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clopathy)是引起老年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该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磁共振成像(MRI)的出现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敏感、特异的客观影像学指标。但自脊髓磁共振T2加权相(MRIT2)高信号报告以来,其与脊髓功能状态的关系、可否作为手术指标之一、对手术预后是否有意义、对应脊髓的病理改变是否可逆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颈椎磁共振(MRI)上脊髓内异常信号进行分级,探讨颈椎MRI上脊髓内异常信号分级系统与手术减压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内固定术的CSM患者213例临床资料,包括术前MRI、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将术前MRI脊髓内信号异常分为0~Ⅱ级:脊髓内T2WI 和 T1WI 无信号改变(0级);脊髓内T2WI 局灶性高信号、T1WI 无信号改变(Ⅰ级);脊髓内T2WI 广泛大片状高信号,伴 T1WI 低信号改变(Ⅱ级)。结果21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79个月,平均1年3个月。脊髓内信号异常0级共121例,平均年龄(49.3±6.3)岁,平均病程(15.6±14.8)月,术前JOA评分为(12.1±3.1)分,术后6个月JOA评分平均为(16.7±1.7)分,改善率为94.1%;Ⅰ级共67例,平均年龄(56.0±9.5)岁,平均病程(46.3±46.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10.3±2.6)分,术后6个月 JOA 评分平均为(15.1±2.1)分,手术改善率为72.1%;域级共25例,平均年龄(62.0±10.7)岁,平均病程(106.2±85)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4±3.3)分,术后6个月JOA评分平均为(12.5±3.2)分,手术改善率为47.7%。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ost Hoc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改善率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0级组与Ⅰ级组之间、Ⅰ级组与Ⅱ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年龄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程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CSM患者的脊髓髓内信号,术前对CSM的脊髓内异常信号进行分级,对评估和研究手术后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脊髓信号改变以前早期手术,可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MRI髓内信号发生改变与节段性椎间不稳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63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2.48±10.20)岁。以术前髓内 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为Ⅰ组(28例),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为Ⅱ组(24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Ⅲ组(11例)进行分组。对3组患者间年龄、性别、病程、术前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JOA)、脊髓受压最严重节段脊髓压迫率、颈椎生理曲度、颈椎最大活动度及责任椎间隙活动度(ROM)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术前JOA评分、脊髓受压最严重节段脊髓压迫率、颈椎生理曲度、颈椎最大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病程、RO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病程长于Ⅰ组和Ⅱ组(P<0.05),Ⅰ组与Ⅱ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ROM大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ROM大于Ⅰ组(P<0.05)。结论 椎间隙活动度增大是CSM患者T2WI髓内高信号产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MRI信号改变能否预测脊髓型颈椎病(CSM)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总结87例轻型CSM患者保守治疗随访结果与颈脊髓T2加权信号增强(ISI)的关系。结果治疗前功能评分28.5±2.5(26~35),最后随访32.5±2.5(28~37),评分增加4.6±1.7(-4~10);多节段ISI、局限性ISI及无ISI三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治疗前后评分及治疗改善率、满意率均无明显差异;ISI减弱、无变化或无ISI均不影响保守治疗效果。结论对轻型脊髓型颈椎病,出现脊髓信号增强患者通过保守治疗也能有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肝脏局灶性病变在MRI—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但是,极少数肝脏的结节在MRI-T2WI上出现部分或全部低信号。导致这种罕见现象的因素包括:铁沉积、钙沉积、铜沉积、血液代谢产物的沉积、分子物质、坏死物质沉积和其它情况。在T2WI上很多肝脏病变的周围可能出现相对低信号,这些病变包括: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肝癌、转移瘤、异常结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32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行颈前路手术的选择。方法:对32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和影像学因素选择实施不同的颈前路手术,分别行单间隙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固定术、椎体次全切+单间隙椎间盘切除融合术、2个椎体节段的椎体次全切,其中2例3节段的CSM患者Ⅰ期或Ⅱ期行颈后路椎板成型椎管扩大术。结果:32例术后随访2~8年,平均3年。术后按贾连顺的临床功能评估示优良率为93.75%。结论:须根据CS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因素采用不同的颈前路手术,对多节段病变的患者必要时Ⅱ期辅以颈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8.
CT、MRI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煜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8)
目的 探讨CT、MRI对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CSM患者的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CT显示骨性椎管狭窄5例,其中先天性狭窄3例,椎体缘骨质增生22例,钩突和关节突关节增生20例,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23例,后纵韧带及项韧带钙化13例.MRI显示椎间盘突出、变性28例,后纵韧带增厚21例,黄韧带增厚7例,全部病例脊髓不同程度受压,其中脊髓变性6例.结论 CT、MRI是重要的检查CSM的方法,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后纵韧带切除在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SM行颈前路减压术患者32例,分为两组:A组12例,行颈椎后纵韧带切除术;B组20例,未行后纵韧带切除。用MRI技术测量脊髓矢状径,用JOA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随访3-24个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标准进行评分,A组术后与术前评分差值大于B组[(5.50±0.90)分vs.(2.40±0.89)分](P<0.01);MRI显示,A组术后与术前脊髓矢状径差值大于B组[(3.363±0.258)mm vs.(2.637±0.412)mm](P<0.05)。结论颈椎前路切骨减压时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可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有利于CSM患者脊髓形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探讨颈椎动态MRI联合临床表现在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骨科门诊就诊患者60例,分为颈肩部不适即亚健康组,有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常规MRI不支持组,CSM组(颈椎动态MRI组),每组各20例患者,所有患者进行JOA评分,统计脊髓呈波浪样及串珠样改变例数,并分析比较中立位、X摄片以及动态MRI的椎管矢径、脊髓矢径与椎管矢径比。结果通过分析整理资料,提示MRI不支持组和CSM组的JOA评分、椎管矢径、脊髓矢径与椎管矢径比均明显低于亚健康组;且CSM组行动态MRI检测脊髓均有波浪样或串珠样受压改变即为阳性;MRI不支持组常规MRI检测无受压改变为阴性,而行动态MRI检测均发现为阳性。结论颈椎动态MRI结合临床表现在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早期诊断中较常规MRI意义更大,能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内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选择单间隙病变病人35例(35个椎间隙)施行手术,应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取颈椎前入路,镜下完成椎间盘、骨赘及变性的后纵韧带的切除,并同时行椎间融合器的置入和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结果:35例病人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经12~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病人的平均JOA评分从9.6提高到13.5。结论:内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手术可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诊断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最佳手段,能清楚显示受压颈髓信号的改变,以此明确疾病进展,但病情常呈隐匿性进展,当临床症状已经相当严重时,病程已经发展至不可逆期,手术预后较差。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 CSM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现在就 DTI 扫描技术、相关指标、成像原理及其对 CSM的诊断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非手术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科1990—2010年间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筛选出1089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药物理疗牵引推拿组、药物理疗推拿组、药物理疗牵引组、药物理疗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1)非手术综合治疗CSM优良率为72.82%,有效率为98.26%。(2)根据病情,联合药物、理疗、牵引和推拿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CSM疗效较药物理疗牵引组、药物理疗推拿组及药物理疗组更佳。结论非手术综合治疗CSM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可作为CSM早期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经椎间隙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联合邻近节段人工间盘置换(Hybrid Surgery)在颈前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应用Hybrid Surgery术式治疗颈前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8例。随访1~50个月,手术前后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进行评分。通过JOA评分的改善情况,Odom’s分级随访结果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评价Hybrid Surgery的效果。结果 18例术后JOA评分(13.5±2.4)分高于术前(10.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4,P<0.05)。18例中16例显效,2例有效。Odom’s分级评价优6例,良11例,可1例。术后颈椎运动范围(40.1°±8.4°)与术前(42.6°±11.9°)颈椎运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P>0.05)。结论 Hybrid Surgery术式颈前路充分减压融合,既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又可保留一定程度上的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手术的远期疗效,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时应该如何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方法总结了67例经三年以上长期随访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病例,将前、后路手术的手术疗效结合病变的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单节段病变,23例前路手术术后均改善明显,1例后路手术术后病情恶化;双节段病变,15例前路手术的疗效明显好于11例后路手术(P〈0.05);三节段病变,6例前路手术和6例后路手术的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四节段病变,5例后路手术疗效均佳。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病变累及单节段和双节段时,采用前路手术比较合理;三节段病变,前路和后路手术均可采用;四节段病变,采用后路手术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钢板对恢复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生理前凸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2例脊髓型颈椎患者行前路减压 自体髂骨植骨 钛质钢板内固定术,分别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随访时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以Cobb角测量融合节段的前凸,以D值评价颈椎的前凸,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12个月随访,平均12周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前与术后随访时Cobb角及D值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即刻与术后随访Cobb角及D值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应用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恢复术后颈椎生理前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一种带有典型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特征的动物实验模型,进而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变化及CT,MRI等影像学改变。方法选用25只新西兰家兔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5),术前均先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及运动功能评分。实验组于颈前路c3椎体前方,置入一颗骨水泥压迫钉。术后连续6个月定期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并行体感诱发电位(SEP)、CT成像以及MRI成像检查。结果实验组神经症状最初出现在术后3个月内,术后6个月时运动功能差异较大。实验组体感诱发电位在波幅与潜伏期上出现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T矢状位及轴位像均可明显观察到骨水泥压迫钉的位置,平均椎管占用率为40.2%。实验组MRI轴位像观察到脊髓压迫的存在,平均脊髓受压率为43.9%,在T2加权像矢状位可观察到受压区域出现脊髓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未受压区域。病理学检查发现,实验组脊髓灰质前角被压扁,脊髓前角细胞消失或坏死,脊髓白质成空泡样变,轴索变性,轻度脱髓鞘样改变。另外,可以看到脊髓灰质轻度神经胶质增生。结论本实验应用骨水泥压迫钉建立的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具有典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这种模型可同时用于病理学检查、SEP、CT及MRI等检查,且模型制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是结合临床,综合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相关数据的可靠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4月于该院进行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于该院进行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7 d的JO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恢复行走时间。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的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行走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临床实践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