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辐射加工用0.5~2.5 MeV电子加速器的X射线发射率。方法 通过MCNP5计算0.5~2.5 MeV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轰击铅靶、铁靶、铝靶时,在0°~180°方向的X射线发射率,与NCRP-51报告给出X射线发射率常数进行比较。结果 MCNP5计算得到的X射线发射率与NCRP-51报告中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 MCNP5计算得到的X射线发射率对于辐射影响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基层医疗单位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门、窗防护提供简易与适用的方法。方法 在医用诊断X射线的能量范围内,测试不同厚度铁板的屏蔽效率。结果 2~3 mm厚铁板做门、窗防护的屏蔽材料是比较理想的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AT1123型Χ-γ射线剂量检测仪的终值响应时间,评估其对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机房放射防护检测的适用性。方法 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机在固定的管电压和管电流,曝光时间从10 ms递增至1000 ms,用AT1123型Χ-γ射线剂量检测仪测量不同曝光时间所对应的剂量率读数,当剂量率读数达到稳定最大值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该剂量检测仪的终值响应时间。结果 AT1123型Χ-γ射线剂量检测仪在4种辐射强度的X射线中,曝光时间为100 ms时,均能显示终值的93%以上;曝光时间为250 ms时,可以完全显示终值。结论 AT1123型Χ-γ射线剂量检测仪终值响应时间约为200~250 ms,适合应用于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机房的放射防护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掌握卫生系统对食品中γ放射性核素检测能力现状,发现检测工作中的潜在问题,为今后各实验室改进和提高检测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各实验室上报的高纯锗γ能谱仪的性能指标,掌握各实验室的γ放射性核素检测的硬件能力。通过组织检测能力考核,了解各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结果 各实验室γ能谱仪的相对探测效率分布在30%~66%,能量分辨率分布在1.60~2.28 keV,测量24 h 50~2 000 keV的积分本底分布在48~420 CPM,检测能力考核结果达到"合格"及"优秀"的占大多数。结论 当前我国卫生系统对食品中γ放射性核素检测能力普遍良好,但部分实验室的仪器性能或人员技术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参加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比对,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方法 把经过退火的七组剂量计寄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①~⑤号为盲样组,其中①③④号采用γ射线照射,②⑤号采用X射线照射,⑥号为跟随本底,⑦号为备用剂量计,照射后的剂量计寄回实验室检测。结果 五组盲样检测结果与照射剂量的相对偏差≤ 0.4,且综合性能指标≤ 0.4,均符合个人监测比对判定标准。结论 本中心个人剂量系统性能符合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并分析几种常用的X、γ射线辐射防护监测仪器对X、γ射线监测的适用性。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X、γ射线辐射防护监测仪器应具备的性能和条件,对几种常用的X、γ射线辐射防护监测仪器所采用辐射探测器的物理特性,能量响应等特点进行逐一比较。结果 电离室类、NaI(TI)闪烁体类和LIF(Mg,Cu,P)类X、γ射线辐射防护监测仪器均可对X、γ射线进行测量,对于医用X射线的测量,电离室类和GR-200A LIF(Mg,Cu,P)热释光类仪器都是比较好的选择,NaI(TI)闪烁体类仪器次之。结论 几种常用的X、γ射线辐射防护监测仪器经定期剂量校正后,均可应用于辐射防护实践中,可以比较准确的监测X、γ射线工作场所和环境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X射线物质识别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双能X射线物质识别进行模拟。结果 得到六种材料识别曲线与原子序数的关系。结论 Monte Carlo方法可以提高安检系统的材料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和分析内蒙古地区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实际工作量,为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室最优化设计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收集资料,统计和分析资料。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实际使用的射线种类、能量、剂量率,实际工作的时间及业务开展情况。结果 在受调查的23台医用直线加速器中,有9台国产设备,14台进口设备。国产设备中8台只能产生单个能量档的X射线,没有电子束部分。进口设备均能产生X射线和电子束,并均有2~3能量档的X射线。国产设备的周工作量26.59~356.43Gy/week之间。进口设备的周工作量一般为214.51~640.85Gy/week之间。结论 进口设备的工作量高于国产设备。高能量档X射线的使用率不高,电子束的使用率比X射线的使用率明显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解决北京市移动X、γ探伤单位日常监管问题。方法 对现有单位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提出对北京市辐射工作移动X、γ射线探伤行业监督管理对策。结论 通过完善审批、增加培训、提高现场监管水平、建立事故应急体系方面加强对移动X、γ探伤单位的监管,可以保障北京市移动X、γ射线探伤行业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公司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应用项目对环境的辐射影响。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及监测方法为评价标准和监测方法。结果 开机状态时,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自带铅房周围X-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38.4~115.7 nGy/h。结论 开机状态时,该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自带铅房外环境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公众可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国内常见不同类型的个人剂量仪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价。方法 根据GB/T 12161-2003《直读式个人X和γ辐射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率检测仪》与检定规程JJG 1009-2006的相关要求,使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性计量站的γ和X射线照射量标准参考辐射装置。结果 分别对不同型号的X、γ个人剂量仪的相对固有误差、重复性、角度响应、报警声响和能量响应进行了的性能测试及分析比对。结论 表明前三项测试结果较理想,而近75%的仪器能量响应不能满足国家标准及检定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某轮胎公司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及监测方法作为评价标准和监测手段。结果 X射线机非工作状态下,检测室周围环境X、γ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范围为43.7~71.3 nGy/h,处于该市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范围内。X射线机工作状态下,检测室周围环境X、γ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范围为45.5~73.9 nGy/h,监测值均低于《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17-2006)所规定的2.5μGy/h的标准限值。结论 该项目对职业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是安全的,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放射工作场所及X射线机房外环境的防护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放射工作场所及X射线机房外环境的防护监测方法。方法 参照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等相关标准和规范文件。用FJ-347A型X、γ剂量巡测仪监测。结果 在本辖区内每年测试各类医用X射线诊断机约180台。结论 该检测方法是可行和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14.
外照射皮肤剂量估算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用于估算X、γ射线、中子、特别是β射线外照射所致皮肤剂量的软件。方法 根据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第56号报告和我国有关标准,采用Vc++6.0编程软件及Access数据库对皮肤剂量估算方法进行计算机化,编写皮肤剂量估算软件。结果 通过该软件能够快速估算β、X、γ射线和中子所致的皮肤受照剂量,并可贮存受照人员的详细信息,供以后查询和分析。结论 皮肤剂量估算的计算机化,可提高皮肤剂量估算的速度及其准确性,可作为突发核与放射事件中人员早期分类的一个快速而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2017年参与全国个人剂量监测比对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结合OSL剂量计自身的性能特点,分别从OSL剂量计的能量响应、角度响应、线性响应几个方面对5组比对OSL剂量计的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比对中照射了不同的射线能量、入射角度、照射剂量的5组剂量计的单组性能评定值P,能够反映出OSL剂量计的性能特征,主要表现为,OSL剂量计在低能区存在较明显的过响应,这一特性使照射了低能X射线的两组剂量计的单组性能评定值P较高;在662 keV能量照射下,OSL剂量计具有很好的角响应,这一特性使各组评定值没有明显受到照射角度的影响。结论 比对结果为合格,说明我实验室利用OSL剂量计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满足质量保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评价LA45医用高能加速器测试场所是否符合辐射安全评价要求,估算了其对工作人员和公众年受照剂量,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方法 基于NCRP151号报告剂量估算模式计算了高能加速器测试产生的X射线、电子束、中子等不同种类射线产生的辐照剂量。结果 结果表明该场所的辐射防护设施屏蔽和防护效果可以有效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结论 医用高能加速器在我国的使用尚属起步阶段,随着射线能量的提高,其存在的辐射风险也逐渐增大,本文提供的高能加速器辐射安全评价方法,为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照安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一台PET/CT防护进行检测,以评价该实践对职业人群和公众的辐射影响。方法 分析PET/CT工作场所的辐射源项,在最大工作条件或典型工作条件下,检测中子、X射线和γ射线的外照射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估算职业人员和公众的年剂量水平。结果 各检测点的中子外照射未检出,X射线和γ射线外照射水平在0.08~47.5μSv/h之间,对职业人员和公众所致的最大附加年剂量分别为948.6μSv,和21.6μSv。结论 该实践所致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照射剂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数字胃肠X射线机进行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数字胃肠造影X射线机做介入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应用X射线防护监测仪,对操作者身体四个不同部位模拟进行防护前后X射线辐射量的透视与点片测试。结果 防护前后X射线辐射差异明显。防护前透视时模拟操作者的手部与头部分别为350~700 μGy·h-1,而增加防护后上述二点的X射线辐射量率几乎为零。结论 在有效X射线防护情况下,数字胃肠X射线机行介入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牙釉质EPR剂量学方法应用于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剂量重建的方法。方法 利用电离辐射在牙釉质中诱导产生的CO2-自由基浓度与牙釉质剂量成正比的特点,通过EPR方法测量电离辐射在牙釉质中诱导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得出牙釉质吸收剂量信息,重建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的受照剂量。结果 重建了1985年之前参加工作的14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的牙釉质剂量,剂量范围为89~870mGy。结论 提供了一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剂量重建的直接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给出全身计数器NaIγ谱中214Bi、137Cs的609.3keV、661.66keV全能峰计数率。方法 采用已知活度的137Cs放射性点源进行测量,对γ谱中感兴趣区域,利用基于Matlab的非线性曲线拟合方法进行重峰分析。结果 分析得出的137Cs活度测量值与已知活度间相对偏差的绝对值小于10%。结论 非线性曲线拟合方法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重峰分析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