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4-2016年贵州省百日咳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贵州省百日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4-2016年贵州省百日咳报告病例数据,利用贵州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现场调查收集百日咳报告病例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 P)免疫史,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14-2016年贵州省报告百日咳病例136例(0.13/10万),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报告32例(0.09/10万)、42例(0.12/10万)和62例(0.18/10万)。0岁婴儿报告发病率最高(6.18/10万)。7-8月发病数占33.09%。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市(州)为六盘水(0.29/10万)、毕节(0.21/10万)和遵义(0.20/10万)。本省和外省报告病例分别占47.79%、52.21%。0剂、1剂、2剂、3剂、4剂DTa P免疫史的病例数分别占48.28%(56/116)、13.79%(16/116)、13.79%(16/116)、18.97%(22/116)、5.17%(6/116)。结论 2014-2016年贵州省百日咳报告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需提高百日咳病例临床诊断和监测报告能力,完善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8年浙江省百日咳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百日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年浙江省百日咳报告病例及其百白破疫苗免疫史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百日咳报告病例的时间、人群、地区分布,以及免疫情况。结果 2018年浙江省共报告771例百日咳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6/10万;1岁儿童报告发病率最高,为81.21/10万。温州市报告病例数最多,为278例,报告发病率为3.02/10万。7—8月报告病例数最多,231例占29.96%。无百白破疫苗免疫史251例,占32.56%,其中150例为1岁儿童;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80例,占10.38%;接种2剂次百白破疫苗42例,占5.45%;接种3剂次百白破疫苗161例,占20.88%;接种4剂次百白破疫苗135例,占17.51%;百白破疫苗免疫史不详102例,占13.23%。结论 2018年浙江省百日咳病例以1岁儿童为主,7—8月高发,应及时为1岁以内未达全程免疫的儿童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7-2019年贵州省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19年贵州省百日咳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百日咳发病特征。结果 2017-2019年贵州省报告百日咳1 70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9/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0.44/10万、1.51/10万、2.79/10万。发病年龄为0-11岁,其中0岁、1岁、2岁、3-6岁、7-11岁发病率(/10万)分别为91.20、8.86、2.28、1.24、0.15。本省与外省报告病例数之比为2.10。≥3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免疫史的病例占抽样调查病例的19.93%(55/276)。结论 2017-2019年贵州省百日咳发病呈持续上升趋势;应加强百日咳监测和婴幼儿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河南省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1年河南省百日咳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发病特征。结果 共报告百日咳病例1 1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25/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0.13/10万、0.32/10万、0.55/10万、0.09/10万、0.16/10万。病例报告主要集中于6-9月,占48.33%。各省辖市均有病例报告,居前三位为鹤壁市(294例,3.64/10万)、商丘市(273例,0.89/10万)和三门峡市(55例,0.50/10万),各地报告发病率存在差异(χ2=5 303.552,P<0.001)。0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8.15/10万),报告病例5岁以下占81.30%,其中≤2月龄占10.68%,≥15岁病例占0.08%(均为成人)。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5.29%。结论 2017-2021年河南省百日咳病例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2月龄婴儿占比较高,病例报告多集中于6-9月,具有夏秋季高发的特点。建议加强百日咳监测,探讨低龄儿童百日咳免疫策略,优化百日咳疫苗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对我国 195 0年以来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近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以了解我国近年来百日咳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表明 :自实施计划免疫以后 ,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年发病率由 60~ 70年代的 10 0 /10万~ 2 0 0 /10万降至目前的 1/10万以下 ;流行范围逐步缩小 ,目前有病例报告的县占全国总县数的 3 0 %左右 ;但是局部地区仍有暴发 ,春夏为高发季节 ,病例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80 %左右的病例集中在 7岁以下儿童 ,其中 5岁以下儿童占 60 %左右。据此 ,全国应进一步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百白破混合制剂常规免疫接种率 ,控制局部地区的暴发 ,并加强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百日咳发病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百日咳发病三间分布、与疫苗接种的关系及人群免疫水平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百日咳年均发病率为1.06/10万,1995年后控制在0.3/10万以下,呈无周期性的明显下降趋势,死亡率几乎为零.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率提高并维持在95%以上,与百日咳发病率呈高度的负相关(r=-0.91,P<0.01),人群百日咳凝集抗体阳性率92.8%(88.9%~98.3%),保护率为72.8%,其中10岁以下儿童抗体阳性率为93.2%~98.9%,保护率为81.4%~82.2%.结论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百日咳发病流行的主要措施,并且效果显著;估计全市可能近期不会发生百日咳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南充市高坪区2001-2005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南充市高坪区共报告麻疹病例58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0.30/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10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72.56%,6岁组发病数最高,发病专率为4.84‰,季节分布呈双峰,分别在4~7月和11~12月,各占总病例数的53.69%,27.44%.在报告病例中,有初针免疫史的占61.51%(2006年前四川省8个月~7岁麻疹接种3针),38.5%免疫史不详.结论 南充市高坪区麻疹存在初免接种率高发病率仍高的现象;为降低发病率,减少麻疹暴发或流行,应进一步提高初始免疫质量,完善加强免疫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市龙泉驿区0~14岁儿童百日咳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报告情况,为该地区儿童百日咳预防控制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19年百日咳报告病例数据,通过四川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现场调查收集百日咳报告病例的免疫史,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7-2019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共报告0~14岁儿童百日咳病例58例,年均发病率为11.75/10万,2017、2018年和2019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99/10万、8.64/10万和23.65/10万,逐年升高;除洛带镇和山泉镇无百日咳报告病例外,其他街道(镇)均有病例报告,最多的为大面街道25例(43.10%);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07;0岁组发病最多为38例(65.62%),其中0~5月龄30例(51.72%);散居儿童最多(91.38%);1~11月均有发病,其中7~8月共报告发病20例(34.48%);有23例(39.66%)报告病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DPT)剂次数为0。龙泉驿区医疗机构仅报告3例(5.17%),其余均为区外医院报告,仅有29例(50.00%)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结论2017-2019年成都市龙泉驿区百日咳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低龄儿童百日咳免疫策略有待探索;应保证该区0~14岁儿童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全程序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龙泉驿区医疗机构百日咳实验室检测能力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贵州省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3年贵州省流脑的发病资料,并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2011-2013年共报告流脑病例31例,死亡5例,发病率0.025 9/10万~0.034 4/10万。3、4月为发病高峰;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黔西南州、毕节市和遵义市;发病年龄为5月龄~16岁,发病年龄中位数9岁;学生占61.29%,散居儿童占35.48%,农民占3.23%;未完成脑膜炎球菌疫苗基础免疫、否认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占93.55%。实验室病原分群C群占66.67%,A群占33.33%。全省2011-2012年未发生流脑聚集性疫情,2013年发生2起聚集性疫情。结论贵州省流脑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显著,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是全省流脑主要的致病菌群,应重点提高学生和散居儿童A群、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潍坊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百日咳的免疫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信息控制系统2005~2013年潍坊市的百日咳个案病例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潍坊市2005~2013年百日咳报告病例6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09/10万,均为散发。其中,≤6月龄的47例,占病例总数的69.12%;3~7月报告48例,占病例总数的70.59%;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报告63例,占总病例数的92.65%;诸城市报告病例数相对较高,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9.41%。结论潍坊市百日咳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