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侧方淋巴结清扫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术,清除上方3组淋巴结的同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对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56例中30例有淋巴结转移,其中侧方淋巴结转移9例,占阳性淋巴结病例的30.0%,占全部病例的16.7%。3年局部复发3例(5.4%),3年生存率89.3%。结论为保证根治手术的彻底性,减少肿瘤复发,对腹膜返折部以下的低位直肠癌除上方淋巴结必须清扫达第3站外,有必要同时进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神经损伤是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提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三级分站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9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的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在宫颈肿瘤周围黏膜下3、6、9、12点处分别注射99mTc-硫胶体0.5ml,术后将清扫的盆腔淋巴结用闾讲庖墙刑逋馓讲?确定放射活性计数比同侧淋巴结升高5倍者为前哨淋巴结,将切除的盆腔淋巴结连续切片行HE染色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共检出41例患者的83枚转移盆腔淋巴结,其中宫旁和闭孔淋巴结转移65枚,髂内外淋巴结转移17枚,髂总淋巴结转移1枚.22例宫旁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同时伴有髂内淋巴结转移者3例,髂外淋巴结转移者5例,髂内和髂外淋巴结均转移者1例.19例闭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同时伴有髂内淋巴结转移者3例,髂外淋巴结转移者4例.x2检验显示,宫旁和(或)闭孔淋巴结转移与盆腔其他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共检出转移前哨淋巴结81枚,其中宫旁和闭孔前哨淋巴结转移64枚,髂内外前哨淋巴结转移17枚.宫旁和(或)闭孔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比较,患者的1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转移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93.2%)明显高于转移组(65.1%).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分为三站是可行的,第1站为宫旁和闭孔区域淋巴结,第2站为髂内和髂外淋巴结,第3站为髂总和腹股沟深淋巴结,可根据转移情况合理地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直肠不同部位进展期癌的手术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直肠不同部位进展期癌患者的手术原则、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以下者41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位于腹膜返折以上者55例行宽直肠系膜切除术(WME),两组疗效相仿.行前切除术(AR)75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21例,AR组与APR组术后2、3年局部复发率和3、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别.96例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并清扫该动脉根部及腹主动脉前区域淋巴结(D3),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N3)转移率11.5%,N3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疗效无显著差别.行闭孔及髂内淋巴结清扫11例,2例转移.结论:上中段直肠癌只须行WME,下段直肠癌应行TME;保肛手术要以根治为前提,不可盲目追求保肛率的高低;各部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均应行D3式扩大淋巴结清扫,部分下段直肠癌患者应同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对低位直肠癌术后恢复、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7例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的病例资料,其中171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156例全直肠系膜切除+C区(侧方)淋巴结清扫(TME+C)。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TME组围手术期住院时间为(10.9±1.8)天,低于TME+C组(14.0±2.0)天;住院费用TEM组为(1.52±0.11)万元,低于TME+C组(2.01±0.15)万元(p<0.05);两组在总体局部复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Dukes’B、Dukes’C期TME+C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体5年生存率TME组为53.2%,而TME+C组为57.1%,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Dukes’B期TME+C组5年生存率高于TME组(p<0.05);两组在生活质量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Dukes’A和Dukes’C期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术且TME+C术增加患者手术创伤,住院时间延长,但不提高5年生存率;Dukes’B期直肠癌行根治术且TME+C术虽然延长住院时间,但可改善患者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低位直肠癌不同切除范围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与侧方淋巴结清扫对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26例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其中241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185例全直肠系膜切除 侧方淋巴结清扫。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肠壁的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全直肠系膜切除组排尿功能障碍占5.8%,性功能障碍占13.2%;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分别是51.9%和51.9%(P<0.05)。局部复发率,全直肠系膜切除组DukesC期为23.5%,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为12.0%(P<0.05),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能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但对术后生存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与侧方淋巴结清扫对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26例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其中241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185例全直肠系膜切除+侧方淋巴结清扫.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肠壁的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全直肠系膜切除组排尿功能障碍占5.8%,性功能障碍占13.2%;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分别是51.9%和51.9%(P<0.05).局部复发率,全直肠系膜切除组DukesC期为23.5%,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为12.0%(P<0.05),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能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但对术后生存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接受TME手术治疗的8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TME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1~5年,对比两组患者在排尿障碍、男性性功能障碍、术后盆腔局部复发率、术后5年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侧方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56%,对照组为0;研究组术后盆腔局部复发率5.12%,5年生存率为87.36%;对照组则分别为11.90%和64.35%。上述3项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8.57%和12.82%;术后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92.86%和34.6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障碍、男性性功能障碍,降低术后盆腔局部复发的发生,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子宫颈癌(Ⅰa—Ⅱb)术后淋巴结转移92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收集我院1962年至1989年底收治的Ⅰ_a—Ⅱ_b期宫颈癌92例,临床分期按FIGO的标准进行,均行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按宫颈癌根治术范围。其结果表明,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越高,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盆腔淋巴结转移与癌瘤的组织类型及临床分型的关系差异不显著。盆腔淋巴结的转移频度以闭孔及髂外区域为高。以Ⅰ_b期为例统计其5年存活率,其结果为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5年存活率为90%,有转移者为75%,可见宫颈癌一旦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虽然全部进行了~(60)Co体外放射治疗,但存活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相似文献   

9.
染料法前哨淋巴结识别在宫颈癌中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英  孙建民  汤洁 《中国癌症杂志》2003,13(6):543-545,556
目的:探索宫颈癌根治术中识别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评价前哨淋巴结预测盆腔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的准确性。方法:2002年5月~2003年6月,29例早期宫颈癌在术中于宫颈肿瘤周围注入生物染料4ml,仔细观察蓝染的淋巴管和淋巴结10分钟,记录蓝染淋巴结的部位和数目。按常规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病理计算前哨淋巴结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和假阴性率。结果:共有24例在术中找到蓝染的前哨淋巴结,识别率为83%(24/29),前哨淋巴结多位于闭孔和髂内,分别位于左侧髂内组11例,右侧髂内组13例,左侧闭孔组10例,右侧闭孔组14例,3例分别有髂总和髂内二组蓝染淋巴结。24例成功识别前哨淋巴结的病例中,有淋巴结转移6例,其中5例仅有前哨淋巴结转移,1例既有前哨淋巴结转移又有非前哨淋巴结转移,18例无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也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假阴性率为0。结论:宫颈癌根治术中行染料法前哨淋巴结识别是安全可行的,前哨淋巴结能准确反映盆腔淋巴结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以下简称介入治疗)治疗Ⅱb、Ⅲa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临床分期为Ⅱb或Ⅲa期患者42例,取股动脉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灌注抗肿瘤药物,然后超选至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明胶海绵。介入治疗后10天左右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经介入治疗后近期不良反应轻。术后5年生存率52.4%。结论:Ⅱb、Ⅲa期宫颈癌的术前介入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3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426例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根治术不同淋巴结清扫数目组别问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426例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者154例,其中清扫淋巴结数超出25枚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87.6%和83.5%,清扫淋巴结数20~25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6.5%和80.1%,清扫淋巴结数15~19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83.2%和69.3%;有淋巴结转移者272例,其中清扫淋巴结数目超过25枚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67.1%和54.7%,清扫淋巴结数20~25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6%、63.5%和50.2%,清扫淋巴结数15~19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61.2%和38.4%.清扫淋巴结数20~25枚组与25枚以上组相比,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清扫淋巴结数15-19枚组比较,无沦有无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3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目应达20枚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对前哨淋巴结的示踪以及对淋巴结清扫及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示踪组和对照组.示踪组进行纳米碳混悬溶液注射,两组患者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全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及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 术中肉眼观察示踪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均有黑染,示踪成功率为100%;对前哨淋巴结(包括髂内和闭孔淋巴结)的示踪成功率为93.10%;纳米碳混悬溶液对前哨淋巴结的黑染率比对其他部位(髂外和髂总)淋巴结的黑染率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示踪组4例有淋巴结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其中3例有黑染;对照组2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结论 纳米碳混悬溶液能有效示踪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是1种安全高效的淋巴结示踪剂.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化放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采用化疗加盆腔放疗,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103例Ⅰb、Ⅱa期宫颈鳞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双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分两组,A组52例,BVP方案化疗加盆腔放疗;B组51例,单纯盆腔放疗。结果:五年生存率A、B两组分别为57.7%和49%,盆腔复发和远处转移分别是46.3%和52.9%,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差异(P〉0.05)。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术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其中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手术(筋膜外组)40例与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术(广泛组)62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扫组)48例和未行淋巴结清扫术(未清扫组)54例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其生存率。[结果]102例患者5年总的生存率为93.1%。筋膜外组与广泛组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中Ⅱ期及Ⅱ期以上患者筋膜外组、广泛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91.3%,有显著性差异(P=0.044)。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盆腔淋巴有转移的患者预后不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未行清扫术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盆腔淋巴转移的患者预后差,但盆腔淋巴清扫术并不改善患者预后。Ⅱ期及Ⅱ期以上患者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术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淋巴结状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以手术治疗为主的Ⅰb、Ⅱ期宫颈癌228例中的42例淋巴结转移病例,淋巴结转移率18.42%。对淋巴结分布、状态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切除的淋巴结数目12~36个,平均23个。转移部位以闭孔最多,其余依次为髂内、髂外、髂总、股深淋巴结,左侧多于右侧, (P<0. 05)。髂总淋巴结转移率为1. 31 %, 3例髂总淋巴结阳性者皆为临床分期Ⅱ期、生长类型为内生型。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6.59%,内生型者、肿瘤直径≥4cm发生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 01)。25例发生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转移,其中肿瘤直径≥4cm、内生型者易有多个淋巴结转移且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盆腔淋巴结切除对临床Ⅰb、Ⅱ期宫颈癌是必要的,但无常规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盆腔淋巴结状态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可作为预后指标,以便术后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295例阴茎癌的临床资料,比较阴茎癌不同时期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阴茎癌有效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调查随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的295例阴茎癌患者,收集年龄、职业、病理、Jackson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可能影响其生存情况的因素。按照一期是否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等统计方法分别比较淋巴结有转移情况和无转移情况下两组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 29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一期手术患者212人,二期手术患者83人。无淋巴结转移情况下,一期组5年生存率为96.12%;二期组为80.00%,有淋巴转移情况下,一期组5年生存率为91.30%,二期组为50.80%,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下一期组生存率均高于二期组(χ2=37.406,P<0.001;χ2=53.427,P<0.001)。经Cox回归分析,不同时期行淋巴结清扫术、年龄、化疗药物对预后的影响显著。结论 阴茎部分切除术或阴茎全切除术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阴茎癌十分合理和有效的方法,根治术同期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生存率与二期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术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其中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手术(筋膜外组)40例与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术(广泛组)62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扫组)48例和未行淋巴结清扫术(未清扫组)54例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其生存率。[结果]102例患者5年总的生存率为93.1%。筋膜外组与广泛组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中Ⅱ期及Ⅱ期以上患者筋膜外组、广泛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91.3%,有显著性差异(P=0.044)。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盆腔淋巴有转移的患者预后不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未行清扫术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盆腔淋巴转移的患者预后差,但盆腔淋巴清扫术并不改善患者预后。Ⅱ期及Ⅱ期以上患者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术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低位直肠癌患者68例,其中腹腔镜组患者38例,传统开腹组患者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但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以及手术切缘距癌肿下缘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8.4%)与开腹组(16.7%)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1年以及2年生存率、复发率以及低位保肛率和总保肛率,两组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的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的早期宫颈癌(IB2和IIA期)综合治疗的模式。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我们以新辅化疗后+放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肿瘤≥4cm的局部晚期的早期宫颈癌224例,术后根据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深层浸润、脉管内癌栓、组织分化差等高危因素给予化疗和外照射治疗。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IB2-IIA期宫颈癌10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术前腔内后装放疗+宫颈癌根治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癌细胞消失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6);癌细胞浅肌层浸润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2);深肌层浸润率差异无显著性(P=0.316)。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髂血管区〉闭孔区〉骶前区同时合并髂血管区。结论:新辅助化疗+术前后装联合手术治疗是局部晚期的早期宫颈癌综合治疗的较佳模式。宫颈癌术中有必要做骶前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择区(Ⅲ、Ⅳ区)性颈淋巴结清扫在临床侧颈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 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的232例颈部Ⅱ区淋巴结阴性cN1b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32例患者中, 超择区(Ⅲ、Ⅳ区)性颈淋巴结清扫(超择区组)90例, 择区(Ⅱ~Ⅳ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择区组)142例, 对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2例患者中,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73例, Ⅱ区淋巴结转移47例, Ⅲ区淋巴结转移147例, Ⅳ区淋巴结转移130例。超择区组和择区组患者出现术后淋巴漏分别为8例和6例(P=0.146)。超择区组中出现肩关节活动障碍0例, 择区组为9例, 均为术后永久性肩关节活动受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超择区组患者出现术后切口长期麻木、发紧等不适2例, 术后瘢痕明显5例;择区组术后出现切口长期麻木、发紧等不适27例, 术后瘢痕明显26例,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全组患者中均无侧颈区域淋巴结复发患者。结论超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在临床侧颈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