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作者在解剖一具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双肝右动脉、双胆囊动脉且肝圆韧带变异,现报告如下:肝固有动脉发出肝右动脉,距肝右动脉起始端1.3 cm处,发出1支胆囊动脉,管径0.22 cm,该动脉在胆囊三角内走行1.2 cm后,发出前、后2条分支,前支长3.5 cm,管径0.13 cm,分布于胆囊前壁;后支长2.6 cm,管径0.11 cm,分布于胆囊后壁.在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端1.6 cm处,发出 1条副肝有动脉,长5.2 cm,管径0.32 cm,该动脉先水平走行,后转向后上,在胆囊管与肝总管交汇处的后方注入肝实质(图1).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尸体解剖实习中,发现肝右动脉与空肠动脉共干,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的背侧面,现将此种变异报告如下。 男性,成人尸体,身长162cm。肝右动脉与空肠动脉第1支共干,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左后侧,发出部位在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下方0.46cm,空肠动脉第1支靠近起点的周径(指压扁后的血管宽度×2)0.38cm,肝右动脉近起点的周径0.74cm。两者共干的长度0.09cm。肝右动脉全长9.86cm经肠系膜上动脉后方横行向右,经过肠系膜上静脉与胰的后方,在胰后肝右动脉的下缘发出3个胰支到胰腺,第1胰腺支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对一成年男尸进行解剖时,发现肝固有动脉左支发自腹腔动脉;肝固有动脉右支发自肝总动脉。为积累国人肝固有动脉起始变异资料,现报导如下:腹腔动脉在距起点6.smm处依次发出肝固有动脉左支、脾动脉(外径4.omm)、肝总动脉(外径5.smm)。①肝固有动脉左支(起始外径5.Zrnm)自腹腔动脉发出后,沿胃小弯上方向左上行走,至胃贲门稍下方处发出胃左动脉(外径1.srnm)转人胃小弯,肝固有动脉主干继续向左上行走至胃贡门稍上方发出食管支(外径1.omm),肝固有动脉左支的终支(外径4.omm,长1.26mm)上行至距肝门左侧3.3cm处…  相似文献   

4.
1.本文为100例胆囊动脉的尸体解剖调查报告。2.有一条胆囊动脉者69例(69%),两条者29例(29%),三条者2例(2%)。3.胆囊动脉起自典型肝右动脉者为多,共72例(1~3支),占72%。其他起源为肠系膜上动脉发出之变异肝右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肝左动脉、肝固有动脉、肝中动脉及肝总动脉等。4.在胆囊三角内可以找到1—3支胆囊动脉者占88%。但胆囊动脉在三角内起自典型肝右动脉者(教科书型)只占45%。5.胆囊动脉的总数为133条,其中38条起在肝总管的左侧,越过肝总管的前方或后方而达胆囊,占28.5%。其中35条过其前方。6.有27条(20.3%)胆囊动脉发出细支进入肝脏。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变异比较常见,其中副肝左动脉的出现率为5%~15%,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解剖时遇到1例(附图),报道如下。成年男尸。腹腔干于胃小弯角切迹上缘水平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发出一条粗大的胃左动脉(外径2.5mm)行向左上,至贲门水平分为两支。其中较小的一支(外径1.5mm)向左至贲门处首先分出食管支,然后沿胃小弯行走,分支供应胃壁小弯侧。较大的一支移行为副肝左动脉,上行  相似文献   

6.
肝固有动脉起自肝总动脉,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位于胆总管的右侧、肝门静脉的右前方,主干行至肝门,分为左、右支分别进入肝左、右叶。右支入肝门前发出胆囊动脉至胆囊。本文在32具尸体中,发现1例双肝固有动脉变异(发生率3.1%)。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现将其走行及各相关动脉起点处外径(D)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解剖变异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放射学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在中晚期肝癌介入导管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中晚期肝癌肝动脉造影表现及其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125例中107例(85.6%)有典型肝动脉分布。肝动脉变异18例(14.4%),其中肝右动脉变异10例(8%),而又以肝右动脉始于肠系膜上动脉者最多,占6.4%。副肝左动脉变异1例(0.8%)。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同时变异2例(1.6%)。肝总动脉变异3例(2.4%)。胃十二指肠动脉起自肝右动脉和腹腔动脉各1例(1.6%)。对123例成功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2例肝右动脉变异因角度关系超选插管未成功。结论 认识肝动脉解剖变异有助于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和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报道1例尸体解剖标本肝左动脉有多条分支,并出现肝左动脉发出胃右动脉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正常情况下,由腹主动脉平第12胸椎或第1腰椎发出一短干为腹腔干。腹腔干发出3个分支,分别是肝总动脉、胃左动脉和脾动脉,其中的肝总动脉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主干延续为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脉发出一支胃右动脉后,走行到肝门附近分为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进入了肝脏。但肝动脉起源形态多变,作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标本时,见1例特殊起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 ,见腹腔干、肝总动脉有特殊变异 ,为积累资料及为临床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1 资  料腹腔干粗 8.2mm ,长 2 .4cm。在第十二胸椎前方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向左行 ,分为脾动脉和胃左动脉 ,这两支的走行和分布与正常无异。腹腔干在距起始处 0 .2cm和 0 .5cm处分别发出左膈下动脉和左肾上腺中动脉 ,左膈下动脉在行程中尚发出肾上腺上动脉和胃后动脉 (见附图 )。附图 肝总动脉自肠系膜上动脉示意图肠系膜上动脉在第十二胸椎前方、腹腔干下方 0 .3cm、肾动脉上方 0 .2cm处发自腹主动脉前壁 ,向右下越过左…  相似文献   

11.
李鸿文 《华夏医学》2002,15(1):108-109
胆囊动脉、肾动脉变异均有统计报道 ,但胆囊动脉且两肾多支动脉伴副肾动脉变异未见文献报道 ,为积累资料和提供临床参考 ,现报告如下。1 标本介绍成年男尸 ,解剖腹部发现有下列动脉变异。1 .1 胆囊动脉肝、胆囊位置、外形和腹腔干均未见异常。肝固有动脉左支上升 5.0 mm后发出肝中动脉 (外径为 1 .5mm) ,右支 (外径为 2 .5mm)起点偏右 1 .0 mm处由前壁发出胆囊动脉 (外径1 .5mm)。胆囊动脉发出后前行 2 .0 mm渐向右弯曲 ,横行于肝总管前方入 Calot三角 ,在胆囊管上缘处至胆囊颈部 (详见图1 )。图 1 胆囊动脉1 .2 多支肾动脉、副肾动脉…  相似文献   

12.
在解剖一具50余岁的男尸时,发现肝胆动脉供应明显异常:肠系膜上动脉发出肝动脉右支,肝固有动脉缺失,胃左动脉发出肝动脉左支.肠系膜上动脉发出肝动脉右支:在胰颈的后方,距肠系膜上动脉根部 17.42 mm 处,发出一支长 57.18 mm、直径 4.08 mm 的分支,著者暂称肝动脉右Ⅰ支,该动脉走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门静脉的右侧、胆总管的后方,经胆囊管后方进入胆囊三角,在胆囊三角内分出胆囊动脉后进入肝右叶.  相似文献   

13.
843例肝移植供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移植供肝动脉的解剖类型和避免变异肝动脉损伤的供肝切取及修整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6年7月共计843例供肝切取和修整过程中肝动脉变异资料.结果 在843例供肝中,肝动脉解剖总变异率为20.4%(172/843),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变异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占6.67%(57/843),其次为肝左动脉来自胃左动脉占6.41%(54/843),来自腹腔干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占1.66%(14/843),变异肝右动脉来自腹腔干、肝总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占1.54%(13/843),变异肝左动脉和变异肝右动脉同时存在占0.83%(7/843),肝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占1.54%(13/843),肝总动脉来自腹主动脉占0.95%(8/843).结论 肝动脉变异发生率较高,在供肝切取及修整过程中易受到损伤.熟悉肝动脉常见变异类型,并保持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和腹腔干的完整性是减少供肝变异肝动脉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肝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分型 1.1肝动脉的正常解剖 肝动脉正常解剖是指:腹腔干发出胃左动脉(LGA)、脾动脉(SA)和肝总动脉(CHA),肝总动脉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GDA)和肝固有动脉(PHA),肝固有动脉又分出左(LHA)、右(RHA)肝动脉,右肝动脉进一步分为肝右前(RaHA)和肝右后(RpHA)动脉,左肝动脉发出分支供应II段和III段,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解剖1例成年男性尸体时,见腹腔动脉变异.脾动脉起至腹主动脉.无肝总动脉,肝左动脉直接起于腹主动脉,肝右动脉则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自肝左动脉远侧段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则由脾动脉分支,并发出肝中动脉.查阅文献见这种变异较少见[1],本文详细描述腹腔动脉分支及其次级分支的来源、行程,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各动脉长度和外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正常解剖是指:腹腔干发出胃左动脉(LGA)、脾动脉(SA)和肝总动脉(CHA),肝总动脉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GDA)和肝固有动脉(PHA),肝固有动脉又分出左(LHA)、右(RHA)肝动脉,右肝动脉进一步分为肝右前( RaHA )和肝右后(RpHA)动脉,左肝动脉发出分支供应 II 段和 III段,起源于左、右或肝固有动脉的一个或多个分支(统称为肝中动脉,MHA)供应肝 IV 段。  相似文献   

17.
在局部解剖教学中,笔者发现1例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共干起于腹主动脉的变异。本例尸体为男性,50岁左右,身高约165cm。腹主动脉于第1腰椎体中份前方水平向右发出一动脉短干,起始处管径宽1.436cm。该动脉干横行于胰体后方,走行2.566cm后于胰颈后方分2支。分支处管径宽1.264cm,此  相似文献   

18.
华燕艳  钱斌 《广东医学》2012,33(5):672-674
目的分析中晚期肝癌患者直接参与肿瘤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及分布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35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观察直接参与肿瘤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及分布情况。结果 351例肝癌患者中63例(17.9%)变异动脉直接参与肿瘤供血。其中变异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4例(6.3%),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46例(73.0%),起源于肝总动脉1例(1.6%),起源于腹腔干6例(9.5%),起源于腹主动脉3例(4.8%),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3例(4.8%)。结论直接参与肝癌瘤体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分布有一定特点。肝右叶肿瘤直接供血的变异动脉常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叶肿瘤直接供血的变异动脉常起源于胃左动脉。  相似文献   

19.
腹腔干分支的变异在肝、胃及胆道手术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在一例老年尸体的解剖中发现腹腔干分支的稀有变异,现整理报告如下.腹腔干自主动脉腹部发出后分为三支,即脾动脉、肝总动脉及胃左动脉.1.脾动脉发出后经胰腺下缘的后方,向左行达脾门,长118.18mm,起始部外径为6.38mm,在距起始部38.70mm处发出胃后动脉,经网膜囊后壁腹膜的深面向上走行,再经膈胃韧带到达胃体后壁的上部.胃后动脉长20.42mm,起始部外径为1.84mm.2.肝总动脉在网膜囊后壁腹膜深面,向右水平走行,长31.48mm,起始部外径为6.20mm,到达十二指肠T部的后下方,即分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1)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后经十二肠上部的后方向下走行,起始部外径为5.38mm,到达十二指肠上部下缘平面分为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制作标本时,发现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伴肝右动脉变异,现做报告,为临床积累资料,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