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苗族中学生营养状况,为少数民族学生营养状况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土家族、苗族3 402名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2009年土家族、苗族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32% (39/1 680)、1.51% (26/1 722),低体重率分别为21.67% (364/1 680)、18.82%(324/1 722),超重率分别为7.02%(118/1 680)、9.47%(163/1 722),肥胖率分别为3.27%(55/1 680)、4.76% (82/1 722);低体重率土家族高于苗族(x2=4.29,P<0.05),超重、肥胖率苗族均高于土家族(x2=6.69,P<0.01;x2=4.87,P<0.05);低体重率土家族、苗族女生均高于男生(P<0.05),肥胖率土家族、苗族男生均高于女生(P<0.01);高中生营养不良率较高,初中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肥胖率较高.结论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中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应对不同群体的营养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相似文献   

2.
了解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关系,为制定少数民族小学生营养状况改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湘西州土家族、苗族1447名小学生进行体格测试和问卷调查,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土家族和苗族小学生中度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08%,13.13%.对学校体育课持不同态度、饮食生活方式及余暇时间生活方式不同的学生营养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每天吃零食、睡前加餐的学生肥胖率均最高(16.52%,22.02%);每天睡眠时间≥9 h的学生中度营养不良、肥胖率均最高(10.71%,26.19%);每天没有余暇体育锻炼时间的学生超重、肥胖率均最高(10.05%,18.09%);每天看电视/上网时间≥60 min的学生肥胖率最高(20.50%).结论 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日常生活方式对营养状况有影响.应加强对小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引导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了解湘西州农村留守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为教育部、卫生部门针对留守儿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湘西州628名农村留守初中生,对偏食、吸烟、饮酒、自杀意念、网络成瘾、缺乏锻炼等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湘西州农村留守初中生偏食、吸烟、饮酒、自杀意念、网络成瘾、缺乏锻炼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14.01%,14.65%,24.84%,10.19%,1.59%,60.35%,其中吸烟、饮酒、网络成瘾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初中生中大家庭的吸烟行为、父亲学历为中学及以上的偏食行为报告率较高;母亲学历为中学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 000元以上、父母外出1年以上才能与子女相见的饮酒行为报告率较高;外出父母与子女0.5年才能相见的网络成瘾行为报告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家庭因素对湘西州农村留守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应结合家庭因素制定预防措施,重点干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了解湘西州留守与非留守中学生精神成瘾行为情况及网络成瘾影响因素,为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湘西州2 251名中学生,其中留守1 124名,非留守1 127名,并对其长时间上网、网络成瘾、长时间玩电子游戏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非留守中学女生长时间上网的报告率(13.69%)高于留守女生(7.19%);非留守初中生(18.84%)、高中生(18.07%)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的报告率高于留守初中生(11.96%)、高中生(12.59%);农村非留守中学生(9.59%)网络成瘾的报告率高于农村留守中学生(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有男生,上网以游戏为主,心情很少或有时、经常或总是不愉快(OR值分别为6.452,1.850,3.263,3.045,P值均<0.05);非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有男生,单亲、其他家庭类型,很少或有时、经常或总是心情不好、父亲学历为初中及高中(OR值分别为2.400,2.558,4.801,3.821,1.794,2.582,P值均<0.05),保护因素有学习成绩中等(OR=0.246,P=0.001).结论 非留守较留守中学生更易发生精神成瘾行为,应引导其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控制上网时间,并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少数民族小学生营养状况改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682名土家族、420名苗族小学生进行体格测试和问卷调查,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土家族和苗族小学生中度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比例分别为4.54%、11.43%。logistic回归显示,人均月收入(OR=1.368,95%CI 1.135~1.648)、父亲文化程度(OR=1.332,95%CI 1.108~1.602)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家族史(OR=7.688,95%CI 5.134~11.513)、人均月收入(OR=1.516,95%CI 1.204~1.910)、父亲文化程度(OR=1.466,95%CI 1.164~1.846)是营养过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肥胖家族史、人均月收入、父亲文化程度是学生发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学生及其看护人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了解武陵山区土家族与苗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 755名土家族和苗族青少年,对吸烟、饮酒、伤害(自杀意念)、不良饮食习惯(偏食)、缺乏锻炼、网络成瘾等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土家族与苗族青少年偏食、吸烟、饮酒、自杀意念、网络成瘾、缺乏锻炼报告率分别为27.92%,18.40%,26.44%,21.99%,5.07%,65.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生子女是偏食(OR=1.456)、自杀意念(OR=1.544)行为的危险因素;父亲学历高是吸烟(OR=0.703)、缺乏锻炼(OR=0.788)行为的保护因素;常感孤独是偏食(OR=1.239)、饮酒(OR=1.431)、自杀意念(OR=2.201)行为的危险因素;经常失眠是偏食(OR=1.237)、吸烟(OR=1.508)、饮酒(OR=1.404)、自杀意念(OR=1.409)行为的危险因素;常感抑郁是偏食(OR=1.343)、吸烟(OR=1.770)、自杀意念(OR=3.426)、网络成瘾(OR=4.221)、缺乏锻炼(OR=1.378)行为的危险因素;男生易产生吸烟、饮酒、网络成瘾行为(OR值分别为6.847,1.830,2.749),女生易产生自杀意念、缺乏锻炼行为(OR值分别为0.692,0.629);苗族青少年是吸烟、饮酒行为的高发人群(OR值分别为0.571,0.698).结论 土家族与苗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不容乐观,失眠及不良情绪成为多种健康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和苗族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差异,为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湘西州凤凰、泸溪、永顺和龙山县8所中学的2 094名土家族和苗族中学生,对其吸烟、饮酒、非故意伤害、故意伤害、不良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精神成瘾等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土家族和苗族中学生尝试吸烟报告率为25.35% ~ 70.14%,13岁以前开始吸烟报告率为12.56% ~48.73%,尝试饮酒报告率为48.60% ~ 77.74%,学习压力大报告率为17.09% ~ 38.59%,不喝牛奶报告率为28.95% ~ 54.01%,缺乏体育锻炼报告率为58.03%~72.35%;土家族中学生尝试饮酒(70.05%)、学习压力大(31.09%)、做功课≥3 h/d (21.47%)的报告率均高于苗族,苗族中学生现在吸烟(22.42%)、严重吸烟(3.06%)、现在饮酒(32.36%)、重度饮酒(14.78%)、到非安全场所游泳(38.09%)、常喝饮料(18.22%)、常吃甜食(36.69%)、常吃快餐(5.10%)、不喝牛奶(46.11%)、不吃早餐(10.57%)、经常看电视(51.08%)的报告率均高于土家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土家族和苗族中学生不同群体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不同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湘西州土家族与苗族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多发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建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湘西州8所中学抽取1642名土家族与苗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湘西州土家族与苗族初中生人均发生2.9种健康危险行为;与发生1种健康危险行为的学生相比发生4种及以上危险行为的学生饮酒(45.0倍)、自杀意念(22.6倍)、吸烟(20.0倍)发生率增幅最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发生0~1种健康危险行为学生为对照组,发生2~3种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有男生(OR=1.759,95%CI:1.366~2.265)、住宿(OR=1.390,95%CI:1.040~1.859),发生4种及以上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有男生(OR=2.713,95%CI:2.090~3.522)、父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OR=1.668,95%CI:1.056~2.632)、其他家庭类型(OR=2.082,95%CI:1.122~3.863),发生4种及以上危险行为的保护因素有初二年级(OR=0.680,95%CI:0.495~0.933)、母亲学历为初中(OR=0.550,95%CI:0.323~0.937)、母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OR=0.438,95%CI:0.255~0.753)(P值均<0.05)。 结论 湘西州土家族与苗族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多发现象普遍存在,饮酒、自杀意念、吸烟是标志性行为,多发的影响因素来自个体、学校、家庭层面,应针对重点人群制定防控措施,引导其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对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的影响,为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提升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2014年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共43 650人),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营养不良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分别计算各项体能指标的Z值,将每人6项指标的Z值相加得出体能指数(PFI).结果 共检出营养不良2 621(6.0%)人,超重肥胖8 549(19.6%)人,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36.246,308.444,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男、女生肺活量和握力测量结果均为超重肥胖组>正常体重组>营养不良组(P值均<0.05);男生50 m跑、立定跳远、耐力跑、坐位体前屉测量结果均为正常体重组优于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组,女生则为超重肥胖组低于其余2组;体能指数均为正常体重组最高.剔除年龄因素影响后,男、女生营养状况和各项体能指标及PFI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均会导致体能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初中生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状况及其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为青少年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及营养状况异常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哈尔滨市3所初中的初一至初三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的学生共852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问卷(HPLP)-Ⅱ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所有调查对象的体检数据。结果 11~13岁在校学生中,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5.1%,16.2%和18.7%,男生分别为4.7%,18.0%和24.3%,女生分别为5.7%,14.1%和12.4%;男生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χ2=19.711,P0.05)。生活方式的各维度得分中,健康意识得分最低,人际关系得分最高。男生人际关系、健康意识得分均低于女生,而饮食营养和体力活动得分高于女生(P值均0.05)。体质量指数正常组的健康意识得分高于营养不良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营养不良组的饮食营养得分低于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饮食营养得分均高于正常组,体育活动得分低于正常组(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与饮食营养呈正相关,而与体力活动和健康意识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初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得到大幅度改善,营养状况异常与健康意识、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有统计学关联。在制订学生营养状况干预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活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了解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2所农村中学中抽取592名侗族中学生,对其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侗族中学生存在常吃甜食(23.0%)、不喝牛奶(36.0%)、偏食(39.4%)、缺乏锻炼(54.1%)、看电视≥2 h/d(38.7%)、骑自行车违规(30.4%)、非安全场所游泳(25.3%)、学习压力重(31.6%)、尝试吸烟(40.4%)、尝试饮酒(75.2%)、第1次喝酒年龄≤13岁(32.1%)、目前饮酒(3 5.1%)等多种健康危险行为.侗族男生不喝牛奶、不吃早餐、玩电子游戏≥4 h/d、非安全场所游泳、动手打架、严重受伤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2.310,8.838,12.697,58.578,27.912,14.869,P值均<0.01),男生吸烟、饮酒相关行为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女生偏食、缺乏锻炼行为的报告率均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7.273,8.415,P值均<0.01).初中生多种健康危险行为的报告率高于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湖南省农村侗族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2.
了解新疆喀什市维吾尔族初中生营养状况及其与生活方式的联系,为提高维吾尔族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喀什市随机整群选取4所初中学校,在每所学校各年级中随机抽取3个教学班级,抽中班级的全体11~13岁维吾尔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36个班级的874名维吾尔族中学生.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并在保健所获取学生体检数据,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喀什市维吾尔族初中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5.26%,超重为16.59%,肥胖为18.54%;维吾尔族男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4.80%)低于女生(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P>0.05).维吾尔族营养正常与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学生生活方式总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13,1.234,0.246,P值均>0.05).维吾尔族初中生BMI值与生活方式中的饮食营养维度呈正相关(r=0.171),与体力活动和健康意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6,-0.262),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初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异常与健康意识、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有关联.在制定学生营养状况干预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活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了解武汉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指导和改善学校营养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武汉市武昌、汉阳、汉口各抽取高中、初中和小学1所,对抽取学校全体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001-2010年间在校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武汉市中小学生10 a间中度营养不良检出率为0.77%,轻度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34%;超重检出率为5.66%,肥胖检出率为11.85%.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中生显著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x2 值分别为113.05,117.12,P<0.05);肥胖检出率高中生显著低于初中生和小学生(x2 值分别为27.10,25.08,P<0.05);10 a间男、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有所下降,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有所升高,且女生升高的幅度高于男生.结论 2001-2010年,武汉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营养不良检出率降低,但营养过剩问题趋于严重.应将超重和肥胖的防治作为武汉市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了解延吉市留守初中生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为学校开展针对留守初中生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延吉市2所初中共计79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留守初中生466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留守初中生采用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7.1%的留守初中生健康素养好.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男生(76.1%)高于女生(66.8%),朝鲜族(75.2%)高于汉族(68.3%),学习成绩差的(88.2%)高于学习好的(33.1%),其他监护人监护的(72.5%)高于父/母亲监护的(7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542,2.145,5.476,2.146,P值均<0.05).有72.1%的初中生有5种以上的健康危险行为.男生、朝鲜族、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下、其他监护人监护和健康素养水平中等及以下是多种健康危险行为聚集的危险因素(OR值为2.818,3.628,2.617,6.924,4.115,P值均<0.05).结论 延吉市留守初中生健康素养低,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通过提高健康素养可以降低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社会应多关注留守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和家庭应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留守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了解大学新生成瘾行为(吸烟、饮酒、赌博)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支持.方法 在某高校整群随机抽取1 281名新生,使用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酒精滥用障碍识别量表(AUDIT)、赌博成瘾筛查量表(SOGS)等进行问卷测量.结果 大学新生吸烟报告率为5.9%,吸烟成瘾率为0.2%;饮酒报告率为19.5%,饮酒成瘾报告率为12.6%;赌博报告率为37.6%,赌博成瘾报告率为7.7%.男生涉及不同成瘾行为的比例及严重程度高于女生(P值均<0.01),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父母是否涉及成瘾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父亲吸烟是大学新生吸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0.13,1.81,P值均<0.05),男性、父亲饮酒是新生饮酒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95,2.01,P值均<0.01),男性、父亲赌博、母亲赌博是新生赌博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9,2.23,8.47,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男生是不同成瘾行为的易感群体,父母尤其是父亲的不良习惯是大学新生不同成瘾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了解江西省7~18岁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学生营养干预与健康教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4年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江西省南昌、九江、赣州3个地区7~18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资料,通过对体质量指数的分析来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2014年江西省学生营养不良率为9.3%,超重率为11.3%,肥胖率为5.2%.17,18岁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10.8%,15.8%),7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14.3%,10.0%).乡村男生营养不良率(13.2%)高于城市男生(9.0%),乡村女生营养不良率(8.7%)高于城市女生(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245,6.320,P值均<0.05).结论 江西省学生营养状况不容忽视,超重肥胖与营养不良问题共存,应采取有效干预控制措施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17.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对自我体重的认知情况以及不健康减肥行为现状,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广州市71所学校12 7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青少年偏瘦、超重及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6.12%,5.66%和3.56%,男生超重及肥胖(8.20%,5.69%)发生率明显要i高于女生(3.43%,1.68%),初中生(6.43%,4.12%)高于高中或职中生(5.31%,3.59%)、大学生(4.10%,0.49%),城市(6.34%,3.97%)高于农村(4.00%,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1.62,4.13,53.29,P值均<0.05).自认为有点重或很重的青少年中真正超重或肥胖的比例为21.03%,正常体重的青少年中认为自己有点重或很重的比例女生(47.18%)高于男生(18.08%),高中或职中生(37.90%)高于初中生(30.30%)、大学生(3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 040.71,4.56,P值均<0.05).1.04%的广州市青少年存在不健康减肥行为,高中或职中生(1.30%)高于初中生(0.70%)和大学生(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0,P=0.01).结论 广州市青少年肥胖率相对较低,较大部分青少年偏大估计自己体重,部分青少年存在不健康减肥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湘西州农村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探讨健康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为防治健康危险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1 724名湘西州农村中学生,对其偏食、缺乏锻炼、吸烟、饮酒、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打架、孤独、自杀意念等健康危险行为和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等维度的人格特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健康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结果湘西州农村中学生偏食、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打架、孤独、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分别为27.20%、59.11%、22.04%、26.51%、15.72%、35.79%、27.20%、60.67%、18.91%;精神质与吸烟、饮酒、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自杀意念呈正相关(P0.01);内外向与偏食、缺乏体育锻炼呈负相关(P0.05),与饮酒呈正相关(P0.05);神经质与吸烟、饮酒、网络成瘾、自杀意念、打架、孤独呈正相关(P0.05);掩饰性与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打架呈负相关(P0.01);倾向或典型精神质中学生的吸烟、饮酒、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打架、孤独、自杀意念行为的报告率均高于正常型精神质,缺乏体育锻炼、自杀意念报告率内向型高于外向型和中间型,倾向或典型神经质学生的孤独、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中间型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湘西州农村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不同维度人格特质的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状况不同,应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合作,为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创造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了解武陵山区农村4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聚集模式特点,为开展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9-10月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张家界桑植县白族乡共抽取8所农村中学的4 162名青少年,对其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两步聚类法分析男、女生危险行为聚集模式组的特点.结果 武陵山区农村4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吸烟、饮酒、步行违规、非安全游泳、打架、自杀意念、常感孤独、常失眠、抑郁、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8.9%,31.0%,49.6%,32.3%,28.6%,18.3%,16.3%,12.4%,16.3%,6.7%;土家族青少年打架(31.4%)、苗族青少年非安全游泳(45.1%)、侗族青少年饮酒(34.8%)、白族青少年步行违规(52.9%)发生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危险组中,男生322名(16.4%),女生496名(22.5%);较低危险组中,男生377名(19.3%),女生536名(24.3%);内隐行为高危险组中,男生518名(26.5%),女生758名(34.4%);外显行为高危险组中,男生741名(37.8%),女生414名(18.8%).23.1%的青少年发生≥4种的健康危险行为,男生高于女生(x2=183.52,P<0.01),苗族青少年的比例最高(28.2%).结论 武陵山区农村4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民族差异较明显;男生外显危险行为、女生内隐危险行为聚集明显.应针对不同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特点采取分级指导,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20.
陈钰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5):733-735
了解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及“6~18岁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对贵州省2010年20 412名7~18岁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中小学生总的营养不良率为33.69%,超重率为5.21%,肥胖率为2.33%.营养不良率男生高于女生(x2=18.87,P<0.01),少数民族学生高于汉族学生(x2=1 105.54,P<0.01),不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P>0.05).营养过剩率男生高于女生,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P值均<0.01).结论 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并存,应根据民族、年龄、性别、城乡等特点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