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国内外报道较少,但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提高,其发病率正逐渐上升。我们自2000年以来在咽鼓管鼓口半堵塞术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改良的鼓口黏膜下半堵塞术治疗该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取自体脂肪注射咽鼓管咽口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 PET)疗效。方法 选取18例至少经过保守治疗1个月且无明显效果的患者。抽取患者大腿处的脂肪组织,注射到咽鼓管咽口,通过缩窄咽口从而治疗PET,术后进行不少于12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评价以及视觉模拟标尺VAS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最少12个月随访中,总有效率达到83.3%(包括显效27.8%,有效55.5%),16.7%患者没有任何改善,没有患者术后出现病情恶化,同时也没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脂肪注射是治疗PET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疗效、复发率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56侧)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后,在耳内镜下分离外耳道皮瓣至鼓环,将鼓环连同鼓室粘膜一起分离开,暴露咽鼓管的鼓室口。取骨蜡少许,适形后置入分离开的鼓口粘膜下,至患者耳鸣消失。治愈标准: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耳内镜检查鼓膜随呼吸扇动消失,鼓室压力曲线恢复正常;好转标准:患者自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耳内镜检查呼吸时鼓膜偶有扇动,鼓室压力曲线基本正常;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呼吸时鼓膜扇动仍明显,鼓室压力曲线异常。术后门诊随访半年~9年。结果治愈40例48侧,治愈率85.7%;好转5例8侧(2例单侧,3例双侧),好转率14.3%;无效率0%。同时,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耳内镜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疗效好且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咽鼓管口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临床上并不罕见。传统的治疗方法因咽鼓管解剖位置深在,其效果不甚理想。1995年以来我科运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咽鼓管咽口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38例(51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和中耳鼓室腔的管道结构,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咽鼓管失去静息时关闭功能而处于持续开放状态时,称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ET)。PET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其典型症状为自听增强、闻及自身呼吸音、主观性耳鸣及耳闷胀感等。PET患者症状由于与咽鼓管开放不良的功能障碍症状相似,常容易被漏诊或误诊,本文围绕PET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对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诊断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是诊断PET的核心,然而尚没有单一的咽鼓管功能检查可以在没有其他临床观察和检查的情况下准确评估咽鼓管功能。治疗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针对PET患者,可进行“阶梯式”治疗策略:即先增重、冲洗鼻腔、滴酸等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症状严重且患者有强烈治疗需求者,可采用如鼓膜手术、堵塞咽鼓管、缩窄咽鼓管口创伤性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咽鼓管静息状态时正常是关闭的,通常在吞咽、打呵欠或活动下颌时开放.如在静息状态时仍保持开放,鼻咽和中耳之间发生空气和声音自由通过;或者虽然管腔闭合,但关闭力不足,不能抵抗生理的鼻咽正压或负压的影响,称为咽鼓管异常开放(patuloils eustaclalan tube,PET),或咽鼓管关闭功能障碍,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咽鼓管的解剖、生理及病理生理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八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八例陈著声,陈钊,吴健,陈郁敏我科于1984年6月~1994年11月对咽鼓管异常开放症8例(12侧)行腭帆张肌松解术及(或)咽鼓管鼓口半堵管术。术后经0.5~9年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12侧)中,男7...  相似文献   

9.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笔者遇10例,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男6例,女4例;最大年龄52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41岁。耳鼻喉科检查,10例均可见耳鼓膜随呼吸节律而内外扇动,吸气时向内,呼气时向外,耳道听诊能清晰听到患者呼吸声和说话声或空气进人鼓室冲击声,压迫颈部或端坐低头能使症状暂时缓解。鼻咽镜检查,全部病例均可见咽鼓管隆突变薄或咽口扩大,呈三角形或卵圆形,其中咽隐窝有瘢痕粘连者2人,鼻咽部粘膜干燥暗红者3人,鼻粘膜肿胀者2入。明显消瘦者4人。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头晕、失眠、多梦症状。最长病程为1年,最短病程为2个月…  相似文献   

10.
文中对9例(11耳)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作“临床声反射”检查时,记录到非声刺激的波状曲线,波幅在0.05-0.60mmho之间,其波动频率与呼吸次数一致,屏气时波动消失,深呼吸时波幅增大,此种表现在正常人及患者健耳均不能见到;经治疗后该波动可减弱或消失,提示该曲线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特征性表现,与其它检查比较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容易漏诊和误诊。1986年6月~1997年12月共诊治2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4~64(平均40)岁。双耳20例,单耳8例,其中左耳5例,右耳3例。病程2个月~32年。全部病例有低调吹风样耳鸣,...  相似文献   

12.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法对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检测方法。方法 :比较鼓室导抗图法、Morim itsu法和咽鼓管 -鼓室气流动态法 (TTAG法 )检测 2 0耳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的阳性率。结果 :鼓室导抗图法阳性者 5耳 ,阳性率 2 5 % ,Morim itsu法阳性者 12耳 ,阳性率 6 0 % ,TTAG法阳性者 2 0耳 ,阳性率 10 0 %。结论 :TTAG法是诊断和随访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最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是一种以耳内胀满感、呼吸或吞咽时听到耳内有异样的吹气样声音、自听增强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咽鼓管经常处于完全开放状态所造成.PE并非罕见,但经常发生误诊误治.作者对1999~2004年诊治随访的19例病人进行总结,复习文献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5岁。因左耳闷胀感、自声过强、低调吹风样耳鸣1年于2003年7月22日就诊于我科。患者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左耳闷胀感。自觉耳内有很响的自己讲话声。但听别人说话不清。尤其在进食时听力下降明显,且伴有低调吹风样耳鸣。闭口做吸鼻动作时上述症状减轻,吞咽或说话时加重,患者深感苦恼,平素不愿说话。患者曾在多家医院被诊断为“卡他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the seven-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对量化评估咽鼓管异常开放症(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T)的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0月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PET成年患者34例(51耳)作为观察组,对照组20名(40耳),采用ETDQ-7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得分情况,并通过Cronbach's α信度系数评判量表内部一致性、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明确量表诊断价值。结果 ETDQ-7作为PET调查量表,α信度系数为0.879,ROC曲线下面积(AUC)0.966,量表的灵敏度为96.1%,特异度85%。结论 ETDQ-7用于评估PET其信度可靠,价值高,能有效评判PET成年患者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总结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耳部、头面部外伤后咽鼓管异常开放 1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耳部及头面部外伤后咽鼓管异常开放 12例 ,男 7例 ,女5例 ;年龄 2 2~ 52岁 ;耳外伤为主者 7例 ,头 (额、颞 )面部外伤为主者 5例。 12例均为单耳受累 ,均有伤后耳部不适、嗡嗡声耳鸣等症状。 12例均无“搏动性耳鸣”。所有患者鼓膜检查均未见鼓膜煽动。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鼻咽部无异常。 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1 2例咽鼓管异常开放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序号性别年龄      病     史语频平均听阈    转  …  相似文献   

17.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是由于咽鼓管关闭功能障碍,在静息时管脏不能维持其正常闭会状态而呈持续开放,气流随呼吸出入中耳腔所引起的一种并非罕见的疾病c其发病原因常常由于跨帆张肌张力过大,或咽鼓管软骨的弹性以及周围软组织压力太弱所致。我们采用胳帆张肌移位术,结合服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例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均经询问病史,电耳镜检查鼓膜,声导抗作吸鼻试验和反Valsalva试验[1],以及纤维鼻咽镜检查咽鼓管咽口确诊。20例病人分为手术加中药组及单纯手术组。手术加中药组11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的超微结构。方法取4例健康人咽鼓管咽口的组织做透射电镜标本,观察黏膜上皮的超微结构。结果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无纤毛柱状细胞、分泌细胞、中间细胞和基底细胞等组成,这些细胞的基部均贴附在基底膜上。可见亮颗粒分泌细胞。各类细胞可见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黏膜下见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构成弹性纤维带。结论咽鼓管咽口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可见亮颗粒分泌细胞,各类细胞可见板层体存在,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弹性纤维带维持和形成咽鼓管咽口。  相似文献   

19.
声导抗测试与咽鼓管开放类型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10年来作者采用的声导测试法诊断咽鼓管开放症的48例63耳临床资料,发现咽鼓管开放有主观症状而无客观体,有主观症状又有客观体症,无主观症状而有客观体征三种情况。认为咽鼓管在生理性开放和病理性异常开放之分。  相似文献   

20.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治疗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各类手术方式及其优劣性、可操作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医师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