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钙网织蛋白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其与自身抗体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关 系。方法 收集 106 例早期活动性 RA 患者、95 例经治疗达到稳定期 RA 患者、85 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和 80 例 健康对照者(HC)的外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钙网织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水 平。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活动性 RA 患者血清钙网织蛋白水平与血清 IL-1β、IL-6 和 TNF-α 的相关性。结果 早期活动性 RA 组血清钙网织蛋白水平[(5.84±2.62)μg/L]高于稳定期 RA 组[(4.26±1.42)μg/L]、OA 患者组[(3.92± 1.10)μg/L]和 HC 组[(3.86±0.91)μg/L](P<0.001),后 3 组的血清钙网织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 期活动性 RA 患者 RF 阳性组血清钙网织蛋白水平高于 RF 阴性组[(6.12±2.87)μg/L vs. (4.92±1.22)μg/L,P=0.045], anti-CCP 阳性组血清钙网织蛋白水平也高于 anti-CCP 阴性组[(6.39±2.93)μg/L vs. (4.69±1.17)μg/L,P=0.002];早期 活动性 RA 患者血清钙网织蛋白水平与血清 IL-1β(rs=0.386,P=0.009)、IL-6(rs=0.405,P=0.006)、TNF-α(rs=0.428, P=0.003)均呈正相关。结论 钙网织蛋白在早期活动性 RA 患者体内表达升高,且与自身抗体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有关,提示其可能成为 RA 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血清学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并比较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及关节创伤者组滑膜中IPAF1的表达,探讨IPAF和NALP1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中的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滑膜衬里层IPAF和NALP1蛋白质表达,于显微镜下观察,随机选取4个视野,连续计数100个位于滑膜衬里层的细胞及其中的阳性细胞数,取平均值,计算阳性细胞率,间接比较蛋白表达。结果滑膜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组IPAF蛋白表达阳性率大于OA和Trau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LP1仅在RA组表达,OA和Trauma组未见表达。结论 IPAF和NALP1在RA滑膜组织中有丰富表达,且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OA及Trauma组,提示IPAF和NALP1可能参与RA的慢性滑膜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Ang-2和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和病情进展的意义。方法选取34例RA和30例OA患者的滑膜组织,分别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g-2和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RA滑膜组织衬里层与衬里下层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见Ang-2和VEGF的阳性表达分布,两者比较,阳性细胞的染色程度、染色细胞数与分布范围大致相等。RA患者滑膜Ang-2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ng-2和VEGF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VEGF可能通过上调Ang-2促进RA的血管新生.阻抗Ang-2和VEGF有望成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骨性关节炎(OA)患者滑膜组织及体外培养滑膜成纤维细胞(SF)中白细胞介素(IL)-23p19mRNA分泌来源及对RA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行滑膜切除术及关节置换术的6例RA患者及6例OA患者滑膜组织,酶消化法对滑膜组织行SF体外培养,RT-PCR方法检测RA和OA滑膜组织、SF中IL-23p19mRNA表达水平,RA患者滑膜组织、SF中IL-1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6例RA患者和4例OA患者滑膜组织、SF或OASF中IL-23p19mRNA表达均为阳性,且RA患者滑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OA患者,RASF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OASF中阳性标本的表达量(均P<0.05)。(2)6例RA患者滑膜组织中IL-1βmRNA表达均阳性,且与IL-23p19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00,P<0.05),6例RASF中IL-1βmRNA表达均阳性,且与IL-23p19mRNA表达水平正相关(r=0.883,P<0.05)。结论:IL-23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并且可由RA患者中的SF分泌,IL-23可作为RA与OA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IL-1β很可能是IL-23在RA中发挥致病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江苏医药》2003,29(12):893-895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分布情况,探讨其与RA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24例RA及4例正常滑膜组织中bFGF、TGF-β1的表达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1/24例RA滑膜组织衬里层的巨噬细胞样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质可见bFGF的表达分布,并且巨噬细胞样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的阳性程度强于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质.22/24例RA滑膜组织衬里层与衬里下层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见TGF-β1的阳性表达分布.两者比较,阳性细胞的染色程度、染色细胞数与分布范围大致相等.4例正常滑膜组织中bFGF、TGF-β1的表达分布均为阴性.结论 RA滑膜组织中bFGF、TGF-β1的表达分布均较正常增多且表达程度大致相等,两者协同作用,参与了RA病理过程的滑膜衬里层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增殖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及对骨与软骨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分布情况,探讨其与RA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24例RA及4例正常滑膜组织中bFGF、TGF—β1的表达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1/24例RA滑膜组织衬里层的巨噬细胞样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质可见bFGF的表达分布,并且巨噬细胞样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的阳性程度强于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质。22/24例RA滑膜组织衬里层与衬里下层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见TGF-β1的阳性表达分布。两者比较,阳性细胞的染色程度、染色细胞数与分布范围大致相等。4例正常滑膜组织中bFGF、TGF—β1的表达分布均为阴性。结论 RA滑膜组织中bFGF、TGF—β1的表达分布均较正常增多且表达程度大致相等,两者协同作用,参与了RA病理过程的滑膜衬里层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增殖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及对骨与软骨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肾结石患者血清尿激酶(UK)和钙离子水平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探讨UK在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肾结石患者27例(结石组)和健康体检者24例(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组血清UK水平,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钙离子水平和肌酐水平。结果结石组血清UK(μg/L:0.49±0.15vs1.44±0.55)低于对照组、钙离子(mmol/L2.30±0.18vs2.18±0.13)高于对照组,肌酐浓度[μmol/L:93.62(54.38,126.26)vs58.34(46.53,83.24)]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石组UK水平与钙、肌酐均呈负相关(r及rs分别为-0.741、-0.459,均P<0.05)。结论UK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结石形成的抑制剂,通过保护肾功能降低钙离子水平而抑制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降压素(NT)在原位前列腺肿瘤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原位种植包埋法和外科手术去势技术对Balbc-nu裸鼠分别构建雄激素依赖、去势3d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原位前列腺肿瘤动物模型;Af? fymetrix基因芯片技术检测NT在3组肿瘤组织中mRNA的表达差异,运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结果;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测定裸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肿瘤组织中NT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雄激素非依赖组和去势3d 组NTmRNA表达分别上调5.10和下调0.33;用RT-PCR和qRT-PCR验证其结果,雄激素非依赖组的表达水平较雄激素依赖组分别上调1.41和7.27(P<0.01),去势3d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下调0.78和0.46(P<0.05);肿瘤组织HE 染色可见明显的核异型性和瘤节结构;雄激素依赖组PSA和NT结果均分别为(0.48±0.03)μg/L和0.031±0.008,去势3d组均分别为(0.17±0.03)μg/L和0.021±0.004,雄激素非依赖组均分别为(0.87±0.02)μg/L和0.042±0.010;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去势3d组表达降低,雄激素非依赖组表达升高(P<0.01)。结论NT在前列腺肿瘤由雄激素依赖向雄激素非依赖这一变化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以作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肿瘤治疗靶点和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新生儿窒息后受损害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窒息致心肌损害新生儿 44 例分为治疗组 21 例和对照组 23 例, 2 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针 0.1 g/ (kg·d) 静脉滴注, 每日 1 次, 治疗 7 d。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患儿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和治疗 7 d 后, 试剂盒检测患儿静脉血血浆游离左卡尼汀和血浆肌钙蛋白 I (cTnI) 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90.48% vs 60.87%, P < 0.05)。治疗后, 治疗组游离左卡尼汀水平高于对照组[ (27.00±5.69) μmol/L vs(13.20±3.04) μmol/L, P <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游离左卡尼汀高于治疗前[ (14.87±3.95) μmol/L, P < 0.05]。治疗后, 治疗组血浆 cTnI 低于对照组[ (0.025±0.006) μg/L vs(0.046±0.010) μg/L, P < 0.05]。治疗组 cTnI 下降值与游离左卡尼汀增加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r=0.899, P < 0.05)。结论 左卡尼汀能有效降低有心肌损害的窒息新生儿异常血浆cTnI 水平, 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黎金凤  林安华  邓颖  霍亚南  刘精东  吴明斌  王晨秀 《天津医药》2014,42(11):1069-1072,1153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糖尿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探讨SDF-1对EPCs的影响是否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采集糖尿病患者(DM组)和健康对照者(HC组)外周血30 m L,提取并培养EPCs。(1)SDF-1干预组加入100μg/L SDF-1培养液,非干预组加入EGM-2MV培养基,采用Boyden小室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观察EPCs的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2)将培养的EPCs分为空白对照组、1μg/L SDF-1组、10μg/L SDF-1组、100μg/L SDF-1组、单纯AMD3100组及100μg/L SDF-1+AMD3100组,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EPCs中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无SDF-1干预时,DM组EPCs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低于HC组,SDF-1干预后,2组的EPCs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均较干预前增强,但DM组增强的幅度高于HC组。(2)同一浓度下,DM组的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HC组(均P<0.01)。无论是DM组还是HC组,AKT蛋白的表达均随着加入SDF-1浓度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P<0.05);100μg/L SDF-1+AMD3100组AKT蛋白的表达水平较100μg/L SDF-1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SDF-1可增强外周血EPCs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对糖尿病患者效果更为明显,且SDF-1对EPCs的影响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袁玲  聂卫  高萍  陈斌  刘伟伟  崔晓雪 《天津医药》2015,43(12):1401-1404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方法(1)对兔行局部肌肉注射雷帕霉素(雷帕霉素组),模拟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安全性评价中的肌肉植入,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丙酮对照组。观察各组形态变化及测定匀浆液钙含量。(2)采用雷帕霉素0.1、1、10 及100 μg/L 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48 h 及1 μg/L 雷帕霉素处理HUVEC 6、12、24 及48 h,采用MT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析细胞存活率与药物浓度及处理时间的关系。(3)HUVEC 分设正常对照组、1 μg/L 雷帕霉素组。48 h 后HE 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NO 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液NO 含量,采用Fluo-3/AM 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Ca2+。结果(1)雷帕霉素组出现支架植入类似的蓝染表现,雷帕霉素组较正常对照组和丙酮对照组钙含量升高(P < 0.05)。(2)雷帕霉素处理HUVEC 后,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均呈逐渐降低趋势(P < 0.01)。(3)雷帕霉素组细胞胞浆出现空泡、核固缩及核碎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培养液NO 含量降低,细胞内游离Ca2+含量增高(P < 0.05)。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中抗增殖药雷帕霉素对血管内皮有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引起细胞内钙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巧云  李丙华  朱莉  李萍  韩志武 《中国药房》2014,(43):4033-4035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氧化损伤模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含10%胎牛血清DMEM高糖培养液[含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质量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400μg/ml)]培养HUVECs,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以筛选复制模型最适质量浓度。以0、10、20、40、60、80、100μmol/L齐墩果酸培养HUVECs,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以考察齐墩果酸试验最适浓度。以5、10、20、40μmol/L齐墩果酸作用于氧化损伤模型HUVECs(100μg/ml ox-LDL诱导),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复制模型ox-LDL最适质量浓度为100μg/ml;齐墩果酸试验最适浓度范围为040μmol/L;5、10、20、40μmol/L齐墩果酸可增加氧化损伤模型HUVECs存活率,增强CAT、GSH-PX、NOS活性,增加NO含量。结论:齐墩果酸能够保护ox-LDL氧化损伤的HUVECs,其保护机制与增强CAT、GSH-PX、NOS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对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378 例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Hcy 水平分为非H 型高血压组142 例和H 型高血压组236 例,记录身高、体质量、用药情况及收缩压、舒张压、血浆Hcy、血脂、肾功能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形态结构,分析Hcy 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结果H 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比例高于非H 型高血压患者(45.8% vs 24.6%,χ2=16.81,P < 0.001)。H 型高血压组收缩压、Hcy 水平、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非H 型高血压组[分别为(162.20±14.97)mmHg vs(149.70±5.06)mmHg,(19.76±5.83)μmol/L vs(9.53±0.72)μmol/L,(9.77± 2.35)mm vs(9.21±2.68)mm,(9.74±3.15)mm vs(8.51±2.42)mm,(118.64±39.38)g/m2 vs(101.85±41.71)g/m2]。单因素分析显示Hcy 与LVMI 呈正相关(r=0.381,P < 0.001),多变量Logistic 回归显示高Hcy 血症是LVMI 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Hcy 血症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协同促进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4.
尹翠红  车雅敏 《天津医药》2015,43(12):1361-136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CG)对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表达白细胞介素(IL)- 2、IL-4 的影响,探讨CG 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aCaT 细胞分为4 组:空白对照组(不加CG);低浓度组(1 mL 细胞培养液中加入50 μL CG);中浓度组(1 mL 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0 μL CG);高浓度组(1 mL 细胞培养液中加入200 μL CG)。采用噻唑蓝(MTT)方法检测24 h 后不同浓度CG 对HaCa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不同浓度CG 处理后的HaCaT 细胞上清液中IL-2 及IL-4 的表达水平。结果低、中、高浓度CG 干预HaCaT 细胞24 h 后均可见到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不同浓度CG 干预HaCaT 细胞24 h 后,低浓度组上清液中IL-2 的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ng/L:234.51±17.98 vs 225.31±16.23,P>0.05);中、高浓度组的IL-2 浓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低浓度组,且高浓度组低于中浓度组(ng/L:188.99±19.22 vs 208.49±18.40, P< 0.05);高浓度组培养上清液中IL-4 的浓度较其余3 组明显升高(ng/L:45.67±10.29 vs 37.62±3.90、39.68±6.08、43.85± 10.26,P<0.05)。结论CG 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2 与IL-4 的分泌而抑制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4 年 11 月— 2015 年 2 月在我院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 67 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 组: 丙泊酚联合呼气末 0.5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组(Ⅰ 组, 24 例);丙泊酚联合 0.75 MAC 七氟醚组(Ⅱ 组, 20 例);丙泊酚联合 1 MAC 七氟醚组(Ⅲ组, 23 例)。 3 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 0.05 mg/kg、舒芬太尼 0.3 μg/kg、依托咪酯 0.3 mg/kg 诱导麻醉, 闭环肌松输注系统(CLMRIS)输注 2 倍 95%有效剂量(ED95)的罗库溴铵(0.6 mg/kg), 并采用 T1 模式进行肌松监测。 记录罗库溴铵平均使用剂量、恢复指数以及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平均使用剂量。 结果 Ⅰ ~Ⅲ 组罗库溴铵平均使用剂量依次降低( [ 9.71±2.38 vs 7.50±0.98 vs 6.90±1.14)μg· kg-1· min-1, F=18.562, P < 0.05], 3 组间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8.92± 2.62 vs 8.95±2.58 vs 10.30±3.65) min, F=1.577, P > 0.05], 同时Ⅲ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平均使用剂量较Ⅰ 组、Ⅱ 组降低(P < 0.05)。 结论 高浓度的七氟醚可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 同时可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关节液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9例RA、6例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FMC和PBMC)中MIP-1α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MIP-1α的浓度。并与15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MIP-1αmRNA在RA组外周血和关节液中均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MIP-1α的血清及关节液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关节液中MIP-1α的浓度高于血清(P〈0.01)。结论 MIP-1α介导的炎性反应是RA发病机制中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史丽  尹洁  李青梅  董晓静  王娟  姜秉芬 《河北医药》2013,(21):3205-3207
目的:探讨sCD40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分泌TNF-α的影响。方法分组培养HUVEC,应用不同浓度(0、10、20、30、40μg/L)、不同时间(0、10、20、30、40 min)人重组CD40L( r-CD40L)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结果在相同浓度r-CD40L(20μg/L)刺激下,HUVEC在20 min分泌TNF-α水平最高,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00.15, P <0.01);随r-CD40L刺激浓度增加,HUVEC分泌TNF-α水平增高,呈浓度依赖性,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128.75, P <0.01)。结论 HUVEC可在r-CD40L刺激的早期分泌TNF-α达峰值,r-CD40L刺激HUVEC分泌TNF-α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