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补体C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间的关系。方法:选取SLE患者101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分为缓解组(n=73)和活动组(n=28),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01例患者血浆hs CRP,应用速率放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3,分组比较上述指标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活动组SLE患者hs CRP水平高于缓解组[(9.03±6.84)mg/L]vs[(1.51±1.27)mg/L],活动组SLE患者补体C3水平低于缓解组[(677.00±389.75)mg/L]vs[(877.94±316.54)mg/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 CRP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649,P<0.01),补体C3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590,P<0.01)。结论:Hs CRP和补体C3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疾病活动和合并感染时的血清学特点,探讨补体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1年至2014年在我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63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和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进行分组,比较感染组(n=20)和非感染组(n=43)以及活动组(n=44)和非活动组(n=19)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差异,并分析SLEDAI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中的CRP、ESR、IgA和SLEDAI高于非感染组(P<0.05);活动组中的ESR、IgG高于非活动组,而补体C3低于非活动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SLEDAI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666,P<0.01),而与CRP和补体C4无相关性(r=0.073,r=0.143;P>0.05).结论 SLE患者在感染时CRP升高,C3、C4未降低或降低不明显;在疾病活动时,C3降低,C4未降低或降低不明显,CRP未升高或升高不明显.提示CRP和C3的变化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或感染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CRP)是肝细胞在多种炎性因子作用下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被誉为炎症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不是一种新的CRP,而是采用更敏感的方法测定的体内低浓度CRP.近年来多作为研究心脑血管病的微炎症状态的观察指标.我们通过检测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hs-CRP,观察CRP的细微变化,并与CRP及血沉(ESR)比较,以更为深入地探讨CRP在SLE活动或并发感染方面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抗C1q抗体(C1qAb)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hs-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抗C1q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65例SLE患者及43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分析hs-CRP和C1qAb与SLE活动性的关系。结果:hs-CRP活动组显著高于稳定组(P=0.008)和对照组(P=0.000),稳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7);C1qAb水平活动组显著高于稳定组(P=0.000)和对照组(P=0.000),稳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在SLE活动组里,hs-CRP和C1qAb明显相关(P=0.001)。结论:hs-CRP和C1qAb与SLE的活动性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s-CRP与C1qAb,可为SLE活动性的判断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脂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特点.方法 比较SLE患者(50例,其中伴狼疮性肾炎亚组23例,不伴狼疮性肾炎亚组27例)、健康对照组(35例)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40例)的血脂谱、hsCRP水平.结果 SLE组及两个亚组的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SLE组及其伴肾损害亚组血脂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低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两亚组间,伴肾损害组血脂异常更显著(P<0.05).结论 SLE尤其伴肾损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8.
《医学综述》2016,(23)
目的探讨ADP-核糖聚合酶(PARP)、补体C3及调节性T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84例SLE患者为SLE组,另选取同期8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蛋白印迹法测定PARP水平,散射比浊法测定补体C3水平,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CD_4~+CD_(25)~+调节T细胞百分率、叉头蛋白P3抗体(FoxP3~+)调节性T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结果 SLE组患者FoxP3~+调节性T细胞、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1.09±1.24)%比(6.23±1.01)%、(21.77±2.36)mg/L比(12.98±2.02)mg/L],而PARP、补体C3、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TGF-β_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24±1.02)mg/L比(7.84±2.11)mg/L、(0.84±0.22)g/L比(1.26±0.36)g/L、(3.21±0.34)%比(5.83±0.58)%、(3.62±0.52)ng/L比(4.89±1.56)ng/L,P<0.05]。重度活动性SLE组患者FoxP3~+调节性T细胞、IL-10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及稳定组,而PARP、补体C3、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TGF-β_1水平显著低于轻中度组及稳定组(P<0.05)。SLE合并肾功能损害者FoxP3~+调节性T细胞高于SLE肾功能正常者[(12.60±0.48)%比(10.08±0.50)%],而补体C3水平、PARP、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显著低于SLE肾功能正常者[(0.72±0.24)g/L比(0.94±0.32)g/L、(4.22±0.78)mg/L比(5.94±0.82)mg/L、(2.48±0.34)%比(3.69±0.26)%,P<0.05]。FoxP3~+调节性T细胞、IL-10与SLE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0.458,0.725,P<0.05),而PARP、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补体C3、TGF-β_1水平与SLEDAI呈负相关(r=-0.412,-0.522,-0.623,-0.522,P<0.05)。结论 PARP、补体C3及调节性T细胞与SLE活动度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SLE病情发生及进展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补体C3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德华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3):332-332,334
分析38例伴补体C3下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表明补体C3测定能帮助判断SLE潜在的活动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补体C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2-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2010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年龄25~80岁的高血压患者139例,以HOMA2-IR上四分位为切点分为IR组与非IR组[HOMA2-IR≥1.47为IR组(n=35);HOMA2-IR<1.47为非IR组(n=104)],观察两组患者补体C3、hs-CRP水平变化与HOMA2-IR的相关性。结果 IR组血清补体C3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IR组。校正性别、年龄、BMI、腰围后,补体C3仍与HOMA2-IR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补体C3是HOMA2-IR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高血压人群中,补体C3独立于肥胖与HOMA2-IR相关,且相关性强于hs-CRP,补体C3可能是反应IR炎症状态更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0例SLE患者身高、体重、血压等一般情况及血清CRP、高密度脂蛋白(HDL),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和SLE活动指数评分(SLEDAI),分析CRP与SLE病情活动性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RP与SLEDAI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BM(IP<0.05)和MAP(P<0.05)之间呈正相关,与HDL(P<0.05)呈负相关。结论:CRP与SLE的病情活动无相关,与SLE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
M)的含量及其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11月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SLE患者65例(SLE
组)和对照组120例,根据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将SLE组又分
为SLE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分别n=16,16,33),对照组又分为疾病对照组(n=60)和健康对照组
(n=6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量SLE组和对照组血清apo M含量,并同时
检测两组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 Al)、低密度脂蛋白(LDL)、
载脂蛋白B(apo B)和抗dsDNA抗体,观察SLEDAI和抗dsDNA抗体同apo M的相关性。结果:和健康对照组相比,SLE
组的apo M和HDL显著降低,抗dsDNA抗体、TG和apo B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LE轻度、中
度、重度活动组三组相比,apo M血清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LE患者血清apo M水平与
SLEDAI和抗dsDNA抗体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551,−0.562,均P<0.01)。结论:SLE患者的血清apo M含量相比
于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且与SLE疾病活动度有关,可作为监测SLE疾病活动度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红细胞1型补体受体(CR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红细胞CR1表达的水平,并对SLE患者病情活动程度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分为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同时将活动期组红细胞CR1表达与稳定期组相比较;并分析SLE活动度指标与CR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SLE患者组红细胞CR1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LE患者活动期组红细胞CR1表达明显低于稳定期组,两组间CR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SLE患者SLEDAI积分与CR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71,P<0.01)。结论 SLE患者红细胞CR1表达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判SLE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间质性肺病的CT特征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分析其疾病活动度评分、影像学特征及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肺间质纤维化Kazerooni评分。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系数检验分析各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azerooni评分法中的磨玻璃评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2000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2000,SLEDAI-2000)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388,P<0.001)。而纤维化评分与SLEDAI-2000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7)。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DAD)组磨玻璃评分得分最高,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组纤维化评分得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比较不同间质性肺病(intersti...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集中环磷酰胺(CTX)冲击联合泼尼松在初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初诊且未经治疗的SLE48例。CTX每2周冲击1次。每次第1dCTX0.4g,第2dCTX0.6g。泼尼松0.8mg/kg体质量。对SLE患者进行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将总分数(SLEDAIT)分成临床评分(SLEDAIc)、实验室评分(SLEDAIL)。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进行SLEDAIT、SLEDAIc、SLEDAIL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定尿蛋白、血清补体、血清抗双链DNA抗体(ds-DNA)。结果:共有41例随访至12周。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SLEDAIT、SLEDAIc及SLEDAIL均明显下降(P<0.01),在8周时SLEDAIc继续下降(P<0.05),而SLEDAIL下降不明显。12周时SLEDAIT变化不明显。1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补体C3、C4及ds-DNA均显著下(P<0.01)降,尿蛋白下降不明显。结论:集中环磷酰胺冲击方案有效。在12周时CTX总量可达6~8g,能迅速缓解病情,而不增加CTX的不良反应,可减少泼尼松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关系.方法 对86例病情活动的SLE患者、59例缓解期SLE患者以及31名健康对照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IP-10的血清浓度,并且结合抗ds-DAN抗体、补体C3、C4水平,分析其与IP-10的关系.结果 活动期SLE组IP-10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抗ds-DAN抗体呈明显正相关(r=0.441 P=0.00085),但与补体C3、C4没有明显相关性(r=0.141,P=0.0714;r=0.123,P=0.0546).结论 SLE患者血清IP-10的水平可反映病情活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C反应蛋白单体(mCR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意义。方法以天然的mCRP为抗原,用ELISA的方法检测113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65例,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混合结缔组织病)和正常对照组(32例)血清抗mCRP抗体水平,同时检测SLE患者血清CRP水平,记录其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分析抗mCRP抗体与CRP水平及疾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SLE患者的抗mCRP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t=2.502,5.352,P均〈0.05)。抗mCR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较抗mCRP抗体阴性患者明显增快(t=2.869,P〈0.01),但两者的外周血CRP水平相似(H=-0.432,P〉0.05)。SLE患者抗mCRP抗体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的高低及血清IgG水平的高低呈明显的正相关(r=0.248,0.392,P均〈0.01),与合并感染无明显相关性(t=0.658,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抗mCRP抗体水平明显增高,并与患者的SLE疾病活动指数的高低呈明显的正相关;抗mCRP抗体可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