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作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整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抽签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围术期系统护理。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两组患者均全部康复,无伤残病例发生;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占优(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系统围术期护理是保证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关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曾祥华  汪玲  李梅  鲍瑞芝 《中国当代医药》2013,(35):121-122,129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应用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干预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 对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比较及围术期护理。方法:将本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术前、术后全面护理,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为(4.52±3.25)周,并发症发生率为5.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为(12.01±1.51)周,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功能恢复亦比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更好,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在保证手术效果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骨折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设为C1组(观察组49例)与C2组(对照组49例)。C1组:常规护理+围手术期护理;C2组:常规护理。对比C1组与C2组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在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消极情绪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 C1组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例;泌尿系感染的患者1例;褥疮的患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2%;C2组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例;泌尿系感染的患者2例;褥疮的患者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C1组少于C2组骨折患者明显(P<0.05);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C1组骨折患者优于C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对于高龄患者,临床进行手术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风险,于围手术期存在较大概率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有效措施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将患者临床手术成功率提高,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成功凸显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离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0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4.62%,组间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拟行PFNA内固定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CNP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程度、手术及住院期间各项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焦虑程度、医护总体满意率,住院天数、候手术天数、住院费用,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实施CNP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64例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方法 ,分析围术期护理措施的应用及效果,指导临床骨科护理实践。结果 64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无一例发生术中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个月~1年,2例自然衰老死亡,5例发生DVT,其余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全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之平稳度过手术期,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194-195
目的探讨围术期合理的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征得患者知情同意,自愿接受心理干预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B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A组在B组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觉疼痛情况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自觉疼痛有效率,A组为80.00%,B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合理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减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自觉疼痛,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而且也促进了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结合防旋螺钉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结合防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切口长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髋螺钉结合防旋螺钉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辉  郭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771-1773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对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48例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24、12h观察组患者口服氯诺昔康8mg,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术后12、24、36、48、72h两组患者均口服氯诺昔康8 mg,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术后康复进程中的疼痛差异,患者的镇痛满意度与睡眠满意度,记录额外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2、24、48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满意度与睡眠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除对照组中1例有恶心外,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FN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围手术期采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睡眠状况,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医院住院治疗的66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n=33,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与对照组(n=33,根据医嘱随机对症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观察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围术期甲状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普外科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心率与血压波动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及出院前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前心率、血压虽有升高但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2,6,12h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围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减少心率、血压波动,减轻伤口疼痛,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赵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5):2288-2290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复位后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46名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73例行联合系统性护理干预.随访2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预防骨折再发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的优良率达到89.04%,而对照组为72.60%(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复发率等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运用系统性护理干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预后,疗效显著,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2月,对本院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与实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常规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肝癌微波消融术患者全程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肝癌微波消融术治疗,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全程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2.33%)并发症,对照组出现7例(16.28%),实验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HAMA、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理干预后QOL-C30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微波消融术患者采取全程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极高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及对比全面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16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则给予全面整体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40.84±10.46) min、(8.76±3.35)h、(4.13± 1.7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51±16.12)min、(12.46±5.51)h、(5.74±2.8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而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宋红梅 《家庭医药》2016,(8):171-171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46例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牵引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患者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靠,临床疗效好且并发症较少,患者负重早利于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性锻炼,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