,但随着复苏和其他原因而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例增...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93例术后预防无名动脉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最初仅用于解除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的病理、生理功能深入了解,目前气管切开术已成为某些疾病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如各种原因所致的长时间昏迷、胸腹部外伤或较大手术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等^[1]。无名动脉出血是发生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的并发症。其原因与手术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而术后护理不当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我科2005年1月-2008年6月对93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有效地降低气管切开术后无名动脉出血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常规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出血的原因及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 对1998-2009年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出血的7例患者出血原因进行归类分析.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止血.结果 本组病例经一次处理均成功止血.结论 气管切开术中,打开气管前壁前术腔妥善止血是预防出血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对确已并发出血的按出血原因施行不同方法积极止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国人成人男性尸体材料上测量了无名动脉上端、中点至环状软骨上缘的距离;无名动脉上端、中点至2、3气管环间的距离。对气管套管气囊的位置、气管套管末端的位置及无名动脉对应的气管环的位置进行了观察。对临床上气管切开的位置及选择气管套管的长度,有效的防止气管切开术后造成无名动脉被腐蚀破裂出血,甚而使病人死亡。所以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术自Jakjon于1909年施行以来,一直为临床应用,为危重病员的抢救赢得了时间,但手术后的并发症亦较多,其中以无名动脉出血最为严重。本院自1980~1992年间共施行此类手术378例,其中两例并发无名动脉出血,皆因救治无效而死亡。为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对其进行临床探讨实为必要。1 无名动脉的解剖学特征 无名动脉又名头臂干,由主动脉弓直接发出,经气管前面向右上方斜开,达右侧胸锁关节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在其上行阶段与气管  相似文献   

19.
陈宇轩 《医学综述》2013,19(14):2594-2596,2608
气管无名动脉瘘(TIF)是气管切开术后少见但致命的并发症,由于发病迅猛,常因窒息及失血性休克而死亡,临床抢救成功率低,临床医师对其应有足够的认识。当患者自口内或气管套管出血或咯血时应高度警惕TIF的发生,及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囊加压充气或手指压迫是控制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可为进一步手术赢得时间。TIF大出血应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快速急救,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文着重讨论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预防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综合护理方面的各种问题。方法 对34例严重脑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出发对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过程中行气管切开术以对呼吸道的有效开放,及减少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进行综合、全面的总结分析。结果 气管切开术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过程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术措施,同时术后极易并发肺部感染。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并发感染的护理,其关键是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