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升降散加味治疗扁桃体炎1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升降散加味治疗扁桃体炎150例刘振湖,张英丽山东省博兴县中医院(256500)主题词升降散,扁桃体炎,中医药疗法扁桃体炎属祖国医学乳蛾、喉痹范畴,临床常规应用辛凉或苦寒清润之剂,近期效果尚可,但有些则屡治屡发,成为慢性扁桃体炎。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咳嗽是肺系病证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气机失调是其发病的根由,调整肺部气机升降,恢复其升降平衡是治疗的主要策略。基于对气机升降理论的认识,将调畅气机之方升降散应用于咳嗽的治疗,随症加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屡收良效。探析其获效机理,以期进一步拓展升降散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升降散加减治疗皮肤病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升降散是清代名医杨栗山所创温病十五方中的基本方剂,具有很高应用价值。升降散主要由蝉蜕、僵蚕、姜黄、生大黄4味药组成,主要以宣泄郁火。升清降浊为主。其升阳降火,升降并用,使内外通达。气血调畅,则三焦火热之邪得以清散。笔者在皮肤科临床工作多年,常将升降散用在治疗皮肤科疾病当中,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升降散用于外科杂症验案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用于外科杂症验案介绍青岛医学院(266012)张玉杰青岛中青化工联合公司医院(266071)安培祯【关键词】医案,升降散,临床应用升降散是民间久经注传的验方,载于清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中,并认为是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初起,其证不可名状者主...  相似文献   

5.
先贤流传下来的名方,如今是否仍然有效,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后辈学者。本文通过升降散创立、传承和发展的论述,使后辈学者更深入理解掌握升降散的应用主治;通过对临床大家龚廷贤、杨栗山、赵绍琴、李士懋、刘保和应用升降散治疗火郁证这一学术思想渊源的梳理,阐明升降散的来源、主治范围、组方规律、应用指征和诸位医家在使用升降散上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使后辈学者看到升降散从古至今的确切疗效,从而增强了后辈学者继承发扬此方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正>升降散,在《方剂学》的教材中并没有论述,但家父在其50年的杏林生涯中,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各证,屡获佳效,兹将临床心得摘典型病例简述于下。1来源、组成、适应证升降散,又名太极丸。最早见于明代医家张鹤腾《伤暑全书》[1]。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2]曰:"升降散,方源《伤暑全书》卷下"。由僵蚕、蝉衣、姜黄、大黄、米酒、蜂蜜组成,临床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气机升降失调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升降散为"温病郁热内伏"之总方,核心病机为三焦火郁、气机郁滞不得畅,经历代医家应用成为了一些疑难疾病治疗的特色方剂。升降散治病机理在于"升降",恰与现如今肿瘤病为升降出入失衡的基本病机一致,故临床上无论虚实寒热,均可用升降散调节气机升降。文章以脏腑相合理论为基础,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应用升降散化裁论治常见肿瘤病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方剂药物配伍规律。方法:通过建立薛伯寿临床诊疗信息综合数据库,利用多维检索分析与展示系统、WEKA等数据挖掘软件,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点式互信法等数据挖掘技术,分别从升降散配伍方剂、加减用药频次、用药剂量等临床要素为线索分析整理,就其应用升降散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薛伯寿应用升降散复方非常灵活,常与小柴胡汤、银翘散、凉膈散、大柴胡汤等复方加减。运用升降散加减用药关联密切度显示,与柴胡、黄芩、栀子、法半夏、银花、连翘等最为密切。结论: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融会贯通伤寒、温病、温疫学说并配伍方剂和药物,不拘泥伤寒方、温病方、温疫方,而是根据病情寒温并用,表里同治,和解分消一体,融会贯通,择优而施,扩大了升降散的临床功用。  相似文献   

9.
升降散为李士懋教授常用经方,并创新加升降散,认为升降散应用范围甚广,涵盖了温病、伤寒、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中可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笔者传承李士懋教授凭脉辨证法,应用升降散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升降散原为温病所设的名方,久传于世,可应用于外感及内伤杂病,因其组成精妙,疗效显著而应用广泛,受历代医家推崇。笔者从气机升降的理论角度探讨分析升降散,谈谈临证心得体会。升降散病机关键为三焦火热内郁、气机失畅,其辨证应用的重点在于气机升降失常,其愈病的机理在于"升降"二字,是以气机升降失调为治疗出发点,故疏通气机、调节气机升降为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1.
郝怀清应用升降散辨治喉痹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怀清应用升降散辨治喉痹的体会刘兴山,刘琳娜(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261041)升降散见于清·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由白僵蚕、全蝉蜕、广姜黄、川大黄、黄酒、蜂蜜组成。山东省名老中医郝怀清主任医师业医数十载,擅以升降散加减治疗喉痹,疗效显著,兹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升降散加味配合蜈蚣败毒散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患者采用升降散加味内服、蜈蚣败毒散外用治疗,7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3疗程。结果:56例患者均痊愈,总有效率100%。结论:升降散合蜈蚣败毒散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疗程短,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升降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咽炎、喑哑、急性扁桃体炎等临证治验案中予以总结分析探讨。结果:升清降浊,疏散风热,临床中应用升降散治疗喉部症状,病机为风热上扰型,不论是扁桃体肿大引发还是咽喉壁发炎引发的喉痛、咽炎、喑哑均可应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升降散既可抗病毒,又抗感染。结论:升降散治疗咽炎、喑哑、急性扁桃体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李先行 《光明中医》2011,26(1):177-178
升降散乃临床常用名方,组方精当,疗效显著,为世代医家所推崇。本文将从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讨论。 1理论基础 升降散一方,出自清代温病学家杨睿(号栗山,河南夏邑人)所著《伤寒瘟疫条辨》。杨氏称:“瘟病总计十五方……,而升降散,其总方也,轻重皆可酌用”。杨氏推崇吴又可的杂气学说和王璐的内伤理论,认为杂气由口鼻而人,伏郁三焦,再由血分而发出气分,  相似文献   

15.
升降散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米酒、蜂蜜六味药配伍而成,主要用于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本文列举了一些升降散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实例,包括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口腔渍疡和荨麻疹,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姜政 《光明中医》2016,(17):2582-2584
升降散是温病名方,受到古今众多名医大家的推崇,目前在临床上被中医临床工作者广泛使用,内外妇儿无不适用,均获较好疗效,为了更好的推广此方应用于临床,从升降散的来源及成方、组成及方解、临床应用研究、机理研究方面进行阐述,对升降散的临床应用,谨守"郁火""气机升降失调"的病机,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唐彦教授在临床上活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的案例,临床疗效可,体现升降散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升降散为主治疗新生儿腹胀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闵长蓉 《四川中医》2003,21(7):75-75
目的:探讨以升降散为主治疗新生儿腹胀的疗效。方法:除静脉补液外,予服升降散,每日1剂,2天为1疗程。结果:治愈5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以升降散为主治疗新生儿腹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六神丸致不良反应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神丸致不良反应2例聂琼芳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医院,武汉430063六神丸是医院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对咽炎、急性扁桃腺炎、牙龈炎、痈疖肿痛等症疗效显著,深受医患欢迎。然而近几年来,六神丸导致的不良反应屡有报道,笔者曾遇到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影响感染FM1株的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血凝滴度的实验观察,探讨升降散抗流感病毒作用,为其临床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接种FM1流感病毒于MDCK细胞,观察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并以甲型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升降散对肺组织中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中,升降散对流感病毒FM1株的最小有效浓度为1.56g/ml,表明其能有效地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升降散能明显降低受感染小鼠肺组织病毒血凝滴度(P<0.05)。结论:升降散对流感病毒在体外培养中及在鼠肺组织中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该药可能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治疗流行感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