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规律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对广州某高校2014年入学的2 301名大学生进行追踪研究.2次施测的时间分别是2014年9月23日和2016年9月25日.结果 大三时学生的UPI得分(9.18±8.49)低于大一(10.11±7.87)(t=29.90,P<0.01).大三时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比大一上升1.0百分点,一般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下降1.7百分点,心理健康的人数比例上升0.7百分点(x2=377.59,P<0.01).女生UPI得分(10.09±8.32)高于男生(8.81±7.91)(t=17.13,P<0.01).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UPI得分越低(F=149.65,P<0.01).大一时学生UPI为A类(严重心理问题)且低领悟社会支持的大三UPI得分最高,大一UPI为C类(心理健康)且高领悟社会支持的大三UPI得分最低;高领悟社会支持条件下,大一UPI A/B(一般心理问题)/C类的学生大三UPI得分均低于低领悟社会支持条件下的学生.结论 大学生入校后,心理健康状况呈2个动态两极化的趋势发展.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发展具有持续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索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29名贫困大学生和2 339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连续3 a的追踪调查.结果 在纵向数据上,贫困生3a在自责、求助和幻想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非贫困生3 a在除合理化外CSQ的5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共同趋势是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逐年增加,自责、幻想和退避得分逐年减少;在横向对比上,贫困和非贫困生在解决问题(3 a)、求助(第3年)和退避(第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贫困生在解决问题和求助上得分较高,在退避上得分较低.在性别变量上,男、女贫困生入校3 a CSQ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非贫困男、女生3 a则在除合理化外CSQ的5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入校后,应对方式逐渐成熟,但贫困生的应对方式相比非贫困生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从大一至大四心理健康的变化趋势,为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东莞某高校2018级403名贫困大学生和3 559名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纵向追踪,2018—2021年每年10月份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升,SCL-90总均分、阳性均分均降低(F值分别为106.60,96.37,P值均<0.01)。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贫困男大学生差异逐渐缩小,大一至大二贫困女生的总均分、阳性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均分均高于男生(t=-3.97~-2.21,P值均<0.05);但从大三开始,贫困女大学生与贫困男大学生的SCL-90总均分、阳性均分、大多数因子均分以及各心理症状问题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年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SCL-90总均分、阳性均分及大多数因子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症状问题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4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及人际信任对孤独感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为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人际信任量表(ITS)、UCLA孤独量表对204名贫困生和19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 (1)师范院校贫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人际信任、孤独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师范院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支持利用度、人际信任、孤独感的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大一学生的人际信任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3)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不同社会支持水平、人际信任水平的师范院校贫困生孤独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回归分析表明,人际信任、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均能负向预测孤独感(P<0.05).结果 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对师范院校贫困生的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了解新疆哈萨克族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群体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新疆5所高校1 942名哈萨克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哈萨克族大学生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人数比例,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健康信息关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204,59.534,169.536,26.759,P值均<0.05);哈萨克族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最高(92.21%),其次为对健康的理解知晓率(88.47%);哈萨克族大学女生、医学专业学生和经常关注或偶尔关注健康信息的学生具备健康素养人数比例较男生、非医学专业学生和从未关注健康信息的学生高,大一年级学生高于大二学生(OR值为1.796,4.618,4.132,6.084,0.357,P值均<0.05).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29名贫困大学生和2 339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了连续3年的追踪调查。结果 (1)贫困和非贫困生入校3年的人格特质发生的变化都具有统计学差异,共同趋势是外向性和掩饰性均分增加(F=13.10~44.32),神经质均分减少(F=49.43,544.58);内外向得分的高分组人数比例呈增多趋势,神经质的低分组人数比例呈增多趋势。(2)贫困和非贫困生的人格特质在每年的横向EPQ平均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0.07~1.95,P0.05),在EPQ高中低得分组的人数比例上也无统计学差异,呈现共同特征是精神质得分的中间组人数较多(83.4%以上),内外向的高分组人数比例大于低分组,神经质的低分组人数比例大于高分组。(3)不同性别贫困生入校3年性格特质无统计学差异(F=0.31~1.89),而男女非贫困生间有统计学差异(F=16.36~48.07)。结论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入校后,人格特征会有所变化,外向性会增加,情绪稳定性会增强,但2类人群间的人格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和特点,为维护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新疆8所本科高校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应激的各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值均0.01)。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在家庭和生活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值均0.05),在学习、发展、社交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6.06%的贫困生认为影响心理健康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家庭成员患重病,53.21%贫困生认为是家庭经济困难,分别位居第1和第2位。而49.25%和43.87%非贫困生分别认为家庭成员患重病和家庭经济困难是影响心理健康较为重要的因素,位居第4和第7位。结论新疆地区贫困生面临较高的心理应激,来自经济、家庭和生活方面的应激源仍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应激因素。  相似文献   

8.
杨艳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92-1894
探明高校贫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和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对随机选取的江西省某高校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各1 000名进行调查.结果 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15.42%,10.54%x2=9.91,P<0.01).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量表的组织风格、社交能力、社会资源等维度上的得分与非贫困生大学生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1,1.87,0.62,P值均>0.05),但在自我效能、家庭凝聚力及心理弹性总分上的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t值分别为2.64,4.10,2.06,P值均<0.01).贫困大学生、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分与自杀意念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但贫困大学生、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总分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贫困大学生具有较高自杀意念,但也有较好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训练可能有助于达到对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进行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陕西某大学2002-2016年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结果进行回溯性分析.结果 15年间共有57 450名新生参加了普查,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学生(I类学生)平均筛出率为12.29%,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8.017,P<0.01);2010-2016年经面谈后确定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占I类学生的比例平均为2.97%,且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09,P<0.01).在I类学生答题方面,2012-2016年有7个题目每年均进入答题选择率前10位;“常常失眠”“感到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2个关键题目的选择率在5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389,16.690,P值均<0.01);“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吗”“如果有健康或心理方面的问题想要咨询吗”2个附加题目的选择率5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175,28.480,P值均<0.05).结论 多数大学新生的心理是基本健康的,但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人数比例呈波浪式逐年上升趋势.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类型多年来相对稳定,可以据此开展针对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入际信任对孤独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为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人际信任量表(ITS)、UCLA孤独量表对204名贫困生和19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1)师范院校贫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人际信任、孤独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师范院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支持利用度、人际信任、孤独感的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大一学生的人际信任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3)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不同社会支持水平、人际信任水平的师范院校贫困生孤独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回归分析表明,人际信任、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均能负向预测孤独感(P〈0.05)。结论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对师范院校贫困生的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