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YEATS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112例手术切除的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石蜡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YEATS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YEATS2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YEATS2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并分析YEATS2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同时采用TCGA数据库数据验证。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YEATS2 mRNA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上调(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YEATS2在约66.67%(12/18)的HCC癌组织表达升高;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发现,约71.43%(80/112)的HCC患者中YEATS2表达上调,其表达与TNM分期明显相关(P<0.001);YEATS2主要在HCC癌组织细胞核中表达;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YEATS2高表达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04,95%CI:1.388~3.500,P=0.001)。TCGA中HCC队列分析也表明YEATS2高表达的患者OS更差(HR=1.751,95%CI:1.107~2.770,P=0.017)。 结论 YEATS2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IDO)在人食管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规律,通过检测VEGF的表达探索IDO及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并了解两者在食管鳞癌的进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6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食管切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使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样本中IDO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在食管鳞癌组织中IDO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的IDO和VEGF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20,P=0.022),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等无关(P>0.05),与患者TNM分期、肿瘤侵犯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IDO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33,P=0.001)。结论 在食管鳞癌中IDO可能与肿瘤血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D-L1表达在结直肠癌(CRC)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PD-L1表达与CRC预后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2018年6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及提取数据,用Stata SE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8篇文献,共5 724例CRC患者。结果显示:肿瘤组织PD-L1表达与CRC的总生存期(OS)(HR: 1.40, 95%CI: 1.02~1.93, P=0.039)和无复发生存期(RFS)(HR: 1.67, 95%CI: 1.27~2.20, P=0.000)显著下降有关,而与无疾病生存期(DFS)(P=0.933)无显著关联;且PD-L1表达还与肿瘤分化(P=0.016)和淋巴结转移(P=0.028)显著相关,与性别、肿瘤位置、TNM分期、浸润深度、血管侵犯、化疗、MSI状态和KRAS突变无显著相关性。亚组分析中,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与OS(P=0.033)和RFS(P=0.001)显著下降相关,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PD-L1表达与OS(P=0.991)和RFS(P=0.210)的关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组织PD-L1表达提示结直肠癌预后不良,且肿瘤细胞中PD-L1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PD-L1表达对结直肠癌预后的预测意义可能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组织(鳞癌组)和24名健康者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HPV l6/18 E6、E7基因的表达,并根据其判断HPV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鳞癌组HPV感染率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44.6% vs 12.5%,χ2=7.630,P=0.006;41.1% vs 4.2%,χ2=10.896,P<0.00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PV 16/18感染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HPV16/18感染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PV感染阳性、p53表达阳性患者中位OS均小于HPV感染阴性、p53表达阴性者(21个月 vs 39个月,χ2=4.306,P=0.038;17个月 vs 41个月,χ2=5.868, P=0.015)。控制相关的潜在混杂因素后,Cox回归模型显示HPV感染(HR=1.834,95%CI:1.010~3.330,P=0.046)和p53阳性表达(HR=2.189,95%CI:1.182~4.054, P=0.013)均可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和p53阳性表达均较高,可能共同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术后化疗对术后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1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纯手术患者1、3、5年OS显著低于术后化疗组(χ2=12.802, P=0.000);而两组患者1、3、5年DFS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159, P=0.2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变部位、TNM分期、术后化疗和化疗周期数为OS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和N分期为DFS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纯手术,术后化疗可以提高男性、年龄≤60岁、胸中下段病变、病变长度≤5.0 cm和ⅢB期患者的OS(P<0.05),而且可以提高男性和年龄≤60岁患者的DFS(P<0.05)。结论 术后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较差,术后化疗可以提高部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GOLM1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GOLM1基因在前列腺癌与其癌旁正常组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相关的RNA-Seq数据和临床资料,分析GOLM1基因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Oncomine及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GOLM1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CGA数据库中547例前列腺癌患者GOLM1 mRNA表达水平与其年龄、临床T分期、病理学T分期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不大;低表达GOLM1基因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较高表达者长(HR=4.50,95%CI:3.77~5.37,P=0.038);ROC曲线分析显示最佳截断点为8.889,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80.8%,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813~0.912)。结论 GOLM1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前列腺癌较好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人脑胶质瘤石蜡包埋组织(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FFPE)中微小RNA-184(microRNA-184, miR-18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微阵列芯片法和RT-PCR检测108例胶质瘤FFPE和32例正常脑组织中的miR-184表达,同时Kaplan-Meier法分析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情况。结果 胶质瘤组织中miR-184的表达下调,并用RT-PCR进一步验证; miR-184低表达与WHO分级(P=0.007)、Karnofsky 评分(KPS)(P=0.029)、复发时间(P=0.037)和生存时间(P=0.019)显著相关;Kaplan-Meier 分析结果表明,miR-184低表达与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S)(P=0.001)和无病生存期(DFS)(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84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显示胶质瘤中miR-184的差异表达是预测OS[风险比(HR):7.52;95%CI:2.63~21.42;P=0.002]和DFS[HR:11.56;95%CI:5.17~25.93;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iR-184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预后显著相关,表明miR-184可作为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RR11(priline-rich 11)和SKA2 (spindle and kinetochore associated complex subunit 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诊治的289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RR11和SKA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总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PRR11和SKA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0.21% vs 16.96%,χ2=114.081,P<0.001; 69.55% vs 37.37%,χ2=60.143,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RR11与SKA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25,P<0.001)。PRR11和SKA2蛋白表达均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RR11、SKA2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78.16% vs 94.78%,P=0.002; 82.09% vs 90.91%,P=0.036)。FIGO分期Ⅲ~Ⅳ期、PRR11阳性表达和SKA2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98,95%CI1.369~2.876,P<0.001;HR=2.392,95%CI:1.294~3.596,P<0.001;HR=1.597,95%CI:1.024~2.302,P<0.001)。结论 PRR11和SKA2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呈正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宫颈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和半乳糖凝集素4(galectin-4,LGALS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CK-20、LGALS4的表达;ROC曲线分析CK-20、LGASL4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因素。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K-20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LGALS4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CK-20高表达、LGALS4低表达均与肿瘤远处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CK-20与LGALS4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31,P<0.001);CK-20、LGALS4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均优于其单独诊断(均P<0.05);CK-20阳性表达患者5年DFS低于阴性表达患者,而LGALS4阳性表达患者5年DFS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CK-20高表达、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GALS4高表达是DFS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K-20与LGALS4表达呈负相关,CK-20高表达预示预后不良,而LGALS4高表达预示预后良好,两者有望成为监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生物标志分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E47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47和LOXL2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47和LOXL2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 E47和LOXL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E47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LOXL2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食管鳞癌组织中E47与LOX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82, P<0.05)。结论 E47和LOXL2 mRNA和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E47和LOXL2高表达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侵袭与转移,可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腋窝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超声特征,探索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入组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中心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分析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临床病理指标和超声指标。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超声指标。结果 共纳入1 05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低淋巴结负荷(1~2枚淋巴结转移)398例(37.7%),高淋巴结负荷(≥3枚淋巴结转移)657例(62.3%)。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5岁(OR=1.56,95%CI:1.20~2.02,P=0.001),超声肿瘤大小<20.0 mm(OR=1.54,95%CI:1.14~2.09,P=0.005)、超声淋巴结长径<20.0 mm(OR=2.03,95%CI:1.48~2.79,P<0.001)、超声淋巴结短径<8.6 mm(OR=1.41,95%CI:1.06~1.89,P=0.019)和超声可疑淋巴枚数1~2枚(OR=2.74,95%CI:1.63~4.61,P<0.001)与低淋巴结负荷独立相关。孕激素受体和淋巴结长径是DFS(HR=2.06,95%CI:1.21~3.50,P=0.008;HR=1.66,95%CI:1.15~2.40,P=0.007)和OS(HR=4.53,95%CI:2.18~9.59,P<0.001;HR=3.49,95%CI:1.96~6.20,P<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超声特征有助于预测腋窝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负荷及预后,指导后续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microRNA-1、LASP1、TAGLN2及LGALS3BP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沈阳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28例食管癌患者(观察组)和134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实验检测血清中LASP1、TAGLN2和LGALS3BP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CR检测microRNA-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microRNA-1、LASP1、TAGLN2及LGALS3B单独或联合诊断食管癌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LASP1、TAGLN2以及LGALS3BP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但microRNA-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食管癌患者血清中LASP1、TAGLN2以及LGALS3BP表达水平均与microRNA-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01)。血清中microRNA-1、LASP1、TAGLN2以及LGALS3BP诊断食管癌的AUC分别为0.940(95%CI:0.913~0.967)、0.890(95%CI:0.843~0.936)、0.841(95%CI:0.794~0.889)、0.924(95%CI:0.893~0.956),联合诊断的AUC为0.970(95%CI:0.954~0.987),均高于单独诊断的AUC (P<0.05)。结论 血清中LASP1、TAGLN2、LGALS3BP和microRNA-1表达水平对食管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RAB11B-AS1(lncRNA RAB11B-AS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2月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切除的83例膀胱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qRT-PCR检测lncRNA RAB11B-AS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lncRNA RAB11B-AS1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lncRNA RAB11B-AS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17±0.32 vs 2.09±0.74,t=10.396,P<0.001);膀胱癌癌组织中lncRNA RAB11B-AS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lncRNA RAB11B-AS1高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62.22% vs 26.32%,χ2=13.42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RAB11B-AS1低表达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26,95%CI:1.058~1.200,P<0.001)。结论 lncRNA RAB11B-AS1在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沉默调节蛋白4 (sirtuin 4,SIRT4) 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SIRT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SIRT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SIRT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2.138±1.306) 分 vs (9.582±3.243) 分,t=19.078,P<0.001],且SIRT4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浸润、神经侵犯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SIRT4低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SIRT4高表达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IRT4蛋白低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41,95%CI:1.252~4.165,P=0.021)。结论 SIRT4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可能是胃癌患者潜在的预后评估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核糖体S6蛋白激酶1(ribosomal S6 protein kinase type 1,RS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基于Protein Atlas数据库比较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RSK1表达差异。基于TCGA-BRCA及GEO提取RSK1 mRNA表达数据,基于TCGA-RPPA提取RSK1蛋白表达数据,分析RS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总体预后的关系。结果 数据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RSK1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低。TCGA-BRCA数据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均显示RSK1 mRNA高表达组患者总体预后较好,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Ⅰ~Ⅱ期、浸润性乳腺癌、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0)以及无远处转移(M0)的高表达RSK1 mRNA患者总体预后较好。GEO 9个基于基因芯片数据集的荟萃结果与其相一致(HR=0.69,95%CI:0.56~0.86,P=0.002)。TCGA-RPPA数据显示RSK1蛋白高表达组患者总体预后较好(HR=0.49,95%CI:0.27~0.89,P=0.011),不同乳腺癌分期中,早期患者RSK1 mRNA(HR=0.61,95%CI:0.39~0.95,P=0.025)和蛋白(HR=0.43,95%CI:0.22~0.84,P=0.008)高表达组总体预后较好。结论 RSK1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较好的总体预后相关,RSK1可能是预测乳腺癌患者总体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干细胞基因Lgr5在食管鳞癌组织及其成球细胞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280例食管鳞癌和150例癌旁组织中Lgr5蛋白的表达水平;低黏附培养法培养食管鳞癌细胞KYSE70形成成球细胞,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性相关基因SOX2、ALDH1A1、NANOG以及Lgr5在亲代细胞和成球细胞中的表达差异;Transwell实验检测成球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qRT-PCR法检测成球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Lgr5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肿块大小、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与亲代细胞相比,食管鳞癌成球细胞中干性相关基因SOX2、ALDH1A1、NANOG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Lgr5在食管鳞癌成球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并且其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EMT相关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 Lgr5可能为食管鳞癌复发、进展、侵袭转移的标志之一,Lgr5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可能具有干细胞样特性,并且可能为食管鳞癌细胞的一个干性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iR-7及其下游靶点特异性蛋白1(specific protein 1,SP-1)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7月—2020年9月收治的116例原发性NSCLC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并采集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组织和外周血血清中miR-7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SP-1蛋白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SCLC患者放射敏感性的因素。结果 NSCLC患者癌组织中miR-7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01),SP-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iR-7与癌组织中的miR-7表达呈正相关(r=0.492,P<0.001),SP-1表达阳性患者血清中的miR-7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05)。T3~4分期、TNM分期ⅢA~B期、有吸烟史、发生放射性肺损伤者血清和癌组织中的miR-7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癌组织中SP-1阳性表达率升高(均P<0.05)。与放射敏感组比较,放射抵抗组血清和癌组织中miR-7相对表达量降低(均P<0.001),SP-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miR-7预测NSCLC患者发生放射抵抗的曲线下面积为0.822 (95%CI:0.746~0.897)。血清miR-7表达水平降低是放疗敏感性的危险因素(P=0.009)。结论 血清miR-7在预测放疗抵抗中具有良好的效能,miR-7及其下游靶分子SP-1可能是潜在的放疗增敏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IF5A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12对新鲜HCC及癌旁非瘤组织中EIF5A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84对HCC及癌旁非瘤组织中EIF5A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新鲜HCC组织中EIF5A2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非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5, P=0.0003; t=10.120, P<0.001);284例HCC组织中EIF5A2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癌旁非瘤组织(z=-12.186, P<0.001)。EIF5A2的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大小(χ2=13.079, P<0.001)、肿瘤多发性(χ2=4.589,P=0.032)和分化程度有关(χ2=4.844,P=0.028);EIF5A2高表达患者术后三年及五年总体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较低表达者更短(均P<0.001);EIF5A2是影响HCC患者三年及五年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 EIF5A2的高表达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EIF5A2高表达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Clp蛋白酶复合体的ATP依赖性亚基(ATP-dependent Clp protease ATP-binding subunit,ClpX)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166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lpX的表达,并分析ClpX蛋白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在HCC癌细胞株SNU739中分别干涉或过表达ClpX后,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ClpX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ClpX高表达的HCC患者总生存期优于低表达患者(P=0.009)。ClpX表达水平与TNM分期相关(P=0.008),ClpX低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6)。干涉ClpX表达后,SNU739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增强(P<0.001);而过表达ClpX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01)。结论 ClpX在HCC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差;下调ClpX可促进细胞增殖,ClpX可作为HCC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