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自尊在大学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为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我接纳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修订版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吉林省3所大学947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在性别、民族、生源地、学校类型、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社交焦虑与自尊、自我接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8,-0.445,P值均<0.01),自尊与自我接纳呈正相关(r=0.592,P<0.01).自尊与自我接纳均对社交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4,-0.30,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自尊在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高中生交往焦虑与人际归因的关系,对预防高中生交往焦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等5省15个城市抽取8 500名高中生进行交往焦虑问卷和人际归因策略调查.结果 父母亲教育程度高,父母管教方式严格的学生交往焦虑较低(P值均<0.05),与教师和同学有较好的关系、成绩优良、居住地社会风气及学校风气较好的学生交往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学生(P值均<0.01).低年级高中生将人际关系的成效归因为内部原因的比例较高年级高(x2=12.263,P=0.015).外倾归因与交往焦虑显著相关(r=0.334,P<0.01),且人际关系外倾性归因得分越高交往焦虑的得分也越高.结论 改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以及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及人际关系,对降低高中生社交焦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分析大学生愤怒体验、愤怒表达、愤怒控制与入际支持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支持评定量表和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对河北省6所高校的1 1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特质愤怒、愤怒外部表达得分[(21.73±5.2),(15.37±5.6)]均高于女生[(20.78±4.7),(14.25±4.9)],人际关系支持总分(115.40±15.8)低于女生(118.58±14.8) (P<0.05);文史类专业学生特质愤怒得分(20.74±4.9)低于理工类专业学生(21.75±5.5)(P<0.05).特质愤怒、愤怒内部表达、控制内部表达、控制外部表达与人际关系支持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11,-0.42,0.26,0.12,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愤怒内部表达对人际关系支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2,P<0.05),控制内部表达对人际关系支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8,P<0.05).结论 大学生不良愤怒情绪的管理对人际支持具有重要影响,适当的愤怒对外表达有利于获取和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6.
探讨大学生师源性焦虑现状及其与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大学生师源性焦虑问卷、人际信任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安徽省5所高校139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86.95%的大学生处于无焦虑或者轻微焦虑状态,13.05%的大学生处于轻度至中度焦虑状态.大学生师源性焦虑得分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师源性焦虑呈负相关(P值均<0.05).应对方式在人际信任对师源性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1.80%;在自我效能感对师源性焦虑的影响中,应对方式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方面的师源性焦虑问题.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师源性焦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正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它是人社会性的重要方面,是人归属需要的重要反映~([1])。大学生正处于人际关系社会化的转折时期,他们期望获得社会接受的愿望尤为迫切,因而能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3])。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在学习、生活中发生与同学、朋友、老师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其中许多问题与人际冲突、人际关系紧张有直接的联系~([4-5])。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已有研究多关注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其与焦虑情绪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际依恋风格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某大学学生854名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在逃避依恋风格上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理科生明显高于文科生(P<0.05)。大学生的4种人际依恋风格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有显著相关(P值均<0.01)。与低分组相比,逃避依恋和焦虑依恋高分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较低,而安全依恋和排除依恋高分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较高。结论大学生的人际依恋风格与人格有关,而且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气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和气质测验,无记名问卷法。结果男女生在气质倾向的各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学生有黏液质倾向者多于城市学生,城市学生有多血质和抑郁质倾向者多于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多血质和抑郁质倾向明显多于独生子女;在所有气质类型中,抑郁质学生社交焦虑的检出率最高。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抑郁质气质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情感表达和个人评价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感表达、个人评价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为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情感表达量表(TAS-20)、个人评价问卷(PEI)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江苏省2所高等院校17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个人评价对社交焦虑有直接负向影响作用,情感表达障碍通过个人评价对社交焦虑存在间接正向作用。结论提高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形成正确个人评价,可以有效改变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广州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对广州5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SPSS11.0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①广州大学生人际信任度较高。②所调查6所高校学生人际信任,某些学校组间均差异存在显著意义。③人际信任性别间不存在差异。④单亲家庭学生与独生子女人际信任标准误较高。结论 校园文化、家庭结构影响子女人际信任;性别不是影响人际信任的直接因素;单亲家庭及独生子妇这二个群体人际信任个体差异显著,应引起相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安全感、人际信任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安全感、人际信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和Rotter·J·B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对3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安全感量表由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构成.人际信任量表由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两个因子构成.[结果]①在安全感方面,大学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低年级大学生显著高于高年级大学生;来自城市大学生显著高于来自农村大学生的得分.②在人际信任方面,与以往研究相比,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有所降低;人际信任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⑦大学生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呈中等水平相关.[结论]①在安全感方面,大学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学生安全感水平受到性别、年级、生源地等因素的影响.②在人际信任方面,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有所降低.③大学生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呈中等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和自尊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安徽省2所高职院校3867名学生,探讨其人际关系与自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高职学生人际困扰检出率为36.6%,男性人际关系困扰得分高于女生(t=3.43,P=0.001);男女间自尊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0,P=0.46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尊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在自尊和人际关系困扰上,不同生源地、不同朋友数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高职学生人际困扰检出率较高,影响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和自尊水平的因素较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医学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西南地区某医科大学的1215名在校大学生,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感知亲密关系质量量表(PRQC)修改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CES-D量表平均得分14.25±9.11分,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4.5%,其中轻、中、重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18.3%、5.4%、0.8%。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无抑郁情绪者(t=14.47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家庭所在地、宿舍亲密度、宿舍信任度、宿舍氛围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P<0.05)。结论 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有影响,高校工作者应重视早期识别抑郁情绪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状况,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孤独感关系,为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孤独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3版、自尊评定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从贵州6所高校随机抽取的615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和479名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高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3.89,P<0.01);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均低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值分别为-2.28,-3.59,-3.30,P值均<0.05);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各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值范围为-0.49--0.34,P值均<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2,P<0.01);回归分析表明,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可解释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总变异的39.00%.结论 留守经历、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surveyed about their sexual behavior and contraceptive behavior. In addition, measures of their self-esteem, knowledge about contraception,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dating partners, communication about sexual matters with their sexual partners, and sexual anxiety were taken. Consistent with Byrne's (1983) model of effective contraception, it was found that general and sexual communication with one's partner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contraception use. Directional, but statistically weak, support was obtained for the predictions that knowledge about contraception and sexual anxiety would be related to contraception use. No support was found for the prediction that general self-esteem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contraceptive behaviorThis article is taken from the second author's Honor's Thesis, conducted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first author.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吉林省长春市大学生人际宽恕情况及其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Mullet宽恕问卷和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整群抽取的吉林省长春市2所高校49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92名在校大学生中有56.1%的学生人际宽恕得分高于平均人际宽恕得分(195.24±35.98)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大学生人际宽恕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平均得分为(9.45±4.97)分;有人际关系困扰者占57.90%,其中70.53%为轻度人际关系困扰,29.47%为重度人际关系困扰;有人际交谈困扰者占76.10%,有人际交友困扰者占84.20%,有待人接物困扰者占40.00%,有异性交往困扰者占61.80%;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间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4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15,P<0.001);大学生人际宽恕与人际关系困扰及其4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大学生人际宽恕对人际关系困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Johnson C Crosby R Engel S Mitchell J Powers P Wittrock D Wonderlich S 《Eating behaviors》2004,5(2):147-156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compare ethnic and gender differences regarding self-esteem and various disordered eat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elite college athletes. METHOD: A total of 1445 student athletes from 11 Division I schools were surveyed using a 133-item questionnaire. RESULTS: White female athletes reported significantly lower self-esteem than Black female, Black male and White male athletes. Black female athletes' self-esteem was equal to both Black and White male athletes. White female athletes repor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drive for thinness,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more disturbed eating behaviors than Black female and both groups of male athletes. DISCUSSION: The curr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White female athletes appear to be most at risk for having difficulty with eating disorders. Their reporting of significantly lower self-esteem indicates that this may be a risk factor that is mor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ethnic group. Questions are raised about what factors exist in the Black female culture that protect them from low self-esteem and disordered eat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