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生的正确洗手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广州、北京的34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4 089名四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用自填结构式问卷了解被调查学生近1周的洗手行为(包括洗手频率和方法)、学生与家长对洗手相关认知及家庭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结果 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率仅为28.2%.家长对洗手必要情境认知的正确率(75.0%)高于小学生(41.6%)(x2=174.485,P<0.05),但家长对洗手方法的正确认知率仅为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呈正相关的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OR=2.09,95%CI=1.44~3.05),呈负相关的有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OR=0.57,95%CI=0.33~0.98)、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较低(OR=0.53,95%CI=0.33~ 0.86)、家长对洗手情境认知不正确(OR=0.53,95%CI=0.33~ 0.86)、小学生对洗手情境认知不正确(OR=0.24,95%CI=0.20~ 0.28).结论 中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生的正确洗手行为整体上不容乐观,并且存在家庭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的不平等.要加强对随迁子女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洗手必要性和正确洗手方法的健康教育,尤其是男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母亲文化程度较低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网络使用相关行为情况。【方法】采用焦点组访谈对上海市6所学校48名学生进行调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3名,上海本地学生15名),对其中12名学生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名),调查学生的网络使用特征、网络使用对学习生活的影响等。【结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互联网使用较为普遍,使用目的主要为查资料、游戏、聊天、看视频。大多数家长对学生上网有时间限制。【结论】互联网使用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支持。建议随迁子女家长对子女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使用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相关健康行为及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4所小学一-五年级的学生1212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9个口腔健康知识问题中窝沟封闭的作用学生回答正确率最低,为17.66%,对牙齿健康有益的食物知晓率最高,为92.33%,刷牙率(刷牙≥1次/d)为94.72%,每日早、晚均刷牙者占调查人数的52.8%。小学生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媒体、家人、教师和医护人员。结论小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欠佳。应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教师、家长应加强联系与配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口腔健康干预项目对儿童刷牙行为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的影响。 方法 对461名儿童开展了口腔健康干预项目的幼儿园大班儿童家长和453名未开展项目的幼儿园大班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儿童刷牙相关行为、口腔卫生清洁水平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 结果 项目幼儿园儿童刷牙率、含氟牙膏使用率、口腔卫生清洁水平高于非项目幼儿园儿童(分别为97.4% vs 94.7%,40.2% vs 31.0%,89.4% vs 77.9%,均P<0.05)。家长口腔知识正确知晓率项目幼儿园高于非项目幼儿园(83.1% vs 78.2%,P<0.0001)。家长的9种口腔卫生知识来源中,仅“孩子从幼儿园带回的知识”两组间存在差异(62.8% vs 50.3%,P<0.0001)。 结论 口腔健康项目提高了儿童的刷牙、含氟牙膏使用和家长口腔卫生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梦映  周素芳  陈莉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68-369,372
了解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行为现状,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开展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梧州市市区20所小学二年级在校学生1 304名进行为期1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后,除引起龋齿和牙龈出血的原因外,小学生的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腔卫生行为如每天刷牙2次、选用含氟牙膏和正确刷牙方法的持有率比健康教育前分别提高了10.76,17.73和8.41百分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将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小学生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之一,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了解北京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相关健康行为及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33所小学二~六年级学生18 007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7个口腔健康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为40.8%~93.3%,刷牙率(刷牙≥1次/d)为96.5%,每日早、晚均刷牙者占调查人数的83.4%.小学生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媒体、教师和父母.结论 小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欠佳.应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教师、家长应加强联系与配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年人34岁~44岁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及口腔卫生行为的建立情况。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调查样本,对河南省城乡707名中年人的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刷牙率、保健牙刷使用率、早晚两次刷牙率、牙线使用率分别为81.1%、23.6%、30.6%和3.0%;持有“人老必定掉牙”的观念、从未看过牙、不知何为牙石的人分别为48.6%、37.6%、28.1%;仅有16.1%的人认为牙齿有龋洞时应尽快补牙,29.7%的人认为有牙石时应找医生清除,有50.2%的人对牙齿有龋洞后持“人痛不管”的态度。结论河南省中年人的刷牙率已达到《2000年我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标准,但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率仍较低,口腔健康态度消极。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扩大口腔卫生保健服务覆盖率,提高人们口腔疾病的就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朋辈教育应用于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为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知信行及口腔卫生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东莞市常平镇新城区一所公办小学的一、三、四、五年级学生603名开展朋辈教育干预。进行12周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小学生口腔卫生知信行及口腔卫生状况的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00份。用SPSS 18.0软件进行配对χ~2检验。结果朋辈教育后,小学生对"纪律饮食习惯有利于口腔健康"(83.0%)、"牙齿上有龋洞了,应该告诉家长立即就医"(93.3%)、"刷牙时出血应该就医治疗"(58.5%)等知识知晓率改善不明显,与干预前(分别为82.0%、92.0%和57.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刷牙好处的认可"的知晓率(95.5%)高于干预前(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坚持每天早晚刷牙(65.3%)、采用竖刷法刷牙(49.7%)、使用含氟牙膏(47.5%)、使用大小软硬合适的牙刷(76.8%)等正确刷牙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56.8%、22.5%、14.7%和5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生窝沟封闭率(15.8%)、男女生龋齿充填率(分别为15.9%、19.5%)、反合改善率(0.7%)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6.7%、8.3%、7.4%和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牙龈健康良好率、牙菌膜率(16.0%、85.0%),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0.7%、9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学生全方位朋辈教育能推动学生建立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及饮食习惯,有效提高小学生正确刷牙行为、纪律饮食行为及医疗保健就诊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吉林省儿童的口腔健康素养的掌握情况与行为的实施情况,为制定口腔保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吉林省内8所学校一至五年级9 391名小学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口腔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在口腔保健知识中,使用含氟牙膏、更换牙刷时间和睡前刷牙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46.7%、70.3%和85.5%;口腔保健技能中,牙齿缝隙刷洗、牙齿表面刷洗及刷牙时间各为68.5%、64.7%和75.2%;口腔保健行为中,早晚都刷牙、睡前不吃东西和饭后漱口分别为77.5%、93.7%和84.6%。结论 吉林省儿童的口腔健康素养偏低,口腔保健行为有待于提高。学校、社区和家庭共同推动儿童健康促进,提高儿童口腔健康素养和保健行为,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7~9岁儿童六龄牙龋齿情况,探讨儿童与父母之间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檐州市3所小学中7~9岁儿童846名进行第1磨牙龋齿检查,对其中248名学生及家长相关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3.0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六龄牙龋患率为41.37%,其中男36.22%,女46.93%;7、8、9岁儿童六龄牙龋患率分别为35.48%、40.96%、42.03%。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每次刷牙3 min、每二三个月更换1次牙刷、采用竖刷法刷牙的比例学生分别为48.39%、30.24%、46.37%、15.32%,家长分别为66.53%、50.81%、66.13%、19.76%;认为牙齿需要定期检查的学生为61.69%,家长为72.87%;儿童与家长的卫生知识及行为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_s0.11,P0.05)。获得口腔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是口腔医护人员,家长是电视或广播,所占比例分别为24.6%、20.16%。结论调查的儿童六龄牙龋患率较高,学生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缺乏,二者都需要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