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熊辉 《中外医疗》2012,31(5):78-78
目的探讨自发性左半结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18例自发性左半结肠破裂的病例分析。结果 16例治愈,发生并发症14例,2例死亡。结论自发性左半结肠破裂多发于老年人,多有慢性便秘史,腹内压突然增高是主要诱因,不易诊断,病情变化快,我们应提高认识,尽早手术,这样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损伤一期修补的可行性及其指征.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对23例左半结肠损伤患者施行一期手术修补的治疗过程.结果 术后发生肠瘘2例,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加强营养等综合治疗2个月左右均治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经换药后15~40天均痊愈;全组无1例死亡.结论 左半结肠损伤后可一期手术修补,但仍应结合具体伤情和患者的个体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外伤性结肠破裂Ⅰ期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4例确诊为结肠破裂的患者,先进行充分肠道准备后,再作Ⅰ期修补,周围放置引流管,术后放置肛管。结果:14例患者术后发生结肠瘘2倒,切口感染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Ⅰ期修补和造瘘手术相比并不增加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对结肠吻合口的进一步认识也并不增加。且能避免Ⅱ期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约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结肠破裂Ⅰ期手术30例报告黄启亮陈剑(广西永福县人民医院永福541800)我院1984~1995年间共收治外伤性结肠破裂56例,其中Ⅰ期手术治疗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岁。致伤...  相似文献   

5.
6.
左半结肠病变的急诊手术方案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 ,传统的结肠切除需在术前作肠道准备 ,这是结肠切除吻合的安全保证。我院自 1994~ 1999年治疗急性左半结肠病变Ⅰ期切除吻合术 32例 ,未发生吻合口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2 2~ 80岁 ,平均 5 6岁。 >6 0岁 13例 (40 .6 % ) ,5 0~ 5 9岁 12例(37.5 % ) ,<5 0岁 7例 (2 1.9% ) ,起病 6h~ 14d ,平均 4.5d。手术处理 术中发现肠癌 2 7例 ,肿瘤位于结肠脾曲 3例 ,降结肠 9例 ,乙状结肠 11例 ,直肠上段 4例。 2 7例肠癌皆有结肠梗阻 ,其…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9年~2006年6月利用开放式顺行灌肠法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术中Ⅰ期吻合1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梗阻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2008年我院对30例选择生病例进行常规全结肠顺行灌洗,术中切除病变后切除阑尾从阑尾残端插入一根24F的Fdey导管,钳夹末端回肠,经导管注入37℃生理盐水至结肠流出液清洁为止,最后用0.5%甲硝唑200mL+庆大霉素32U+入生理盐水3000mL中行最后灌洗,以此作为术中肠道准备后,完成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结果全组均愈合,27例伤口Ⅰ期愈合,3例伤口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无吻合口瘘或死亡。结论本法能提高左半结肠梗阻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9.
陈德伦 《华夏医学》2001,14(1):40-41
1993~ 1998年我院普外科收治腹部刀刺伤 310例 ,其中结肠刀刺伤破裂 34例 ,结肠是腹腔内较易受伤的器官之一 ,约占腹部刀刺伤的 11% ,继发腹腔感染和肠漏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处理结肠刀刺伤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步骤。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结肠刀刺伤破裂 34例中男性 2 7例 ,女性 7例 ;年龄 :15~ 2 0岁 14例 ,2 1~ 30岁 12例 ,31~ 40岁 8例 ;损伤部位 :横结肠 16例 ,占 47% ;升结肠 8例 ,占 2 4% ;降结肠 6例 ,占 17% ;乙状结肠 4例 ,占 12 %。受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 2 h,最长 2 1h,平均 5 .4h。1.2 合并伤…  相似文献   

10.
陈剑锋  王波  黄俊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1,(26):143-143,145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Ⅰ期吻合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2月~2010年8月收治的70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0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Ⅰ期吻合术治疗组55例;传统手术治疗组15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二次感染,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术式,Ⅰ期切除吻合术疗效稳定,无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碎骨片行颅骨粉碎性骨折一期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1例颅骨粉碎性骨折常规清创处理,将碎骨片用聚维酮碘处理后,再以1‰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浸泡,复位于骨缺损区,从骨片间隙中将硬脑膜与帽状腱膜对应缝合固定骨片,头皮分层缝合.结果 所有病例无感染及皮下积液,术后复查X线颅骨片或头颅CT扫描显示颅骨碎片愈合,外观塑形好.结论 颅骨粉碎性骨折摘除碎骨片将造成颅骨缺损,将碎骨片复位修复愈合良好,减少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有利于患者康复,对脑组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术中结肠灌洗Ⅰ期切除吻合68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9月~2005年9月,我们对68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用术中结肠灌洗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46例中,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2例。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手术方式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回顾31例梗阻性半结肠癌手术治疗的资料,并对其分析。结果: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病人生时间延长,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42例乙状结肠扭转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对照组分别行单纯复位和复位加固定术式,手术组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结果 乙状结肠扭转一期切除吻合共19例,治愈19例,无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乙状结肠扭转一期切除吻合术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8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成功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根治切除22例,姑息切除6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13.6%),肺部感染3例(13.6%),吻合口瘘2例(9.1%),死亡l例(4.5%),患者死于吻合口瘘致严重腹腔感染.结论对梗阻性左半结肠癌,采用积极的治疗态度,选择手术时机,以肿瘤一期切除肠吻合方式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强  唐国洪  许鸿燕 《吉林医学》2011,(10):1901-1902
目的:讨论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2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果:选择条件适合者56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术中行顺行性肠道灌洗减压,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吻合口瘘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经过术中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术中肠道灌洗易于掌握,对手术的安全和减少术后并发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机械吻合在颈部胃食管吻合术中的可行性和远期疗效。方法 自2001年4月到2002年6月间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118例,其中98例行手工吻合(手工组),20例行吻合器吻合(机械组),统计二组术后3月、6月和12月进食梗阻各发生的例数。结果 颈部胃食管吻合手工组术后3月、6月和12月进食梗阻发生率分别为35.7%、26.5%和23.5%,机械组发生率分别为15.0%、10.0%和10.0%。结论 应用短杆插件式吻合器在颈部胃食管吻合中使用方便、可靠,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工吻合。  相似文献   

20.
曹嵘  徐洋  赵永 《海南医学》2012,23(8):55-56
目的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成功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根治切除22例,姑息切除6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13.6%),肺部感染3例(13.6%),吻合口瘘2例(9.1%),死亡1例(4.5%),患者死于吻合口瘘致严重腹腔感染。结论对梗阻性左半结肠癌,采用积极的治疗态度,选择手术时机,以肿瘤一期切除肠吻合方式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