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西医治疗有其毒副作用,而配合经方治疗可减毒增效。总结近年来经方治疗PNS的相关文献,发现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思维多样,其中应用较广泛的经方有肾气丸、真武汤、五苓散、猪苓汤等。以具体经方方剂为线索,从现代医家经验、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阐述经方治疗PNS的研究进展。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雷公藤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方面疗效显著。我院于1997年9月~2001年12月,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强的松对26例PNS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gSaponions,PNS)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如深静脉血栓等。大量研究表明PNS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作用预防血栓形成。目前大多数关于PNS在血栓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整体而非个体,由于个体皂苷之间可能存在拮抗和协同作用,因此对于个体皂苷之间的生物活性和机制进行系统比较变得至关重要;同时加强对于三七总皂苷溶血与凝血特点及量效关系的研究,对于PNS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另外,血栓弹力图作为反映血液凝固状态的指标,其可能对于PNS的预防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有一定帮助,但目前研究较少。今后,应积极研究以阐明个体皂苷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溶血-凝血关系,了解PNS的多靶位药理学作用等,同时可应用血栓弹力图等检查手段,以期进一步增强PNS的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探讨PNS并发ARF的发病机制、抢救措施和预后。方法对1998—2006年收治的162例PNS中并发ARF 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NS并发ARF的发生率为6.8%,ARF治愈率为82%,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为(20.2±3.8)d,PNS完全缓解所需时间为(38.7±10.9)d。结论PNS并发ARF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小管间质损害及蛋白管型堵塞肾小管管腔所致,根据PNS病史及突发ARF的临床表现,诊断不难。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ARF、纠正可逆因素、兼顾PNS和ARF 2个环节,PNS并发ARF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坎地沙坦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Ⅰ、Ⅱ型PN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常规激素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Ⅱ型PNS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与对照组相比Ⅰ、Ⅱ型PNS患者24 h尿蛋白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有所升高,治疗组Ⅱ型PNS患者血肌酐、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坎地沙坦的辅助治疗能提高部分PNS患者激素治疗的有效率,更好地抑制尿蛋白的丢失、纠正低蛋白血症、降脂、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微炎状态水平,并探索其对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NS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关于PNS的基础治疗:PNS教育、PNS饮食,以及抗凝、抗感染、利尿、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防己黄芪汤,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蛋白尿排泄率和各炎性反应指标。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检测的血清IL-1β、IL-6、IL-10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ANGPTL3平均值较高(P0.05),而尿ANGPTL3/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防己黄芪汤可有效治疗PNS,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有关,此外,血ANGPTL3水平可能是反映PNS患者激素药物治疗后蛋白尿转归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老年PNS患者94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雷公藤片多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量,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24 h尿蛋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44/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老年PNS,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其24 h尿蛋白量。  相似文献   

8.
黄葵胶囊配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肾病综合征(PNS)是指由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组成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笔者2009年10月~2010年4月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同时辅以黄葵胶囊治疗PNS 3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肾病综合征(NS)是由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特征的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常见类型,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发现中医药在治疗该病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删除黄色更好。培土制水是基于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衍生出的治法,主张以培补土气治疗水病,即通过健脾益胃以达到治疗肾脏疾病的作用。近有研究利用培土制水论治PNS,取得一定疗效。故本篇从PNS病于“土”的中医认识挖掘培土制水的内涵,并探索总结利用培土制水治疗PNS的单味药和复方的实验研究进展,归纳其临床研究进展,发现通过培土制水能改善PNS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加快激素撤减并且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并且对减少疾病的复发和改善预后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PNS)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00例PNS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肾脏穿刺活检,对其中医辨证分型和肾脏病理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00例PN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蕴结证112例、肝肾阴虚证75例、脾肾阳虚证89例、肾络瘀阻证24例,其中男性分布占69.33 %,与女性30.67 %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00例PNS患者中微小病变肾病(MCNS)47例、膜性肾病(MN)13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64例、lgA肾病(lgAN)64例,300例PNS患者中医证型和肾脏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性(χ~2=28.461,P=0.012,γ=0.425)。其中湿热蕴结证以MN、MCNS较为多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均以MN为主,肾络瘀阻证以MN较为多见;135例病理分期为MN的PNS患者中医证型和MN分期有一定相关性(χ~2=16.531,P=0.034,γ=0.427)。结论:PNS患者中医证型和肾脏病理组织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重要思路与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艾灸足三里在脾胃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其机制研究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完善。大量研究证明,艾灸足三里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信号传导是通过神经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系统而复杂的,既可以直接调节胃肠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也可以作用于胃黏膜损伤的信号传导途径上。因此,艾灸足三里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及病变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作用,且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据现有研究,对未来艾灸足三里的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