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近红外自发荧光(near-infraredautofluorescence,NIA)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在黄斑脉络膜裂伤合并视神经钝挫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确诊为黄斑脉络膜裂伤合并视神经钝挫伤的16例(16眼)患者进行NIA和FFA检查,观察其眼底变化特点。结果 12眼黄斑脉络膜裂伤合并视网膜下出血,FFA示部分脉络膜裂伤被视网膜下出血所遮蔽而不能显影;4眼为单纯黄斑脉络膜裂伤,FFA晚期示脉络膜裂伤呈完整的条索状强荧光。16眼的NIA均可穿透斑片状视网膜下出血显示脉络膜裂伤形成的弧形或线形弱荧光。16眼NIA所测脉络膜裂伤长度为(1.47±048)mm,较FFA所测脉络膜裂伤长度(0.49±0.25)mm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P=0.00)。结论 NIA可发现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遮蔽的脉络膜裂伤,FFA可显示视神经钝挫伤,两者结合有助于及早确诊黄斑脉络膜裂伤合并视神经钝挫伤,为及时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FD-OCT)图像特征,对比研究2种检查方法定位病灶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急性CSC患者(81眼)的FFA和FD-OCT图像资料,观察患眼FFA荧光素渗漏点与FD-OCT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异常改变的对应关系。结果 81眼急性CSC患眼中,FFA检查发现荧光素渗漏点86个,在FD-OCT图像上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epithelialdetachment,PED)、小隆起、粗糙紊乱等RPE层异常改变。此外尚有13眼(16.05%)在荧光素渗漏点以外区域存在着低荧光、荧光染色、透见荧光,在FD-OCT上RPE亦表现为PED、小隆起、粗糙紊乱混合存在。还有6眼(7.41%)无任何异常荧光区域,在FD-OCT上RPE也显示有PED、小隆起、粗糙紊乱等改变。结论 急性CSC的FFA渗漏点与FD-OCT中RPE异常改变部位基本对应,而FFA渗漏点以外区域FD-OCT亦有RPE层异常改变,在急性CSC诊治中FD-OCT不可完全替代FFA。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18眼病理性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5mg(0.05mL),术后每个月随访时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检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fundusangiography,FFA)检查。随访过程中发现CNV部分闭合或持续渗漏者则再次予以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比较治疗前后BCVA、OCT、眼底彩照及FFA检查结果,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时,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F=11.354,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F=4.242,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16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2眼视力稳定;眼底彩照示所有患眼黄斑区出血吸收,FFA检查示14眼CNV完全闭合,4眼大部分闭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平均次数为2.56次,其中3眼行1次,8眼行2次,5眼行3次,2眼行4次。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CNV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的眼底红外线(in-fraredray,IR)和自发荧光(autofluorescence,AF)的影像学特点并初步评估它们在DM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pectralisHRA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系统的IR模式和AF模式,对133例239眼DME患者行IR及AF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nceangiography,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检查,分析IR和AF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239眼中,AF有异常影像的182眼(76.15%),IR有异常影像的161眼(67.36%)。AF及IR同时有异常影像的有161眼(67.36%),其中AF、IR同时为低荧光者38眼(15.90%),AF、IR同时为高荧光者35眼(14.64%),AF为低荧光、IR呈高荧光者51眼(21.34%),AF为高荧光、IR呈低荧光者27眼(1130%),AF、IR同时存在低、高荧光者10眼(4.18%);AF异常、IR正常21眼(8.79%);AF及IR均正常57眼(23.85%)。结论 AF诊断DME的敏感度较高,AF联合IR诊断DME更能较准确地判断DME患者的视网膜及脉络膜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Stargardt病的临床表现及眼底荧光素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Stargardt病的临床表现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在该病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Stargardt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ICGA检查。结果Stargardt病患者90.0%的视力在0.1以下,眼底均有萎缩性黄斑病变,多为青灰色横椭圆形,横径为1.3~3.2PD。84.0%的眼底有黄色斑点。FFA检查全部黄斑部病变均为强透见荧光,典型者呈“牛眼”状,91.7%的眼底呈现暗脉络膜背景荧光。ICGA早期,黄斑部可见弱荧光区,以后显露不同层次的脉络膜血管形态;眼底黄色斑点为弱荧光。结论ICGA与FFA结合使用对Star-gardt病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机制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老年黄斑变性的视力与眼底病变及荧光造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聂爱光 《眼科研究》1995,13(1):42-45
对158例(213眼)老年黄变性(AMD)及早期AMD病人的视力,眼诋改变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A)进行了观察,发现视力≥1.0的病人也有出血,渗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SRNVM)视网膜神经上皮或色素上皮脱离(RNED或RPED),视力的损害与SRNVM的部位有关。讨论了视力与眼底改变及FFA的关系,并分析了以视力标准划分AMD的界限的弊端,提出对视力正常,眼底,FA及视力功能检测的正常,应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exudativec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疗效。方法 CEC所致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患眼32例,对比分析单次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及荧光素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的变化。结果 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BCVA分别为0.72±0.07、0.68±0.16、0.39±0.10、0.15±0.08;黄斑中心厚度(foveacentralisthickness,CMT)分别为(43920±101.16)μm、(321.10±98.20)μm、(257.35±69.85)μm、(267.52±65.37)μm。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BCVA显著提高,CMT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与治疗后1周相比,BCVA显著提高,CMT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间相比,BCVA、CM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FA检查显示:治疗后1周: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21眼(65.63%),持续渗漏11眼(34.38%);治疗后1个月: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28眼(8750%),持续渗漏4眼(1250%);治疗后3个月: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27眼(84.38%),持续渗漏5眼(15.63%),1眼(3.13%)出现渗漏复发。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治疗可以在短期内部分或完全封闭CEC所致的CNV,减轻黄斑水肿、提高BCVA,为CEC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靛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oidoretinopathy,CSC)的发病机理。方法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laserophthalmoscope,SLO)对20例CSC患者进行无赤光(蓝色光)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及靛青绿血管造影观察。结果(1)蓝色光眼底检查可清晰见到CSC的神经视网膜脱离及色素上皮脱离的隆起。(2)FFA能清晰显示渗漏点,还可见脉络膜背景荧光增强及晚期视乳头的强荧光。(3)ICGA早期可见脉络膜的充盈迟缓、高灌注和小叶扩张,中晚期可见较FFA更多的强荧光点,患眼100%有弥漫性的脉络膜渗漏,患者的“健眼”或以前CSC已临床治愈的眼均可见脉络膜强荧光点,此外尚可见涡静脉异常等。结论CSC患者有明显的脉络膜循环紊乱。用SLO对CSC患者进行无赤光、FFA和ICGA眼底血管检查,对了解CSC的发病机理和对治疗的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酒精中毒致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慢笥酒精中毒后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情况。方法 对9例(18眼)急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视觉电生理(ERG,VEP)检查。结果 2例(4眼)急性酒精中毒者经药物治疗后视力完全恢复,1例(2眼0FFA见双眼底视网膜色素上皮弥漫性损伤。慢性酒精中毒6例12眼经药物后FFA为双眼底视风纱上皮炎改变,ERG,VEP无好转。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眼部改变大多时恢复,慢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探讨中心性渗出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特征。方法,对21例22眼“中渗”患者同时进行FFA与ICGA检查,并对两种不同的眼底血管造影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局灶性脉络膜凹陷(FC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金华眼科医院就诊的FCE患者12例(22眼)。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等检查,部分患者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双眼FCE 10例,单眼FCE 2例。22眼中,正视10眼,近视12眼。患眼初诊BCVA(LogMAR)为0~0.5(0.18±0.11)。眼底检查FCE处17 眼表现为大致正常,2眼有不同程度脱色素或黄白色病灶,2 眼黄斑区见盘状水肿,1 眼黄斑区见出血、渗出灶。OCT检查示22 眼均呈单一FCE;16眼(16/22)为偏中心凹型FCE,6眼(6/22)为中心凹下型FCE。2眼(2/22)合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经治疗后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吸收,FCE处无明显改变。1眼(1/22)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经多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病情反复。结论:FCE多双眼发病,也可单眼发病;可合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也可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与屈光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视力可正常或不同程度下降;FCE处眼底表现大部分完全正常,当出现合并症时可出现相对应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IVB)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效果,分析治疗无效的原因.方法 开放性、单一治疗组的前瞻性研究.经最佳矫正视力(BCV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渗出型AMD的17例患者18只眼纳入研究.确诊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行第1次IVB治疗.此后第6、12、24、36、48周分别行第2、3、4、5、6次IVB治疗.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均行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眼底照相、OCT检查,于治疗前及第6、24、52周行FFA和ICGA检查.以末次随访患者BCVA所见字母数增加、不变或减少<5个为治疗有效,字母数减少≥5个为治疗无效;观察其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治疗无效患眼治疗前后OCT测得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病变最大处视网膜厚度( MRT)变化以及FFA和ICGA的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 18只眼中,有效12只眼,占66.67%;无效6只眼,占33.33%.无效眼治疗前平均CMT、MRT为506.83、635.33μtm,治疗后平均CMT、MRT为446.17、563.67 μm;治疗后较治疗前分别降低了60.67、71.67 μ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72,-0.943;P=0.116,0.345).FFA及ICGA检查发现,治疗无效的6只眼中,3只眼病灶位于黄斑中心凹区域内,整个治疗过程中未见病灶反复活动,第6次治疗后病灶均出现大片状瘢痕化.另3只眼在第3次治疗后黄斑区病灶面积扩大,荧光渗漏,CNV呈花环样;第6次治疗后,黄斑区荧光渗漏较第3次治疗后减轻,部分病灶瘢痕化.OCT检查发现,治疗无效眼神经上皮脱离减轻,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脉络膜光带较治疗前光滑,但仍有增厚、隆起,黄斑区视网膜水肿.结论 IVB治疗渗出型AMD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治疗无效的原因可能与CNV活动性强、病灶范围扩大以及病灶位于黄斑中心凹区域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 方法 经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或(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21例渗出型AMD 患者的21只眼纳入治疗。 患者中男性15例15只眼,女性6例6只眼。年龄56~78岁, 平均年龄686岁。矫正视力:数 指/10 cm~0.9,logMAR视力为0.89±0.21。病程10 d~2年。平均眼压(14.96±2.65 )mm Hg(1 mm Hg=0.133 kPa)。CNV位于黄斑中心凹下或中心凹旁,FFA或(和)ICGA检查均 有明显的荧光素渗漏;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228.45±18.54) μm。PDT治疗按照 PDT治疗AMD(TAP)研究组和维替泊芬PDT治疗(VIP)研究组的方法进行。3 d后在表面麻醉下给予1.5 mg 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第1、3、6、12个月随访。 结果 末次随访时,矫正视力:数指/10 cm~1.5,logMAR视力为0.42±0.18,与治疗前平均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视力提高4行以上者6只眼,占 28.57%;提高2~4行者9只眼, 占42.86%;视力稳定或波动在1行以内者6只眼,占28.57% ;无视力下降者。治疗后平均眼压(15.20±2.41)mm Hg,与治疗前平均眼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A或(和)ICGA检查CNV完全闭合13只眼,占61.90%;大部分闭合8只眼,占38.10%。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157.67±19.32)μm,与手术前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渗出型AMD的CNV疗效较好,能较明显提高视力 ,促使CNV渗漏停止或减轻,促使视网膜水肿消退或减轻,安全性高。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64-16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 PDT)治疗病理性近视(PM)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PM继发CNV并接受PDT治疗的66例患者7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按常规方法进行PDT治疗.治疗前后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力检查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记录,对比分析所有患眼治疗前后logMAR BCVA.治疗后52只眼保存完整的FFA检查记录,根据其CNV渗漏或出血以及CNV扩大或缩小设定为治疗效果良好、中等、较差.治疗后11只眼保存完整的OCT检查记录,根据其检查结果对比分析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74±0.5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P=0.27).其中,视力改善18只眼,占24.7%;稳定43只眼,占58.9%;下降12只眼,占16.4%.保存完整FFA检查记录的52只眼中,治疗效果良好39只眼,占75.0%;中等9只眼,占17.3%;较差4只眼,占7.7%.保存完整OCT检查记录的11只跟中,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薄7只眼,占63.6%;稳定2只眼,占18.2%;增厚2只眼,占18.2%.结论 PDT能有效治疗PM继发CNV,改善或稳定大部分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5.
光动力疗法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21例(31眼)渗出性AMD患者PDT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资料,主要以视力、FFA及(或)ICGA、OCT的改变为观察指标,评价PDT对渗出性AMD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3眼视力明显改善(视力提高≥2行),占41.9%;14眼视力稳定不变(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占45.2%;4眼视力下降2行,占12.9%。大部分患眼于PDT治疗后眼底出血和渗出减轻;ICGA检查显示:PDT治疗后1周,16眼CNV的渗漏明显减少或完全停止,8眼渗漏完全停止。OCT检查显示:CNV周围视网膜脉络膜水肿以及神经上皮脱离好转。5例6眼患者在PDT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发生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变大,1例1眼发生黄斑部再次大面积出血,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任何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单次和重复PDT治疗可以部分或完全封闭渗出性AMD的CNV,PDT治疗对病灶周围的正常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短期内有轻度影响,对视力无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形态学特征、分类和对比分析。

方法:对入选的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患者61例101眼均行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验光确定屈光度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入选者需在同一天内行散瞳眼底检查、OCT及FFA检查,必要时行眼底联合造影(FFA&ICGA)。分析不同类型的OCT及FFA形态学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探讨其与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及中心凹厚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FFA分类的漆样裂纹型在OCT分类的1型中所占比例为57.14%,显著高于新生血管型和黄斑萎缩型(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分类的黄斑萎缩型在OCT分类的2型中所占的比例为67.80%,显著高于漆样裂纹型(18.64%)和新生血管型(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 3型均属于FFA分类的黄斑萎缩型。OCT 1型的屈光度、眼轴长度明显低于2型和3型,而最佳矫正视力和中心凹厚度则明显高于2型和3型。FFA的漆样裂纹型与新生血管型在屈光度及眼轴长度上虽无明显差异,但后者的BCVA及中心凹厚度显著低于前者(P<0.05)。漆样裂纹型及新生血管型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显著低于黄斑萎缩型,最佳矫正视力则明显高于黄斑萎缩型(P<0.05)。

结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OCT和FFA形态学特征密切相关,结合OCT和FFA的图像特征对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形态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不仅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提高我们对疾病发病机制及预后转归的认识,更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三种类型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眼底影像学特征,为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52例52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6例同时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9例同时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依据眼底表现将视网膜大动脉瘤分为出血型、渗出型和静止型,分析三种类型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眼底影像学特征。结果 彩色眼底照相示,52眼中51眼位于颞侧动脉支, 1眼位于鼻侧动脉支。FFA显示,出血型32眼瘤体合并周围出血,渗出型13眼瘤体合并周围小血管渗漏,静止型7眼(包括彩色眼底照相误判为渗出型的6眼)瘤体内动脉管壁接近正常。6眼行OCT检查者均为出血型视网膜大动脉瘤,瘤体腔壁在视网膜浅层呈环形强反射。9眼行ICGA者视网膜大动脉瘤瘤体均显影,包括未被FFA发现的出血型3眼。结论 彩色眼底照相拟诊出血型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患者可选择OCT和ICGA检查确诊,拟诊渗出型和静止型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患者可选择OCT和FFA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式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确诊为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的眼部检查和眼底影像学检查,包括眼底彩照、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或)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分析其眼底影像学特征,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3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均为单眼发病。男7例(17.95%),女32例(82.05%),年龄53~86(71.33±9.06)岁。有高血压病史者30例(76.92%)。除1例为双瘤体外,其余均为单瘤体。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眼底彩色照相和SD-OCT检查,38例完成FFA检查,8例完成ICGA检查。各项检查发现大动脉瘤体的情况:眼底彩色照相32例(82.05%),SD-OCT检查31例(79.49%),FFA检查32例(84.21%),ICGA检查8例(100.00%)。39例患者中,9例并发了不同程度的玻璃体积血,1例并发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1例并发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和分支静脉阻塞。结论 眼底彩色照相、SD-OCT检查联合FFA检查可对大部分视网膜大动脉瘤进行明确诊断,ICGA检查可作为一项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视网膜大动脉瘤可合并视网膜分支动脉或分支静脉阻塞,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FFA与OCT的应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70例135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行中心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D前置镜散瞳眼底检查、散瞳眼底彩色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并将相干光断层扫描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轻度水肿时,FFA表现异常56眼,OCT表现异常68眼(P=0.0009);FFA表现正常12眼中,其OCT检查有10眼为海绵样改变;FFA表现为囊样型的,其OCT表现为囊样型占46.7%。结论:FFA,OCT联合应用于诊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而OCT作为临床随访DME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早期应用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OCT与FFA/ICGA研究Stargardt病黄斑区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探讨OCT与FFA/ICGA在该病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对7例(14只眼)Stargardt病患者进行FFA/ICGA检查,利用OCT观察黄斑部结构改变,测量黄斑中心凹的厚度、黄斑容积及黄斑6mm平均容积,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targardt病患眼视力低下,OCT观察Stargardt病患者黄斑区神经上皮层结构紊乱、变薄。中心凹厚度、黄斑容积及黄斑6mm平均容积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FFA表现为横椭圆形强透见荧光,部分合并有暗脉络膜背景荧光。ICGA则显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不同程度萎缩。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容积与矫正视力成正相关。结论OCT与FFA/ICGA均可观察Stargardt病患者黄斑区组织结构的变化,对测患者的视网膜功能变化、对Stargardt病的诊断与病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