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5 5岁 ,因发现腹部包块 3年来诊 ,3年前发现左侧腹部有一拳头大小包块 ,无疼痛 ,活动 ,后逐渐增大 ,并出现腹部撑胀感及腹部疼痛 ,食欲好 ,大小便正常。查体 :中年男性 ,腹部隆起 ,以左侧为著 ,并可触及 35× 30× 2 5cm大小的包块 ,表面光滑 ,质韧 ,轻度压痛 ,活动度欠佳 ,腹部彩超提示 :腹腔内探及大片状略强回声团 ,边界尚清 ,形态不规则 ,内见略强回声分隔 ,CDF2 :其内无明显血流信号。腹部CT见腹部偏左可见 36× 32× 2 2cm大小以脂肪密度为主病灶 ,提示腹腔占位。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 ,取左侧腹部旁正中切口 ,长约 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诊断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结果8例脂肪肉瘤瘤体均表现为混杂密度,增强扫描瘤体呈不均匀强化,对瘤体CT值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结论CT是诊断腹膜后脂肪肉瘤有效的检查方法,定位诊断正确率100%。对其病理类型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但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3.
张淑新  罗秀凤  解正理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724-1724
脂肪肉瘤为最常见的腹膜后肿瘤,起病隐匿,生长缓慢,超声显像是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现将我中心超声显像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腹膜后脂肪肉瘤”1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已婚,干部,福州人。因食欲减退,时有呕吐、腹胀半个月来我中心门诊就诊。查体:一般情况佳,血压132/80mm Hg(1mm Hg=0.133kPa),心肺(-),腹软、肝脾触诊不满意。于上腹部剑突下至脐上方扪及一约20cm×15cm大小肿块,质软,位置较深,较固定,无触痛,肠鸣音存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均正常。超声检查使用丹麦K2101型超声显像仪,频率3.5MHz进行超声检测。患者取…  相似文献   

4.
Ⅲ期矽肺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Ⅲ期矽肺的螺旋CT(S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确诊的50例Ⅲ期矽肺患者的SCT表现,观察矽肺大阴影分布、内部及周边特征、邻近胸膜改变、纵隔肺门淋巴结改变及其他伴随征象.结果 矽肺大阴影位于两肺中上肺野后1/3区域,呈对称性分布44例.其中"倒八字"分布23例;大阴影内钙化20例,含气支气管征16例;周围伴血管纹理牵拉、扭曲33例,肺气肿17例,伴散在小阴影34例;邻近胸膜增厚34例;胸膜下肺大疱17例;纵隔肺门淋巴结钙化27例.结论 Ⅲ期矽肺SCT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大阴影的"倒八字"分布及内部钙化、周嗣伴散在小阴影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钙化等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横纹肌肉瘤的CT特征.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横纹肌肉瘤的起源、大小、组织学类型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横纹肌肉瘤位于头颈部2例,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平扫低于肌肉组织,强化幅度高于肌肉组织但低于血管,邻近骨质未见溶骨性破坏;四肢躯干6例,轻到中度强化,均匀强化2例,“斑马纹状”强化3例,邻近骨质破坏不明显;腹盆腔4例,3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等或稍低密度较大肿块,内见坏死,邻近组织受侵犯,其中1例可见小条形钙化、2例邻近骨质破坏、1例位于肠系膜者密度均匀并呈不均匀条形强化;泌尿生殖系5例,其中1例表现为多个结节状软组织肿块、1例表现为膀胱内肿块.结论:小儿横纹肌肉瘤发生部位、年龄不同,有着一定的CT特征表现,这有助其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李建国  陈善红 《现代保健》2011,(27):196-196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2岁。因左侧乳腺无痛性肿物1年,近期进行性增大入院。查体:左乳腺外上象限内扪及约4cm肿物一个,表面欠光滑,质地较硬;双腋窝无肿大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巨检:灰黄色肿物一个,大小4nm×3cm×3cm,表面结节状,有包膜,切面实性,灰黄色,质中等。镜检:瘤组织由大片增生的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及其内有异型的脂肪母细胞构成,增生的纤维组织呈不规则的网格状,  相似文献   

7.
脂肪肿瘤多见错构瘤、肾细胞瘤、肾盂移行细胞瘤、肾盂鳞状细胞瘤或肾母细胞瘤。脂肪肉瘤是成年人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之一 ,大多发生于下肢、腹膜后、肠系膜和肾周等部位 ,发生于肾脏实质的脂肪肉瘤相当少见。现将遇到的 1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67岁。 3个月前无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6岁,发现左耳下区肿块10年余,明显增大1年,于2011年1月14日入院.无明显自觉不适现象,10年前彩超考虑为脂肪瘤.左侧腮腺区皮下可及一大小约7.0cm×3.5 cm ×3.0 cm肿块,质中,活动可,呈分叶状,无压痛,肿块表面皮肤完整无破溃.CT示:左耳前下皮下混杂密度占位(图1).彩超示:左耳下及耳前实质性包块.肿块针刺细胞学示:高度异型细胞,恶性不能除外,建议术中快速冰冻检查.初步诊断:左腮腺区肿块待查(混合瘤恶变可能,腮裂囊肿恶变可能).全麻下行左腮腺区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腮腺区颧弓下方至下颌角下方,皮肤深方,腮腺咬肌筋膜表面,大小约7.5 cm×2.5 cm×2 cm,表面完整的薄层包膜,长条索状,质韧,中央管状空腔,呈淡粉色鱼肉状.  相似文献   

9.
王杰 《中国保健营养》2008,17(7):101-101
患者,男性,59岁,2002年5月以右侧腹股沟疝手术,术后切除肿物,病理诊断为右侧精索脂肪肉瘤,术后三次复发,于2007年6月15日第四次入院,该次入院前六个月,病人自觉腹胀,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全身乏力,明显消瘦,腹围明显增大,触诊,右侧中下腹部可触及表面光滑,质地韧硬,边界轮廓不清,活动度小的肿物,彩超,肝脏、胆囊、胰腺,未见异常改变,腹部CT平扫,示下腹及右上腹部可见巨大类梨状低密肿块,其内可见不规则条形间隔肿物,占据腹腔3/4,膈肌升高肿物向上延伸与双肾相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0例RAML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3例呈不规则形,边界欠清,病灶均向肾外突出。18例表现为实性肿块,1例为囊实性,1例伴有钙化,3例伴有出血,CT片上瘤内均未见脂肪性低密度。CT平扫14例呈略高密度,4例等密度,1例低密度,4例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19例表现为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17例表现为延迟性强化,6例表现为一过性明显强化。结论:乏脂肪RAML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病灶呈外生性生长,CT观察其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等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有助于提高该病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膜CT特征表现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CT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并胸膜改变的患者67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42例,良性病变患者25例,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胸膜CT表现。结果恶性组胸膜弥漫线状增厚和胸膜钙化发生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膜结节状增厚、不均匀环状增厚、条带状不规则增厚和纵隔胸膜受累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膜CT特征性改变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豪二 《中国卫生产业》2011,(11):25-25,27
目的探讨胸膜凹特征表现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CT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并胸膜改变的患者67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42例,良性病变患者25例,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胸膜CT表现。结果恶性组胸膜弥漫线状增厚和胸膜钙化发生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膜结节状增厚,不均匀环状增厚.条带状不规则增厚和纵隔胸膜受累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膜CT特征性改变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例脂肪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临床资料分析,其中1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根据病理学观察1例为黏液样脂肪肉瘤,1例为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为多形性脂肪肉瘤。免疫组化:黏液样脂肪肉瘤S-100(+)。结论脂肪肉瘤属于软组织恶性肿瘤,病理学特点多种多样,治疗难度大,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纵隔巨大恶性滑膜肉瘤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报道2例原发性纵隔巨大恶性滑膜肉瘤的临床资料,并针对本病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原发性纵隔巨大恶性滑膜肉瘤临床罕见,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囊实性肿块,伴有壁结节,邻近骨质溶骨性破坏,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表现为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骨的解剖及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鼻骨扫描的患者130例,无鼻部外伤史,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后处理重建,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成像.结果 鼻颌缝显示70例,鼻骨间缝显示32例,鼻骨孔显示40例,缝间骨2例,鼻骨变异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数据采集后能进行各种后处理重建,能清晰地显示鼻骨情况.  相似文献   

16.
胸腔积液是机体内多种疾病在胸膜上的反映,由感染、原发及肿瘤转移、心衰、肾衰等病变引发,其中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高达25%。临床上对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直比较棘手。时常存在诊断不及时,延误了正确的治疗。因此,胸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螺旋CT表现,探讨螺旋CT容积扫描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58例眼眶内侧壁骨折螺旋CT容积扫描,在常规轴位图像基础上,通过各平面容积重建(MPR)得到冠状面,矢状面或任意平面及三维重建(SSD)像,存储后照像。结果眼眶内侧壁骨折直接螺旋CT征象为眶壁骨质的连续性中断、粉碎、凹陷和曲度失常。新鲜骨折44例多合并有眼球旁或球后积气、筛窦积液、内直肌增粗等间接征象,陈旧骨折14例,表现为骨折片移位或塌陷。结论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螺旋CT表现有明显的特点,螺旋CT容积扫描能全面准确立体地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并能区分新鲜与陈旧性骨折及骨折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肾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平滑肌肉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均匀高密度肿块2例,高、低、等混杂密度,其内有坏死、囊变6例,表现为均匀等密度肿块1例。CT增强扫描肿块多呈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液化、坏死征象。结论:肿块较大,坏死、囊变明显及肿块内出血为肾平滑肌肉瘤的主要CT表现,但其影像学表现于肾癌相似,术前难以鉴别,最终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秦晓斌  徐汉芬 《现代保健》2009,(36):177-178
目的 探讨肺栓塞CT诊断作用及其表现。方法对5例患者的临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为肺栓塞。病变位于左肺2例,右肺1例,双肺2例;单肺多发2例,双肺多发2例。结论CT检查能准确诊断肺栓塞,是一种高效、迅速、方便、准确的检查方法,能有效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胰腺囊性病变是以胰腺囊变为特征的不同病理性质与来源疾病的总称,包括真性囊肿、假性囊肿、囊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群健康查体意识的提高,胰腺囊性病变检出率逐年升高.但胰腺囊性病变组织起源、影像学表现、临床治疗及预后差异较大,因此,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十分重要.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MSCT)可早期发现病变,并为临床治疗提供详细的肿瘤生物学行为信息,已成为胰腺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