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3年12月~2007年12月间1 22例HSP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发病季节冬春季占77.05%.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3~14岁占81.14%.主要诱因感染占45.05%.多数病人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占66.39%,部分病人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分别占18.85%、14.75%.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误诊率18.03%.紫癜多在1个月内消退.34.43%病人有肾损害.紫癜超过1月者,肾损害占84.61%,复发者肾损害占88.89%,3例患者因紫癜严重导致皮肤坏死,此3例患者均有肾损害.结论 HSP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冬春季多见,感染为主要诱因,以消化道症状与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HSP病人易出现肾损害,紫癜持续时间长、复发、紫癜严重可能是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6年5月~2009年5月间44例HSP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季节冬春季占了72.7%。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3~7岁占93.2%。多数患者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结论HSP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冬春季多见,感染为主要诱因,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HSP患者易出现肾损害,紫癜持续时间长、复发、紫癜严重可能使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儿童过敏性紫癜3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对2001年8月~2007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3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01~2007年每年的住院构成比依次为0.91%、1.12%、1.25%、1.28%、1.35%、1.48%及1.71%.(2)农村惠儿213例,占63.39%.(3)诱因:感染因素216例(64.29%).进食特殊食物引起64例(19.04%),药物引起56例(16.67%).(4)冬季发病148例(44.04%),春季发病130例(38.69%).(5)出现肾脏症状64例(19.04%),出现关节症状74例(22.02%).出现消化道症状70例(20.82%).(6)血清IgA升高58例(17.26%),IgE升高102例(30.35%).(7)预后:治愈276例(82.14%),好转32例(9.52%).结论:(1)HSP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农村惠儿发病较多;冬春季好发.(2)发病诱因仍以感染为第一位.(3)要重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多系统损害,如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等.(4)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和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临床特征。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2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季节、诱因、临床表现、疾病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HSP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主;2 625例患儿的男女性别比为1.306∶1,其中560例(89.6%)发病年龄414岁;3 625例患者中364例病前无明显诱因,261例有明确诱因,其中感染为第1位诱发因素,尤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进食海鲜、鸡蛋、牛羊肉等异型高蛋白食物,3例于接种疫苗后发病;4临床表现:皮肤紫癜625例(100%),消化系统表现403例(64.48%),关节症状366例(58.56%),肾损害140例(24.48%),神经血管性水肿93例(14.88%);5 140例肾脏受累的患儿中121例(86.43%)发生于起病1个月内,临床表现为仅有血尿者51例(36.43%),仅有蛋白尿者39例(27.86%),同时合并血尿、蛋白尿者78例(55.71%),肾病综合征型36例(25.71%),1例发生肾功能不全,无急进性肾炎及肾功能衰竭患者;6病初误诊为其他疾病21例(3.37%),其中1例因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探查;7经常规抗过敏、抗凝等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因复发再入院病例有142例(22.72%)。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主,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多数患儿发病有前驱感染史,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少数病例表现不典型时,易被误诊,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6年5月~2009年5月间44例HSP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季节冬春季占了72.7%。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3~7岁占93.2%。多数患者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结论HSP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冬春季多见,感染为主要诱因,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HSP患者易出现肾损害,紫癜持续时间长、复发、紫癜严重可能使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48例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6~13岁有34例,发病时间多在9月~次年3月份。主要诱因为感染29例,占60.42%。皮肤紫癜是主要临床表现,可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皮肤紫癜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者易引起临床误诊。紫癜性肾炎是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4 7例 HS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7例 HSP中肾损害 5 1例 ,发生率为 34.6 9% ,其中单纯血尿 11例 (2 1.5 7% ) ,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 37例 (72 .5 5 % ) ,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血尿 3例 (5 .88% )。单纯皮肤紫癜者肾损害发生率为 16 .0 7% ,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为 2 8.5 7% ,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为 5 8.0 6 % ,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加关节症状者为 6 6 .6 7%(P<0 .0 1)。结论  HSP患儿易发生肾损害 ;HSP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特别是消化道症状与肾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60例HSP患儿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发病年龄在3~14岁,多见于5~10岁,女性多于男性(比率为2:1),冬春季好发;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因.(2)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皮肤紫癜,累及双下肢(100%),其次是臀部(30%)、双上肢(13%)、颜面(7%);80%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30%皮肤紫癜于病程中反复出现;少数以胃肠道及关节症状首发.(3)60%患儿关节受累;胃肠道症状发生率47%;肾损害发生率13%.结论 HSP皮肤紫癜的发生率100%,关节症状和胃肠症状在大多患儿均可发现,紫癜性肾炎(HSPN)是其严重的并发症,肾脏受损程度直接影响HSP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男女比例1.45∶1;9月份至次年3月份发病高峰期;有呼吸道感染诱因40例(62.5%);均有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48例(75%),关节症状30例(46.9%),肾脏症状10例(15.6%)。结论本病临床特点为紫瘢,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多发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季居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石家庄市<14岁过敏性紫癜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41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0 ~3岁占13.7%,4 ~9岁占72.8%,10 ~14岁占13.5%.其中男:女=1.8:1,城区:农村=1.18:1.分型:单纯皮肤型占23.7%,关节型占28.8%,腹型占39%,肾型占13.6%.HSP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可发现病原体感染率及个人、家族史、环境因素的差异.其中HP、MP、EB感染,有明确过敏史,食物不耐受,剖宫产,生活在二胎或多胎家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家庄市<14岁人群过敏性紫癜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以4~9岁年龄组最多见,城区、农村发病率无差别;腹型紫癜明显增多;HP、MP、EB病毒感染成为HSP最主要的感染诱发因素,有明确过敏史、食物不耐受、剖宫产、生活在二胎或多胎家庭成为HSP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具有腹痛表现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0例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并伴有腹痛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以腹痛为唯一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26 例(21.7%),此外,伴呕吐32例(26.7%),便血70 例(58.3%),皮肤紫癜 108 例(90.0%),关节肿胀 73 例(60.8%),并发肠套叠 6 例(5.0%),尿蛋白阳性 15 例(12.5%)。行胃镜检查79例,主要病变部位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受累,部分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 结论: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痛、便血及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关节肿胀,部分以腹痛为早期唯一表现的患儿易出现误诊,对于具有腹痛症状而常规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者应积极行胃镜检查,必要时配合诊断性治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效果.方法:纳入60例腹型HSP患儿,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将HP( )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给予抗过敏、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抗HP三联疗法.疗程均为2周,随访时间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①腹型HSP HP感染率70%;②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和61.11%,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73%和81.82%,P<0.05).结论:①腹型HSP与HP感染有关;②抗HP三联疗法可提高腹型HSP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辅治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HSP及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腹痛、关节肿痛、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凝血四项,并比较2组反复发作率、肾损害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关节肿痛、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复发作率、肾损害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辅治HSP及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肾损害和反复发作,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双嘧达莫3~5mg·kg-1·d-1及泼尼松1mg·kg-1·d-1治疗。比较2组患儿紫癜症状消退时间、肾损害发病率、发病时间和肾损害的严重程度(尿红细胞,24h尿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各种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肾损害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肾损害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嘧达莫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HSP肾损害,改善HSP患者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认识,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和总体预后。结果所有患儿均有腹部表现,包括明显腹痛20例,呕吐18例,腹胀12例,13例柏油样粪便。虽然所有患儿都有典型的皮肤紫癜,但8例患儿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所有患儿血液中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尿淀粉酶水平增高。并且腹部超声检查发现14例胰腺肿胀。胃镜检查阳性率100%。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腹痛症状。所有患儿均预后良好。出院后6~12个月未出现任何腹部并发症。结论在过敏性紫癜儿童中急性胰腺炎发病率低,与过敏性紫癜的腹部表现在临床上无特异性。因此,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有严重的腹痛时,应评估血清淀粉酶水平确诊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过敏性紫癜伴急性胰腺炎,并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王书书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17,21(8):1429-1431
目的 探讨影响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住安徽省立医院的过敏性紫癜肾患儿40例,以同期收住病房的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合并肾损害的为对照组,进行肾损害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出现肾损害时距离第一次出现皮肤紫癜平均(4.46±1.28)周,首发表现以单纯血尿患儿最多,为15例(37.5%);过敏性紫癜肾患儿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嗜酸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无肾损害患儿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皮疹反复发生>2周的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高于无肾损害患儿.结论 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嗜酸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增加,皮疹反复发生>2周是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需密切监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水平,及早发现肾损害,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高患儿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法骨化醇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019年收治的10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按过敏性紫癜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法骨化醇(0.25~0.5μg/d)口服。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过敏性紫癜复发率,紫癜性肾脏损害(临床)的发生率及CD3+、CD4+、CD8+、 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儿的过敏性紫癜复发率及紫癜性肾损害(临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的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使用阿法骨化醇治疗儿童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皮质类固醇对儿童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10月我科收治反复发作HSP患儿74例,患儿随机分成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42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两组患儿在病程中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合并感染加抗感染治疗、潘生丁、维生素C、钙剂、西替利嗪糖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选用甲基强的松龙(Methy-prednisolone,MP)1~2mg/(kg.d)静脉用药,4~6d后改为泼尼松1mg/(kg.d),分3次服用,每隔5d~7d减2.5mg~5mg,至逐减完为止,疗程3周~4周。结果治疗组皮疹消退、腹痛缓解、关节症状消退及肾损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紫癜复发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43.75%(P〈0.01)。结论皮质类固醇可有效治疗儿童HSP,预防儿童HSP复发。且有一定减轻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