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的迁移现象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重视,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应用。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是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也要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迁移就是检验体育教学是否达到这个目标最可靠的指标。但在体育课上的45分钟之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难度是很大的,因此,有效地利用运动迁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比较多的运动技能,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1 迁移的概念学习的迁移,属运动心理学范畴,是已掌…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育保健课实施运动处方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参加体育保健课学生的特点,探索采用运动处方进行体育保健课的教学。运用运动处方进行体育保健课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更好地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加快健康的恢复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论证运动处方模式在高校软式排球选项课中实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科学的健身运动可以使我们远离亚健康,使我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方法 要求针对不同的亚健康状态、不同的人群,选择最佳的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结果 只有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才是预防和摆脱亚健康的有效对策.结论 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的最佳手段.要想使体育锻炼成功地干预亚健康,前提是运动的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5.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手段可起到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绪发泄、兴趣改变、紧张得到放松,情绪趋向稳定等作用,对情绪及心理状态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体育活动所具有的不同强度、速度、方向和节奏变化的特点来调节和转移心理疾病患者暂时的心理导向,消除患者在机体中所积聚的大量的对心理产生负作用的心理能量。最终达到解除患者已形成的暂时障碍性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运动处方理论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Kapovic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1960年,日本猪饲道夫教授首先使用了“运动处方”这一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使用了“运动处方”(Prescribed exercise)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鞍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现阶段中职生在体育锻炼中能运用运动处方进行科学锻炼的占少数。大多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胜。通过调查分析,试提出解决方案,使运动处方得以在中职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中更好地运用和普及。增强学生的体质,使中职生更好地参与运动,减少运动损伤,从而更加热爱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普通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在参加体育保健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确立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以便体育保健课教师能够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更好地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锻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身康复意识。有目的性地进行锻炼。  相似文献   

9.
根据每个幼儿具体情况量身制定幼儿运动处方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科学地发展幼儿体质,利用家庭来实施幼儿运动处方十分方便、有效,对促进幼儿的体质发展和培养幼儿“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风湿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涉及到运动系统的表现为慢性疼痛和(或)有肿胀、畸形、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的一大类疾病,目前,许多风湿病尚无根治方法。本文主要探讨运动康复在该病治疗方面的突出疗效。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运动处方指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氧运动结合强度训练、柔韧性运动及日常活动可以减少老年人的药物依赖性,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患者接受了不恰当的运动指导,往往不能从运动中充分受益。有效的运动处方应根据疾病特征提出建议,包括运动的频率、强度、形式、时间和级数。身体活动的转变需要多种动机性策略,既包括运动指导也包括运动目标设定、自我监测和解决问题的教育。帮助患者识别有益于情绪和身体的合适活动、不测事件及社会支持,从而增加运动持续率,容易获得满意的健康结果。通过与患者接触和社会支持,医生能够促进生活模式的改变,这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1]。  相似文献   

12.
姚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757-475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群迅速增加,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患者人数已增至4000万以上。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造成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使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运动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的有效性,控制糖尿病的发展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的合理运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和运动处方联合运用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血糖及血脂指标改善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满意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处方制定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它的应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运动负荷试验在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心率与血乳酸值结合、利用无氧阈心率指导运动训练方法,为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量化运动处方的可行性.方法 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每2 min递增20 W的运动功率,每个等级运动末检测血浆乳酸水平,运动过程中自动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自动监测血压等数据.运动试验终止标准据美国运动医学会...  相似文献   

15.
个体化运动处方在肠瘘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处方对肠瘘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态、体能恢复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例肠瘘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处方组和常规运动组,在病情平稳、恢复全量营养后,运动处方组患者按照每天制订的个体化运动处方运动。常规运动组患者自行决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每天记录患者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及运动引起的不适。运动前1天和运动4周后,分别测体重、评估体能和自理能力。结果:运动处方组的运动量显著高于常规运动组。运动后,两组患者体重、体能和自理能力均增加,两组间体重无明显差异,而运动处方组的体能和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常规运动组。结论:个体化运动处方能促进肠瘘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体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中老年健身锻炼者中推行运动处方,能减少锻炼者的盲目性,体现科学性和实效性。因此,对运动处方的基本含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运动处方是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由指导医生、教师或教练员开出的,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1].运动处方具有内容具体性、目标合理性、人体差异性、实行变异性等多方面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人体机能生物节律规律告诉我们,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水平在一日一月甚至一年中有周期性变化,有高潮有低潮。因此,在运动实践中应尽可能地利用这一规律来安排和调节训练与比赛,使人体机能水平得到最大的发展,以获得理想的运动成绩.1 运动训练1.1 训练的时间和量的安排与运动关系密切的身体机能,如交感紧张性、皮质醇分泌量,糖代谢水平,心率和体温等在白天呈较高水平,一般有两个高潮,一在上午9~11时,一在下午5~6时。因此,这两个时期人体机能达较高水平,是安排训练课的最好时间。整堂训练课的时间如长于机能高潮期,则应在高潮期前安排准备活动和轻量的过渡性练习;高潮期后安排整理放松活动或轻量练习;而在高潮期中安排主要的、大运动量的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不同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量化的运动处方.方法: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疾病阶段的需求设计五个等级的运动处方,选择22例普通高校健康学生和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评22例健康人的运动能量消耗量、运动步数、运动中最高心率(HRmax)以及主观疲劳程度分值(RPE),了解不同运动处方的运动量,并测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前、运动结束时、运动后4、12 h的心率、血压、血糖以了解五个等级运动的安全性.结果:五个等级的运动处方运动量是由小到大依次递增;一、二、三级运动处方运动量属微至低强度(相当于20~40 VO2max),四、五级则属于中等强度运动处方(相当50~60 VO2max).结论:五个级别的运动处方对于满足不同疾病阶段和身体状况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需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