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季艳梅 《吉林医学》2013,34(4):655-656
目的: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优点。方法:选择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20例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组)和20例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内组),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结果:两种剖宫产术式在年龄、术前血象及术中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腹膜外剖宫产有术后排气早、进食早、下床活动早、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恢复快等优点。结论:腹膜外剖宫产主要优点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排气早、创伤小、未进行腹腔操作、防止腹腔感染、术后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术后腹痛轻、进食早、营养好、有利于切口愈合、乳汁分泌早、有利于子宫复旧及母乳喂养、下床活动早、有利于产后恢复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96例腹膜外剖宫产术和100例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进行回顾分析对比。结果:两种剖宫产方法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比较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相比,腹膜外剖宫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论:该术式无腹腔操作.术后肛门排气快、进食早,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术后腹痛轻,产妇下床早,乳汁分泌早,有利于母乳喂养。并且操作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对医疗设备无特殊要求,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1 ̄1995年共做顶侧结合腹膜外剖宫产400例,400例中无1例合并症,产妇恢复快,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快,进食早、痛苦少,有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及促进乳汁分泌。该式手术简便安全,但要提高技巧,扩大适应范围,临床上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腹膜外剖宫产术由于手术不在腹腔内操作,术后进食早,疼痛轻,恢复快,无腹腔粘连等优点,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易被产妇及家属接受,现将我院2006年3月~9月半年内68例腹膜外剖宫产术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罗蒙  旺姆 《当代医学》2011,17(27):107-107
目的探讨分析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09年9月~2010年9月所接收的120例阴道试产失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予行腹膜外剖宫产术;与同期随机选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20例对照分析,即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术中与术后情况,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疼痛、术后排气时间与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操作方法简单且不进腹腔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谢玲 《西部医学》2009,21(9):1558-1559,1561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官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剖宫产分娩孕妇220例,其中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官产的产妇120例(观察组),行新式子宫下段剖官产的产妇100例(对照组)。通过对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进食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式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及产妇进食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有效防止腹腔感染等特点,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且可以探壹盆腔等特点,故可根据不同病人选择相应术式。  相似文献   

7.
王金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16-1817
目的比较腹膜内剖宫产与腹膜外剖宫产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在我院2012年剖宫产患者中随机选取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与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各45例,对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平均年龄、孕周、手术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术后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相对于传统的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很多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腹膜外子宫下段4I宫产术在44宫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8年3月-11月100例需行剖宫产的孕妇施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外组),与100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外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7.25±4.2)h,术后病率0%(0/100),术后镇痛3例,明显少于腹膜内组[肛门排气时间为(38.55±31)h,术后病率6%(6/100),术后镇痛16例1,P〈0.05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腹膜外组(22±1.5)min,腹膜内组(16.2±2.1)min,P〈O.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手术时间:腹膜外组(36.5±5.3)min,腹膜内组(36±5.5)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较传统的剖宫产手术有较多的优越性,减少了腹腔感染的可能性,患者自觉症状少,进食早,术后恢复快,大大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住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共550例,随机分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式(268例)和腹膜内剖宫产术式(282例)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式在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使用产钳率,在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时间、产妇泌乳时间与腹膜内手术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自解小便时间,出现小便异常无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安全性高,创伤小、进食早、术后疼痛轻、泌乳早、术后恢复快,操作方法简单且不进腹腔的优点,尤其适宜在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程延长等存在潜在感染的病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腹膜外剖宫产为观察组,以同期100例腹膜内剖宫产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种剖宫产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疼痛、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未进行腹腔操作,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进食早,乳汁分泌早,有利于母乳喂养,操作相对简单并易于掌握,对设备无特殊要求,符合微创的理念,易于推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试产后改行经腹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患者56例(A组)与腹腔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51例(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与B组在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肛门排气时间、白细胞计数及术后体温与B组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的剖宫产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是在对处理胎盘、子宫切口、腹膜、皮肤切口等方面做了改良,并与原新式剖宫产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的优点,较原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还具有术中出血少、粘连少、排气快的优点,较原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术中出血少、腹膜粘连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术式简单、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实施剖宫产的患者150例(均术前彩超提示头位,且除外子宫附件占位性病变、严重胎儿窘迫、前置胎盘、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前壁者),分为3组5,0例作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A组),40例作腹膜外剖宫产术(B组),60例作腹膜内剖宫产术(C组),观察及比较3组产妇术中情况[总手术时间、从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时间、切开子宫到胎儿娩出时间(U-DI)、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后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伤口疼痛、术后病率等)。结果从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时间:腹膜外A、B组较腹膜内C组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子宫到胎儿娩出时间(U-DI)A组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Apgar评分A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膜外(A、B)组术后病率(发热、伤口疼痛及腹胀等)明显少于腹膜内(C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除具有腹膜外剖宫产的优势外,同时还有快速娩出胎儿,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围生儿结局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半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剖宫产术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实施剖宫产新术式-半腹膜外剖宫产术80例(半腹膜外组),分别与腹膜外剖宫产术(腹膜外组)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组)各80例比较.结果半腹膜外组与腹膜外组比较,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总时间缩短(分别P<0.01);胎头娩出困难及肉眼血尿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半腹膜外组及腹膜外组与腹膜内组比较,术后病率显著下降,术后发热反应轻,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分别P<0.01).三组间手术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阳  黄海霞 《河北医学》2004,10(3):205-207
目的 :评价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优点。方法 :选择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 1 6 5例 ,随机分为两组 ,1 0 6例作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 (腹膜外组 ) ,5 9例作腹膜内剖宫产术 (腹膜内组 ) ,然后观察及比较两组产妇术中 (从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所用的手术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伤口疼痛及愈合等 )情况。结果 :腹膜外组从不间断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总手术时间与腹膜内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而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腹膜外组术后病率 (发热、伤口疼痛及腹胀等 )明显少于腹膜内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0 .0 1 )。结论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切口美观、可防止腹腔粘连、感染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1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子宫下段剖宫产112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手术时间、胎儿取出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感染、术后病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等作对比性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胎儿取出时间和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腹膜外剖宫产的术后疾病发生率低、疼痛轻,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明显下降(P<0.05)。结论: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晓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4):3237-3238,3241
目的:探讨下腹横切口半腹膜外剖官产术式的可行性、安全性、适应证、主要操作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有剖官产手术指征并排除有特殊病情的孕妇,告知手术方式取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半腹膜外组(观察组)92例采用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式,腹膜内组(对照组)108例采用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两组的年龄、孕周、手术指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两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实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相同。结果:两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无差异。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略有延长,但总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病率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排气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5.84d,对照组住院时间平均7.51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两组均无膀胱、肠管等脏器损伤。新生儿出生lminApgar评分两组无差异。结论:半腹膜外剖官产术具有腹膜外剖宫产的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痛苦小、恢复快、病率低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手术时间短,手术方法简单、胎儿娩出迅速、膀胱损伤风险小、能探查附件的优点,且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手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在瘢痕子宫(CSP)产妇的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4月接诊的CSP产妇114例,其中57例产妇行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手术(观察组),另外57例行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对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2.1±2.7)min、(49.2±2.4)min、(332±108)ml和(21±6)h,对照组分别为(11.6±1.9)min、(52.1±1.4)min、(239±87)ml和(39±7)h,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57例),对照组为10.6%(6/5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甲级51例(89.5%),瘢痕明显11例(19.3%),而对照组愈合甲级33例(57.9%),瘢痕明显28例(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在CSP产妇的剖宫产中术后恢复时间缩短,并发症较低,且切口愈合好,瘢痕不明显,适合对术后美观要求较高的产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1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住院行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的产妇140例与同期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进行比较,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病率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祝莹  陈藕景  王依满 《中国现代医生》2012,(34):130-131,133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再次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首次手术方式分为腹壁纵切口组与腹壁横切口组。结果纵切口组产妇的切皮至进腹时间、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横切口组(P<0.05或P<0.01)。纵切口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明显低于横切口组(χ2=14.00,P<0.05)。纵切口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病率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腹璧纵切口较腹壁横切口对产妇的再次剖宫产术影响较小,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可降低再次手术对母婴的伤害,降低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