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神经鞘瘤可起源于任何颅神经、外周神经、自主神经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故又称施万细胞瘤,是一种包膜完整、表面光滑、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面神经鞘瘤可发生在面神经通路的任何部位,多数位于颞骨内,发生于腮腺段者罕见,腮腺内面神经鞘瘤临床报道较少,仅占所有面神经肿瘤的10%左右~([1]),占所有腮腺肿瘤的0.5%~1.5%~([2])。目前临床上神经鞘瘤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结果,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1病历报告患者,女性,23岁,主因发现右侧耳垂下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0岁。因常规体检时,腹部B超发现左上腹肿物而入院。病程中无返酸、嗳气,无呕吐,无腹痛、腹泻,二便正常、饮食及睡眠佳。查体: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瘀点及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尿、肝、肾相关项目检验均正常。胸透、心电图均正常。腹部彩超:肝胆胰脾正常,于剑突下脾内侧探及3.2cm×  相似文献   

3.
神经鞘瘤起于周围神经髓鞘的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罕见,主要生长于大神经[1]。2012年6月,宽甸县中心医院手足及整形外科收治发生于坐骨神经多发神经鞘瘤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发现大腿后侧肿物1个月来院就诊。患者2 a前因左大腿后侧肿物在他院行手术治疗,并做病理分析(未见报告,具体不详),无其他不适症状,未进行进一步治疗。1 a前再次自己触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神经鞘瘤1例报告江苏灌南县人民医院(223500)刘汝亭患者,男,38岁,农民。因颈前肿块伴声嘶10余天入院。不发热,无吞咽困难,无呛咳。查体:T36.8℃,P76次/min,R18次/min,Bp16/10kPa,神志清,一般情况好。心肺、腹...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9岁,下腹部多发性包块伴胀痛一个月入院。检查:体温37.3℃,脉搏84次,血压110/70mmHg。心肺正常。脐下3cm处腹壁皮下有5×4及3×2cm硬块。右下腹可触及6×4及5×3cm硬块,边界清,不活动,无压痛。于1981年4月2日剖腹探查;见下腹壁皮下有5×4及3×2cm实质性肿瘤,分叶状,包膜完整无粘连。腹腔内有大如婴儿头,小如黄豆样肿瘤,占据大部盆腔,呈多形性,有实质性和囊性之分,包膜完整,有蒂与腹膜相连。切除肿瘤50余枚。病理诊断:神经鞘瘤。术后二年,于1983年8月又因下腹包块剖腹摘除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1例左腘窝神经鞘瘤病例,由于该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较为少见,文章特对该病例的诊治经过进行介绍,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毛经民  孙松朋  崔崇仁  高杰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794-1796
临床上直肠恶性神经鞘瘤非常罕见,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硕 《现代保健》2011,(32):164-164
患者,女,48岁,因发现外阴肿物20余年入院,如核桃大小,质硬,有压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异常阴道出血。内诊:左侧大阴唇处见一约8cm×7cm大小肿物,质韧,活动差,有压痛,对侧未见异常。阴道通常,宫颈光滑,子宫及双附件未触及异常。化验:CA125、AFP、CEA、CA199均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9.
张百芾 《现代保健》2008,(34):121-121
患者:女,39岁。因右乳无痛性肿物10年入院。查体:双乳无酒窝征和橘皮样变,右乳外下象限可及一约5cm×4cm×4cm肿块,边界清楚,质硬,活动差,无压痛,两侧腋窝和锁骨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右乳实质性低回声块物,性质待定。临床疑为右乳癌。术中见肿块4cm×3cm×2cm,侵及胸大肌。完整切除后送检快速病理示右乳恶性肿瘤,遂行右乳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0.
杨红  覃方乔 《现代保健》2009,(23):196-196
1病例介绍患者,男,61岁,发现左颈部包块3年。无音哑,咳痰带血,吞咽不受限。患者自诉有左肩周疼痛间断发作史1年。体格检查: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1/2处可见一大小约2.5观cm×2.5cm包块,质地偏硬,活动度不明显,压痛阳性。双上肢各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辅助检查:B超示实性包块,无回声。临床诊断为颈部包块,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11.
脊髓神经鞘膜瘤,临床报导较少,近来发现1例巨大胸椎神经鞘膜瘤,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3岁,农民。双下肢麻木行走困难,进行性加重2月住院。患者2月前感觉行走不便,近期症状加重,行走困难,前来诊治。经脊髓造影提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功能保护和评估的作用,提高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方法:对27例听神经鞘瘤患者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研究其变化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88.9%),次全切除3例(11.1%),面神经解剖保留26例(96.3%),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63.0%),无死亡病例,术末与术前经颅电刺激运动神经(面神经)诱发电位的比值〈60%者术后可能面神经功能差。结论:听神经鞘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于安全切除肿瘤,保护、评价面神经功能有重要价值,该比值〈60%是面神经功能可能严重损伤的警示。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65岁。 2 0 0 0年 4月因“腰部胀痛 2年余 ,加重 2月”入院。无发热、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腹痛、腹泻、腹胀和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查体 :皮肤、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无异常。腹平软 ,肝脾未及 ,右中下腹可扪及约 5cm× 9cm大小包块 ,质中 ,表面光滑 ,边界清楚 ,活动度差 ,轻度挤压痛 ,右肾区叩击痛 (± ) ,肠鸣音正常。辅检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血糖、电解质均正常。CEA :18μg/L系、钡剂灌肠无异常发现。腰椎片 :腰椎骨质增生。B超 :右下腹囊性包块大小 11 5cm×5 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神经鞘瘤的发病概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核心期刊所报告的61例胃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文共统计61例,男31例,女30例,确诊年龄10至75岁,有确切年龄统计的40例,病例中位年龄57岁。因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就诊者共48例,占78.7%;因呕血或黑便就诊者共38例,占62.2%;因发现腹部肿块就诊者14例,占23.0%。肿块生长于胃体28例,占45.9%;胃底18例,占29.5%;胃窦11例,占18.0%;幽门管1例,占1.6%;胃体与胃底交界处1例,1.6%;胃体与胃窦交界处1例,占1.6%,其中恶性4例。所有病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无依据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确诊者。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良性者无复发病例报告,恶性者预后差。结论胃神经鞘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绝大多数属于良性,病程较长,多因上腹部各种症状就诊。术前诊断困难,活检是唯一的确诊方法,良恶性均需手术治疗。本例患者发病年龄小(仅10岁),发病部位特殊(幽门管),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1例肾上腺神经鞘瘤.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上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此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1例肿瘤经后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理学证实为良性.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的术前诊断困难,手术切除是唯一治疗方法.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1岁,干咳1个月入院,无咯痰及咯血,无呼吸困难,无发热。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廓对称,右侧呼吸动度及语颤弱。胸部CT:右肺占位伴右上肺少许炎症,右上下叶膨胀不全,右胸腔少量积液(图1)。支气管镜检查:右肺中叶开口呈外压性狭窄,考虑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于2003年7月16日在全麻下行右胸开胸探查术,见右前纵隔一肿物,大小为13cm×10cm×8cm,上至左头臂静脉下缘,后至上腔静脉前缘,下至膈肌,前至胸壁。基底部位于膈神经,其余部位皆游离。将肿瘤从膈神经完整切除。术后病理为神经鞘膜瘤囊性变。术后病人恢复顺利,未见膈肌麻痹。于2004年4…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例肾上腺神经鞘瘤伴皮质结节样增生病例。  相似文献   

18.
我们分析1996~2003年收治的三叉神经鞘瘤患者2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先后收治胃壁神经鞘瘤3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70岁,18个月前发现左腹部有一小肿物,触之无痛,可移动。当时并没有在意,近2个月来肿物增长明显,同时左上中腹部出现阵发性隐痛,触痛感明显。伴食欲差,偶有呕吐胃内容物。我院透视无异常发现。B超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汇报1例临床罕见的膀胱神经鞘瘤。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例膀胱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远期疗效待随访。结论膀胱神经鞘瘤多为良性肿瘤,肉眼血尿为其首发症状,CT对神经鞘瘤鉴别诊断有意义,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