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增强大学生自我了解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宁夏大学大一至大四本科生426名,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TAS-20)中文版量表和主观幸福感(SWB)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的述情障碍得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主观幸福感总分在学科、是否独生子女、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大学生述情障碍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负相关(P<0.01).述情障碍量表中的情感识别障碍和情感描述障碍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述情障碍的影响.增强情感识别和情感描述能力能够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自尊和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尊、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艾森克问卷中文版(EPQ)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36名医学生施测。结果医学生整体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为68%,高于中等水平,体验积极情感的频率明显高于消极情感(t=9.82;P<0.01)。自尊、外向性(E)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神经质、精神质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在主观幸福感各纬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尊、精神质和外向性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自尊、外向性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师范院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为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18名贫困生和21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 (1)师范院校贫困生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显著低于非贫困生(t=4.811,P<0.001;t=2.043,P<0.05).(2)师范院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差异,生活满意度的不同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7.P<0.05),大一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3)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社会支持相关,其中与外向性(r=0.322,0.444,-0.322,P<0.01)、神经质(r=-0.396,-0.339,0.559,P<0.01)相关性最好.(4)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是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主要的预测因素(β=0.513,P<0.001;β=-0.344,P<0.001),外向性是正性情感主要的预测因素(β=0.277,P<0.001).结论 人格是师范院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述情障碍的关系,为采取手机依赖症状干预和调节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整群随机抽取的61 1名长春市某3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各年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09,P<0.05);述情障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1,P>0.05).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述情障碍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0,-0.195,P值均>0.05);不同性别大学生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86,2.175,P值均<0.05);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突显行为、心境改变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0,2.175,P值均<0.05).大学生述情障碍各维度与手机成瘾倾向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882 ~0.124,P值均<0.01).情绪识别障碍和外向性思维对手机成瘾倾向有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406,0.127,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述情障碍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正相关,述情障碍是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的重要因素.减轻大学生述情障碍状况可减少其对手机成瘾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述情障碍女学生的健康焦虑与人格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对382名高述情障碍和382名无述情障碍女学生的简式健康焦虑量表(SHA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结果进行比较,并对高述情障碍女学生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分与SHAI和EPQ各维度评分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高述情障碍组TAS-20总分为65.94±4.88分,显著高于低述情障碍组的45.47±5.2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06,P<0.001);高述情障碍组与低述情障碍组比较,健康焦虑发生率(x^2=58.770)及SHAI和EPQ各维度评分(t=-5.161~8.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HAI总分及2个因子分与TAS-20总分及F1、F2呈显著正相关(r=0.106~0.306,均P<0.01)。TAS-20总分及F1与EPQ的P因子和N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122~0.160,均P<0.05);TAS-20总分及F1与EPQ的L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0、-0.136,均P<0.01)。结论高述情障碍女学生存在显著的健康焦虑,人格特征为内向、高神经质和精神质、低掩饰性。述情障碍中的难以识别和描述自已情感的2个因子与健康焦虑、人格特征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6.
特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0名珠海特区和50名深圳特区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特区学生生活满意度得分(171.37±21.16),积极情感得分(22.45±7.86),消极情感得分(19.25±6.73);外向性(E)分数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2、0.447、-0.240(P0.05);神经质(N)分数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6、-0.288、0.347(P0.05);女生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区大学生被试的生活满意度均属中等偏下水平,积极情感频率偏低,消极情感的频率更低,总体来看特区大学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属中等水平;外向性(E)人格维度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负相关;神经质(N)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负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正相关;在生活满意度上,女生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与疏离感的关系,为开展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20条目量表中文版(TAS-20-C)和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重庆市2所大学共3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述情障碍与疏离感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且述情障碍总分及因子难以识别情感的得分能够显著预测疏离感总分;方差分析显示,述情障碍阳性组、中性组及阴性组在疏离感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述情障碍与疏离感及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述情障碍来预测疏离感。  相似文献   

8.
分析家庭环境、人格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为提升大学生人际适应性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对唐山市某综合性大学4 49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各维度及总分与人格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负相关(r值为-0.337 ~-0.050,P值均<0.01),与内外倾呈正相关(r值为0.101~0.546,P值均<0.01).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各维度及总分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均呈正相关(r值为0.128~0.382,P值均<0.01),与矛盾性均呈负相关(r值为-0.228-0.100,P值均<0.01).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娱乐性、矛盾性和亲密度,人格的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均进入了对人际适应性的回归方程(P值均<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人格在家庭环境和人际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的家庭关系越亲密,对外界的兴趣和参与度越大,家庭矛盾越少,性格越外向,人际适应性越好;家庭环境通过人格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团体箱庭和团体辅导2种方法对青少年述情障碍的干预效果,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述情障碍量表少儿版筛选安徽省六安市金钥匙学校和阜阳市童庄学校五至八年级的学生759名,将选取的52名述情障碍者分为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团体辅导组(17人)、团体箱庭组(13人)和对照组(22人),团体辅导组和团体箱庭组分别进行相应的干预活动,为期2个月,每周1次,每次活动持续时间约为70 min,各组均进行8次;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活动.干预结束后应用述情障碍量表少儿版评定干预效果.结果 团体辅导组述情障碍总分、情感识别障碍得分和外向性思维得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箱庭组情感描述障碍得分干预后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团体辅导和团体箱庭干预青少年述情障碍都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在监女犯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284名在监女犯进行自我概念、述情障碍和应对方式的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 女犯自我概念低于其他群体,述情障碍明显,应对方式策略偏差.犯罪类型影响女犯的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批评(F=3.028、3.373、4.314,均P<0.05);服刑年限与外向思维相关,年龄与自我批评、合理化相关(r=0.134、-0.136、0.149,均P<0.05);婚姻状况影响自我认同、情感描述障碍、自责、退避和合理化(F=3.553、3.729、5.327、3.348、5.534,P<0.05~0.01);文化程度对积极自我概念、述情障碍和自责有显著影响(F=5.590、14.997、7.768,P<0.05~0.001);家庭居住地影响积极自我概念和述情障碍(t=3.078、-2.939,均P<0.01);经济收入对自我概念和自责有显著影响(F=4.630、3.860,均P<0.05).结论 提高在监女犯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降低述情障碍,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而促进教育改造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驻守特殊环境官兵的述情障碍与焦虑的状况及其二者的关系。方法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焦虑自评量表(SAS)对驻守偏远山区工作的4000名官兵进行测定,并分析SAS与TAS-20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11.2%的官兵有述情障碍、26.0%的官兵有述情障碍倾向,26.4%的官兵存在焦虑情绪;述情障碍总分及其3个因子得分与焦虑均呈正相关(r=0.260~0.390,P0.01)。结论驻守偏远山区的官兵普遍存在述情障碍,焦虑检出率较高;情感辨别、描述困难及外向性思维等方面的述情障碍与焦虑情绪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学类高校境外生源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以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探讨医学类高校境外生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易量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广东省医学类高校410名境内生源以及218名境外生源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境外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低于境内生,港澳生与非港澳生主观幸福感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境外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年龄、专业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境外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呈正相关,与神经质以及掩饰质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境外生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境外生中港澳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支持、内外向人格以及神经质,非港澳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掩饰质、外向、朋友支持等。结论社会支持、内外向、掩饰质以及神经质是境外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述情障碍表现,研究其规律性。方法7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肺癌组)治疗前接受了“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估,并与63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肺癌组的“难以识别自己的情感”、“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外向性思维等因子评分和TA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有明显的述情障碍表现,医护人员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及其与述情障碍的关联强度,为干预高职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整群抽选安徽省3所高职学校学生4 147名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网络成瘾量表(IAT)、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分别评定研究对象网络成瘾行为和述情障碍状况。结果 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总检出率为8.3%,男生检出率(13.0%)高于女生(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0,P<0.01)。网络成瘾组高职学生的述情障碍总分、缺乏识别感情能力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组(t值分别为-11.76,-9.17,P值均<0.01)。控制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等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述情障碍症状的高职生发生网络成瘾的风险更高(OR=3.85,95%CI=2.93~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职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较为普遍,有述情障碍的高职学生应作为网络成瘾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了解大学生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与人格特征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吉林和浙江6所高校的1 244名学生,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童年期负性事件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6.64%,自杀意念得分女生(8.47±2.20)高于男生(5.92±1.25),农村学生(7.90±0.92)高于城市学生(5.68±1.16).有84.57%的大学生至少经历过1种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精神质、神经质呈正相关,与内外向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0.42,0.65,-0.58,P值均<0.01).精神质、神经质在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和大学自杀意念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54,效应量分别为13.19%,39.33%.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及人格特征密切相关,人格特征在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了解我国学龄儿童性别角色认知现状及其与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为性别认同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及成人期生殖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武汉市1所小学三~五年级269名学生进行儿童性别角色认同问卷和CBCL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级儿童性别偏好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551,P=0.002),不同年级男童性别偏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0,P=0.013).性别满意度与儿童内、外向行为问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5,-0.53,P值均<0.01);性别典型性与外向行为问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17,P<0.05);性别认同总分与儿童内、外向行为问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32,-0.36,P值均<0.05).结论 三~五年级儿童总体性别认同程度较高,儿童的性别满意度、性别角色认同程度与儿童身心健康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性儿童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家庭环境特征及家庭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为创伤性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艾森克人格儿童问卷和家庭环境特征量表,对筛选出的69名9~15岁创伤性儿童进行施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家庭经济收入、亲密度、知识性、外向性与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指数均呈正相关,神经质得分与幸福感得分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外向性、亲密度、知识性、家庭经济收入对创伤性儿童主观幸福感均有影响,可能释幸福感累积变异量的51.1%。结论人格、家庭环境特征以及家庭经济收入对创伤性儿童主观幸福感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睡眠卫生在人格特征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ACEs青少年289名,采用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人格特征、睡眠卫生和睡眠质量状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ACEs青少年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34.6%;存在睡眠障碍的ACEs青少年内外倾、睡眠卫生得分明显更低,神经质、精神质得分明显更高。神经质、精神质得分与睡眠卫生(MC-ASH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关系(r=-0.52~-0.33,P0.01),与睡眠质量(PSQI)总分呈正相关关系(r=0.54,P0.05);MC-ASH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r=-0.51~-0.33,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睡眠卫生部分中介神经质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中介效应值为0.26(95%CI:0.107~0.429),占总效应(0.51)的51%;睡眠卫生完全中介精神质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中介效应值为0.07(95%CI:0.021~0.121),占总效应(0.11)的63.6%。结论 ACEs青少年睡眠障碍检出率高,神经质、精神质与睡眠障碍均呈正向关联,睡眠卫生中介神经质、精神质与睡眠障碍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探讨正念训练对某医科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招募山西医科大学本科生9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最终得到有效数据的实验组38人参加为期9周的正念训练,对照组36人不进行任何干预.训练前后进行正性负性情感量表(PANAS)、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CASLSS)、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脑电α波、肌电和心率的测量.结果 两组被试所有指标训练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实验组正性情感(3.00±4.84 vs-0.64±4.66)、生活满意度总分(10.53±19.04 vs-1.83±24.47)、心理幸福感总分(15.05±23.90 vs-2.64±28.92)的增值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92,2.433,2.875,P值均<0.05),负性情感(-3.08±4.49 vs 0.53±3.46)的差值低于对照组(t=-3.857,P<0.01),脑电α波的增值高于对照组(t=5.912,P<0.01),肌电和心率的差值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878,-2.134,P值均<0.05).结论 正念训练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改善心理和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女性戒毒人员述情障碍与自我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运用自我接纳问卷(SA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山西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女性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戒毒人员自我接纳因子与自我接纳总分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 <0.01),高述情障碍者比例为57.32%,高于普通人群;自我接纳因子与述情障碍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接纳低分组在述情障碍总分及 F1、F2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自我接纳高分组;以述情障碍总分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戒毒次数、自我接纳因子进入方程,对方程的预测力为16.2%。结论女性戒毒人员的自我接纳水平较低,述情障碍程度较高,自我接纳对述情障碍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