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映霞  许腾  田俊生  秦雪梅 《中草药》2021,52(3):736-743
目的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柴归颗粒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抑郁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探讨柴归颗粒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柴归颗粒(8.3 g/kg)组,给药1 h后造模,持续28 d。收集大鼠肠道内容物,提取总DNA,根据细菌16S rRNA V3~V4区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栖热菌门(Therm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栖热菌属Therm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青枯菌Ralstonia、纤毛菌属Leptothrix、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相对丰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归颗粒可调节CUMS大鼠肠道菌群的构成,显著回调栖热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水平(P<0.05、0.01),显著降低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水平(P<0.01),显著升高栖热菌属、不动杆菌属、甲基杆菌属、青枯菌属、纤毛菌属和苍白杆菌属相对丰度水平(P<0.01)。结论柴归颗粒可能通过调节参与精氨酸代谢途径的肠道菌群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肠道菌群变化研究当归拈痛汤治疗风湿热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风湿热痹模型组(FSR组)、当归拈痛汤(DGNTT)低、中、高剂量组(5.67、11.34、22.68 g·kg-1),甲氨蝶呤组(MTX,1.35 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注射灭活结核分支杆菌(Mtb)佐剂进行免疫,置于风湿热环境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64 h干预造模。初次免疫当天起,给予大鼠灌胃给药,连续灌胃28 d。对大鼠进行关节炎指数(AI)检测,使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足趾容积变化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改变,并且采用16S r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法分析给药治疗前后大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当归拈痛汤能够减轻风湿热痹证AA大鼠滑膜组织增生和炎症程度及血管翳形成,并且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FSR组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9、拟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P<0.01),拟杆菌门、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1);与FSR组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人群肠道菌群的丰度及物种差异性。方法:将115例受试人群按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收集受试者粪便,运用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比较不同BMI受试者肠道菌群组成和丰度差异。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可见超重组和肥胖组群落丰度和多样性较正常组低;不同分组的肠道菌群组成在OTU水平有明显差异;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是3组肠道菌群共有的优势菌门;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和瘤胃球菌属为多组比较显著差异的菌属(P<0.05)。肥胖组和正常组相比,拟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菌属、柯林斯氏菌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不同BMI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组成有差异,肥胖和超重人群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拟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菌属和柯林斯氏菌属等菌属丰度变化明显,提示其可能参与人体脂肪的积累过程。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肠道微生态相关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探讨七味白术散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治疗组。空白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治疗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二甲双胍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七味白术散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采集大鼠粪便;用高通量测序16S rRNA分析菌群的多样性及差异。结果:干预4周后,治疗组、二甲双胍组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七味白术散能显著上调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艾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以及拉克氏梭状芽胞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异杆菌属(Allobaculum)等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的相对丰度(P<0.05);干预后未分域未分界细菌属(unclassified_k__norank_d__Bacteria)、纺锤链杆菌属(Fusicateni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可以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上调多种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的丰度,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定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药膳糊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参苓白术药膳糊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机制。方法 将30只SPF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蒙脱石散组、参苓白术汤剂组、参苓白术药膳糊组,每组6只,正常组大鼠正常饲养,余鼠以高乳糖联合水平台站立方法制作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应给药治疗7d。治疗结束后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大鼠粪便菌群变化。结果 造模后正常组大鼠体重显著重于其他组(P<0.05)且造模大鼠腹泻率为100%。治疗7d后,参苓白术药膳糊组大鼠体重显著重于其他造模组(P<0.05)。在门水平,参苓白术药膳糊可以显著增加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丰度,降低疣微菌门、拟杆菌门丰度;在属水平,参苓白术药膳糊可以增加乳杆菌属、异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降低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阿克曼菌属、螺杆菌属、颤螺菌属、副拟杆菌。结论 参苓白术药膳糊可以改善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肠道中有益菌丰度,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30例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患者的粪便样本做为观察组,收集13名健康人体检粪便样本为对照组,分别提取两组样本中细菌总DNA,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各组的粪便样本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杆菌门、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丰度明显增加(P<0.01)。Ⅱ期患者的双歧杆菌属、柯林斯菌属明显高于Ⅲ期患者(P<0.05)。结论湿热蕴结型结肠癌与肠道菌群结构紊乱相关,关联度较高的为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相对丰度的升高,益生菌双歧杆菌相对丰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麦冬多糖调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只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Exendin-4组和高剂量+Exendin-4组,每组10只。干预2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GLP-1水平;对各组大鼠进行16S-rDNA肠道菌群测序;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葡萄糖激酶(GCK) mRNA及脂肪组织葡萄糖转运体(GLUT4)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HOMA-IR、拟杆菌门丰度、普氏菌属丰度、瘤胃球菌属丰度明显升高,血清GCK、GLUT4 mRNA及GLP-1表达水平、厚壁菌门丰度、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乳酸杆菌属丰度、密螺旋体属丰度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Exendin-4组大鼠FBG、HOMA-IR、拟杆菌门丰度、普氏菌属丰度、瘤胃球菌属丰度明显降低,血清GCK、GLUT4 mRNA及GLP-1表达水平,厚壁菌门丰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肠道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卵蛋白诱导联合完全弗氏佐剂建立RA家兔模型,将造模成功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益生菌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另取6只家兔作为正常组。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犊鼻”,30 min/次,益生菌组予益生菌胶囊溶液(14.5 mg/kg)灌胃,均1次/d,连续2周。测量家兔膝关节周径、痛阈,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和滑膜组织病理形态,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加、痛阈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膜损伤严重,杯状细胞缺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关节囊滑膜表面粗糙,滑膜细胞增生、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肠道菌群物种数目及均匀度减少,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减少(P<0.05,P<0.01),脱硫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P<0.01),弯曲杆菌属、劳森氏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增加(P<0.01),赫山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针刺组针刺百会、神庭,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14 d。14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并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16S rR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组成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m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大鼠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所占比例升高,厚壁菌群所占比例降低;针刺组大鼠乳酸杆菌、拟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副杆菌属、产粪甾醇真细菌、瘤胃菌科、颤螺旋菌科所占比例升高,毛螺菌科、罗姆布茨菌所占比例降低。结论:针刺能提高IS大鼠的肠道菌群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在门和属分类水平下,针刺可以调节IS大鼠肠道菌群群落丰度的改变,改善肠道微生态;针刺改善IS大鼠神经功能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及艾灸“足三里”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尿酸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5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氧嗪酸钾联合次黄嘌呤灌胃构建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14只。选择“足三里”穴进行针刺或艾灸治疗,治疗2周后检测小鼠血清尿酸,16S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U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升高,Lachnoclostridium菌属丰度升高,颤杆菌克属、罗斯氏菌属丰度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艾灸组SU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下调,针刺组另枝菌属丰度升高,Lachnoclostridium丰度下降(P<0.05),艾灸组副拟杆菌属丰度升高,Lachnoclostridium、肠杆菌属丰度下降(P<0.05),其中Lachnoclostridium菌属与SUA含量呈正相关(r=0.388,P=0.037),另枝菌属与SUA含量呈负相关(r=-0.387,P=0.038)...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肾俞"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性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艾灸组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弗氏完全佐剂(CFA)复合造模方法复制AA模型。艾灸组于"足三里""肾俞"进行艾灸干预,每穴20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21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后结肠组织炎性因子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16SrRNA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后肠道菌群。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AI评分升高(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足跖肿胀度、AI评分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IL-1β、TNF-α、IL-6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结肠组织IL-1β、TNF-α、IL-6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TUs数目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OTUs数目增多(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impson指数升高、Chao1和Ace指数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Chao1、Ace指数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未分类的梭状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普氏菌属、未分类的普氏菌属及未分类的紫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5),未分类的毛螺旋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未分类的梭状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未分类的普氏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未分类的毛螺旋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肾俞"能够改善AA大鼠关节症状,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初步探讨中药黄连解毒汤(HLJDD)干预作用影响。方法 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模型组(M组)、HLJDD组(H组),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W组),每组各4只。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常规饲养,HLJDD组按0.027 g/(kg·d)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6周。干预结束后,取出盲肠内容物(新鲜粪便),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组大鼠肠道微生物测序覆盖度在0.997以上,从属水平分析3组大鼠物种丰度聚类分布于4个优势的细菌门:27个属于厚壁菌门类(Firmicutes)、4个属于拟杆菌门类(Bacteroidetes)、3个属于变形菌门类(Proteobacteria)和1个属于疣微菌门类(Verrucomicrobia)门类细菌;Simpson指数表明,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于模型组;3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组成,其中模型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低于模型组;3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属水平上主要由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大肠志贺氏杆菌属(Escherichia Shigella)组成,其中益生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在模型组明显降低,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模型组。结论 SHR肠道菌群结构失于平衡状态,菌群多样性有一定程度下降,HLJDD可能通过增加SHR菌群多样性、降低SHR致病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升高SHR益生菌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达到对抗高血压的作用,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调节肠道菌群角度探讨四君子汤对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及益生菌组,每组10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电图及TTC、HE染色确定心肌梗死情况,HE染色检测肠黏膜结构变化,治疗前后超声评估心功能,并于治疗后行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心肌HE染色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较假手术组数量减少,细胞形态萎缩,肌纤维疏松;结肠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结构破坏,细胞排列紊乱,绒毛萎缩、粘连,隐窝减少、排列不规则,腺体正常结构消失、呈空泡状。超声结果显示,治疗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明显变薄,心腔增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减少(P0.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大鼠LVEDd、LVESd显著减少(P0.001),LVEF显著增加(P0.001)。测序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肠道菌群失衡:在门分类水平,表现为厚壁菌门丰度显著减少(P0.001),拟杆菌门及疣微菌门丰度显著增加(P0.001,P0.05);在属分类水平,表现为乳杆菌属、厌氧芽孢杆菌属丰度显著减少(P0.001,P0.05),Muribaculaceae_norank菌属、艾克曼菌属丰度显著增加(P0.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大鼠肠道菌群失衡显著改善:在门分类水平,厚壁菌门丰度显著增加,拟杆菌门丰度显著减少(P0.05);在属分类水平,乳杆菌属、厌氧芽孢杆菌属丰度显著增加,Muribaculaceae_norank菌属丰度显著减少(P0.05)。结论四君子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HUA)大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穿山龙总皂苷组(TSRDN),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组连续35 d给予10%酵母饲料和5%氧嗪酸钾溶液进行HUA模型复制,从第15~35天,穿山龙总皂苷组按照480 mg/kg的剂量灌胃给予穿山龙总皂苷溶液。结果:连续造模14 d即可复制HUA模型,SUA、SBUN水平升高(P<0.01)。连续给药干预21 d,穿山龙总皂苷能够显著降低SUA、SBUN水平(P<0.01)。HUA大鼠肠道菌群中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相对较高(P<0.01)。穿山龙总皂苷能显著升高HUA大鼠肠道菌群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梭菌属、瘤胃菌属、鼠李糖乳杆菌种、约氏乳杆菌种、罗伊氏乳杆菌种的丰度(P<0.05,P<0.01)。利用GC-MS技术检测大鼠粪便中SCF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穿山龙总皂苷能显著提升HUA大鼠粪便中丙酸、丁酸的含量(P<0.01)。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以调控菌群代谢产物SCFA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肠菌与痰热腑实证证候间的内在联系。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的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指南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在入院48 h和证候转变的24 h内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价和粪便采集,在入院当天和14 d进行疗效观察和生活能力评定。运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对采集的样本进行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特征。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用药后NIHSS、mRS评分、临床症状中舌质、便秘、咯痰、积分、痰热腑实证证候积分明显降低,BI总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中的舌质、舌苔、脉象积分,NHISS评分和痰热腑实证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平均(5.0±1.4)d证候转变,对照组平均(7.5±3.8)d转变(P<0.05)。在门水平上,治疗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丰度升高,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丰度明显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治疗组拟杆菌属近持平,普雷沃氏菌属、粪栖杆菌属、乳酸杆菌等益生菌丰度提高,另枝菌属、副拟杆菌属、埃希氏-志贺氏菌属等条件致病菌丰度明显降低(P>0.05)。肠菌与痰热腑实证证候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粪栖杆菌属丰度与咳痰、普雷沃菌属与便干便秘呈负相关,厚壁菌门与舌质,变形菌门和咳痰,梭杆菌门与咳痰、舌质之间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该药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益生菌,减少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来改善中医证候,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从而提高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针灸对克罗恩病(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溶液灌肠4周构建CD大鼠模型,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选取天枢(双侧)、气海穴进行干预,西药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溶液灌胃干预。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收取大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对进行物种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和基因功能代谢预测分析等。结果: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紫单胞菌科、普雷沃菌科、拟杆菌科、普雷沃菌属等的相对丰度升高,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毛螺菌科、瘤胃菌科、乳酸杆菌属等的相对丰度降低;在经过隔药饼灸和电针治疗后,上述大多数微生物相对丰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肠道菌群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Simpson等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上述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功能预测分析发现隔药饼灸和电针均能调节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的功能基因。结论:CD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关,针灸能够调节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齐云菲  牛明了  张龙江 《中成药》2023,(7):2388-2392
目的 研究麻仁丸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肠道菌群在麻仁丸发挥疗效中的关键作用。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麻仁丸组。采用洛哌丁胺制备功能性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14 d。采用16S rRNA技术分析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组成,高通量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粪便中次级胆汁酸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总数和粪便含水率均降低(P<0.05),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P<0.01),次级胆汁酸含量减少(P<0.05);经麻仁丸给药后,大鼠粪便总数和粪便含水率升高(P<0.05),多种次级胆汁酸含量恢复(P<0.05),肠道菌群多样性恢复(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等物种丰度增加。肠道菌群与次级胆汁酸含量密切相关。结论 麻仁丸可改善功能性便秘大鼠的便秘症状,调节大鼠肠道微生态,增加益生菌丰度,影响次级胆汁酸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生湿热证人群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性。方法选取2019年4—9月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24例内生湿热证患者作为湿热组,选取同期8~14岁健康男童20例作为对照组,取2组粪便样本,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对肠道菌群进行16S rDNA基因V3~V4可变区检测,运用QIIME、STAMP及LEfSe进行Alpha、Beta多样性分析,鉴定差异性菌属。结果湿热组的Shannon指数、Evenness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主坐标分析显示2组样本菌群结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分类水平上,湿热组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比值呈下降趋势,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属分类水平上,湿热组布劳特氏菌属、迟缓埃格特菌的相对丰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瘤胃球菌属、双歧杆菌属、Alistipes、颤螺菌属、Odoribacter、Anaerostipes、无色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内生湿热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其发病主要与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比值下调,迟缓埃格特菌属丰度上升,瘤胃球菌属、双歧杆菌属、颤螺菌属丰度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来曲唑连续灌胃制备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 IR)模型,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0.135 g/kg组、半夏泻心汤5.31 g/kg组以及半夏泻心汤+二甲双胍(5.31+0.135)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28 d后称大鼠体质量、卵巢,计算子宫指数,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指数(HOMA-IR);用16s rDNA扩增子焦磷酸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体质量、子宫指数明显升高,大鼠动情期紊乱,血清睾酮(T)含量、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比值明显升高,HOMH-IR指数明显升高,血糖升高(P<0.05),大鼠肠道Chao、ACE指数明显降低,拟杆菌门/后壁菌门比值明显升高,普氏菌属丰度明显升高,苏黎世杆菌属、乳酸杆菌属、阿克曼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丰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20.
李艺璇  姜艳玲  廖镒  王伟  欧儒珍  唐树杰  孙国栋 《中草药》2022,53(22):7121-7128
目的 研究人参固本口服液对椎间盘退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8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布洛芬(90mg/kg)组和人参固本口服液(3mL/kg),每组7只。采用尾部全层穿刺法制备椎间盘退变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8d,拍摄尾部核磁共振;采用苏木素-伊红(HE)、番红固绿染色观察小鼠肝、肾、椎间盘的病理变化;采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结肠内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椎间盘结构明显破坏;肠道菌群α多样性分析Chao指数、Shannon指数无明显差异,β多样性PC1、PC2水平均有明显偏移;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巴氏杆菌门(Patescibacteria)、杜氏杆菌属Dubosiella、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0.01),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固本口服液组失序的椎间盘结构得到修复;肠道菌群α多样性Chao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升高(P<0.05),β多样性在PC1水平更趋向于假手术组;疣微菌门、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阿克曼氏菌属、回肠杆菌属Ile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0.01、0.001),粪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01)。结论 人参固本口服液能够修复髓核、纤维环的结构,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过程,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肠道菌群微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