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冀虎圣  杨俊 《中成药》2007,29(12):1822-1824
葛根素是从中药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肌缺血等疾病,其毒性小、安全范围广。葛根素在体内分布快且广,消除快,无代谢饱和现象,有不易积蓄的特点,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疗效的发挥[1]。微乳(microemul-sion)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以适当的比例形成的一种透明或半透明、低黏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的系统,乳滴粒径范围为10~100nm。采用微乳…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自微乳大鼠肠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葛根素自微乳对大鼠肠吸收的改善作用。方法以离体大鼠外翻肠囊模型研究葛根素自微乳的肠吸收部位和促吸收效果,采用HPLC测定样品浓度,计算累计吸收率。结果葛根素自微乳在各肠段的累计吸收率比较依次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葛根素自微乳的累计吸收率显著高于葛根素混悬液。结论葛根素自微乳最佳吸收部位为小肠中后段,尤其是回肠;与葛根素混悬液相比,葛根素自微乳能够显著改善肠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青藤碱微乳,并对青藤碱微乳及其普通混悬剂在体肠吸收特性进行对比。方法以油酸、吐温80、无水乙醇分别为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制备青藤碱微乳。利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青藤碱微乳及其普通混悬剂在体肠吸收回流液中青藤碱的浓度。结果青藤碱微乳组在大鼠小肠段的吸收明显高于普通青藤碱混悬液组。结论微乳制剂对青藤碱在大鼠小肠内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丹参酮微乳(Tan-ME),并考察其性质及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Zetapals多功能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Tan-ME的粒度及其分布,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微乳粒子形态,建立测定肠回流液中丹参酮ⅡA的HPLC测定方法。结果:Tan-ME乳滴平均粒径为(32.25±6.59) nm,粒度均匀。肠吸收实验结果表明,Tan-ME能促进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吸收,但Tan-ME吸收速率受Tan-ME水相含量影响较大。结论:Tan-ME制剂能够促进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提高丹参酮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丹参酮微乳的制备及大鼠在体肠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丹参酮微乳(Tan-ME),并考察其性质及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Zetapals多功能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Tan-ME的粒度及其分布,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微乳粒子形态,建立测定肠回流液中丹参酮ⅡA的HPLC测定方法。结果:Tan-ME乳滴平均粒径为(32.25±6.59) nm,粒度均匀。肠吸收实验结果表明,Tan-ME能促进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吸收,但Tan-ME吸收速率受Tan-ME水相含量影响较大。结论:Tan-ME制剂能够促进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提高丹参酮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高良姜素自微乳,考察其在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及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 向肠灌流实验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高良姜素浓度,考察高良姜素自微乳在各肠段 中的吸收情况,计算相关吸收参数;以高良姜素混悬液为参比制剂,利用DAS2.1 软件对大鼠血浆药物浓度- 时间曲线进行拟合,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高良姜素自微乳在大鼠整个肠段都有吸收,在十二指 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高良姜素混悬液的2.37、1.70、2.29、3.98 倍,表观吸收 系数(Papp)分别为高良姜素混悬液的3.58、2.56、3.57、5.16 倍。高良姜素混悬液和自微乳的Cmax 分别为 0.245、0.427 mg·L-1,tmax 分别为1.789、1.411 h,AUC0-24 h 分别为1.207、2.059 mg·h·L-1,高良姜素自微乳相对 于混悬液的生物利用度为220%。结论相对于高良姜素混悬液,高良姜素自微乳在各肠段均有良好的吸收, 且显著提高了高良姜素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荆芥内酯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婷  朱慧  丁安伟  张丽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4):1911-1914
 目的 研究荆芥内酯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肠循环模型,采用酚红标记法校正循环液体积,HPLC测定不同时刻循环液中荆芥内酯的含量。结果 不同质量浓度(1.84、3.68、7.36 μg·mL-1)荆芥内酯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202 8±0.007 0)、(0.158 9±0.011 4)、(0.134 2±0.012 2)h-1,且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质量浓度为3.68 μg·mL-1的荆芥内酯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23 8±0.000 6)、(0.012 5±0.000 5)、(0.016 5±0.000 8)h-1,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扎胆管与否以及肠道菌群的破坏,对荆芥内酯的肠吸收影响不大。加入P-gp抑制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其Ka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荆芥内酯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主动转运;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其中十二指肠为其最佳吸收部位。  相似文献   

8.
小檗碱微乳的制备及大鼠在体肠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小檗碱微乳,考察其理化性质及大鼠在体肠吸收.方法:利用伪3元相图得到空白微乳的优化处方,制得小檗碱微乳;考察了小檗碱微乳的黏度、电导率、折光率、粒径;运用大鼠在体肠回流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回流液中小檗碱含量,分析其肠吸收特性.结果:小檗碱微乳的黏度、电导率、折光率、平均粒径分别为2.11 cPa·s,125.5μΩ,1.363,24.0 nm.小檗碱在回肠段的吸收速率最快,小檗碱微乳在回肠段的吸收较小檗碱原料药明显增加(P<0.01).结论:微乳能促进小檗碱在大鼠小肠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在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并与非诺贝特原料药进行对比。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回流实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酚红浓度,HPLC同时测定非诺贝特及非诺贝酸的浓度。结果 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在整个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高于其原料药,两者在50~200 μg·mL-1内的Ka值均基本保持不变,在pH 6.0、6.5、7.4条件下的吸收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Ka值分别为(0.373±0.002 1)h-1、(0.329±0.000 8)h-1、(0.362±0.001 4)h-1、(0.347±0.007 9)h-1。结论 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在整个肠道均有较好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0.
芹菜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单向灌流实验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药物浓度,研究芹菜素(apigenin,AP)肠吸收动力学.结果表明AP在整个肠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且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最快,其次空肠,最后回肠和结肠.AP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的吸收速率常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P<0.05),吸收机制可能有主动转运和异化扩散因素参与.AP在回肠和结肠内的吸收速率常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其在回肠和结肠内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灯盏乙素-聚乙二醇(PEG)酯在大鼠各肠段吸收动力学特征及不同的药物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吸收的影响,以探讨PEG修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对小分子药物口服吸收的影响规律。方法应用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法。结果灯盏乙素-PEG400酯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32 6,0.079 9,0.081 9 h-1;不同浓度的灯盏乙素(30,100,200 mg·L-1)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29 2,0.033 8,0.030 6 h-1;不同浓度的灯盏乙素-PEG400酯(40,130,260 mg·L-1)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57 7,0.162 4,0.170 8 h-1;灯盏乙素,灯盏乙素-PEG200,400,1000酯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33 8,0.154 7,0.162 4,0.068 0 h-1。结论灯盏乙素经PEG化后,口服吸收明显增加,但随着PEG片断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PEG化物的吸收相应减少;灯盏乙素-PEG酯在十二指肠吸收较好;药物浓度对吸收速率常数无影响,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葛根素口服微乳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为进一步探讨葛根素微乳的吸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MTT实验筛选出葛根素在Caco-2细胞中的安全浓度,考察时间、pH值及药物浓度对葛根素微乳吸收的影响。结果 葛根素微乳在Caco-2细胞模型的摄取实验中,随着葛根素微乳浓度的增加,葛根素吸收增加。结论 葛根素微乳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主要吸收机制可能是被动转运。  相似文献   

13.
盐酸帕罗西汀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盐酸帕罗西汀(paroxetine hydrochloride,PRXT)在大鼠消化道各部位的吸收动力学。方法运用在体循环灌流模型,研究大鼠消化道各部位对PRXT的吸收情况,计算和比较Ka值,并分析剂量和流速对结果的影响。结果PRXT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吸收速率常数Ka基本一致(P>0.05),不同剂量条件下各部位吸收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速对Ka值影响显著,P<0.0001,相关系数为0.925。抑制P-糖蛋白(P-gp)后药物吸收速率未有明显变化。各剂量下胃吸收PRXT均较差(<5%)。结论在0.9~9.0mg·kg-1内PRXT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机制属于被动吸收,吸收过程服从一级动力学。P-gp对药物吸收没有影响。胃不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循环流速对Ka影响较大,Ka随流速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齐墩果酸自微乳大鼠在体胃肠道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蕊  苏乐群  黄欣 《中药材》2008,31(11):1695-1698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自微乳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道吸收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根据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减少量来确定药物的吸收。结果:在大鼠胃部,齐墩果酸微乳2h的吸收百分率为10.15%;在小肠中齐墩果酸微乳与胶束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901/h和0.0486/h,肠道最佳吸收部位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和结肠。结论:自微乳给药系统对齐墩果酸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了齐墩果酸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5.
冯亮  蒋学华  周静  杨俊毅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4):1097-1101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动力学,并考察不同的药物浓度和常用的吸收促进剂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方法进行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研究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在胃肠道的吸收情况,并分别考察十二烷基硫酸钠、卡波姆和冰片对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三七皂苷R1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分别为0.056,0.114,0.076,0.085 h-1,人参皂苷Rg1则为0.052,0.121,0.065,0.055 h-1;三七皂苷R1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吸收速率分别为0.122,0.095,0.090 h-1,人参皂苷Rg1则为0.117,0.113,0.109 h-1;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卡波姆和冰片的促吸收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卡波姆和冰片能显著提高肠吸收速率,而十二烷基硫酸钠则没有作用。结论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在小肠上段吸收速率较大,而在胃中吸收速率较小;其吸收速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药物在小肠中的吸收不呈现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除了被动扩散以外,可能还有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卡波姆和冰片对它们在小肠的吸收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模型进行穿心莲内酯的肠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考察穿心莲内酯的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研究穿心莲内酯在不同肠段、不同浓度下的肠吸收特性,采用HPLC-UVD测定样品浓度,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结果:随着药液中穿心莲内酯质量浓度上升,肠吸收速率常数呈线性增加;各个肠段的吸收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穿心莲内酯在小肠内不存在特殊的"吸收窗",在小肠中均为被动扩散吸收。  相似文献   

17.
马钱子碱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马钱子碱微乳,考察马钱子碱微乳对离体小鼠皮的透皮能力。方法Zetapats多功能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马钱子碱微乳的粒度及其分布。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研究马钱子碱微乳的透皮速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钱子碱的含量。结果所制备的含1%马钱子碱的微乳液滴的平均粒径为(48.0±1.7)nm,马钱子碱的平均透皮速率为(47.36±2.87)μg·cm-2·h-1,透皮吸收行为符合Fick’s第一定律。结论马钱子碱微乳促进了马钱子碱的透皮吸收,显现出持续、延时的转运特点,载有马钱子碱的微乳有希望成为马钱子碱的透皮吸收给药的有前途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8.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seaweed minerals (Ca, Zn, Fe) was compared with their inorganic salts, in vivo , using a perfused intestinal loop in the rat. A similar uptake of Ca from both sources was observed (19.1±21.0 vs 9.9±14.7 μmol/cm/min, NS), (mean±1 SD), as for Zn (38.8±26.5 vs 47.4±35.0 μmol/cm/min, NS) seaweed Fe absorption was lower than gluconate Fe (26.4±27.7 vs 76.8±7.6 nmol/cm/min, p <0.001). The overall intestinal uptake of these minerals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ir biological 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