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减少移动γ射线探伤事故的发生,解决γ放射源的日常监管问题。方法 分析移动γ射线探伤的作业特点、存在的安全风险和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结果 从放射源库管理、审批制度、监督检查、应急机制和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γ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管理对策。结论 通过提高监管水平、完善法律细则、加强基层环保部门能力建设能够有效减少辐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解决北京市移动X、γ探伤单位日常监管问题。方法 对现有单位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提出对北京市辐射工作移动X、γ射线探伤行业监督管理对策。结论 通过完善审批、增加培训、提高现场监管水平、建立事故应急体系方面加强对移动X、γ探伤单位的监管,可以保障北京市移动X、γ射线探伤行业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模拟探伤现场的辐射剂量监测来介绍微小防护区安全射线检测技术(M-RT)的应用及在安全防护方面的优越性。方法 通过运用M-RT后监测作业现场的相关控制辐射剂量来设置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并和传统γ探伤辐射防护距离比较。结果 运用M-RT后控制区和监督区的防护距离分别减少了97.4%和96.2%,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 M-RT采用了新型的专利技术,大大减小了作业现场的辐射剂量,杜绝了放射源卡源或源脱落等事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在微小区域内的安全射线检测技术,具有很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X射线探伤单位探伤室调查和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当前X射线探伤室应用单位安全管理概况,为加强辐射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全国核技术利用安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的要求,调查X射线探伤单位的安全管理和探伤室屏蔽体外的X射线辐射水平,并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部分X射线探伤单位的辐射安全管理及探伤室防护水平不能满足有关标准要求。结论 探伤单位的辐射安全意识急需提高,辐射防护措施有待加强;辐射监管部门应加强对X射线探伤单位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5.
杨斌 《中国辐射卫生》2014,23(4):355-357
目的 通过对现有X-γ射线探伤室安全防护现状的研究,探索较为有效的安全联锁防护方法,达到保护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目的。方法 采用门机联锁、剂量联锁、剂量值配合警报器联锁等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为探伤室设计安全联锁防护方案。结果 通过对安全联锁装置的优化、创新设计,使X射线探伤室安全联锁合理化,为γ射线探伤室提供合理有效的安全联锁方法。结论 对不同的场所采用不同的联锁设计,可大为改善和发展安全联锁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防止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避免γ射线移动探伤辐射事故发生。方法 采用实例分析方法,以某探伤企业在江苏南通作业为典型案例,探讨如何实现和做好移动探伤γ源异地源库建设。结果 从建设主体、辐射防护措施、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落实建设要求,实现了γ射线移动探伤源库异地建设,满足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且方法实际可行,操作性强,提供了很好的实际借鉴。结论 落实异地源库建设,能够切实有效减少γ射线移动探伤异地作业过程中辐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辐射监管是在满足辐射正当性条件下,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使个人受照射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方法 针对野外探伤作业工作环境开放,工况条件复杂,防护困难等特点,加强辐射监管。结果 完善、落实探伤作业规范和标准。结论 降低了放射源丢失可能性,减少了职业和公众照射剂量,及发生误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强放射源管理,确保山东省辐射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方法 通过资料调查,分析放射源应用现状。结果 总结出放射源应用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管理体系,协调理顺各监管部门关系,尽快建设山东省放射性废物库。  相似文献   

9.
蒋云 《中国辐射卫生》2012,21(3):324-325
目的 实现医院核医学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的规范化,确保医用辐射安全。方法 通过对核医学实践中源项、常用核素和设备应用现状情况的介绍,结合监督管理工作的实践。结果 分析核医学辐射安全与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为审管部门决策管理提供建议。结论 规范化管理是促进核医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源头化管理"为切入点,消除射线探伤生产销售行业的辐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维护社会安定,同时促进行业产业健康发展。方法 对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企业分布、规模、管理制度、场所安全和防护、个人防护、售后回收等开展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度的管理要求和有效对策。结果 通过调研全国范围内辽宁丹东和湖北黄石两个X射线探伤机生产销售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研究相关企业的涉及生产、销售、维修、调试、进口、转让等行为的规范。结论 通过对现有管理各环节认真细致的分析,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加强高校的放射源安全监管,以确保辐射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高校使用和管理放射源的特点。结果 从法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提出高校放射源管理措施。结论 必须强化辐射安全意识,务必保证放射源的安全使用,防止放射性事故发生,以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及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进一步抓好危险放射源的管理,保障放射源的辐射安全。方法 总结分析了近年来省内Ⅲ类以上放射源辐射安全现状、环境辐射和人员剂量监测数据、以及现场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管理经验。结果 2018年云南省现有Ⅲ类以上放射源336枚,主要集中在工业辐照和放射治疗领域。辐射设施基本完好,放射源使用场所周围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在0.045~0.204 μGy·h-1之间,低于相关标准要求。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满足职业人员限值要求。但在安保装置维护、放射源操作和应急准备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 需严格许可证发放等监管力度,强化企业内部辐射安全管理和评估,注重应急培训和核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了放射性工作管理对策和措施。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放射性安全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结果 围绕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可行性性建议,从而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的职业人员健康,确保辐射安全。结论 随普核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内容将不断扩充,管理愈加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环保部门对机场放射性仓贮的监管机制、确保机场航空货运放射性仓贮辐射安全。方法 通过调研国内外机场放射性仓贮的辐射安全管理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我国机场放射性仓贮辐射安全管理建议。结果 明确了机场放射性仓贮的安全管理属于运输管理范畴,目前机场放射性仓贮管理中存在有不足需要加以改善。结论 规范管理、明确机场放射性仓贮安全管理责任,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机场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加强放射性源的管理,确保辐射安全。方法 分析放射性事故可能类型原因及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结果 针对小型密封放射源特点,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结论 预防放射性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人的安全文化素养提高、源的"全链式"管理、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配备好必要的监测仪器。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监测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X射线探伤防护状况,加强管理,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按照GBZ117-2002工业探伤作业场所周围辐射水平,现场探伤周围控制区、管理区范围,探伤机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探伤作业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进行监测。结果 专用探伤室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除部分探伤室的防护门和机房大门外较高外其他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移动式探伤时较专用探伤室操作室内操作控制台的剂量高,工业探伤放射工作人员剂量显示97%的人,年均个人剂量低于5 mSv。移动式探伤作业时,控制区最远达到39 m,管理区最远达到118 m。结论 放射防护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放射防护法规、标准宣贯工作,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并监督检查探伤作业的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控制探伤作业人员的受照剂量,以保证X射线工业探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京市工业探伤人员受照剂量水平。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采用热释光剂量法。结果 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96.8%以上的探伤作业人员年均剂量当量小于5mSv。结论 南京市绝大多数工业探伤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是符合条件、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张乙眉 《中国辐射卫生》2005,14(2):133-133,135
目的 对某企业的一台直线加速器探伤室的防护性能进行辐射安全性评价,并对探伤室的辐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与方法进行探伤室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4MeV直线加速器探伤室的屏蔽防护和安全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探伤室运行时,有关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完善新建废物库安全管理模式,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方法 总结江苏省原有城市放射性废物运行16年来的管理经验。结果 介绍了江苏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投运以来安全管理情况以及对环境的辐射影响监测结果。结论 按照国家现行的法规和标准要求,通过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确保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全运行,不会对环境造成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20.
某工业企业固定式X射线探伤室验收监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工作现状,探索如何对其周围辐射环境进行监测。方法 对具体探伤室周围的辐射环境进行监测。结果 探伤房周围X-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符合《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中规定的屏蔽墙外剂量限值要求。结论 企业在正常工况运行时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的要求和环评与审批部门的要求后才能建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