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PCR扩增标记的Dig-dUTP-16S rRNA基因为探针,分析我国不同时间和地区分离的119株伤寒沙门氏菌和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染色体经PstI消化后的16S rRNA基因限制性图谱。结果发现,各菌株的杂交片段范围为7.0~26.5kb,每个菌株有5~10条杂交带不等。通过对每个菌株的杂交结果进行数值分类,119株伤寒沙门氏菌可分为38个RTs,其中新疆伊犁1991年流行菌株和大连1990年爆发菌株大部分(13/20)为同一RT;从国内各高发省份分离的一些流行株也有相同的RT;而一些地区的散发菌株具有独特的RT;鼠伤寒沙门氏菌的RT则更为特别。对39个RTs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国内的一些流行菌株,爆发菌株在遗传距离0.55处聚成一大类;而散发菌株,非流行菌株则在0.70处聚成另一类。此外,从健康带菌者分离的菌株251所具有的RT单成一类。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距离更远。  相似文献   

2.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了我国部分伤寒高发省份在不同年代分离到的335株伤寒菌的七种染色体编码的多位点代谢酶。结果发现这七个酶位点均有多态性。其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4(2~19);平均遗传多态度为0.498(0.198~0.883)。335株伤寒菌的七个酶位点电冰结果通过排序和数值分类可分为147个不同的电泳型(ETs).根据对ETs进行聚类分析以及聚类时不相似系数曲线变化情况,把147个ETs归属于22个不同的亚克隆系,12个克隆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来源的菌株有其规律性,1988年的江苏、浙江菌株大部来自同一克隆系;1990年的广西菌株和1990年的部分湖北菌株也为同一个克隆系菌株。不同年代分离的湖南和贵州菌株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性;而新疆菌株则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结果还显示同一次伤寒爆发或流行中分离到的菌株均来自一个亚克隆系。  相似文献   

3.
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皮蛋中300日的存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鸭蛋经人工注入鼠伤寒沙门氏菌加工成皮蛋后,不同时间该菌在皮蛋中的存活情况。方法:将0.1亿、0.2亿两浓度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悬液注入鸭蛋,并加工成皮蛋,从加工之日的20~300日不同时段取样检验。结果:各时段从皮蛋中共分离出细菌198株,与注入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标准菌株完全一致,其形态、生化、血清学、毒力等均不发生改变。结论:鼠伤寒沙门氏菌在pH8.2以上皮蛋特殊环境中能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4.
从健康人粪便中发现一株无动力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报告深圳市卫生防疫站林一曼,李宝开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除对人类引起食物中毒外,在医院内经人传播的爆发屡见不鲜,但从病人粪便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O型变种(1.2.5.12:一:一,以下简称O型变种),除内蒙、...  相似文献   

5.
一种伤寒沙门氏菌分型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伤寒沙门氏菌分型的新方法。方法 利用PCR扩增标记的Dig-dUTP-16SrRNA基因探针,分析40株伤寒沙门氏菌染色体经Pst Ⅰ消化后的16SrRNA基因限制性图谱。结果 40株伤寒沙门氏菌的分属14个不同的RT,各菌株杂交片段范围为4.4kb-29.7kb,每个RT内有杂交带5-10条不等,绝大多数为5-6条。结论 伤寒长期在某些地区流行可能与一些核糖核酸型仅出现这些地区,存在相对的地区性有关;同一个暴发点菌株具有相同的RT。16SrRNA基因限制性图谱分析可作为追踪传染源和探明传播途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20个省市区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分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出的30株沙门氏菌噬菌体中选出11株,与Felix0-Ⅰ噬菌体组成为一个分型噬菌体配套,用于沙门氏菌各个血清型的分型。有20个省市自治区送来菌株,从集中分型的2348株中分出31个型和20个未定型。检出最多的9个型依次为7774(48.0%)、0774(17.1%)、6774(7.7%)、4774(7.3%)、5774(3.3%)、3774(2.2%)、4000(2.1%)、0000(1.8%)和7000(1.7%)。医院内感染爆发和食物中毒爆发,大多数均由7774和4774型引起。还分析了家鸭、猪、鼠类、螺蛳及污水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型别及其在流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8年3月鞍山市中心医院及鞍钢铁东医院婴儿室、新生儿室同时发生了一起急性腹泻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分离确定为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暴发。对从患儿粪便、病房外环境中分离出的45株菌进行血清学、耐药性、质粒图谱和噬菌体分型测定,并以同年散发菌株为对照,发现此次暴发菌株抗原结构完全相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耐药谱基本一致。具有相同的质粒谱,噬菌体分型60.42%属4774型,与散发菌株有明显差别.分析结果表明,两所医院分离菌株具有同源性,传播途径为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8.
1988年鞍山市中心医院及鞍钢铁东医院婴儿室、新生儿室同时发生了一起急性腹泻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分离确定为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暴发,对从患儿粪便、病房外环境中分离出的45株菌进行血清学、耐药性,质粒图谱和噬菌体分型测定,并以同年散发菌株为对照,发现此次暴发菌株抗原结构完全相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耐药谱基本一致,具有相同的质粒谱,噬菌体分型60.42%属4774型,与散发菌株有明  相似文献   

9.
1981年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病房发生两起鼠伤寒沙门氏菌院内交叉感染,我们从2例患肺炎兼有腹泻的病儿粪便中分离出两株无鞭毛“B”群沙门氏菌。经常规检验,不能确定其型别。但经采用紫外线照射以诱导菌株释放噬菌体,并侵染鼠伤寒沙门氏菌LT:株进行增殖,用此噬菌体为转导媒介,处理两株无鞭毛菌株后,终于确定两株无鞭毛细菌为典型的双相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0.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了我国部分伤寒高发省份在不同年代分离到的335株伤寒菌的七种染色体编码的多位点代谢酶。结果发现这七个酶位点均有多态性。其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4(2-19);平均遗传多态度为0.498(0.198-0.883)。335株伤寒菌的七个酶位,点电泳结果通过排序和数值分类可分为147个不同的电泳型(ETs)。根据对ETs进行聚类分析以及聚类时不相似系数曲线变化情况,把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道,最近15年内从人体中分离的沙门氏菌菌株已增加了1倍,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ttrium,STM)最为常见,约占50%。该菌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易在免疫缺陷者中引起全身感染的爆发流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本文仅就 STM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Kado-Liu方法对1991~1993年成都及南充地区食物中毒分离的50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质粒检测,质粒检出率为70%。其中28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质粒检出率为92.86%。可分为14个质粒图谱型别,质粒分子量的变化范围在1.60~180.46Md。暴发流行菌株具有相同的质粒谱型,而散发菌株的质粒谱型较为分散。C群沙门氏菌株质粒检出率只有26.67%。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省市区鼠伤寒沙门菌的质粒谱分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各省市间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之间的关系。方法1980~1995年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在我国北方和南方流行期间,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收集鼠伤寒沙门菌2655株做质粒谱分析。将质粒图谱编码,小质粒带组成的图形分别用大写字母编码为A~J,没有小质粒的编码为O;并按大质粒分子量140~20Md依次从9编码到0;两个及两个以上大质粒用两位或两位以上数字表示。结果2655株鼠伤寒沙门菌可分为11个类群,168个质粒谱型,常见的质粒谱型有52个。O4质粒谱型在16个省市区和香港广泛分布;O5质粒谱型在5个省和香港分离到,以江西和湖北最多;J4质粒谱型在7个省市区分离到,以江西最多;A类群的5个质粒谱型在河南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大流行;A6质粒谱型还在新疆和安徽分离到;E类群6个质粒谱型主要在新疆流行;3个质粒谱型在上海引起医院内感染;E82质粒谱型在辽宁引起医院内感染和食物中毒;F4质粒谱型在4个省分离到,以江西和福建多。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流行的质粒谱型。结论同一起爆发中菌株质粒谱型相同;两地流行时质粒谱型和噬菌体型可以不同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分型及耐药谱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自1988年以来从不同地区、不同来源标本中分离到151株鼠伤寒 沙门氏菌,可分为14个菌体型,分型率为97.35%,其中4774为我省优势噬菌体型,占暴发株的57.80%。151株鼠伤寒沙门菌耐药谱复杂,所有菌株匀呈三耐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位点酶电泳(MEE)法对新疆近11年分离的154株伤寒沙门氏菌进行部分多位点酶基因型分类和群体遗传学研究。共测定分析7种代谢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菌株共分为69个电泳型(ET),分属10个克隆系(CLa~CLj),其中30株爆发菌株分属21个ETs,3个CL(CLe、f和j),以ET17、20、21、24、26和27为主,占61.30%,CLf为优势克隆系,菌株占95.00%;74株散发菌株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逐年增高趋势、国内外均有在儿科病房发生流行的报导。我院于1982年11月份至1988年11月七年中培养分离出239例鼠伤寒沙门氏菌,现将流行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自82年11月第一例鼠伤寒在我院儿科病房发生以来连年有所发生,1982~1988年每年病例数分别为:35、18、2、13、3、9、159例。239例鼠伤寒沙门氏菌株标本来源均系我县境城乡居民。82年35例中多数为院内儿  相似文献   

17.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菌株的质粒图谱及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91~1993年成都及南充地区食物中毒分离的50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质粒图谱及耐药谱分析。质粒检出率为70%,其中28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质粒检出率为92.8%,可分为14个质粒图谱型别,质粒分子量的变化范围在1.6~180.46Md。暴发流行菌株具有相同的质粒图谱,而散发菌株的质粒图谱型较为分散。所有菌株均是耐药菌株,且以多重耐药菌株为主,耐四种药的菌株占54%,最多达耐10种药。50株菌对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均敏感。未发现某种或某几种耐药性与某种质粒型别呈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李柏桂1王章云1向延松1褚保林1胡志林1李中平1李国平2董中红21997年8月16日,我县通津铺乡四坪村村民陈某,大操大办酒宴,因食物被污染而引起食物中毒,经调查证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所引起,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通...  相似文献   

19.
1997年6月19日,神山镇卫生院报告;神山镇嶂山村4组,6月中旬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一批以发热、头痛、乏力、饮食欠佳等症状病例。20日前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病73例。经6份血培养,流行菌株菌落、菌体均发生变异,通过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证实为一起由甲型付伤寒沙门氏菌侏儒型变异林引起的爆发流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5株菌株来自疫区6名现症病人血培养分离获得。z.培养基:胆盐葡萄糖肉汤,亚硒酸氢钠、S·S琼治、三糖铁、营养琼脂均按国家标准配制。3.微量发酵管:由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发生在自贡市某县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同源性分析。方法按照GB4789.4-2016和WS271-2007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分离到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在1份粪便样本,1份患者肛拭子样本和6份食物样本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到的8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得到同一种带型,图谱相似度为100%。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诊断,确认此次食物中毒由同一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所致,PFGE能够在食物中毒事件的追踪溯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