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贵州省流脑疫情趋势分析贵州省防疫站(550001)陈策进入90年代,控制流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各省流脑发病率达到了有记载以来的最低点(<1/10万),但是,流脑发病是否已到了“谷底”?疫情会否在近年上升?其趋势将会怎样?成了防病工作者关心和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近年来在弋阳县有增多趋势,病死率接近10%,自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先后出现2次局部地区暴发流行,共收治流脑病人22例。现将我县所发生的22例患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3.
4.
5.
戚艳薇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2):1781-1781
冬春季节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口流动频繁等因素影响易引发该病的局部暴发流行。安徽省近期呈现出局部流行趋势,为加强部队流脑防治工作,预防、控制部队流脑的暴发流行,我院制订了一系列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重症流脑并发心力衰竭97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 ̄1997年我院收治重症流脑280例,其中并发心力衰竭者97例。病情越重心力衰竭发生率越高;并发DIC及RDS者易发生心力衰竭;使用以酚妥拉明及654-2为主的血管活性药物可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儿童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成人;伴有持续高热,频繁抽搐及痰液堵塞等可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率;发生心力衰竭者及早启用强心剂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番禺市1997年流脑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病率虽然已降到最低水平,但是散发病例还时有发生,现对1997年我省番禺市流脑疫情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流行病学调查:对流脑散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及病历分析。2-诊断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3-实验室检查:采血、脑脊液(CSF)和咽拭子按常规法分离培养病原菌,取双份血清用杀菌力试验(TTC)法检测脑膜炎奈瑟氏菌A群抗体。结 果1-疫情概况:番禺市1997年3月14日至4月9日发生流脑病例共5例,其中死亡1例,病…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流行规律,评价我市流脑防制计策与措施的效果.对我市1958~1997年流脑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6例的临床分析,着重对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和误诊原因、暴发型流脑的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全面分析病史、及早做腰穿,若初次脑脊液改变不典型应及时复查脑脊液在流脑的诊断上较为重要;抢救暴脑是降低流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本文应用圆形分布法对淄博市1971~1995年流脑疫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淄博市流脑发病及死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其发病高峰期为2月20日至5月23日,死亡高峰期为2月21日至5月7日。流脑多糖体菌苗接种使流脑发病高峰日提前,发病及死亡更趋分散,季节性减弱。随发病率升高流脑发病高峰日明显推迟,季节性增强,发病更趋集中。淄博市流脑发病有其独特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高文勇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3)
目的:探索血、脑脊液(CSF)常规及MRI对病毒性、结核性、化脓性及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病毒性、结核性、化脓性及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220例的临床资料,筛选出CSF压力、氯化物、蛋白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有无MRI病灶这5个指标,建立判定函数;比较应用此诊断标准诊断4种脑膜炎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约登指数为0.423,敏感性为61.7%,特异性为80.6%,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病毒性脑膜炎的约登指数为0.425,敏感性为67.5%,特异性为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化脓性脑膜炎的约登指数为0.390,敏感性为65.6%,特异性为73.4%,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约登指数为0.194,敏感性为62.5%,特异性为56.9%,曲线下面积为0.705。结论:结合CSF压力、氯化物及蛋白含量,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有无MRI病灶建立判别函数可以提高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正确率,但确诊仍需病原学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S100B与一氧化氮合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S100B、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4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TM组)和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28例(对照组)均于发病后1-6 d首次采集脑脊液,以后每隔5-7 d采集1次,共5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2组患者不同病程脑脊液S100Bi、NOS含量。结果:发生昏迷(昏迷组)15例,未发生昏迷(无昏迷组)28例。昏迷组和无昏迷组不同病程脑脊液S100Bi、NOS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昏迷组脑脊液S100Bi、NOS含量较无昏迷组明显增高(P<0.05);昏迷组和无昏迷组患者脑脊液S100B与iNOS含量均呈高度相关(P=0.0319,0.0337)。结论:脑脊液S100B作为脑损害的标志物,与iNOS高度相关,其含量的高低能够反映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流脑菌群在福建省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便采取防止措施.方法 我们于2004年-2012年对我省流脑病例咽拭子及脑脊液、密切接触者、健康人群咽拭子,依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进行了流脑菌群的分布监测.结果 共分离了脑膜炎奈瑟菌株70株.其中从流脑病人中分离脑膜炎奈瑟菌15株、密切接触者咽拭子分离脑膜炎奈瑟菌14株、健康人群咽拭子中分离脑膜炎奈瑟菌41株;分离到的70株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分布为A群27株(38.57%)、B群20株(28.57%)、C群22株(31.43%)、W135群1株(1.43%);对70株脑膜炎奈瑟菌做了药敏试验,敏感率依次为头孢唑啉100%、头孢呋辛100%、头孢噻肟100%、氯霉素100%,耐药率较高的为复方新诺明78.57%、阿莫西林80%.结论 福建省流脑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特征为多菌型并存着,菌株对于一些药物出现了耐药现象,有必要加强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和流脑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20.
青岛市1990~2003年甲型肝炎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掌握我市甲型肝炎疫情动态,预测甲肝流行趋势,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方法对1990~2003年甲肝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随机抽查2000年及2002年本市健康居民1370名,检测甲肝病毒抗体水平。结果1990~2003年间,我市甲肝发病率波动在1.44/10万~124.42/10万,年均发病率为57.58/10万,于1991年出现流行高峰,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几年来基本呈散发状态;全年均有发病,春季为高峰;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年龄以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小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我市存在甲肝流行的潜在危险性。应加强小年龄组甲肝防治措施,尤其应加强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地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