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血管的生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而新生血管的形成是由多种血管生长因子介导实现的,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其中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脑肿瘤血管生成中最为重要。本就VEGF与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膜瘤血管生成及瘤周脑水肿与VEGF/VPF及其受体KDR的关系。方法采用Northern印迹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7例脑膜瘤组织VEGF/VPFmRNA、VEGF/VPF和KDR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瘤周脑水肿度DPTBE的关系。结果47例脑膜瘤均表达4.2Kb的VEGF/VPFmRNA片段,VEGF/VPF蛋白表达与其mRNA的表达一致,80.9%的肿瘤KDR蛋白表达阳性,VEGF/VPF和KDR分别定位于脑膜瘤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VEGF/VPFmRNA表达与脑膜瘤MVD和DPTBE呈正相关r=0.67,P<0.01r=0.54,P<0.01;KDR阳性组脑膜瘤VEGF/VPFmRNA表达水平、MVD、DPTBE均显著高于KDR阴性组(P<0.01)。结论脑膜瘤细胞可产生VEGF/VPF,通过KDR介导促肿瘤血管生成和增加血管通透性,在脑膜瘤瘤周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胶质瘤病理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胶质瘤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转染有反义VEGF cDNA片段的C_6胶质瘤细胞的裸鼠移植瘤的病理特征,ELISA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含量。结果转染有反义VEGF cDNA片段的C_6胶质瘤组织中VEGF含量明显低于仅转染有空载体的C_6胶质瘤组织(P<0.05)。前者瘤组织表面存在类包膜,瘤周血管反应轻。无明显瘤周水肿,瘤周侵袭少见,凋亡瘤细胞明显增多;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VVO样结构少见,基板不连续、单层,外周见胶原纤维;但个别肿瘤大者瘤组织中VEGF含量也高,且内皮细胞VVO样结构也随之增多。而后者瘤周血管反应明显,瘤体和瘤周水肿严重,瘤细胞可侵袭瘤周组织,瘤内组织明显出血坏死,且可见瘤细胞形成类微血管样结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VVO样结构较多,水肿越明显VVO样结构越多见,并与组织中VEGF含量相一致;基板较完整连续,多数基质疏松,呈多层排列,外层见少量胶原纤维。所观察的几种肿瘤中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孔窗及内皮细胞裂隙与转染的目的基因无明显的关系,且内皮细胞的凋亡均不明显。结论胶质瘤细胞上VEGF表达的下调可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VEGF通过内皮细胞内的VVO样结构增多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加致瘤体和瘤周水肿,而与内皮细胞上孔窗无明显的关系:胶质瘤组织中的血管基板完整连续与否与VEGF有关。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脑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因子(VEGF/VPF)/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增加血管通透性,对肿瘤血管形成有强烈诱发作用。VEGF存在于多种动物和人的培养瘤细胞株、肿瘤组织和某些正常组织中,VEGFmRNA及其受体。mRNA在人类脑肿瘤中表达明显升高,与脑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关,对VEGF深入研究对于脑肿瘤的诊治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增殖活性、微血管密度及瘤周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脑膜瘤组织中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第Ⅷ因子的表达,测定其阳性细胞数;瘤周脑水肿通过术前颅脑MRI/CT来评估.结果脑膜瘤VEGF表达率为72%(26/36),5例可疑表达;PCNA、Ⅷ因子全部表达.VEGF表达与瘤周脑水肿和微血管密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r分别为0.878和0.631;VEGF表达与PCNA表达没有相关性,其r为0.087.PCNA标记指数<25%者占97%(35/36)).结论VEGF存在于脑膜瘤组织中,在瘤周脑水肿和微血管形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脑膜瘤属于低增殖活性的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胶质瘤VEGF基因表达与血管生成和脑水肿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与血管生成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采用Northernblot和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基因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微血管,用微血管计数(MVC)测定肿瘤血管生成;从脑水肿与肿瘤本身的体积之比获得水肿指数(EI),估价脑水肿的程度。结果 34例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均可表达3.9Kb的VEGFmRNA片段。VEGFmRNA表达与脑胶质瘤的血管生成、瘤周脑水肿均呈显著正相关(r=0.836,P<0.01;r=0.890,P<0.01);高恶度胶质瘤VEGFmRNA表达、MVC、EI分别显著高于低恶度胶质瘤(P<0.01);低恶度胶质瘤VEGFmRNA表达、MVC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EGF蛋白主要分布在高恶度胶质瘤组织的瘤细胞和内皮细胞,低恶度胶质瘤呈低水平表达。结论 VEGF可能通过参与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脑水肿发生,对胶质瘤的恶性演进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VEGF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探讨VEGF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瘤周水肿的关系。方法 星形细胞瘤手术标本 39例 ,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VEGF在组织中的分布。用RT PCR的方法测定VEGFmR NA在组织中的表达。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计算脑肿瘤瘤周水肿指数。结果 VEGF主要着色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偶见血管内皮或细胞间质有VEGF着色。分化较差的星形细胞瘤VEGFmRNA表达及瘤周水肿的程度均高于分化较好的星形细胞瘤 (P <0 0 1 )。VEGFmRNA表达与瘤周水肿的程度呈正相关 (r =0 6 6 2 ,P <0 0 1 )。结论 星形细胞瘤分化差者VEGF表达较高且瘤周水肿较重。瘤周水肿的形成与VEGF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VEGF、MMP-9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瘤周水肿(PTBE)和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瘤体和瘤周水肿区中VEGF、MMP-9的表达;通过计数微血管密度(MVD)来评估血管生成情况;根据CT和MRI的结果测定水肿指数;同时用透射电镜对瘤体区及瘤周水肿区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6例来自颅脑损伤病人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结果随着肿瘤级别增加MVD逐渐升高,在高级别胶质瘤体中MVD显著高于瘤周(P0.01);VEGF、MMP-9表达与胶质瘤中的M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两者与胶质瘤的水肿指数(EI)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级别胶质瘤的EI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Ⅰ级、Ⅱ级)(P0.05)。电镜下水肿明显者微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有较多小泡囊状细胞器和基底膜中有较多虫蚀样空洞等。结论 VEGF、MMP-9可能共同参与了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脑水肿的发生,并促进肿瘤的侵袭性生长。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脑膜瘤的瘤周脑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竹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否参与脑膜瘤瘤周水肿的病理过程。方法20例脑膜瘤,术前头颅磁共振(MRI)检查,计算出水肿指数,脑膜瘤标本行病理分型,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中VEGF的表达,分析瘤周脑水肿、肿瘤生长部位、肿瘤病理类型等因素与肿瘤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脑膜瘤VEGF的表达仅与肿瘤瘤周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结论VEGF可能是脑膜瘤瘤周脑水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颅内囊性动脉瘤VEGF表达与瘤壁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囊性动脉瘤(IS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瘤壁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脑组织血管和ISA中VEGF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动脉瘤壁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ISA组VEGF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 <0 0 5) ,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动脉瘤壁的中膜层;ISA的内皮细胞变性脱落,胞浆内出现肿胀的线粒体和大小不等的空泡,瘤壁可见形态异常的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多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结论 VEGF表达可能与ISA的血管退行性变以及瘤体的形成、扩大和破裂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1.
血管生成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均有重要意义,许多多肽生长因子或非肽因子参与血管形成;近年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人脑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等关系密切。本文将对VEGF结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脑肿瘤关系作一综述。1 VEGF及VEGF受体结构 1983年,Senger等从腹水和瘤细胞培养介质中纯化得到了一种具有促进体液和蛋白质从血管外渗的因子,称之为血管渗透因子(VPF);1989年Ferrara和Gospodarowicz等。又从正常垂体滤泡星  相似文献   

12.
脑水肿是指脑实质内水分的异常增多.按照Klatzo[1]分类方法,分为细胞毒性脑水肿和血管源性脑水肿.脑肿瘤瘤周水肿(peritumoral brain edema,PTBE)是典型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尤其多见于胶质瘤、转移瘤和脑膜瘤,导致颅内压增高,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PTBE发生机制复杂.本文就国内外对PTBE发生机制、影像学表现及其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与脑胶质瘤血管形成、瘤周水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脑胶质瘤血管形成、瘤周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胶质瘤和对照组标本中诱导型NO合酶(iNOS)和Ⅷ因子相关抗原,MRI判断瘤周水肿的程度。结果①iNOS阴性组微血管密度为(22.4±12.6)个/视野,iNOS阳性组为(36.9±22.2)个/视野,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iNOS阳性组与阴性组水肿指数比较,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③胶质瘤iNOS的半定量计分与瘤周水肿体积作等级相关分析,二者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结论NO参与了胶质瘤的血管形成和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与肿瘤的生长、进展密切相关,iNOS与微血管密度及水肿指数的结合有利于临床对胶质瘤转归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内皮抑素(Endostatin)能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迁移,并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还可抑制斑块内膜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诱导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内皮抑素和VEGF作为血管形成的调节因子,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脑转移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脑水肿和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脑转移癌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脑水肿和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6例脑转移癌组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计数,通过MRT T2像或CT扫描估计水肿程度。结果 VEGF阳性15例,平均表达系数为2.53,瘤周脑水肿平均系数为2.69,微血管计数每0.723mm平均为51.76个,VEGF染色阳性系数与瘤周脑水肿(PVBE)系数(r=0  相似文献   

16.
脑膜瘤瘤周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膜瘤瘤周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机制十分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就近年来软膜血供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通透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类固醇激素等蛋白因子在脑膜瘤瘤周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VEGF及PCNA与脑膜瘤瘤周脑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VEGF及PCNA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瘤周脑水肿(PTBE)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PCNA在41例脑膜瘤中的表达,应用术前CT及MRI检查确定PTBE程度。结果 VEGF免疫组化阳性百分率的高低与PTBE程度密切相关,且与PCNA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VEGF在脑膜瘤PTBE的形成及肿瘤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脑屏障是机体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结构基础,在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了一些因子参与了血脑屏障功能的破坏而导致脑水肿的形成,这些因子主要包括:水通道蛋白(AQ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等。本文通过对这些因子在血脑屏障破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进一步阐述血脑屏障破坏导致脑水肿发生的分子机制。结合目前的研究,对脑水肿的防治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垂体瘤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索垂体瘤微循环与侵袭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42例垂体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同时染色VonWillebrand因子显示血管内皮细胞以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蛋白表达及MVD与垂体瘤海绵窦侵袭性的关系。结果VEGF蛋白表达和MVD与垂体瘤的海绵窦侵袭性均有关(两者均P<0.001)。结论VEGF与新生血管形成在垂体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与VEGF、bFGF和内皮抑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内皮抑素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46例垂体腺瘤标本中VEGF、bFGF和内皮抑素的蛋白表达,以VIII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血管内皮细胞标记法作为血管密度(MVD)计数的方法,分析上述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垂体腺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VEGF、bFGF蛋白表达与MV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皮抑素蛋白表达和MVD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与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蛋白水平表达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