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后,我院奉命派出两支医疗队赶赴重灾区北川和汶川进行现场救治,现将救治伤员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丽  符会珍 《甘肃医药》2009,28(3):238-239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波及范围广、震级大、震源浅、灾害重,波及到甘肃陇南地区,部分地方成为重灾区。尤其在山区,群众的房屋顷刻问被摧毁,财产损失的同时还有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我院承担着武都区市内及周边乡镇群众的急救任务和灾区伤病员的主要救治工作,现将地震伤员的救治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骨折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已是骨折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早期康复治疗能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防止或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提高伤员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我科对我院收治的“5.12”四川地震骨折伤员15例在其住爱心病房期间(2008年5月22日至7月4日)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琴  廖志林  朱方  杨绍林 《西部医学》2009,21(6):1054-1055
本文结合本院在地震伤员救治工作中建立的系统管理机制方面的实战经验,分别就医院建立指挥、救护、后勤保障、信息发布四方面的系统管理机制进行了阐述,说明医院建立系统管理机制能高效、安全、快捷救治地震伤员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突发事件中伤员的救治流程和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方法:成立各应急小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对伤员进行分类治疗.结果:66名住院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转外省治疗6人,其余痊愈出院.结论:规范的救治流程,严密的组织管理是伤员得到有效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姜兰  王慧  安虹  陈燕  魏小桂 《西部医学》2009,21(1):155-156
本文总结了手术救治大批量骨科地震伤员的器械管理经验。通过及时调整工作流程,紧急补充骨科器械和仪器,使用小包装器械和多种消毒灭菌方法,加快器械的周转,从而缓解骨科手术器械的供需矛盾,满足了大批量骨科地震伤员手术救治的需要,保证了骨科地震伤员的救治质量和效率,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杜丽红  何苗  涂小平 《四川医学》2011,32(3):433-435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院内救治中,如何调配人力、物力、抢救和分流等环节,以达到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通过我院对汶川和玉树两次地震伤员院内救治的组织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汶川地震伤救治中我院收入院治疗2196例,死亡27例,截肢截瘫64例,转出省外631例。玉树地震伤患者86例全部收治住院,目前已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在地震造成的批量伤院内救治中,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指挥系统,对人力、物力、抢救和分流各环节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能保证急诊抢救工作有序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面对大量伤情复杂且严重的伤员,首先要采取急救措施,包括迅速建立三通,即快速清除口腔、呼吸道异物;快速建立输液通道,以利抗休克和静脉给药;对有需要的伤员快速插管导尿。紧接着,对严重危及生命的伤情,如大血管损伤、严重颅脑伤、脊柱伤等,优先处理。在救治中坚持“危重者优先、救命第一”的原则。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田伟  马娟 《中国病案》2009,10(6):44-45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1,604例汶川地震住院伤员的救治情况,为建立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应急体系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并分析5·12以来5个月(震后153天)已出院且诊断明确的地震伤员情况。统计分析采用、M进行描述,Х^2检验等方法。结果纳入研究的地震伤员中男性818例(51.00%),女性784例(48.88%)。男性平均年龄(42.00±21.03)岁,女性平均年龄(44.60±22.66)岁。入院时间集中在震后2周内(81.17%)。地震伤员主要来自都江堰市、阿坝州和德阳市。经Х^2检验,不同性别地震伤员手术(Х^2=0.484,P=0.487)和转归(Х^2=0.877,P=0.928)的构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疗机构在面对类似自然灾害时应尽快启动医疗应急救援预案。各医院应该尽快组织医务人员做好救援工作,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钢总医院领导和全体员工立即投入了紧张有序的抗震救灾工作中。5月18日20:00医院接收了来自北川、平武、安县和江油重灾区的37名伤员,分别入住骨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和重症监护室。  相似文献   

11.
地震所致颅脑损伤伤员的救治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地震所致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 ,降低其病死率和伤残率,提高伤员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救治的201例地震所致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资料.结果 地震所致颅脑损伤患者经过实施分级救治的原则,进行手术及非手术积极治疗,GOS评价治愈104例,中残68例,重残24例,植物样状态0例,死亡5例.结论 地震所致颅脑外伤患者通过分级救治,合理安排医疗支援,能够最大限度抢救伤员生命,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12.
压疮的治疗护理在当今的护理工作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尤其是对于多发性损伤的重伤员的护理更是难上加难。患者既有较多的医疗限制,再加上机体多处受伤疼痛,很难接受翻身或变换体位这一预防及治疗压疮的重要措施。因此,我科对汶川地震采取了适合每一个伤员的具体措施。该批伤员在我科住院期间无压疮加重和院内压疮发生。现该批伤员除3人转我院康复科继续康复外,其余29人康复出院。通过总结这段时间压疮护理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害产生的批量伤员如果及时和有效的后送救治将有效地减少国家和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有效降低灾害的致死率[1]。在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区地震伤员的异地救治工作中,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20名伤员。本次救治工作的对象绝大多数来自藏族地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5.12汶州特大地震后我院在大批伤员救治过程中的经验,为以后类似大灾难伤员救治提供有用的参考.方法 对大批伤员按分类及伤情轻重进行处理.结果 通过分类处理伤员,在伤员的救治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在大灾难时对伤员的救治有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批量伤员的救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批量伤员在手术室的救治模式,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尽可能多的生命,减少伤残。方法批量交通伤1批47例,急诊手术11例,在伤后0.8~3h送入手术室,“按伤情分级、分类、优先处理”的原则,分为ABCDE五个配合组(抢救配合组、颅脑外伤配合组、胸腹联合伤配合组、骨科配合组、器械敷料准备及后勤供应组),分三个阶段(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评价总结)有效地实施手术室整体救治。结果急诊手术1批11例,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密切,人力物力急救物资调配恰当。结论手术室批量伤员在分组、分阶段救治模式下组织管理精密科学,分工明确,协作满意,实用规范。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大地震重症伤员特征与分阶段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汶川大地震重症伤员的特征及分阶段救治的经验.方法 通过对伤员和重症的分类统计和数据分析,掌握不同阶段重症伤员的分布特征,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分阶段救治.结果 "5.12"汶川地震后收治的重症伤员主要包括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颅脑外伤、截瘫、截肢、挤压综合征、四肢及骨盆外伤、耐药性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救治过程拟定分三个阶段救治措施,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第一阶段抢救挤压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第二阶段解决伤员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复杂耐药性感染,第三阶段实行"四集中",即实施"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支撑条件、集中收治"的工作方案,降低了死亡率.结论 大地震后重症伤员特征的分析和分阶段科学救治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员病死率,援救伤员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王军武  冉崇福  檀臻伟 《西部医学》2011,23(3):517-517,520
目的探讨玉树地震中后送至我院的伤员存在的心理问题、评价方法和干预措施。方法第一时间成立以神经内科精神专业医生为骨干包括志愿者和护士的心理干预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准确评估伤员的心理问题,科学制定工作方案,针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对象采取个性化治疗,适时评价心理干预效果并及时改进。结果 35例伤员中的2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经过早期积极心理干预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疗效显著。结论玉树地震后送伤员早期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比率较高,早期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5.12大地震发生后,绵阳市骨科医院在短时间内接诊1073人次地震伤员,完成急诊手术110余台次。在不到200人员的中小型骨伤专科医院从容面对困难和战胜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成功完成群体性地震伤员的救治。通过回顾性分析,认识到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和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加强各类医疗预案的必要性。通过快速有序建立立体的救护模式,实行对地震灾害伤员的早期干预救治是减少死亡和残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RAMS评分法在成批地震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CRAMS评分法对1070例地震伤员的伤情严重程度作出分类判断。结果 轻伤(≥7分)569例,重伤(4—6分)486例,危重伤(≤3分)15例,CRAMS分值越低,病死率越高,重伤组需要急诊手术干预的比例明显高于轻伤组。结论 CRAMS评分对成批地震伤员的救治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分值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及时判定伤情,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地震后发生挤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措施.方法在325例地震伤患者中,有35例并发挤压综合征,按其性别、年龄、伤后就诊时间、治疗过程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获救时间、诊治延误及年龄均是挤压综合征发生的高危因素.35例地震伤并发挤压综合征患者均行彻底切开减压,6例痊愈,2例遗留功能障碍,27例截肢.结论 对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伤情高度重视和准确判断,早期诊断,及时充分减压,是对地震伤并发挤压综合征最主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