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针对界于拔牙法与不拔牙法之间的"边缘病例",及Bolton指数异常、牙弓轻度拥挤的错合病例,应用不拔牙、邻面去釉技术,达到稳定,美观的矫治效果.方法: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结合邻面去釉进行矫治.结果:矫治18例,尖牙为保护合,第一恒磨牙是中性关系或近似中性的关系稳定咬合关系,无牙齿间隙,前牙达正常的覆合、覆盖.结论:对于轻度牙量大于骨量的牙列拥挤,牙釉质发育健康,非易患龋病的患者,可用邻面去釉的方法辅助矫正.  相似文献   

2.
隐形矫治技术问世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成为一种新的矫治方法之一[1].随着对材料力学性能和病例不断深入研究,隐形矫治器在临床矫治中应用的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由OrthoDS牙牙合畸形矫治数字化设计系统,以及批量定制隐形矫治器的现代技术组成.OrthoDS牙牙合畸形矫治数字化设计系统以三维数字化牙牙合模型为基础,来完成整个牙牙合畸形矫治过程的设计、模拟和演示,并输出用于矫治器加工的数字模型;批量定制隐形矫治器的现代制造技术是以快速成形工艺为核心的数字化加工技术,其根据设计结果制造矫治过程中每一步的隐形矫治器.最后,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佩戴这一系列矫治器便可实现牙齿的逐渐移动,最终达到满意的矫治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轻?中?重度牙列拥挤进行矫正,评价其在排齐阶段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例恒牙列轻?中?重度拥挤错■患者,采用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矫正,观察排齐阶段的变化?结果:3例完成解除拥挤和排齐的矫治目标,1例转入传统固定矫治,2例调整邻面去釉,继续排齐?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并注意设计后牙支抗,在合理选择适应证条件下可以满足医生和患者的矫治需要,实现矫治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矫治器的加工、外观、佩戴和力学原理等方面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有很大差别。1997年,美国公司Align在以往研究中提出的覆盖式矫治器的基础上提出了Invisalign的概念,成为第1个将隐形矫治器与CAD/CAM相结合的技术~([1-2])。2003年底,北京时代天使公司与首都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6.
邻面去釉是对第一恒磨牙之前的多个牙齿的邻面磨除仅仅 0 .2 5mm厚度的釉质层 ,获得约 5~ 6mm的牙弓间隙 ,从而解除成年人牙列轻度拥挤或上下牙弓内的牙齿不协调 (即Bolton比异常 )等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尽管邻面去釉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但是把邻面去釉与片切混为一谈者不为罕见。那么 ,如何正确应用邻面去釉呢 ?本文作者对 36例成年患者 ,运用邻面去釉结合固定矫治技术进行矫治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36例患者 ,其中模型测量拥挤度 <5mm的患者 2 9例 ,Bolton比异常患者 7例 ,年龄 18~ 30岁 ,口腔卫生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材料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正畸技术。目前,普遍认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根的控制的能力有限[1]。GRüNHEID[2]研究发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过程中,预设转矩与实际表达转矩之间存在差异。KRAVITZ[3]研究认为切牙舌向转矩的表达率是53.1%,唇向转矩表达率是37.6%;SIMON[4]研究结果为上颌切牙转矩的表达率是42%,  相似文献   

8.
周丽娟  王斌 《安徽医学》2020,41(6):657-660
目的 评价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上下颌扩弓的效率。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合肥市口腔医院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上下颌扩弓治疗的正畸患者12例,收集矫治前后的石膏模型,测量并记录矫治前后各牙位宽度,评价扩弓效率。结果 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矫治前后实际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牙位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的实际扩弓量与预置扩弓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其他牙位的实际扩弓量均小于预置扩弓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有效的扩弓矫治工具,其效率在前磨牙区较高,尖牙区次之,磨牙区再次之,提示必要时应在基骨范围内采取辅助措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郭爱军  芮菊华  孔锐 《吉林医学》2011,(21):4457-4457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下前牙区牙龈黑三角的临床病因,为临床预防出现黑三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50例固定矫治后出现前牙区牙龈黑三角的成年患者1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性别、治疗前的牙根成角情况、治疗后的牙根成角情况和牙周情况与黑三角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黑三角病因是一个多因素发生的结论,其发生与矫治前的牙齿牙周情况、固定矫治前后牙根的成角情况及性别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11.
林典岳  段莉  张黎  符方满  韦传熙 《海南医学》2010,21(22):122-123
目的探讨正畸拔除下颌切牙的诊治特点和如何配合邻面去釉调整bolton指数。方法选择设计拔除下颌切牙矫治错畸形患者16例,其中单纯拔除1个下颌切牙者9例,下颌拔除切牙、上颌拔除第一双尖牙者7例,配合邻面去釉使Bolton指数接近正常值。结果单纯拔除一个下颌切牙的9例患者,平均疗程(8.6±0.5)个月。下颌拔除切牙、上颌拔除双尖牙的7例患者,平均疗程(21.5±1)个月。结论单纯拔除一个下切牙者可缩短疗程,但应尽量减少邻面去釉。设计为下颌拔除2个切牙,上颌拔除第一双尖牙时,减数模式比减数模式可减少邻面去釉。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牙齿实际效果和设计移动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大部分病例第一序列结束时需要进行精细化调整甚至中期重启。因此,了解隐形矫治技术牙齿移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非常重要。本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效率影响因素如设计因素(附件、支抗、过矫正、牙齿移动步骤、矫治器步幅、牙齿移动量、初始牙齿角度、矫治器更换频率)、患者年龄及牙周条件、矫治器材料和药物等物理因素等作一综述,为临床选择合适适应证及设计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混合牙列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扩弓效率。方法 选取2019年至2021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并使用隐形矫治器扩弓的混合牙列患者32例,收集矫治前、排牙预置及矫治后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分别测量上下颌牙尖水平和龈缘水平牙弓宽度及磨牙颊倾度,计算各牙位扩弓效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矫治前、排牙预置及矫治后牙弓差异宽度。结果矫治后各牙位牙弓宽度显著增加(P <0.05),上颌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第一恒磨牙区牙尖水平扩弓效率分别为69%、70%、71%、61%,龈缘水平扩弓效率分别为63%、55%、59%、47%;下颌相应牙位牙尖水平扩弓效率分别为84%、78%、76%、69%,龈缘水平分别为69%、68%、64%、56%。矫治后上颌第一恒磨牙颊倾(1.19±3.56)°,下颌第一磨牙颊倾(5.54±3.03)°,实际颊倾量大于预置值(P <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能在替牙期实现有效的上下颌扩弓,乳尖牙及乳磨牙区扩弓效率较高,龈缘水平扩弓效率低于牙尖水平,第一恒磨牙实际颊倾量大于预置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口腔牙齿正畸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分别是固定矫治器技术和无托槽隐形矫治术,对两种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02月至2019年06月我院收治的32例牙齿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匀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固定矫治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术,评估临床应用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使用不同的矫治方法进行矫治,皆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75%,说明无托槽隐形矫治术矫正牙齿的效果更好,可以临床应用。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牙齿正畸治疗中,无论是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还是传统固定矫治器技术,都能达到理想的正畸效果。在改善患者牙齿美观度、舒适度以及语言能力便捷度上,无托槽隐形矫治术能让患者与正常人差别很小,患者满意度普遍很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普及。  相似文献   

15.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口腔正畸治疗技术,随着材料学和生物力学的不断发展完善,该技术治疗牙颌错合畸形的适应症范围逐渐放宽。相对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因具有美观舒适性、数字化诊断设计精确性、疗效可预测性、复诊周期延长,近年来受到儿童患者和家长的高度关注。隐形矫治力主要用于牙齿的移动,儿童早期矫治存在生长发育的不可预测性、混合牙列间隙的管理、肌肉功能性治疗、矫形治疗的复杂性,目前临床上常需要结合传统矫治器来进行早期错合畸形的治疗。因此本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儿童早期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早期矫治提供一种新的简洁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儿童在替牙期出现前牙轻度拥挤的现象临床中较为常见,若等乳牙替换完成后再行矫治,替牙间隙往往被第一恒磨牙前移所占用,只好通过推磨牙向远中、扩弓、减数或减径来进行矫治,增加了恒牙期固定矫治的工作量和难度。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乳磨牙邻面去釉对替牙晚期牙列拥挤的患者进行固定矫治,充分利用替牙间隙解除牙列拥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邻面去釉在矫治下颌先天缺失双下切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下颌先天缺失双下切牙伴有上颌牙齿拥挤或上颌前突而需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的患者15例,在Bolton指数分析指导下对下颌牙齿进行邻面去釉。结果上下颌牙齿Bolton指数恢复正常,达到了良好的咬关系及美观的效果。结论对于先天下颌双切牙缺失且伴有上颌牙齿拥挤或上颌前突而需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的患者,结合在Bolton指数分析指导下对下颌牙齿进行邻面去釉,可使上下颌牙齿Bolton指数恢复正常,有助于达到良好的咬[牙合]关系和美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邻面去釉(interproximal enamel reduction,IER)在正畸临床运用较为广泛。本文就正畸邻面去釉的临床运用,去釉对釉质影响以及去釉后的防龋处理作一综述。1邻面去釉的正畸临床应用邻面去釉是通过对牙齿邻面釉质磨削、再成型,获得间隙或调整牙齿的大小,达到矫治目的的一种方法。自1956年Hudson[1]发表了第一篇描述邻面去釉的文章起,IER技术经历了由人工手动使用含金刚砂的金属片切条、片切盘到采用  相似文献   

20.
邻面去釉是通过邻面釉质磨削、再成形,以获得间隙或调整牙齿的大小,达到矫治目的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轻、中度拥挤"或Bolton指数不协调的病例。近年来,由于3D打印技术的发展,以"时代天使"和"隐视美"为主的隐形矫治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使得邻面去釉的使用更加普遍。由于邻面釉质厚度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中不正确的厚度磨削,不仅会造成牙体牙周组织的不可逆性损伤,而且会因牙体外形破坏而影响矫治效果。因此,正确掌握邻面去釉厚度,对减少邻面去釉的医源性损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