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组织(鳞癌组)和24名健康者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HPV l6/18 E6、E7基因的表达,并根据其判断HPV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鳞癌组HPV感染率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44.6% vs 12.5%,χ2=7.630,P=0.006;41.1% vs 4.2%,χ2=10.896,P<0.00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PV 16/18感染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HPV16/18感染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PV感染阳性、p53表达阳性患者中位OS均小于HPV感染阴性、p53表达阴性者(21个月 vs 39个月,χ2=4.306,P=0.038;17个月 vs 41个月,χ2=5.868, P=0.015)。控制相关的潜在混杂因素后,Cox回归模型显示HPV感染(HR=1.834,95%CI:1.010~3.330,P=0.046)和p53阳性表达(HR=2.189,95%CI:1.182~4.054, P=0.013)均可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和p53阳性表达均较高,可能共同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嗅神经母细胞瘤12例,改良Kadish分期A期1例,B期5例,C期3例,D期3期。含手术的综合治疗6例,单独手术4例,单独放疗1例,单独化疗1例。结果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S)为90.9%,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74.1%。A、B期和C、D期患者的5年OS分别为100%和80.0%(χ2=1.20,P=0.27),5年DFS分别为100%和44.4%(χ2=4.07,P=0.04)。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OS分别为66.7%和100%(χ2=2.67,P=0.10),5年DFS分别为33.3%和87.5%(χ2=4.88,P=0.03)。综合治疗与单一治疗的5年OS分别为100%和80.0%(χ2=1.20,P=0.27),5年DFS分别为83.3%和62.5%(χ2=0.35,P=0.88)。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较难,该病的治疗以综合治疗疗效较好,放疗是该病重要的治疗手段,该病预后与疾病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albumin to alkaline phosphatase ratio,AAPR)在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招募2014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接受胃切除术的35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截至2020年12月。采用最大选择秩统计量计算患者AAPR的最佳截断值并据此分为高AAPR组和低AAPR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APR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结合AAPR与TNM分期构建AAPR-TNM系统,通过似然比检验(LRT)、AIC、C-index比较TNM分期系统和AAPR-TNM系统对DFS和OS的预测能力。结果 AAPR最佳截断值为0.412,其中高AAPR组患者的3年DFS率和OS率均高于低AAPR组(78.5% vs 38.1%,log-rank χ2=49.652,P<0.001; 87.2% vs 51.1%,log-rank χ2=33.532,P<0.001)。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高AAPR是DFS(HR=0.25,95%CI:0.15~0.42)和OS(HR=0.24,95%CI:0.13~0.39)的保护因素。AAPR-TNM系统较TNM分期系统具有更大的LRT χ2值,更小的AIC以及更高的C-index(均P<0.001)。结论 术前AAPR水平低的胃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较差,且AAPR结合TNM分期在术后预后中较TNM分期系统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贝伐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FOLFIRI组和FOLFIRI+贝伐单抗组。FOLFIRI组采用CPT-11(180 mg/m2)+甲酰四氢叶酸(200 mg/m2)+5-Fu(1 000 mg/m2)。FOLFIRI+贝伐单抗组采用贝伐单抗(每2周5 mg/kg)+FOLFIRI方案;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至病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结果4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FOLFIRI组和FOLFIRI+贝伐单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5%(5/20)和60%(12/20)(χ2=5.013,P=0.02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DFS)分别为5.1和10.1月(χ2=9.703,P=0.002)。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48%和70%,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11.0月和18.0月,总生存期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2,P=0.016)。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FOLFIRI+贝伐单抗组增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压、出血、蛋白尿和心脏毒性,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FOLFIRI方案化疗联用贝伐单抗提高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并延长了DFS及OS,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3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 ROC 曲线计算SII最佳截点值,并根据最佳截点值分为高SII组(SII≥767.24×109,n=168)和低SII组(SII<767.24×109,n=13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并采用Cox回归分析SII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II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KPS评分有关(P<0.05)。低 SII 组中位生存期高于高 SII 组(21个月 vs 13个月,χ2=16.824,P<0.001)。单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吸烟情况、KPS评分、SII、血红蛋白水平和治疗方案均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SII≥767.24×109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16,95%CI:1.039~1.930,P=0.028)。结论 高SII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SII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术后化疗对术后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1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纯手术患者1、3、5年OS显著低于术后化疗组(χ2=12.802, P=0.000);而两组患者1、3、5年DFS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159, P=0.2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变部位、TNM分期、术后化疗和化疗周期数为OS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和N分期为DFS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纯手术,术后化疗可以提高男性、年龄≤60岁、胸中下段病变、病变长度≤5.0 cm和ⅢB期患者的OS(P<0.05),而且可以提高男性和年龄≤60岁患者的DFS(P<0.05)。结论 术后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较差,术后化疗可以提高部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的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0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FL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X-Tile 3.6.1软件计算PLR的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LR组(<186.8,n=59)和高PLR组(≥186.8, n=15)。采用Cox回归分析PL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中位随访42个月(范围:6~144个月),4年无疾病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42.0%,4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54.7%。低PLR组的4年PFS较高PLR组长(51.3% vs 6.7%,χ2=25.320,P<0.001),4年OS亦较高PLR组长(65.7% vs 8.3%,χ2=29.41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LR≥186.8是影响FL患者PFS(HR=3.949,95%CI:1.856~8.404,P<0.001)和OS(HR=4.795,95%CI:2.259~10.178,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低危FL患者中,低PLR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高于高PLR组(PFS:75.5个月 vs 19.0个月,χ2=14.798,P<0.001;OS:85.5个月 vs 28.0个月,χ2=13.271,P<0.001)。在中高危FL患者中,低PLR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亦均高于高PLR组(PFS:32.0个月 vs 12.0个月,χ2=10.766,P=0.001;OS:51.0个月 vs 19.0个月,χ2=13.404,P<0.001)。结论 PLR与FL患者预后相关,LR高的FL患者的预后较差,可作为评估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大分割与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长期生存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行大分割放射治疗的75例和同期行常规分割放疗的8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析。放疗后3月内参照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并对患者的急慢性放射损伤进行分级和评价,随访至2009年12月31日,计算1、3、5年生存期和生存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组变量均衡,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44.9%、19.0%及11.7%;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3.33,P=0.068)。全组患者1、3、5年局部控制率为76.8%、48.1%及40.5%;两组患者局部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P=0.041)。肿瘤最大直径、是否化疗、治疗时间、近期疗效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大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患者相比,前者治疗天数显著低于后者(χ2=3.93,P=0.047),近期疗效亦显著好于后者(χ2=9.649,P=0.022),两组患者2级以上放射性肺和食管损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大分割放射治疗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患者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PARP-1在舌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与舌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初步探讨PARP-1在舌鳞癌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5例舌鳞癌组织及13例邻近正常舌组织的石蜡组织切片中PARP-1的表达水平,分析PARP-1的表达水平与舌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55例舌鳞癌组织中,PARP-1阳性表达率为89.0%(138/155),其中58.1%(90/155)呈高表达,41.9%(65/155)呈低表达;13例邻近正常舌组织均无PARP-1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15,P=0.000)。PARP-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分期(χ2 =10.841,P=0.002)、N分期(χ2=8.962,P=0.007)、病理分期(χ2=17.151,P=0.000)呈正相关。PARP-1高表达者总生存时间(P=0.037)与无瘤生存时间(P=0.026)比低表达者短。结论PARP-1可能是促进舌鳞癌发生发展的癌基因,具有预测舌鳞癌预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ALAT1的表达是否可以作为食管中段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指标。方法 应用qRT-PCR法检测77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中段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ALAT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中MALAT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01)。MALAT1的表达与患者T分期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ALAT1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后无疾病进展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显著缩短(P=0.04, P=0.03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ALAT1表达水平对DFS和OS的风险比(HR)为1.73(95%CI=0.92~3.23, P=0.09)和1.71(95%CI=0.93~3.12, P=0.08)。结论 MALAT1的表达水平可能是接受根治术治疗的食管中段鳞癌患者的一项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10年的生存情况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LCAF)及常规二维放射治疗(CF)三种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比较。方法 收集2000年10月-2003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17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放疗疗效、预后影响因素、失败模式、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全组患者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30.59%、24.12%和11.76%。3D-CRT、LCAF及CF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1Ρ=0.29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有无胸背部疼痛、临床分期、有无软组织影和≥2级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 esophagitis, RE)为患者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三组患者中复发和转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4.619,P=0.099,χ2 =3.221,P=0.200)。三组患者≥2级急性RE和≥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a, RP)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442、4.281,P=0.802、0.118),但3D-CRT与LCAF两组间≥2级急性RP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P=0.038)。截至随访时间共有20例患者生存,多数患者生存状态良好。结论 食管癌放射治疗为非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区域性复发及远处转移仍为患者的主要失败模式;与LCAF相比,3D-CRT能明显降低2级以上R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期治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靶区剂量分布、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3D-CRT临床资料,其中72例2000年8月—2004年12月治疗者为A组,131例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治疗者为B组。A和B组等效中位剂量为66 Gy和60 Gy。采用放疗计划系统评价剂量分布,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A和B组物理参数比较,A组GTV、CTV和PTV的Dmax、Dmean、V65明显高于B组(P<0.05);GTVV50,CTVD95、CTVV60~50,PTVD100~90、PTVV55~50,B组明显高于A组(P<0.05);GTVD100~90、GTVV60~55、CTVD90和CTVV60、PTVV60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心脏和脊髓受照剂量以及急性期放射性肺炎和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全组放疗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6%、18.8%、14.5%。A组和B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 8%、15.3%、10.5%和59.3%、20.8、16.9% (P<0.05)。结论 随着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应用的日益成熟,Ⅲ期NSCLC靶区剂量分布更合理,在降低放疗处方剂量、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同时,肿瘤靶区实际受照剂量和放疗疗效并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食管癌在放疗期间淋巴细胞抑制与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徐州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12例食管癌患者,记录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1年期间内淋巴细胞计数。卡方检验分析临床病理资料及近期疗效与放疗期间淋巴细胞最低值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细胞最低值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全组患者放疗前淋巴细胞计数为(1.78±0.76)个/毫米3,放疗过程中淋巴细胞计数最低值为(0.45±0.22)个/毫米3,放疗结束1年淋巴细胞计数为(1.15±0.39)个/毫米3。食管癌病变长度、病变最大宽度及是否行同期化疗是影响放疗间淋巴细胞降低的因素(P<0.05)。放疗期间淋巴细胞最低值≥0.5个/毫米3组与<0.5个/毫米3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2%与70%(χ2=7.66, P=0.007)。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细胞最低值<0.5个/毫米3组生存低于≥0.5个/毫米3组(χ2=4.489, P=0.034),两组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51.6%、37.4%及81.3%、54.0%。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显示,TNM分期、病变长度及淋巴细胞最低值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吴颖  成芳 《肿瘤防治研究》2020,47(3):190-193
目的比较男性乳腺癌(MBC)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FBC)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经手术确诊的50例无远处转移MBC患者及512例无远处转移F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 rank检验分析各曲线之间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分析方法,对有差异的亚类变量进行生存分析。MBC与绝经后的FBC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及Cox回归分析。结果ER/PR在MBC患者中的表达率高于FBC患者(χ^2=30.651,P=0.000;χ^2=26.909,P=0.000),HER-2阳性表达率较FBC患者低(χ^2=24.274,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MBC患者的OS与绝经前期FBC患者相似(P=0.268),但与绝经后FB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ox回归显示MBC患者比绝经后FBC患者预后差(P=0.000)。结论与绝经前后的FBC患者相比,MBC患者表现出较高的ER、PR阳性和较低的HER-2阳性表达率,且MBC患者的OS比绝经后FBC患者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IF5A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12对新鲜HCC及癌旁非瘤组织中EIF5A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84对HCC及癌旁非瘤组织中EIF5A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MACC1、c-Met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患者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完全性切除的肺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标本102例和癌旁组织5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ACC1和c-Met蛋白在肺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对患者行定期随访,分析MACC1和c-Met 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MACC1和c-Met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80%、54.9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7.01%、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C1、c-Met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TNM分期有关(P<0.05)。MACC1与c-Met 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62, P=0.008)。MACC1阳性组2年内复发率为73.77%,明显高于阴性组的31.71%(χ2=17.686, P<0.001)。c-Met阳性组2年内复发率为76.79%,高于阴性组的34.78%(χ2=18.272, P<0.001)。Cox回归多因素提示MACC1和c-Met蛋白的表达、术后病理分期、肿瘤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MACC1和c-Met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有关,影响肺腺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是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与非妊娠期乳腺癌(non-PABC)比较分析妊娠是否影响妊娠期乳腺癌(PABC)患者的生存。方法 回顾性分析PABC患者资料,对PABC病例按TNM分期、分子分型、发病年龄和诊断时年份与non-PABC病例进行1:2配对。Kaplan-Meier法分析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Log rank检验进行比较。Cox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PAB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PABC组纳入35例患者(妊娠10例;产后一年内25例),non-PABC组纳入7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68.5和70.7月。PABC组5年DFS为51.6%,non-PABC组为72.8%(χ2=4.72, P=0.029);PABC组和non-PABC的5年OS相似(χ2=1.769, P=0.18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妊娠是影响PAB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结论 妊娠期乳腺癌复发风险高,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研究以便更早期发现妊娠期乳腺癌,并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