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贵州省某少数民族地区2所中学全部学生共1 605名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结果 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者431名,检出率为26.95%;女生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得分及MHT总分均高于男生;不同家庭类型、成长环境初中生MHT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学历不同及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初中生MHT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父母关系不满意的初中生MHT得分高于其他人(P<0.05);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的初中生MHT得分高于父母教养方式一致的初中生;父母不同管教方式的初中生MHT得分不同(P<0.05).结论 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父母文化程度及教养方式等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作用显著,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学校-个人”综合干预模式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09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守学生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49名、对照组60名)。对干预组学生进行“家庭-学校-个人”模式的心理健康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 6个月3个时间点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2组学生MHT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HAMD得分、HAMA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 6个月,干预组学生MHT总分和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冲动倾向3个维度得分及HAMD、HAMA得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家庭-学校-个人”模式综合干预措施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济宁市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探索适合改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济宁市1 705名农村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问卷调查,对留守初中生采取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1)1 705名农村初中生中留守学生为546名,占32.0%;2)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MHT得分比较,八个因子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了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他六个因子得分和总焦虑倾向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4);3)干预结束后,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因子处理因素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除身体症状外,其他各因子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留守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转学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榆林市52所学校173名转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92名)和对照组(81名).干预组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社会情感的培训,每周1节,共32周;对照组不参加.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进行心理焦虑的评价.结果 干预前2组转学学生的MHT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1个学期后,干预组学生的MHT得分为(35.46± 14.01)分,低于对照组的(40.17± 12.97)分(t=2.29,P<0.05);干预2个学期后,2组学生的MHT得分差值进一步扩大(t=2.59,P<0.05).随着干预后时间的延长,干预组转学学生的心理焦虑水平持续降低.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缓解了转学初中生的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天津市区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1 625名中小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调查.结果 天津市区中小学生单亲比率为10.8%,和平区最高,为12.85%,七年级学生单亲比率最高,为12.79%;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方面的得分低于父母为中专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65分)检出率为20%;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双亲学生(P<0.05);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单亲学生MHT的8个因子均呈正相关(P<0.01);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天津市单亲中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探讨基于每日成功小组(achieving success everyday,ASE)模型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对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现实指导.方法 采用2(实验组/控制组)×3(前测/后测/追踪测)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新疆南疆某校618名初中生进行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共8周,每周1次,每次60~90min),验证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应对倾向及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8.93,3.78,6.62,3.17,6.13,5.18,4.01,2.91,P值均<0.01),心理健康、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前测(t值分别为-4.24,-3.01)及对照组(t值分别为-2.58,-3.11)(P值均<0.05);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应对倾向及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88,2.84,3.18,4.19,3.68,2.49,P值均<0.01).追踪测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应对仍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5.69,3.50,2.26,2.80,2.64,4.13,3.39,2.13,P值均<0.05),心理健康得分低于前测(t=-4.62,P<0.01).结论 基于ASE模型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提升核心自我评价改善应对倾向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通过家庭干预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在武汉市整群抽取6所中学初一学生2 435名,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其进行测试。结果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检出率为24.4%,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性别不同、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结论武汉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且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浙江大学郑全全等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问卷(MHT)>,对271名"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高中学生即"宏志生"和916名非宏志生进行调查.结果 MHT问卷因子中,宏志生排在前4位的因子分别是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学习焦虑及自责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及MHT总分上存在性别差异,学习焦虑上存在年级差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MHT总分上存在学业成绩差异.与非宏志生的比较分析发现,宏志生组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及MHT总分上与非宏志生中的家庭经济富裕组、一般组、未受资助贫困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宏志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有其自身特点,存在性别、年级和学业成绩差异.  相似文献   

9.
朱焱  胡瑾  余应筠  卢芸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57-1659
了解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定新乡和重新镇四~九年级学生1 569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1 569名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占34.2%.留守小学生MHT全量表分和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小学生(t值分别为2.254,2.171,2.476,2.099,P值均<0.05);留守初中生MHT全量表分、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t值分别为2.666,2.358,3.862,2.076,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对人焦虑检出率较非留守小学生高,留守初中生学习焦虑、恐怖倾向检出率较非留守初中生高(x2值分别为6.131,6.601,6.875,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8.23±3.64)高于非留守小学生得分(7.54±3.68)(t=2.533,P<0.0S).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消极应对方式与该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关(P<0.05).结论 该地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较非留守中小学生稍差,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等心理问题方面留守中小学生表现较明显.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评价运动处方干预和团体心理辅导对朝鲜族焦虑症状大学生的干预效果,为朝鲜族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提供支持.方法 在东北随机抽取3所高校1 362名朝鲜族大学生,对其采用状态一焦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对筛选出的96名焦虑症状大学生均分为4组进行2个月的干预,干预前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对照组朝鲜族大学生的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6,-0.011,0.013,P值均>0.05).运动处方干预组干预前后测试得分仅在焦虑自评量表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t=3.109,P<0.01),在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4,1.641,P值均>0.05).团体心理辅导组干预前后结果与运动处方组基本一致.运动处方联合团体心理辅导组干预前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84,2.707,4.489,P值均<0.01).对照组在血清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皮质醇含量方面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3,-0.036,0.024,P值均>0.05).运动处方联合团体心理辅导组干预前后血清素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皮质醇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07,-6.061,-2.051,P值均<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和运动处方干预对降低朝鲜族焦虑大学生焦虑水平有较好效果,尤其是运动处方联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比较,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分别对乌鲁木齐市331名四~六年级维吾尔族和汉族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测量。结果汉族与维吾尔族小学生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偏爱被试,过度保护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汉族与维吾尔族小学生在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心理健康总分比较,维吾尔族学生总分高于汉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总分与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总分与父亲、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结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留守少年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及学生生活应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了留守少年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应激等方面的情况.方法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SAS-SSS)对广西天等县358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① SAS-SSS:男生在自信心、自主性、挑战性、自控性等五个因子和心理优势感、心理弹性两个分量表上得分较女生高,女生在社会接纳性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初二在自控性因子得分较其他两年级得分高,初二在心理弹性分量表得分高于高一,初二在乐群性因子得分高于高二,高二在动力因子上得分高于高一;②MHT: 留守女生的学习焦虑、交往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得分和焦虑总分均高于男生,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少年较其它两组的在学习焦虑、交往焦虑、冲动倾向3个因子得分以及焦虑总分上更高;③SLSI: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少年较其它两组压力、变化2个因子得分和应激总分更高.结论 心理健康工作者应结合不同性别、年级和家庭背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少年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当地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问卷调查.结果:全量表得分显示,受调查的285名学生中有1.8%的存在心理障碍,其中有学习焦虑的占53.7%,自责...  相似文献   

14.
了解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水平及其相关性,为特殊家庭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辽宁省6个城市小学三~六年级、初中一~三年级5 38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问卷调查,筛选出1 473名离异家庭的儿童青少年,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P<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权威型与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7.58,P值均<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女生高于男生.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39,P值均<0.05);专制型教养方式分别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12,P值均<0.05);放任型教养方式分别与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5~ 0.15,P值均<0.05).多元回归显示,心理韧性总分的影响因素有权威型、专制型、是否是学生干部、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结论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学校与社会应加强对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提高学生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小学生心健康水平及干预实验研究效果,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2所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及其家长分别进行为期1 a的实验干预,干预后进行复测.结果 干预后,除自责倾向外,实验组MHT各项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心理问题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除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外,其他因子检出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减轻或改善其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的作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王莉  毛馨  郝志红  石倩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9):1355-1357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伤害倾向的关系,为制定伤害高危儿童的家庭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太原市2所城区小学,整群选取四~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67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64份,回收率为99.0%,其中伤害次数缺失46份,最终问卷有618份.调查内容包括1 a中伤害发生情况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结果 伤害发生倾向儿童组母亲拒绝否认和母亲因子惩罚严厉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非伤害发生倾向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13,-2.054,P值均<0.05).相关分析,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均与伤害发生倾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81,0.082,P值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是伤害发生倾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51,1.047,P值均<0.05).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伤害倾向有关.应有针对的指导改善家长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以减少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师范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日后的教育工作质量和儿童青少年心身的健康成长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掌握师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l对象与方法1.l对象:整群分层随机抽取海龙师范学校一至三年级学生312人为对象,一年级IO3人,二年级97人,三年级112人。男生%人,女生216人。1三方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问卷。问卷包括全量表和8个分量表:即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根据(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全国常模…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深圳市3所学校共计1 33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MHT)》进行调查、评估、对比。结果流动男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总焦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住男童(P值均0.05)。流动女童的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住女童(P值均0.05)。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常住儿童差,流动男、女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同,需要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9.
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希望特质的干预效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途径.方法 采用大学生希望特质测评问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高校600名大学生的希望特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并以希望特质水平现状调查得分由低到高选择6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30名学生为试验组,其余3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为期8周,每周2h;对照组只进行观察.试验组在每次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均采用状态性希望感测评问卷测量被试的状态性希望感水平,采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活动参与意愿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参与意愿测评,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获取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在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希望特质水平在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5±0.57) (2.96±0.36),P=0.03];试验组希望特质水平在干预前得分为(2.97±0.35),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干预活动完成后,愿意参与组的希望特质水平(4.21±0.41)与不愿参与组被试的希望特质水平(3.69±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3).结论 希望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希望特质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推广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了解团体心理辅导及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持.方法 选取和田市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2所中学(1所为实验组,1所为对照组),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筛查,每所学校确定70名心理问题留守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进行2个月的实验干预,并对教师及家长进行干预指导,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结束后2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和田市维吾尔族留守初中生实验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2个月干预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组干预后团体辅导满意度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对自己越来越了解、通过辅导增加自信心、喜欢与他人分享经验、觉得辅导很有意义、认为聚会时相互信任和真诚方面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09,-3.172,-3.588,-3.045,-5.879,-4.472,P值均<0.01).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联合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改善及保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