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56-2008年我国蓄电池企业铅接触职业危害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956-2008年我国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接触危害情况.方法 在<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3个数据库检索从1980-2009年发表的有关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接触、铅危害和铅中毒的相关文献,检索的关键词为铅、铅接触、铅危害、铅中毒、蓄电池.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蓄电池企业的铅烟、铅尘的平均质量浓度均呈现明显下降.1956-1980年我国蓄电池企业铅烟、铅尘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46、3.32mg/m3,2001-2008年均降为0.22 mg/m3.且我国蓄电池企业各工种的铅烟、铅尘的平均质量浓度也均呈现明显下降.1956-1980年我国蓄电池企业的浇铸、焊接和化成工种的铅烟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37、0.95、3.06 mg/m3,2001-2008年分别下降为0.11、0.15、0.05 mg/m3;1956-1980年我国蓄电池企业磨粉灌粉、涂片、装配、化成工种的铅尘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91、0.74、1.03、2.68 mg/m3,2001-2008年分别下降为0.29、0.13、0.06、0.04 mg/m3.结论 尽管我国蓄电池生产企业的铅烟、铅尘平均质量浓度较过去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仍然超过了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规定的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0.03、0.05 mg/m3),铅污染及危害仍较严重,应继续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了某化工颜料厂和印刷厂62名铅作业工人,并对相应作业点测定铅烟浓度为0.307mg/m~3,铅尘浓度为0.117mg/m~3。另选53名无铅接触支的健康人为对照,对其唾液铅、血铅、尿铅、尿δ—氨革酮戊酸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接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唾液铅排出量的增加,血铅、尿铅的阳性检出率有增高趋势。本文认为唾液铅可作为铅接触指标之一,对铅中毒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铅的危害及剂量—反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调查了某冶炼厂接触铅烟平均浓度为0.034mg/m~3、铅尘平均浓度为0.184mg/m~3。选矿车间。0.096mg/m~3、0.997mg/m~3。烧结车间。0.633mg/m~3、0.270mg/m~3。熔炼车间。接触工人住院驱铅治疗45天后,铅暴露两周、七周、半年进行主要生化指标的检查。根据临床症状与生化指标,表明熔炼,烧结车间工人已受到铅危害,对照组工人未见明显异常。可见铅的危害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症状的发生数与PbB,PbU的浓度成正比,其症状阈浓度分别为PbB20ug/dL,PbU0.04mg/L。铅接触组的正中及尺神经运动NCV,正中及尺神经感觉NCV,均较自身对照为慢(P<0.05)白细胞和自身对照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1991至2008年国内医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关于我国部分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暴露、铅危害和铅中毒情况.方法 在<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3个数据库检索1991至2009年所发表的有关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暴露、铅危害和铅中毒的相关文献,检索的关键词为铅、铅暴露、铅危害、铅中毒、蓄电池.结果 2003至2008年,我国蓄电池企业的铅烟、铅尘浓度均较1991至2002年分别下降了37.14%、24.39%.2003至2008年,我国蓄电池企业铅烟、铅尘CTWA、超标倍数分别为7.3 mg/m3和6.2倍,CSTEL、超标倍数分别为18.7 mg/m3和32.0倍;1991至2002年,我国蓄电池企业铅烟、铅尘平均浓度分别为国家卫生标准的11.7和8.2倍,最大值分别为最高容许浓度的3884.7和5512.8倍.与1991至2002年相比,2003至2008年间各岗位的铅烟浓度均下降,最高为熔铅岗位(83.78%),依次为化成(71.79%)、浇铸(48.57%)、电焊岗位(21.95%);铅尘依次为化成(78.79%)、磨粉灌粉(77.29%)、装配(71.43%)、涂片工种(55.56%).结论 尽管我国蓄电池生产企业的铅烟、铅尘平均浓度较过去有明显下降,但仍然超过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分别为0.03和0.05 mg/m3),铅污染及危害仍较严重,应继续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铅中毒诊断中驱铅前后尿铅含量值的变化规律,特对我市两家蓄池厂40例铅作业工人驱铅前后尿铅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两家蓄电池厂空气铅烟浓度为0.009~46.47mg/m~3和0.025~6.725mg/m~3,铅尘浓度为0.084~11.00mg/m~3和0.049~17.60mg/m~3;驱铅前后一次性晨尿铅浓度各工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驱铅前后尿铅浓度变化有非  相似文献   

6.
本院从1986年1月至1990年11月共收治40例铅中毒病人,男27例,女13例,年龄21~60岁,平均40.5岁。急性中毒3例均用锡壶连续20~30天烫酒饮。慢性中毒者35例为某蓄电池厂工人,2例为某钢丝绳厂工人。蓄电池厂车间空气铅烟和铅尘含铅浓度分别为0.148~0.323mg/m~3、0.205~0.397mg/m~3;钢丝绳厂车间铅烟、铅尘含铅浓度分别为0.075mg/m~3、0.039mg/m~3。接铅工龄3~9年12例,10~19年18  相似文献   

7.
调查分析了某汽车蓄电池厂 336名铅作业工人职业危害情况。结果表明 :该厂车间空气铅浓度与铅作业工人铅中毒患病率呈完全正相关 (r =1.0 0 0 )。隔板、极板、总装车间空气铅污染严重 ,铅烟、铅尘浓度依次为 0 .2 2 6± 0 .32 4 ,0 .4 6 4± 0 .76 6 ,1.92 2± 2 .381mg/ m3和 0 .5 0 2± 1.0 2 9,0 .6 6 9± 1.15 4 ,3.4 18±3.95 2 mg/ m3,铅作业工人铅中毒患病率分别为 1.2 1% ,3.6 2 % ,19.83% ,平均患病率 8.6 3% ,高于全国水平。并扼要讨论了发病机理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某蓄电池企业铅中毒发病状况及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某蓄电池厂自建厂以来共发生377人次的铅中毒,铅中毒的患病率为2.99%,经过持续不断的落实和完善预防控制措施,铅中毒得到了有效控制,1992年以来未再发生铅中毒;在工作场所中铅的浓度为0.31 mg/m3(铅烟的浓度为0.12 mg/m3,铅尘的浓度为0.37 mg/m3)时,则可实现铅中毒的患病率为0;在巩固现有的预防控制水平下,有望继续保持消除铅中毒的控制目标。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铅接触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调查了接触铅烟平均浓度为0.578mg/m~3的蓄电池厂工人53名,0.0015mg/m~3的小焊锡工52名以及0.0006mg/m~3的对照组绣花工50名。从临床症状与生化指标来看,蓄电池厂工人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铅危害,小焊锡工与对照组工人相比未见异常,可见铅的毒性危害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铅的毒性早期症状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和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等。本文见乏力、腹部隐痛和关节酸痛的发生数与PbB、PbU及ZPP的浓度成正比,其症状阈浓度分别为30μg/dl、0.045mg/l及40μg/dl。铅接触的指标可以采用PbB、PbU、ALAD、FEP及ZPP,但作为预防性监护的过筛指标以ZPP为宜。铅接触组的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为慢(P<0.05)。在铅接触组工人中,传导速度的减慢与铅接触程度未见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奉贤区2009-2011年5家蓄电池生产企业铅浓度的监测结果分析,了解电池行业生产环境的职业危害情况,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作业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定点多次(2次)短时间采样法估算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和个体采样实测(TWA)浓度.结果 铅烟平均浓度为0.036 mg/m3,最高浓度为0.260 mg/m3,合格率70.4%;铅尘平均浓度为0.058 mg/m3,最高浓度为0.270 mg/m3,合格率为67.0%.铅烟与铅尘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55,P>0.05);总的定点与个体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87,P>0.05).结论 对铅烟与铅尘作业工人的岗位不同和生产环境不同,应采取不同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减少铅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蓄电池制造行业铅污染状况,分析接铅工人血铅影响因素,为铅中毒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生产车间铅烟铅尘浓度检测和接铅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收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血铅水平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生产车间铅尘、铅烟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均数为分别为0.191mg/m3、0.067mg/m3,超标率分别为41.67%、18.75%。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工龄、抽烟、饮酒、工作所在部门、工种均是接铅工人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饮酒、工种是血铅水平等级提高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铅尘、铅烟重点超标岗位的治理。铸造/铅粉、裁减、研磨、焊接等工种的男性接铅工人为慢性铅中毒的高危人群,提倡戒酒,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调查了158名职业四乙基铅接触者,并对相应作业点测定四乙基铅浓度。汽车驾驶室0.003~0.O24 mg/m~3,汽车修理间0.045~0.081 mg/m~3,另选102名无四乙基铅接触史的健康者为对照,对其血中铅、铜、锌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接触组高于对照组,且血铅、血锌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认为接触四乙基铅的汽车驾驶员及修理工不会导致体内铅、锌的缺乏。  相似文献   

13.
职业铅接触效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217名铅接触工人和68名对照者。高、中、低接触组和对照组的空气铅浓度(TWA)分别为0.164、0.031、0.010、和0.0018mg/m~3。接触组的症状计分、血铅、尿铅和卟啉代谢产物水平(如血锌卟啉、游离原卟啉、尿δ-氨基酮戊酸、粪卟啉)皆显著升高,并呈接触效应关系。锌卟啉和游离原卟啉与空气铅,血铅和尿铅较其它指标关系密切,提示可作为生物监测的替代指标。女工的铅效应较男工严重,表明其对铅毒性较男工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群发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事故特征。方法 运用工作场所现场调查、空气监测、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等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临床资料分析,阐明2017年东莞市某电子厂一起群发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事故致病途径和发病特征。结果 该公司玻壳车间员工共计87人,血铅检出浓度范围为103.15~755.70 μg/L,中位数为364.0 μg/L。超过诊断值水平(>600 μg/L)4例, 超过生物接触限值水平(400~600 μg/L)24例,共计5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尘)接触水平为<0.001~0.022 mg/m3。其余车间408名员工(对照)血铅检出浓度范围为26.91~184.23 μg/L,中位数为53.82 μg/L;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尘)接触水平为<0.001 mg/m3。玻壳车间员工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其余车间(P<0.01),玻壳车间不同岗位、工龄员工血铅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不同性别员工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壳车间员工该种作业和接触方式下血铅水平逐年升高,接触9年后基本维持在生物接触限值水平。结论 玻壳车间员工为涉铅作业,是一起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低于接触限值,经口摄入致群发性职业性铅中毒,主要为用人单位个人卫生管理缺失,经消化道摄入导致群发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5.
铅酸蓄电池制造行业职业性铅危害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铅烟、铅尘、含铅废水和铅固化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其中以铅烟、铅尘对劳动者造成的危害最大。仅2009年我国大陆报告的职业性慢性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就多达1082例,占所有职业性慢性中毒例数的56.59%(1082/1912),位列职业性慢性中毒之首位。本文仅就我国大陆医学杂志1980~2009年发表的浙江、山东、福建、上海、广东等55个省(市)的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暴露、铅危害和铅中毒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对企业职业性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作一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与评价某私营铅蓄电池厂铅作业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后续铅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了解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按GBZ159—2004、GBZ/T160.10~2004和GBZ2.1—2007等对工作场所中铅烟、铅尘进行检测和分析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分析影响工作人员血铅浓度的潜在因素。结果该企业存在铅烟、铅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铅烟、铅尘超标率为92.1%,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增高比例为77.5%;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与工龄、学历、下班前是否沐浴以及铅作业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有关(均P〈0.05)。结论该私营企业存在明显的铅作业危害,应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作业人员健康宣教及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某特大型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投产12年来工作场所铅烟和铅尘及接触人群血铅进行动态分析,评价其预防职业性铅中毒效果。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和基本职业卫生情况;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工作场所的铅烟(尘)浓度,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潘法检测接触人群的血铅水平,并分别依照GBZ2.1—2007和GBZ37—2002进行评价。结果该铅蓄电池生产企业投产以来(2001--2012年)铅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的检测值范围为0.002—3.105mg/m3,中位数0.047mg/m3,合格率45.0%~83.3%,平均合格率61.7%(187/303);铅烟CTWA为0.002~2.523mg/m3,中位数0.039mg/m3,合格率20.0%-100%,平均合格率49.0%(73/149)。铅烟(尘)合格率31.8%~88.9%,平均合格率57.7%(260/452),不同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铅烟(尘)合格率从2002年度的31.8%上升至2011年的88.9%。12年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共7893人次,血铅浓度为0.080~4.213μmol/L,平均为(1.098±0.464)μmol/L;男性、女性血铅分别为(1.131±0.440)、(0.727±0.340)μmol/L,男女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份的增长,人群血铅均值有下降的趋势(R=-0.755,P〈0.01)。12年间血铅〈1.9、1.9~2.9、〉2.9μmol/L人群构成比分别为94.83%、4.78%、0.39%。将血铅分为〈1.9(血铅正常)和≥1.9μmol/L(血铅偏高)2个等级进行构成比的卡方检验,不同年度间接触人群的血铅等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铅〈1.9μmol/L接触人群的构成比从2001年的80.99%上升至2012年的100.00%。共有7人诊断为慢性职业性铅中毒,其中轻度、中度中毒分别为5、2例。结论该企业投产以来铅烟(尘)浓度与接触人群的血铅水平逐年下降,血铅超标率和慢性职业性铅中毒发生率低,预防慢性职业性铅中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职业性铅接触对工人的肝脏毒性,探讨血铅浓度变化和肝脏损害效应指标之间的关系,寻找铅对肝毒性的早期敏感指标。[方法]以蓄电池制造企业108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以同一企业非铅接触的76名工人和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车间空气中铅烟、铅尘的短时接触浓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选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作为肝毒性的效应指标,分析不同血铅水平和肝损害效应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车间空气中铅烟和铅尘的短时接触浓度分别为0.89mg/m3和0.25mg/m3,超标率分别为50.00%和60.00%。②随着环境铅接触水平的增加,ALT和TBIL的异常率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平均浓度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职业限值组存在血铅超标现象,异常率为31.03%。超职业限值组和职业限值组血铅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随着铅作业工龄的增加,血铅、ALT和TBIL的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铅水平的变化和ALT、TBIL异常率的变化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引起血铅明显升高,肝功能效应指标ALT和TBIL不能敏感的反映铅对肝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19.
To estimate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between exposure to respirable silica dust and risk of an attack of silicosis, 1151 workers exposed to silica dust and employed from 1958 to 1987 in a tungsten mine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respirable silica dust concentration to total silica dust concentration was 0.529. Then, the total silica dust concentration in historical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data was converted to respirable silica dust concentration. The free silica content in respirable dust deter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 averaged 24.7%.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for the dichotomous dependent variables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ilicosi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the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ith presence of silicosi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ere age when first exposed, tuberculosis (presence or absence), and cumulative exposure to respirable silica dust. The 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individual cumulative exposure was estimated as 0.079. It impli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exposure to respirable silica dust and risk of an attack of silicosis. The exposure limit for respirable silica dust was estimated as 0.24 mg/m3 under give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0.
To estimate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between exposure to respirable silica dust and risk of an attack of silicosis, 1151 workers exposed to silica dust and employed from 1958 to 1987 in a tungsten mine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respirable silica dust concentration to total silica dust concentration was 0.529. Then, the total silica dust concentration in historical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data was converted to respirable silica dust concentration. The free silica content in respirable dust deter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 averaged 24.7%.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for the dichotomous dependent variables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ilicosi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the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ith presence of silicosi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ere age when first exposed, tuberculosis (presence or absence), and cumulative exposure to respirable silica dust. The 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individual cumulative exposure was estimated as 0.079. It impli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exposure to respirable silica dust and risk of an attack of silicosis. The exposure limit for respirable silica dust was estimated as 0.24 mg/m3 under give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