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掌握江苏省2 716名放射工作人员2009年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的要求,采用热释光TLD方法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当量Hp(10)。结果 2 716名放射工作人员年平均有效剂量为0.140mSv,其中97.9%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1mSv。结论 我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工作环境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焦作市十年来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5294-85)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GBZ128-2002)。结果 焦作市十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逐年提高,人均年剂量当量逐年下降,集体剂量当量以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贡献为主,不同工种个人剂量水平的高低与年剂量>5mSv的人员贡献有关。结论 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工作场所的综合防护条件是降低个人剂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2012年江西省部分医院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根据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对个人外照射剂量进行检测。结果 江西省2012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的合格率为86.93%,人均年有效剂量值为0.366 mSv,98.23%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低于2 mSv。结论 江西省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符合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绵阳市不同种类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提高放射防护水平、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使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结果 2005~2009年绵阳市共有2 124人次接受了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5a间集体有效剂量为4.79 Sv·人,5a间人均年有效剂量为2.25 mSv·a-1,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4.17 mSv·a-1)及年剂量超标率(5.81%)均居各放射工种之首。结论 绵阳市放射工作环境较为良好,放射人员有较强自我防护意识,但应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长寿区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作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提供信息。方法 采用热释光测量法,对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列表分析。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强化放射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个人监测率。  相似文献   

6.
某部队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二炮医疗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监测。结果 二炮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在0.93~1.76 mSv之间,年个人剂量超过职业照射剂量限值20 mSv的人员为1.8%。结论 二炮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有下降趋势,不同职业外照射人均年剂量以医用Φ射线诊断为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太原市2011-2012年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加强放射防护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方法 按照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2011-2012年太原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19 mSv。不同的职业类别中,以介入放射学所受剂量当量最高为1.96 mSv,同位素应用最低为0.73 mSv。结论 太原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基本是符合要求和安全的,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2012年辽宁省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2012年辽宁省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监测区域内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 热释光剂量法监测,分析不同工种间个人剂量监测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监测值符合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要求;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87±0.53)mSv·a-1高于工业应用工作人员(0.71±0.59)mSv·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职业中,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1.010±0.387)mSv·a-1;工业应用中各职业人群个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加强医学应用,特别是从事核医学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的监测防护工作,督促用人单位及时送检个人剂量计;进一步规范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云浮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为监管部门和放射工作单位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方法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收集和分析2013—2018年云浮市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结果 2013—2018年云浮市共有2043人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总体监测率为95.7%,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8 mSv/a。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种人均年有效剂量较高,分别为0.33 mSv/a和0.32 mSv/a,不同工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等级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值不同,其中乡镇级单位最高,为0.35 mSv/a,厂矿企业最低,为0.22 mS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2013—2018年云浮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应加强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岗位、乡镇级放射工作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监管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2011年江西省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工种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依据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对个人外照射剂量进行监测。结果 江西省2011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周期依从性合格率仅为77.05%;总集体年有效剂量为1.061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值为0.534 mSv,99.35%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低于5 mSv。结论 江西省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周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符合安全标准[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二炮医疗系统9年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外照射剂量水平与分布、比较各类放射工作受照剂量的差异、分析剂量的年度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方法 采用LiF(Mg,Cu,P)热释光个人剂量计探测器,按照GBZ128-2002和GB5294-85制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监测。结果 9年人均年有效剂量1.615 mSv,监测比为89.9%,NR15为1.3%。结论 二炮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均在年有效剂量限值以下,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江苏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指环个人剂量计及胸章个人剂量计测量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手部及全身剂量当量。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手部年剂量均值为55mSv,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因介入手术的不同手部剂量存在较大差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个人剂量均值为2.317mSv。结论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高于普通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2003~2007年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5年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热释光测量法,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列表分析。结果 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的年人均有效剂量为1.20mSv,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所处放射工作场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周毅 《中国辐射卫生》2001,10(3):158-159
目的 监测铜陵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统一方法。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1997、1998年分别为3.20和2.26 mSv·a-1结论 随着监督管理力度的加大及个人防护意识的提高,铜陵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测量,评估放射管理效果并降低职业危险。方法 采用热释剂量计测量和记录我院放射工作人员2007年到2012年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并行方差分析。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75 mSv,与2001年到2006年度持平,介入科年有效剂量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放射管理效果良好,6年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保持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监测的结果,为进一步优化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研究的对象为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按不同工作性质,分为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影像诊断3组;按不同工作岗位,分为医师、技师、护师3组。采取热释光法对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该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水平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人均年有效剂量<5 mSv,且人均年有效剂量稳定在较低水平;不同工作性质人均年有效剂量值均数两两比较,其中介入放射学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放射影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放射学与核医学、核医学与放射影像诊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岗位人均年有效剂量值均数两两比较,医师、技师、护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性质所致受照剂量最高,可以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提升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职业防护和职业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2000~2003年景德镇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依据GB5294-8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进行。结果 年人均剂量值为0.78 mSv,96.0%的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低于5 mSv;结论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2004~2007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2004~2007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的剂量水平。方法 按照《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的要求,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监测。结果 4年人均年剂量为2.28mSv,人均年剂量最高的是从事介入治疗的人员,为4.21mSv。结果 南京市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是安全的。介入治疗工作者是今后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江苏省省管单位3000多名放射工作人员2009-2011年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方法 以2009-2011年我所检测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值为研究对象,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当量Hp(10)。结果 2009-2011年我所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Sv,其中超过95%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1 mSv;2009-2011年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0.192 mSv,0.241mSv和0.180 mSv。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监测。结果 2011-2013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集体有效剂量为855.63人·m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0 mSv;不同放射职业类别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Sv。结论 2011-2013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总体处于较低的辐射水平,城区放射防护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