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在超声检查中常见,但超声显示中两者均表现强回声,斑点样,有声影,易混淆,诊断比较混乱,给患者带来思想压力和经济负担,同时临床治疗方式也不同,因而非常有必要进行鉴别,为此笔者对所在医院2004-08~2006-06专科门诊进行治疗的200例肝内强回声病变的声像图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钙化灶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高频超声(7.5~10 mHZ)对312例甲状腺病灶中钙化灶进行检查,根据甲状腺病灶内钙化灶形态,大小,位置以及回声性质诊断甲状腺病变性质.结果 高频超声检出甲状腺病灶出现钙化灶312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250例为甲状腺癌,癌变率约80.12%.结论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钙化灶的检测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年Caroli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75岁。乳腺癌术后 10年。于今年体检例行B超检查 ,使用ALROKA超声诊断仪。超声可见 :肝肋下不大 ,边缘光滑 ,肝左叶可见两个分别为 2 .4cm× 2 .1cm及 1.4cm× 1.2cm的液性暗区 ,后方回声增强 ,与扩张的小胆管相通 ,肝实质回声不均匀 ,可见多条强回声带及互相融合的强回声斑块 ,与门脉伴行的小胆管呈节段性扩张 ,管腔内无异常回声。胆囊、胰腺、脾脏及双肾形态、结构、大小正常。超声印象诊断 :肝内胆管囊肿 ,肝纤维化 ,肝内小胆管扩张原因待查 ?患者每年一次例行体检中均未发现异常。既往亦无发热、上腹痛、黄疸等反复胆道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对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的鉴别诊断。方法对3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二者在病灶数目,分布特征及肝内胆管的影响等方法有明显的不同;而在病灶边界、病灶形态及声影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结论超声在二者的鉴别诊断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内胆管积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超声诊断为肝内胆管积气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结果:肝内胆管积气的声像图表现为:沿肝内胆管走行分布的多条强回声光带。其前缘紧贴肝内胆管前壁,后方声影稀疏,呈彗星尾征,其后壁部分显示不清。强回声光带内光点动态观察、随呼吸运动或随体位的改变而有气体闪烁样变化。结论:超声检查可明确显示肝内胆管积气的分布部位及其程度。可为临床明确病因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肝穿病理确诊的22例PBC患者超声声像图特点,包括观察肝脏形态、内部实质回声、胆管走行等,测量肝内外胆管和门静脉主干内径。结果 22例PBC患者的超声特点为:肝脏实质回声较强,分布不均匀,肝内胆管可有轻度扩张,与肝外胆管扩张程度不成比例。胆管壁轻度增厚、回声增强,呈弥漫分布短线样改变,胆管后方回声轻度增强。晚期患者可出现门脉高压超声表现。结论 PBC患者具有特征性超声图像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和病因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吕凤 《医药世界》2010,(11):1469-1469,1474
目的探讨超声图像特征在乳腺占位良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00例乳腺占位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边界、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病灶后方回声、侧壁声影、微小钙化灶及有无腋窝肿大淋巴结;彩色多普勒着重观察乳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数量、分布、有无穿支血流、峰值速度、阻力指数。结果本组乳腺占位中,超声诊断增生结节49例,纤维腺瘤92例,乳腺癌59例,良性占70.5%,恶性占29.5%,术后病理结果良性符合率达100%,恶性符合率达93.3%。结论高频二维超声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表现对乳腺良占位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经病理证实为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共54处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混合性回声团块,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多条迂曲扩张的管状结构,4处病变内可见血栓所致的低回声,10处可见钙化所致的强回声伴声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36处病变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探头加压放松后管状结构内可见血流信号,18处病变内可见低速静脉或动脉血流信号,探头加压放松后血流信号均较前增多。结论 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晓瑜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30+132-130,132
目的探讨42例原发乳腺淋巴瘤(PLB)超声声像图,以提高治疗认识。方法回顾42例在本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原发乳腺淋巴瘤的患者超声诊断结果。结果42例患者超声影像图提示共有44个肿块,均为以低回声为主的混杂回声,肿块形态呈卵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状;多数肿块内部可扫查到血流信号,多数肿块边界清晰,未见肿块周边高回声晕环、蟹足样变化及后方回声衰减现象,肿块内未见砂粒样钙化灶。约近半数肿块后方伴回声增高;恶性程度高者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结论超声检查对于原发淋巴瘤与乳腺癌难以鉴别,而对于乳腺内孤立不规则结节并伴后方回声增高时,原发淋巴瘤应该在鉴别诊断之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评价乳腺恶性肿瘤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高频二维超声对6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病灶后方回声、侧壁生影、微小钙化灶.最后扫查腋窝及锁骨上方有无肿大的淋巴结,观察其数量及大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观察乳腺肿块的血流特征.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并将超声诊断及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结论 利用高频二维超声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表现可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的患者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84例经ELISA免疫学检测华支睾吸虫病阳性的患者二维超声资料。结果 784例患者的超声结果显示,398例超声声像图发生改变,其中275例肝内光点增多、增粗,83例脂肪肝,32例肝内胆管扩张,尤其以外周胆管扩张明显,17例胆管结石或局部钙化点,199例胆囊异常,15例脾大。常规药物治疗后0.5~1.0年复查超声,587例ELISA试验转阴性,119例肝内实质光点改变,54例脂肪肝,21例肝内胆管扩张,8例患者肝内钙化病灶。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华支睾吸虫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维磁共振减影胆胰管成像(3D-MRSCP)的方法,评价该技术对胆胰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怀疑胆胰管疾病患者进行3D快速自旋回波重T2扫描。原始图像先进行减影处理,再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结果 本组96%的病例满意地显示感兴趣区的胆胰管结构(除2例先天性胆道狭窄外)。其中胆管癌10例,胆系结石7例,胆系炎症5例,先天性胆系畸形3例(胆道囊肿2例、双胆囊1例),肝癌侵犯胆管4例,胰头癌和壶腹癌各3例,慢性胰腺炎2例,壶腹炎、外伤性肝破裂及转移癌及1例,正常表现8例。结论 3D-MRSCP是一种新的、快速安全成像技术。尤其在其它检查方法难以显示或不能诊断时,3D-MRSCP仍能提供良好胆胰管形态、解剖结构及病因诊断等信息。  相似文献   

13.
以腹泻黄疸与胆管扩张为首发症状的早期胰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资料完备的6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腹泻者24例,初次B超检查均发现肝内外胆管轻度或中度扩张,其中3例合并胰管扩张;首发症状黄疸者22例,初次B超检查发现胰头部呈局限性肿大,主胰管重度扩张,肝内外胆管及胆总管中度或重度扩张。首发症状腰背疼痛18例,初次B超检查发现胰体尾边缘部有高回声光团,主胰管、胆总管不扩张。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术、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最直接诊断的依据。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是确诊的最佳手段。结论重视胰腺癌的早期非特异性症状,警惕肝内外胆管轻度或中度扩张可能为早期胰腺癌,对高危可疑患者应联合应用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穿刺、剖腹探查等方法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周海燕  李亮  陆启芳 《安徽医药》2013,(12):2066-2067
目的 探讨超声在乳腺导管内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乳腺导管内肿块病例,分析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出现钙化灶,侵出导管,后方回声衰减,充填于导管内,累及较远导管,混合性肿块此6种声像图特征的肿块高度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癌.结论 乳腺导管内癌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该特征在乳腺导管内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精准肝切除技术治疗右半肝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右半肝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2例,按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重建胆道、肝脏血管及肝脏三维图像,行精准肝脏切除。术后规律随访,评价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远期效果。结果 4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无结石残留病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术中及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术后规律随访3年,结石复发5例(11.9%)。结论采用精准肝切除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安全,能减少结石残留、降低复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频移成像技术(THI)在华支睾吸虫所致肝胆声像改变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进行普通二维成像和THI成像。观察华支睾吸虫病所造成的肝脏,胆囊,肝总管,左右肝管,肝内小胆管的损害,管腔内虫卵以及虫卵为中心结石的数量。结果:普通二维成像对华支睾吸虫的诊断符合率80.6%,THI为100%。华支睾吸虫所造成肝脏,胆囊,肝总管,左右肝管,肝内小胆管损害,胆道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中门静脉栓子与等回声肝癌的相关性,以提高等回声肝癌的检出率。方法 24例患者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提示门静脉系统栓子存在,加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后得以证实,反复超声检查肝实质内均未见明确团块回声,仅见邻近门静脉栓子的肝叶结构紊乱;而计算机横断扫描(CT)对照检查显示肝实质内存在明确块状密度。结果 其中17例予以手术切除、另7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组织穿刺活检术,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1例肝细胞性肝癌,3例胆管细胞性肝癌。结论 当超声检查发现肝内门静脉栓子声像图,无论肝实质内是否伴有明确团块回声,应高度警惕等回声肝癌存在的可能,切勿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侵犯胆道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CT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肝癌侵犯胆道病人21例,将其CT检查结果与同期的非黄疸型肝癌相比较。结果发现肝内原发病灶18例,肝内外胆管扩张21例,胆总管内异常密度影10例。结论CT检查可作为诊断肝癌侵犯胆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近五年间因肝内胆管结石而行肝部分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16例病人,按原结石所在肝叶、类型、手术方式、发病时间和复发时间,分析其临床疗效,复发原因.这些患者术后未进行定期复诊,未进行系统的利胆排石治疗.结果 近五年因肝内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病例,男6例、女10例,年龄37~69岁,结石类型均为胆红素结石;病变部位,右肝后叶4例,左肝叶9例,全肝均累及3例,发病时间4~5年,术后病理均发现胆管炎症.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有效的方法 ,该法能彻底清除肝内病变胆管,但缺乏直观、简便的定位诊断(如术中B超),遗漏病灶是影响远期疗效及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后无服用利胆排石药物,没有按医嘱改变饮食习惯也是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外科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仍然以肝叶切除加(或)胆肠吻合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申玉玲 《安徽医药》2012,16(10):1477-1478
目的 探讨CA19 9与B型超声联合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120例经ERCP或者外科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对术前腹部B超与血清CA19 9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B超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90例,占75%,术前血清CA19 9水平升高68例,占57%,B超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而血清CA19 9升高15例,占25%.结论 术前腹部B超检查结合术前血清CA19 9检查可以提高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