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同步电复律治疗持续性房颤的转律即刻成功率和维持窦律的近期效果、并发症.方法:持续性房颤病人25例,常规有效抗凝3周,转律前10天始服用胺碘酮片0.2,3次/日,5天后改为0.2,1次/日.建立输液通道,静推安定10~20mg,待病人入睡后选用100~150J双向波电流同步放电.复律后继续服用华法林抗凝4周,胺碘酮0.2,1次/日,长期服用维持窦律、观察病人症状、心功能分级、栓塞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本组25例经1次放电转复成功18例,第2次放电转复成功1例,第3次放电转复成功1例,合计20例,成功率80%,心功能好转,观察2~25个月,有5例复发,无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性房颤同步电复律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5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电复律治疗的观察,探讨既往某些疑难心房颤动患者复律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该组患者常规抗凝、保护性起搏等安全措施下进行同步电复律。术前及术后口服胺碘酮,观察随访1年。结果55例患者电击1次复律的39例(70.9%),电击第2次成功的16例(29.1%),总成功率100%。复律后窦律维持1年的49例(89.09%),0.5年复发1例(1.82%),1周内复发的3例(3.64%),2例失访。复律过程中,3例发生急性左心衰,6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因有常规起搏保护未发生明显症状,心衰经常规治疗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对于传统认为不能复律的左心房、左心室明显增大的病程长患者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电击复律治疗,且其成功率高,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在没作过电击复律前不要轻易作出永久性房颤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6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胺碘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胺碘酮0.2g,每天1次维持。结果:62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5.4%。结论: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转复心房扑动(房扑)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经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电复律。③结果26例药物难治性房扑经食管电复律24例转为窦性心律,成功率92.3%,平均电复律能量22.08±4.19J;11例阵发性房颤有9例转为窦性心律,成功率81.8%,平均电复律能量18.10±9.85J.④结论经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转复房扑与房颤具有低能量、转复成功率高、不需麻醉等优点,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梅琴 《疑难病杂志》2012,11(5):370-372
目的探讨小儿心房颤动临床复律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心房颤动患儿26例,LVEF<50%的9例患儿中有7例采用洋地黄+胺碘酮复律,成功后胺碘酮维持;2例心力衰竭较重患儿直接电复律,成功后胺碘酮维持。8例患儿采用胺碘酮复律并维持。5例患儿采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复律,成功后胺碘酮维持。4例患儿采用普罗帕酮复律并维持。结果洋地黄+胺碘酮组有2例未转复窦性心律自动出院,3例在3d内转复窦律,1例7d转复窦律,1例治疗14d仍为房颤给予电复律。2例心力衰竭较重患儿首选电复律成功。胺碘酮组5例在3d内转复窦律,3例在5~10d转复窦律。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组4例在3d内转复窦律,1例5d转复窦律。普罗帕酮组2例在3d内转复窦律,1例6d转复窦律,1例患儿治疗7d,仍为房颤,改用胺碘酮治疗7d无效,改用电复律。随访1~2年,普罗帕酮维持者中有1例复发,胺碘酮维持者21例无1例复发。结论小儿心房颤动治疗目前还是选用药物及电复律。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儿复律首选药物;电复律为心力衰竭及重症房颤患儿和药物复律失败者的最佳选择;胺碘酮可作为维持窦律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6.
经食管电复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经食管电复律与常规胸外体表电复律进行疗效及优缺点观察。方法:将可调弯曲食管电极插入食管内,用食管-胸前对置电极法进行经食管低能量电复律,复律电能为20-50J。将起搏与体内电复律结合起来,对需要者行心室起搏。结果:8例各种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10次复律全部成功,平均电能37.5J。对于1例室颤患者也成功应用;3例行心室起搏全部成功,平均起搏电压29.4V。复律前3例未用安定麻醉,1例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房扑患者术前使用安定10mg,复律后出现肺性脑病。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电复律并发症。结论:经食管电复律可行同步和非同步复律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低能量、安全、可靠、可不用麻醉、成功率高,并能实施经食管心室起搏等优势,适应症较体表电复律更广,尤其适应于病窦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复律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住院期间发生的4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电复律治疗。结果4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电复律后恢复为窦律41例,成功率为95.3%,2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其它并发症少。结论电复律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好、安全性大,适应证选择恰当可提高复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异位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除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6月接受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5例,预激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4例,单纯房颤4例。所有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小于48 h。使用双向波电复律机,能量分别给予70~100J,选择同步电复律,年龄>60岁或基础病复杂者先床旁临时起搏后再复律。复律后持续心电24h监测,随访30d。结果:19例70 J一次电复律成功,2例室速者70 J后复律未成功,第二次改为100 J复律成功,血流动力学障碍纠正。复律心电24 h监测,并随访30 d,1例房颤者复发,未发生栓塞及死亡事件。结论: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疗效迅速而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年龄超过60岁或基础病复杂者,先床旁临时起搏再电复律,可降低电复律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无左室功能不全的房颤和房扑患者55例,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普罗帕酮治疗,未转复者给予电复律,转复后继续口服普罗帕酮维持治疗.结果:50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5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0.9%.结论:普罗帕酮联合电复律是持续性房颤和房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急诊科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对伴或不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17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双相波除颤仪进行了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均一次电复律获得成功,1例乌头碱中毒引起的室速患者经过2次电复律成功。除1例高龄心房扑动患者在复律前应用安定诱导麻醉时出现短暂呼吸抑制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电复律所致的损伤或栓塞事件。结论在急诊科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急诊复律前是否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急诊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房颤复律患者,观察出院后血栓栓塞事件。结果:房颤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者复律后出院共473例,277例复律前未接受抗凝治疗,196例复律前接受抗凝治疗。复律后随访0-360天,和抗凝组比较,未抗凝组血栓栓塞风险HR为1.45 (95% CI: 1.21–1.72);和药物复律比较,电复律的血栓栓塞风险HR为1.61 (95% CI: 1.22–2.15)。HR值在CHA2DS2-VASc评分=1和CHA2DS2-VASc评分≥2分别为1.57(95% CI: 0.81–3.01 ) 和 4.61(95% CI:2.71–8.15)。结论:CHA2DS2-VASc评分≥1的房颤患者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复律前抗凝在降低血栓栓塞风险方面可能获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5例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合并慢性房颤电复律和药物维持的临床经验。复律成功13例,成功率86.6%(13/15),复律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排血量增加25%。随访1~3.5年,窦性心律维持率92%(12/13)。怍者强调术后电复律对于改善心功能和预防血栓—栓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左心房大小与电复律能否成功密切相关(γ=0.82),左房>45mm不宜选择。还应重视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巨大左房的缩小成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明确有无左房血栓有重要指导价值。药物维持以小剂量奎尼丁为首选,0.2g每日一次,维持时间不少于6个月,效果可靠,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胸外直流电复律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心审纤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近年来接受胸外直流电复律成功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心室纤颤患者采用了即刻的非同步电击复律,其他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使用了2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后采用同步电击复律.结果 11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均1次电复律获得成功,7例表现为心脏骤停的心事纤颤患者5例1次复律成功,另2例患者分别为2次及3次复律成功.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电复律所致的损伤或栓塞事件.结论 胸外直流电复律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简便、快捷、安全、有效,且并不比药物治疗增加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自限发作性房颤来评价对房颤电复律后复发的预测。方法80例持续性房颤病人,成功接受直流电复律后1周、3周和6周监测24h动态心电图。结果80例病人中73例恢复窦性心律,随访6周,40例(54%)维持窦性心律,33例(24%)转为持续性房颤。第1周Holter记录有自限发作性房颤的病人为8例(24%);在40例未复发的病人中,第1周Holter记录有自限发作性房颤芡生的病人为12例(3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ter在第一、二和三次记录中,分别有21例(41%)、22例(51%)和15例(38%)发生自限发作性房颤。结论在房颤电复律后6周内,自限发作性房颤不能预测持续性房颤的发生,并且窦性心律伴短阵自限发作性房颤的发生在复律病人后很常见。  相似文献   

15.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在人群中发生率为0.4%,在大于60岁人群中为2%~5%。现在,一般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前两者主张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者主张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理想目标。但我们临床观察发现对于永久性房颤,采用胺碘酮复律与不复律对其预后无显著性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房颤复律包括电复律、药物复律以及药物联合电复律,虽然房颤复律有助于缓解症状,但也存在血栓栓塞的风险。目前指南推荐复律前至少抗凝3周,复律后至少继续抗凝4周,维生素K拮抗剂也是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但存在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需要频繁监测凝血功能等弊端。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的出现弥补了维生素K拮抗剂的部分缺陷。依度沙班,NOACs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室性心动过速时电复律的影响。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先静脉注射硫酸镁然后立即予以50焦耳电复律。结果 10例病人均迅速转复为窦性心律;而常规组15例电复律成功仅8例。结论 硫酸镁有助于提高室性心动过速时电复律的成功率,有效地减少电复律时的能量,减少电复律对患者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心脏电复律是以患者自身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同步瞬间发放高能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某些异位快速的心律失常转变为窦性心律。本文对17例心律失常患者施行了电复律的治疗,复律前作了充分准备,复律过程中作了严密的监护与观察,严重反应及时进行抢救,复律后进行了精心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口服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对反复发作和持续发作的持续性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有症状持续性房颤患者 82例,予口服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3次/d,200 mg/次,连服1~4周后减至2次/d,200 mg/次,1-4周,维持量为每天 200 mg或100 mg。(2)比较43例复律患者与39例地高辛或倍他乐克控制室率患者心脑事件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 (1)口服胺碘酮后43例复律,成功率52%。18例射血分数从(32±8)%上升至(46±10)%。左房内径从(4.6±1.1)cm缩小至(4.1±0.8)cm。除2例T4轻度升高、1例QT延长和心动过缓外,未发现明显副作用。(2)复律病人中仅1例半年后心衰恶化住院,而室率控制组1例脑栓塞、1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1例心衰合并出血死亡。结论有症状、高危、有可能复律的持续房颤,不宜或不需电复律患者,应尽可能给予药物复律机会;药物复律应用胺碘酮是相对简便、安全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我院内科1979年5月至1984年2月曾对11例室性心动过速病人进行电复律治疗。所有病人均先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后换用同步直流电复律,共复律48例次,成功率58.3%。我们体会到电复律的成败与病因、室性心动过速的类型和电能量大小有关。本文还对电复律的时机选择、麻醉、血压调节和复律后的药物维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