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引  言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 ,能量消耗明显增加 ,营养支持在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早期禁食、控制入液量以及颅脑损伤及其并发症所致的胃肠道功能和机体代谢紊乱 ,使营养支持治疗在临床实施中较为困难。我科对 2 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现初步分析其可行性及总结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经验。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3月至 1 1月间收治入院的 2 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男 1 5例 ,女 5例。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 GCS评分 :≤ 5分 8例、6~ 8分 1 0例…  相似文献   

2.
在该科 1999年 3月~ 11月间收治入院的 2 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 ,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对颅脑损伤早期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可能影响营养支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8例病人在伤后 5~ 7天内达到 15 0 0~2 0 0 0 m l/天的鼻饲量 ;2创伤后一周内病人的消化道并发症以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多见 ,一周后则以腹泻和便次增多多见 ,多数情况下不必停止肠内营养支持而仅需对症处理即可缓解症状 ;35例病人在创伤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 4例仍按常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均耐受良好。结论 :多数重型颅脑损伤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及其合并伤病人伤后经过营养支持病人的转归情况,探讨伤后早期营养支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创伤早期以肠外营养(PN)。以静脉途径输入高能量液体,输入成份包括脂肪乳剂、10%葡萄糖、50%葡萄糖、5%氨基酸等。结果 156例重型颅脑损伤及其合并伤病人,伤后5d病情变化最为显著,死亡16例。结论在对重型颅脑损伤及其合并伤病人早期救治过程中,重视并认真实施营养支持,能极大改善病人预后,降低病人病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5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早期肠内营养组术后24~48h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术后6~8d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2组患者研究期间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入院4周后的体重变化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腹泻、便秘、呕吐、胃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伤后14d及伤后28d早期肠内营养组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和减缓体重下降,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肠外、肠内营养对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的方法,对84例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与作用进行研究.试验组早期开始给予肠外和肠内序贯营养;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伤后6~7 d给予鼻饲流质.结果:试验组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第14和第28天的GCS计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与肠内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改善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0 引  言近年来 ,营养支持尤其是肠内营养支持 ,在手术及创伤病人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必要性得到广泛的认同。我科对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治疗中应用肠内营养预防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进行初步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病例均来自我科近 7年来的住院病人 ,共 138例。其中男 94例 ,女 4 4例 ,男性平均年龄(38.2 4± 6 .4 7)岁 ;女性平均年龄 (37.83± 7.6 4)岁。全部病例格拉斯哥 (Glasgow)评分 3~ 5分 ,诊断为特重型颅脑外伤。1 2 方法  138例病人诊断明确 ,随机分为三组 :①无抑酸药物和肠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支持的方法及合理性。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即实施肠外营养(PN)及肠内营养(EN),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的营养支持。观察血糖,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7天、14天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进行合理营养支持对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组(观察组)19例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结合,10天后转为全肠道营养,对照组10天内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糖、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0天后病死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液鼻饲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8月~2009年6月伤后24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00例)和黄芪加肠内营养支持组(100例)。2组营养支持均在受伤后48h内开始,观察时间至伤后14d。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后24h通过鼻饲管或鼻饲空肠管,48h后给予能全力持续输液泵滴入。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每天鼻饲黄芪水煎液200ml,分两次鼻饲。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程度、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水煎液鼻饲配合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采用十二指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50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5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Th1、Th2细胞含量、Th1/Th2,ELISA法测定IL-2、IL-6含量.对比研究两组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病人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EN组患者血清中的Th1、Th2细胞含量、Th1/Th2显著高于PN组(P<0.01),IL-2、IL-6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及改善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予以患者肠内营养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12 h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48 h后予以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72 h的AGML发生率,SBP、NEU、WBC、Glu水平,以及GC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清醒时间,以及治疗后1个月的NIHSS评分和死亡率。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的SBP、NEU、WBC、Glu水平和GC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清醒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的NIHSS评分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充分满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和机体代谢的需求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状态,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胃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由于伤后病人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1].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胃肠内营养为主要营养方式.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胃肠内营养支持[2].此类病人病情均很严重,由胃肠内营养引起的各种潜在的并发症也不应忽视.我科自1998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1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总结其鼻饲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颅脑创伤患者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颅脑创伤患者 60例 ,其中轻型 2 0例 (Ⅰ组 ) ,中型 2 0例 (Ⅱ组 ) ,重型 2 0例 (Ⅲ组 ) ;分别于伤后第 1天 ,第 1、3天和第 1、3、5天采周围静脉血 4ml;对照组 1 0例 ,空腹 1 2h以上 ,晨 8时采周围静脉血 4ml;检测血浆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含量。将颅脑伤各组伤后不同时间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颅脑伤Ⅱ组伤后第 1天和颅脑伤Ⅲ组伤后第 1、3天血浆TG、TC、LDL -C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血脂明显降低 ,伤情越重血脂越低 ,持续时间越长 ,其水平可以作为重型颅脑伤病人估计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0 引  言  本文作者通过对 30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采用匀浆膳和能全力营养液 ,进行临床营养治疗效果的观察 ,探讨颅脑损伤后病人营养支持方法的合理性。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 1 999- 2 0 0 1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 30例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 1 6~ 6  相似文献   

15.
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目的、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的时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制剂种类的选择等方面综述早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后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64例重型颅脑外伤住院患者,术后分别给予联合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两组各项营养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肠内营养组合并腹胀、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早期肠内营养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重症胰腺炎术后阶梯性营养支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重症胰腺炎手术后 2 2例全静脉营养、肠内营养的阶梯性营养支持 (A组 )与 2 0例全静脉营养 (B组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全静脉营养 (TPN)时间 (8.6± 4.8)d ,管饲肠内营养 (EN)时间 (2 1.6± 9.3)d ;B组TPN时间 (19.7± 5 .6 )d ,胰腺炎胰周感染 5 / 2 2例 ,B组为 10 / 2 0例 ,A组病人住院时间 (6 2 .1± 30 .4)d ,B组病人住院时间 (78.5± 31.3)d ,A组病人平均医疗费用 (182 80± 2 5 0 0 )元 ,B组病人平均医疗费用 (2 5 92 2± 2 75 0 )元。结论 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采用阶梯性营养支持治疗安全有效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重度颅脑损伤后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评价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GCS≤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A组(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组)、B组(单纯肠外营养组,PN)、C组(单纯肠内营养组,EN),每组28例。伤后48~72小时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观察各组营养状态的变化及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伤后1周时,A、B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优于C组,早期并发症少于C组(P<0.05)。2周时三组上述指标虽略有高低,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C组的并发症高于A组(P<0.05)。按QCS预后评定A组预后优于B、C两组(P<0.05),死亡率A组最低。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外、一周后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是较为合理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EN)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特点、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360例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入住ICU后进行GCS评分,置鼻胃(肠)管,48 h后开始EN,观察伤后第7 d EN最大输注量(mL/d)、过渡至完全肠内营养(TEN)的时间(d)、伤后第7 d实现TEN的病例数及血糖和血清清蛋白(ALB)和谷丙转氨酶变化,记录各种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颅脑损伤后早期EN并发症发生特点:伤后1周内以腹胀、呕吐、反流和误吸为主,1周后以腹泻为主;腹胀和呕吐的发生与鼻饲管所在位置有关,腹泻发生与GCS评分和ALB水平呈负相关;GCS评分越低,EN耐受的最大输注量越低、过渡至TEN的时间越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亦增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与其损伤程度、血清清蛋白水平等因素呈负相关;使用鼻肠管可降低腹胀和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过对 32 0例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胃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疗效对比研究 ,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的优、缺点。现报道发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组共 32 0例 ,食管癌切除 2 4 4例 ;贲门癌近端胃大部切除 6 6例 ;全胃切除 8例。男性 2 33例 ;女性 87例。年龄平均 5 9 5 (4 2~ 76 )岁。术后随机分成两组 ;肠内营养 (EN)组 182例 ;肠外营养 (PN)组138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 ,术前体重及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1·2 营养方法 EN组手术中经吻合口把肠内营养管置入十二指肠 ,深度需超过十二指肠降段。PN组手术当天行锁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