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PET-CT机房等相关工作场所进行防护屏蔽设计,以保证医护人员减少或免受辐射损害。方法 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及辐射防护基本原则进行设计。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受照的年有效剂量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结论 本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屏蔽设计可满足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掌握某军区医疗单位2014年部分放射诊疗设备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方法 现场检测、数据分析并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除胃肠机、口腔X射线机、乳腺X射线机和放射治疗设备以外的设备机房均有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防护门、防护墙、观察窗及核医学设备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三种类型设备机房总的防护检测合格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核医学、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结论 某军区2014年放射诊断和核医学设备机房的防护检测合格率均比2013年的防护检测合格率低,应加强对新、改、扩建放射诊断设备机房的防护设计和施工监督,加强对手术室C形臂机房的防护建设、提高个人防护水平,加强对PET-CT、ECT等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3.
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的放射防护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进行放射防护设计。方法 依据辐射源项、房间布局、人员分布计算防护要求。结果 给出了该医院核医学科改建的放射设计参数。结论 放射防护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方法的因素才能保证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核医学科的专用放射性污水池(衰变池)。方法 根据核医学诊疗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及其废液和其他污水排放量,并按放射性废液排放限值要求,设计放射性污水池的结构和容积,同时避免使用繁复的数学计算过程。结果 以福建省某医院核医学科为例,设计总容积为40m3,为三级分隔的放射性污水衰变池。结论 核医学科排放的放射性废液及污水,流经三级结构的衰变池后,满足国家标准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临床核医学设计一种比较适用的通风橱。方法 根据用途与操作性质,参考有关资料,总结已有的经验提出设计方案。结果 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狭缝式通风橱的设计方案。结论 为核医学科和通风橱制造商提供了有益的设计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适应变化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加强核医学科的安全防范工作。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结果 从核恐怖事件及核事故的发生现状以及核医学科的特点,软件作保障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核医学科需要在硬件与软件上逐步完善,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才能减少或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保护从事核医学工作职业人员的健康,防止非密封放射性核素污染环境危害公众。方法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将获取的资料与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标准的要求相比较并对符合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核医学科的综合性防护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但核医学治疗病房设在普通疗区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该核医学科除治疗病房设置和核素贮存其他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学相关标准要求,可以保证职业人员的健康需要,建议:治疗病房应搬到核医学科控制区内,核药物贮存采取防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城区核医学科的现状,检测核医学科不同工作场所,包括诊疗机房、候诊区、注射室、走道等的地面表面污染水平,查找存在问题,并探讨提出相关解决方法。方法 通过监督检查现场布局、诊疗操作以及运用表面污染检测仪进行多个工作场所的地面表面污染水平抽检等方法。结果 相当部分医疗机构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地面表面污染检测值最高达到155.52 Bq/cm2,由于核医学的快速发展,高低活性区分布不尽合理,放射性废弃物管理存在问题。结论 经过多年监督管理,上海市某中心城区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医学放射诊疗项目的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放射防护基本到位,但还存在了一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核医学科诊疗患者行为学特征及辐射认知状况,为减少公众不必要的照射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245名核医学科诊疗患者使用放射性药物后出行方式、住宿、就餐等行为模式以及对辐射的认知等。结果 调查显示,患者中有57.14%在检查后离开医院;检查后离开医院的患者有61.14%采用公共交通方式;28.57%的患者在大众餐馆就餐;有13.06%表示对核医学诊疗注意事项一无所知。结论 患者使用药物后对周围人群的照射不容忽视,应加强核医学科诊疗患者辐射防护认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保障临床核医学诊断与治疗实践中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根据临床核医学的特点,结合日常放射防护监督监测实践经验,分析影响人员健康和安全的诸多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临床核医学科自身的运行规律以及实际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造成职业人员、患者和公众健康受到危害的主要原因。结论 必须在建设、运行阶段对人员、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才能切实消除隐患,保证临床核医学项目安全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河北省医疗机构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管理现状,以期为提升监管效能提供有效数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设计核医学放射性废物处置调查表,采取医疗机构自查、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处理情况等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 截止到2018年底,河北省开展核医学的医疗机构有37家,其中设有放射性废物储存室的37家、面积329 m2;设有放射性废液衰变池35家,体积2449 m3,以三级衰变为主,控制方式主要为自溢。结论 河北省医疗机构核医学放射性废物管理模式有待完善,今后应提高对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效确保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全省医疗机构核医学科基本情况、放射性同位素使用、核医学安全防护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等现状并做出评价,为优化核医学资源配置、提高核医学诊疗管理水平及进行有效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采取医疗机构自查、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访谈及随机抽查等方法。结果 截至2018年底,全省有37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核医学科,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和三级医疗机构中;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人员362人,影像诊断设备49台,使用的放射性核素主要为氟-18(18 F)、锝-99m(99Tcm)、碘-125(125I)等;开展有放射性影像项目(如PET-CT、SPECT等)、放射性粒籽插植以及其他放射治疗项目等;全省核医学应用频度值为2.13人次/千人口。结论 河北省核医学科分布不均衡,为促进核医学健康有序地发展,应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政策支持;规范核医学诊疗工作,增强核医学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和能力,贯彻落实医疗机构核医学防护的主体责任;提高强化专业性培训,加强卫生健康监管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管理和放射防护设施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放射防护管理建议及监督意见,促使该院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管理,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健康权益。方法 通过调取放射防护管理档案、现场检查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管理措施及设施,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结果 该院核医学科取得了《放射诊疗许可证》,建立了放射防护管理组织及制度,放射工作人员的配备符合开展核医学工作的要求,其放射防护管理比较规范。但是,其工作场所布局不甚合理,对诊疗者及其陪护者的防护很不重视。结论 该院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管理没有完全达到《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核医学科医技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核医学科医技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评估核医学科医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医技人员防护意识。结果 根据核医学科职业特点,制定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行为,有效减少了放射性辐射对医技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单位分布及设备的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统一的方法、表格和要求,以发放调查表、电话询问和由调查组成员到现场询问等方式对广东省内从事临床核医学工作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调查。结果 截至2009年广东省开展临床核医学诊治工作的医院81家,放射工作人员480名,拥有各类核医学设备151台,核医学诊断检查的年频率为每千人口9.72人次,核医学治疗的年频率为0.38人次/千人。结论 应促进核医学诊治单位的合理布局,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与专业知识,加强核医学科的质量保证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进行放射卫生防护现状分析,评价其是否符合放射卫生要求,对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现场进行检测和调查,将所得数据和资料与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该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核医学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最大值为0.40 μSv/h,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最大值为0.20 Bq/cm2结论 该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选址适宜,布局基本合理,辐射防护检测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有完善的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正常运行条件下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对某核医学科的环境辐射进行检测,了解该科室的环境辐射水平,制定更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病人和公众的身体健康。方法 根据检测技术规范,在各辐射机房周围,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布置测量点,采用FD3013辐射剂量仪和451P型加压电离室巡测仪测量各个工作场所的空气比释动能率,采用表面污染仪检测表面污染。结果 该核医学科及周围环境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值为0.66 μGy/h,各业务用房中表面污染的最大值为1.28 Bq/cm2,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0.1 mSv。结论 该核医学科选址及平面布局合理,所采用的放射药品产生的辐射影响可控制在其控制区内部,基本不会对科室外围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科室的环境辐射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要求,放射防护管理较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一座改建加速器治疗机房的放射防护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一座6 MV加速器治疗机房改建为15 MV加速器机房后的放射防护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对改建前后的加速器性能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在放射防护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给出了改建前后机房墙体、防护门材料的厚度数据,对改建后的防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 该院改建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考虑全面,改建后的机房放射防护效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考虑全面、设计合理的改建加速器机房其放射防护效果可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状况进行分析与探讨,从放射防护最优化与确保安全运行角度提出放射防护建议。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进行。结果 该核医学科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最大值为300μGy/h;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最大值为8.85 Bq/cm2;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52mSv,其中一人年剂量最大值为6.24mSv,超过了目标管理值5mSv。结论 核医学科,布局合理,监测结果符合相关放射卫生标准要求,但应结合实际,适当增加工作场所面积,进一步完善科室放射防护管理体系和加强放射性核素操作环节的个体防护,降低操作放射性药物环节、病人环节所引起的不必要的照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核医学科建设项目在平面布局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对策,规范其图纸设计。方法 由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放射卫生评价人员形成评价组,对13项核医学科建设项目的平面布局图纸进行审查。对图纸中存在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最终图纸提交专家评审组审查。结果 改建项目图纸问题频次远高于新建项目,最普遍问题为医、患、核素路线交叉,其次为功能用房缺失,以及高、中、低活性区分区混乱等。图纸设计单位在采纳了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出的转变整体布局结构、调整不同活性用房的位置、增加医护人员防护设施等修改建议后,修改图纸均通过专家评审。结论 核医学科建设项目平面布局图的合理性是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的重要审查项,规范其图纸设计对保护医护和周围公众健康、促进核医学科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