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对于SLE的诊断和治疗应包括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肝损害的发生率,以及肝损害与病情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资料完整的SLE患者131例,检测每名患者的肝损伤相关酶、胆红素、血浆蛋白浓度、肝脏B超及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U1-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IgG、补体C3等,采用直线回归相关分析肝损害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134例SLE患者中,SLE相关性肝损害32例,发生率为22.5%.自身抗体及补体C3降低发生率在SLE相关性肝损害和无肝损害病例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增高发生率在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LE相关性肝损害与SLE活动性之间相关无显著性(P〉0.05).[结论]SLE患者中肝损害比较常见,SLE相关性肝损害与自身抗体和SLE病情轻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广泛自身抗体和形成免疫复合物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其中心脏是重要的靶器官之一。本文通过对76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统计,对其心脏损害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产生自身抗体和形成免疫复合物来攻击全身多脏器和组织的结缔组织病。SLE好发于青年女性,我国患病率为70.41/10万,其中女性患病率为113.33/10万[1]。SLE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脏是SLE最常累及的脏器之一,但心脏损害常因临床症  相似文献   

5.
以脑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脑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例以脑损害为首发症状的SLE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其脑损害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SLE早期发生脑损害多为青年女性(占85.7%),脑损害症状以精神行为异常(42.9%)、癫痫(35.7%)为多见,SLE临床症状以肾脏损害(57.1%)、关节疼痛(50.0%)、面部蝶形红斑(50.0%)多见;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阳性14例(100.0%),抗双链DNA抗体阳性10例(71.4%),狼疮细胞阳性8例(57.1%);脑电图检查异常12例(85.7%) 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无病例死亡结论以脑损害为首发病状的SLE早期诊断困难,对青年女性不明原因的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头痛、偏瘫等症状应进行定期随访,注意排除SLE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陈德华 《医学文选》2006,25(3):525-52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形成为特征,可引起多器官损害。近年来研究发现,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水平异常,可引起机体内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因此推断细胞凋亡可参与SLE的发病机制。本文就参与该过程的相关基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评价可溶性脂肪酸合成酶(sFas)抗原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健康对照间的不同,探讨sFas是否在SLE的活动性或器官损害中发挥作用。用双抗体ELISA法分别检测40例中国SLE患者及15例年龄、性别和种族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血浆sFas水平。以SLEDAI评分评价疾病活动性  相似文献   

8.
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冰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3):135-136,14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肺损害的类型,肺损伤与血清炎性及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12月 ̄2006年12月间中日友好医院免疫科收治的10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SLE患者肺部病变的X线表现,对肺损害与SLE患者的年龄、病程、疾病活动性、血清炎性及免疫学检验结果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00例SLE患者的男女比为19,平均年龄(34.32±12.27)岁;病程>2年的SLE患者出现肺损害的机会较病程≤2年的SLE患者更多。与无肺损害影像学改变的患者相比,有肺损害的SLE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大、平均病程更长、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更高;血沉中度以上升高(>60mm/h)的患者比例更高、C反应蛋白更高;类风湿因子(RF)更高、抗双链DNA(ds-DNA)抗体升高的比例较低;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抗核抗体(ANA)、补体和补体降低的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LE患者的肺损害更容易出现在年龄大、病程长、疾病活动指数高、血清炎性指标高、RF高、抗ds-DNA抗体较低的患者,提示SLE的肺损伤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是炎性细胞浸润而非免疫复合物。  相似文献   

9.
吴雨曦  朱帅  刘毅 《西部医学》2018,30(10):1509-1512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狼疮性肝损害(lupus hepatitis,LH)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在4个数据库(PubMed、medline、万方、中国知网)中发表的文章进行搜索,检索文献发表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9月以确定具有LH的SLE患者的文章。提取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荟萃分析以确定患有SLE肝损害的危险因素。4个数据库共发现文献232篇,最终纳入文献11篇。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抗C3抗体、高SLEDAI评分、血清IgG 水平升高及神经系统受累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血清抗C3抗体水平下降、IgG球蛋白水平升高、SLEDAI评分较高及神经系统受累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SLE患者外周血液系统变化与自身抗体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受损发生率与SLE病情活动程度及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分析191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1例SLE患者有82.20%(157例)出现血液系统损害,其中贫血占63.87%,白细胞减少占52.88%,血小板减少占30.37%。单系血细胞减少占33.51%,两系及两系以上受损占48.69%。血液系统损害组中,抗U1RNP抗体阳性率为40.13%,低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58.82%;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率为24.84%,高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2.94%。单纯白细胞减少组和单纯血小板减少组ACL阳性率分别为23.81%和28.57%,高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2.94%。血液多系受损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68.82%高于单系受损组48.44%。SLE活动组154例,非活动组37例,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SLE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活动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65.38%高于非活动组37.04%。结论:SLE血液系统受损与病情活动性无关:抗ds-DNA抗体和ACL可能参与了SLE血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11.
方凯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014-10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心脏受累表现,并分析年龄、性别、病程及抗心磷脂抗体(ACL)与SLE心脏损害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8年1月~2005年6月诊断为SLE的入院病人91例. 结果 91例SLE病人中47例(51.6%)具有心脏损害,3例病人具有心脏病相关症状(6.38%).心脏损害包括心电图(ECG)ST-T异常20例(42.6%),心包积液20例(42.6%),肺动脉高压8例(17.0%),心肌损害7例(14.9%),心律失常7例(14.9%),瓣膜病6例(12.8%).心脏损害组与无心脏损害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程差异有显著性(P<0.01).ACL阳性组与阴性组瓣膜损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SLE可以累及心脏各个部分,其中以ECG ST-T缺血性改变和心包受累最为常见.SLE累及心脏时多属无症状型.SLE心脏损害与病程有关,抗心磷脂抗体与心脏瓣膜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与遗传、环境和性激素有关的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ANA)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本病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病程特点为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自身抗体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复杂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聚集为特征.研究表明, SLE病人在严重的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亚群异常,B 细胞异常活跃,病人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本文对SLE病人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探讨这些自身抗体在SLE发病和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以多脏器损害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糖皮质激素及70年代应用免疫抑制剂以来,SLE患者的预后得到较大改善,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对常规治疗无效。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新的生物制剂治疗SLE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制剂就是主要作用于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等相互作用的某些环节,以阻断免疫反应继续并发挥疗效的一类产品,其品种繁多,目前治疗SLE的生物制剂主要是针对下列环节:①阻断或降低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②阻止致病性自身抗体与靶组织的结合及其与免疫复合物在靶组织的沉积;③抑制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覃泱  徐彤彤 《华夏医学》2012,25(5):800-80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黏膜、骨骼、肌肉、肾脏、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肺、心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全世界SLE患病率约为48/10万~117/10万,发病率达1.5/10万~7.6/10万;多发生于20~40岁的育龄女性,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7~1∶10,其高患病率、高病死率严重威胁着  相似文献   

16.
董红宇  刘峰 《吉林医学》2006,27(3):309-3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全身免疫异常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而致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其免疫异常的核心是多克隆B细胞的激活、自身抗体产生,B细胞异常被认为是SLE发病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血清中出现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为其两个主要临床特征。SLE的病因不清,目前多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异质性自身免疫病,其中遗传因素影响SLE的病情发展和表型,环境因素触发SLE的发生。60%~80%的SLE患者可有肾脏受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或伴肾功能不全,又称狼疮性肾炎(LN)。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心脏损害 (cardiac involvement)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以探讨SLE合并心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SLE患者159例。结果:1.159例的SLE患者中102例(64.2%)合并有不同程度心脏损害,其中只有5例患者有心脏病相关临床症状,占心脏损害患者的3.1%;102例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36例(35.3%),ST-T/T波改变22例(21.6%),心包积液32例(31.4%),瓣膜病变47例(46.1%),心肌病变38例(37.3%),肺动脉高压29例(28.4%);2.SLE患者合并心脏损害各组和无心脏损害组年龄和病程的比较:SLE合并心脏损害与年龄和病程无关,但心肌病变组的发病年龄明显较无心脏病变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传导阻滞组病程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5);3.SLE患者心脏损害各组和无心脏损害组实验室指标的比较:心脏损害组在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4方面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心脏损害中ST-T/T改变组、心律失常组、瓣膜病变组的补体C3较无心脏损害组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传导阻滞组、心包积液组、心律失常组的LD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LE患者抗SSA/SSB抗体和心脏损害关系:抗SSA/SSB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心脏损害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SLE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L)和心脏损害关系:ACL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心脏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CL阳性组心包积液、瓣膜病变及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L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LE易并发心脏损害,其中以瓣膜病变最为多见,且SLE并发心脏损害时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补体C3下降可与ST-T/T改变、心律失常及瓣膜病变有关,LDH升高与传导阻滞、心包积液和心律失常组可能相关;发病年龄大者易发生心肌病变,则病程较长者易发生传导阻滞,抗磷脂抗体阳性则易并发心包积液、瓣膜病变及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极容易误诊。我院近年诊治SLE68例。本文对单一系统损害为生误诊的8例SLE进行分析,以吸取教训。1误诊分析1.1以心脏损害为突出表现的SLE误诊例1,女,16岁,反复发作Ⅰ°~Ⅲ°A-VB,心包积液,伴低热、关节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nuA在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AnuA,同时进行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检测。结果在SLE患者中,AnuA的阳性率是80.9%,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是55.9%,抗Sm抗体的阳性率是41.2%。结论AnuA对诊断SLE具有高度特异性和较高敏感性,是SLE的又一标志性抗体,在SLE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